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话本妇女解放记 > 话本妇女解放记 第21节

话本妇女解放记 第2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话本妇女解放记!

只见那师爷微微一笑,说道:“大人,这厮扔下话头,若是他妆个残病,就有小人去御史台弹劾您。这邪道像是有备而来,咱们还是先审案,逮到他短处再说”,胡县尊本就心服这师爷,便顺着台阶下,将杀威棒揭过不提。

等问那邪道是怎样修炼妖法,吸食血肉,那邪道竟叫起屈来,说自家一个本分人,哪来的血肉妖法。那“乾坤二气论”是外祖告诉自己的,只是能分辨色盲病,连国师都称赞哩。

又说见刘大姐可怜,才赎回来准备雇在酒楼。许是酒楼名声被抹黑,那大姐扭捏不肯来,被歹人害了,怎得怪到自己身上。再说这几日自己整天在酒楼,证人一大堆哩,就算是倏忽几刻不见,也没法子从南县飞到北县去害人。

胡县尊听得,问酒楼众人,都说三掌柜成天价在酒楼的。刘无赖在一旁听得不服,插嘴道:“他们都一个酒楼的,谁不包庇这邪道”,张小九回他:“劳您驾,指出个目击证人来”,刘无赖吭哧几下,眼角一扫,立时站出个闲汉来。

只听那闲汉说这邪道如何杀人分尸,又扔到野狗洞里,狂笑而回。张小九嗤笑道:“你看得这样清楚,若我真在杀人,怎得不上去阻拦,还一路跟到野狗洞”,那闲汉梗着脖子涨红脸,半天憋出一句:“你不是邪道么,谁人不怕”。

张小九问道:“你说那野狗子吃大姐,且说说那狗子的皮毛花色,洞里是否有它狗”,又说:“我杀人定有凶器罢,是刀是剑,几寸几分”,那闲汉被逼急了,说了个“一只黑皮癞狗,三尺长剑”。

那闲汉刚说完,堂下就有叫花笑道:“那瓦子附近的野狗全是黄灰的,哪有黑狗,我张三吃了多少狗肉,还没见过黑狗哩”,那闲汉听得,补了句“许是黄灰的,看得不甚清楚”。

谁知那叫花又笑道:“噫,我竟记错了,记得那里都是紫狗,哪有黄灰的”,那闲汉本要张嘴答“许是紫狗”,却被刘无赖剜了一眼,噎得咳嗽起来。堂下众人见了,哈哈大笑,还有叫花帮腔道:“甚么紫狗黄狗,是他自家吃了人怪在狗子上罢”。

胡县尊见这些穷贱嘴里抹油,各种瞎扯,全吐不出个清楚证词。若要判这邪道,那证人却前后矛盾;若这邪道无辜,那大姐又是谁杀的。正头疼间,却见郑师爷回来了,偷偷进言,那县尊听了,立刻抖擞起来。

只听得这县尊说道:“刚才仵作验了,刘大姐是被三尺长剑所伤。先不管是甚么野狗,这凶器没差。张邪道,你今日起就拘在牢里,等宣判罢”。

张小九听得不服,喊道:“那血肉一团,骨头零碎,怎验得是三尺剑所伤”,又说:“我被诬告便罢了,王东家有甚么罪”。那县尊却不理他,只令衙役将这两人投进牢里。嫣娘因是女娘,不好在公堂上抬头说话,听得这判罚糊涂,也呼起冤来,却被那公差捂住嘴,拖进牢里。

堂下众人见状,都喧哗起来,谁知那县尊惊堂木一敲,说是这邪道的凶器已符合,王狐狸说不得背后搀和,两人扣下日后再审。因这堂退得甚急,叫花们还未出手,就被公差们赶到一边。丐帮张小三气得咬牙切齿,叫上弟兄们,赶到王家酒楼寻王老娘说道。

话说张王两人一路挣扎,被丢进一个恶臭小间里。那公差本要揩油,却被嫣娘一口咬到手上,便甩了个耳刮。张小九去拦,也被打倒在地。那公差踢了一阵,踢得爽利,才哼了声走了。

嫣娘忙去看那小九,却见小九满脸是血,一动不动。嫣娘边哭边摸出绢儿擦血,却见隔壁有个黑黢黢的人盯着自己,说道:“你只顾哭他,却不顾自个。那宋大看中你的皮子,今晚就来奸哩”。

☆、第45章 姚黄落淤泥

话说嫣娘听得那黑黢黢的人说话,被惊了一跳。等细细看去,却是个女娘模样,全身腌臜,腿上流脓,形容可怖。

那女娘见嫣娘露出不忍之色,叹道:“前月我来时,还可怜旧人,今日新人也可怜我了”,又说:“这是你家官人罢,倒是个疼惜人的,我家那个一进来就软了,任我被欺负,还换到他牢,让那宋恶狗夜夜奸我”。

嫣娘见这女娘流下泪来,竟在脸上冲出苍白两道。那女娘抹了泪,又在地下抓把脏污,抹在脸上,说道:“弄得腌臜些,少受那宋恶狗的罪,你也赶紧涂上,说不得那宋恶狗嫌弃,今晚能放过哩”。

嫣娘听得心惊,又见那污秽甚是恶心,恶臭扑鼻,说不得是排泄之物,顿时呕起来。等消停下来,因自家露丑,忙向那女娘道歉。谁知那女娘道:“这里还讲究什么礼数,熬日子罢了,就算活个一年半载,也受够了罪”。

嫣娘整理自己后,把小九的血污擦干净,抱在怀里,不让那腌臜沾上。那女娘见小九晕着,说道:“怕是被宋恶狗踢到气门上了,先别动他,睡上一觉许能醒来”,又说:“我刚来时,还解下金丁香换药,却被抢走打骂,这屋先前的女娘也被抢了丁香,连耳肉都扯掉了”。

嫣娘钗环都被董小乙剥去,只留一对丁香被头发遮住。嫣娘听得,心里发寒,向那女娘道谢,解下丁香藏好。又和那女娘攀谈,听得是南县姚富商的七女,名唤琪蕊,嫁与魏家。大伯子不忿她娘家进贡五色梅花发财,提携得他二弟抖了起来,等那宫里的贵人倒台后,便诬告说是弟占兄财。

姚蕊娘察觉不对,说大伯子要害自家,官人却不信,还说是姚岳家不肯拉大兄一把,大兄心里有气骂骂便罢,哪会诬告。又怪蕊娘没让娘家提携大兄,不然大兄怎会放出狠话来。

姚蕊娘气得发抖,说我只嫁你一人,没嫁你一族。你堂兄堂弟的货,姚家没打对折?那些出了五服的魏家人,姚家没帮扶过?去年你表兄打秋风,竟打到姚家,若不是母亲怕我受气,早赶出去了,哪会拿出银来。我嫁你却拖累娘家,羞得连娘家都不敢回哩。

本以为这话能点醒他,谁知那官人却将蕊娘打倒在地,骂道:“长舌妇儿想挑拨我魏家,你姚家千好万好,还嫁我魏家做甚”,乱踏一顿,扬长而去。

蕊娘受气挨打,几日才养好,却错过时机。等姚蕊娘和魏二官披枷到县衙,见到早有准备的魏大官,已是晚了。

那魏大官将弟弟家财五五分,一份给了北县县衙。等这姚魏占产案结束,北县县衙众人都添置了妾侍新屋,十分满足。

魏二官进了牢里,被那别有用心之人吹吹风,就把蕊娘献了出去。蕊娘跪下求他,哭道两人从小定亲,说好白发相守的,官人怎得如此狠心。

那魏二官说此时连自己都保不了,哪能护得住你,再说这宋牢头能给我换个干净大间,每日还有肉菜哩。若你顺了他,我便分一半肉菜与你吃。

魏二官本以为蕊娘会应承,谁知蕊娘啐了他一口。那魏二便扯着蕊娘头发往墙上撞,还骂你这不贤妇,饿死官人,不能传宗接代,怎对得起魏家。

正打骂间,那宋大进来,将那魏二往旁边一扔,按住蕊娘就作弄起来。那魏二陪着笑,等完了事,就颠颠地跟宋大去了大间,一眼都没看那昏死的蕊娘。

谁知报应不爽,这皮白肉嫩的魏二官换了大间,被那同间的黑汉子盯上,受用了几日。周围老囚们看得眼热,纷纷贿赂牢头,那魏二官竟卖腚众囚,混沌度日。

姚蕊娘本是边说边哭,等说到魏二官换房这段,却止住了泪,无甚表情。嫣娘听她讲两人青梅竹马,本是人人称道的姻缘,却落得如此下场。许是曾两情相悦,却在婚后的磕绊中磨尽了情谊。

原来这姚魏两家因魏紫姚黄发家,和南县陶家打个平手,临安花卉各占一半。姚家父母知道女儿女婿进了牢,本要去救,谁知那姚大兄说女子入狱,哪能清白,等那被人污了的七妹出来,可不是丢人现眼么。

又说爹娘你们心疼,却不想想咱姚家。那魏大官近日新贡了株焕彩魏紫,秋日都开花哩。官家一喜,竟封那魏紫为曹国夫人,生生压住咱家姚黄。若是七妹回来,魏大官兴起幺蛾子,姚家根本兜不住。七妹福薄,折在牢里,也是她的命了。

姚父亲听得,沉默不语,姚母亲哭得眼睛红肿,见这父子都不救七娘,只能推个生病,倒床不起。等过了几日,见送来的都是些苦药清粥,几个媳妇还搬来座观音,说是婆婆日日拜这菩萨,许会病好。

那姚母亲听得,长叹一声,自此闭门拜佛,万事不问。那些媳妇见这老妇终于放了管家权,乐得甚么似的,心中感激姚琪蕊,连那最刻薄的大儿媳都替她小姑念句佛,愿这苦命七娘下辈子当个拉磨盲驴,比那食污秽的狗子要强。

这蕊娘不晓得她家的事情,还傻傻等人救哩。嫣娘心中叹息,又见蕊娘讲到娘家才有了神采,便没揭出来。那姚魏两家近日合贡焕彩牡丹,官家封魏紫姚黄为花后花皇,临安皆知。这蕊娘,怕是早被人弃了。

嫣娘心中难过,却也只顺着蕊娘话头,说那姚家定会来救。蕊娘今日说得畅快,一时说累,就地一趟,便酣睡了。嫣娘见到蕊娘这等可怜,心内发紧。赵宗子,嫣娘困在这里,你可来救?

冯瑜和表哥一时半会赶不回,其他亲友俱是商贾草民,谁能制住那胡尊神。自家心爱的赵宗子倒可相救,但那日一瞥后,再没相见,他怎会晓得我呢。

这门当户对,两小无猜的都落得如此下场,我与他一天一地,就算有幸聘为正室,怎能过得顺畅日子。冯瑜先前劝我远离那人,说是招惹不起,如此一看,确是不能配成一对。

与他在一起,当不了正室,我受气嫉恨,与地狱无异;若撞了大运,明媒正娶,那赵家可是好进得的?就算进了,等过个几年,又是甚么光景,说不得比姚蕊娘更加凄惨。

嫣娘怔怔地想着,掉下泪来,谁知那泪滴在小九脸上,竟引得小九醒来。嫣娘见了,心中念佛,又把蕊娘的话学上一遍。

听了姚琪蕊的故事,小九大惊,说道:“这牢里是待不得了,宋牢头今夜定来寻事”,又说:“这胡昏官许是受了别人贿赂,才临时改话扣下我俩,若不逃走定会暗里被害”。

嫣娘心中认同,然而两个女娘,怎得逃出?何况自家缠了脚,更是拖累。两人急得团团转,却是惊醒姚蕊娘。蕊娘听得两人要逃走,便道:“我晓得法子能逃走一人,但你们得替我带话给姚家”。

小九嫣娘听得,发下誓言,那蕊娘才道:“这些小间都有个气口,需得两人叠起来,上面那人要是瘦小,便能爬出”。

嫣娘听得疑惑,问道:“若那小洞能爬出人,逃走的人被抓到,牢头们岂会不知”,蕊娘回道:“这小间只关一人,若是两人,第一夜就被转到大间,我和魏二也是如此。新人极少发现这气口,就算发现也得两人协作。”

“世间少有真心的,上面那人跑了,不顾另一人,底下那人就惨了。两人每每争当上面,谁都不肯留下,等僵持到夜里,被那些荤素不忌的奸了,跑不跑已无谓了”。

嫣娘见那蕊娘神情低落,便安慰几句。还未说完,却听得小九道:“嫣娘,你上去罢,我撑住你”。嫣娘忙说:“小九,那些人若发现你……”,却被小九打断:“嫣娘,你身有天命,定能绝处逢生,出去比我有用”。

嫣娘不信这话,小九笑道:“我不是邪道么,能将活人变没,他们会怵着我”,嫣娘听了,怒道:“我还是猴年马月粉骷髅呢,他们怕得更厉害”。

小九见嫣娘不肯出,叹道:“嫣娘,你若出事,整个天下都崩塌了,我也没得活了”,嫣娘听了这话,呆呆怔住,一双美目直盯着小九。只见那小九苦涩一笑,说道:“嫣娘,那些恶人早谋算你了,我只是个捎带的,若是大头跑了,把他们气个半死,可是不好?”

“嫣娘,冯瑜心悦你,他眼里你分量重。你若去求他,能放我出来;我若抛下你,他定会恨我,到时全盘皆输了。再说……”

嫣娘打断这话,哭道:“小九,不要说了。冯瑜一时来不了,他是不肯放弃这次乡试的。我晓得你的心了,回去散尽酒楼也要救你”,便咬牙叠在小九身上爬那气口。

嫣娘跌了几次,才爬上去。原来外面是处废弃的五谷轮回之所,还残着污秽。嫣娘好容易钻出,回头见小九朝自己招手,便朝她点下头,忍着脚痛往酒楼跑去。

“小九你放心,我定救你。这劫过后,咱们一起过活”。

☆、第46章 清波羊脂玉

话说嫣娘仓皇往清波门奔去,一路上跌跌撞撞,还要防着恶人,连弓鞋里渗出来的血都不顾了。谁知还没到清波门,就被几个闲汉围住。

那几个中有眼尖的,认出是白日里披枷的王狐狸,便上去调笑道:“王小娘,你是被那邪道吸了血气么,怎得恁得憔悴,若哥哥我让你吸口精气,可不水嫩回来了”。

旁边众人听得得趣,还有人说道:“这骚狐蹄子在淌血,该不是要化形罢。早就听得这骚狐只有蹄子没变成脚,今日我便要验一验”。

嫣娘被几人摁住,嘴里塞了裹脚,挣扎不得,本以为就要折在这里,却有驴子得儿郎当溜过来。众闲汉以为这驴上之人会知情识趣,避过离开,谁知那人竟牵着驴走过来。

虽说见者有份,但这骚狐难得一尝,四个人本就难分,再多一个更是麻烦。那领头的本要转头呵斥那牵驴人,等那人过来,却软了话儿,说是几个兄弟见这犯妇逃狱,要揪她去县衙哩。

那人问得是今日的邪道狐精案,又瞄了眼嫣娘,说道:“衙门明日才开,我领这犯妇先去见我叔父,再定夺罢”。

那领头闲汉虽是不愿,也只能应承,等那人牵着驼嫣娘的驴走后,便一唾沫吐在地上:“我呸,这郑家的总爱拦事,上次那个*也被他带走,若不是他叔父,谁理这厮”。

话说嫣娘被这人救下,却心里惶惶,不知他是甚么心肠。说把自己送官罢,却是背对县衙走;说是要害自己,却又温言软语,把驴让给自己,还把那因生人相近,尥蹶子的驴抚安顺了。

嫣娘见这清秀白脸是个面软之人,便央求送自己到清波门。那人却说道:“王娘子,我若送你回家,背上个私放犯妇的名声,倒是难做人。你若有冤,我领你寻个清净地,你再说道不迟”。

嫣娘听得,似信非信,又心急小九,便思量跑路。谁知这渗血的小脚不争气,从驴上跳下就崴了,还没几步就被那人制住。嫣娘害怕,乱抓乱咬,谁知竟一口咬在喉结上,竟硬生生撕了下来。

嫣娘以为是伤了人,却一滴血都没见,嘴里那皮也是软塌塌的。那人生了气,骂道:“真是晦气,救得全忘恩负义”,又说:“你把那皮吐出来,我要走了,你自去罢”。

嫣娘见那人身形清瘦,喉结又是西贝货,哪得不明白。听得这人似有办法,便跪下告罪,说以为又遇到恶人,却伤了恩人,甚是不该。又说自家姐妹还在牢里,若不去救今夜就被害了,还望恩人搭救则个。

那人本是心里不悦,见到嫣娘这番样子,倒也平复下来。问了几句,又听得王家酒楼已送信给冯李两人,便冷笑道:“那信早被扣下,在郑师爷手哩。那送信的早投到北县吴家,你家送府尊的金银,已搬到胡县尊府上了”。

嫣娘不信,心中却慌乱起来。那人又说:“你家送信的可是个两撇小须,长手长脚的?这厮下晌去见郑师爷,早把你家卖个一干二净,还得了一百两赏银哩”。

嫣娘见那谢帮闲竟反了水,顿时哭倒在地。又说恩人若救出那姐妹,愿把自家酒楼的股让出来。那人听得,叹道:“你倒是个讲义气的,这事甚难,我若办成就丢了差事。我一月挣得五两银,等事成后,你若让我几分股,又雇我到酒楼,我便替你去打点”。

嫣娘听得,满口发誓。那人便把嫣娘带到自家寓所,重贴了喉结,出门去了。嫣娘心里不安,却两脚肿痛走不得,只能在榻上翻来覆去,一夜无眠。

等到天色麻亮,那人一连疲色回来,倒头就睡。嫣娘本想问她,又怕惹恼这人,便下了地,蹭到灶下,准备做饭。

谁知这家竟是个不举火的,灶下空荡荡,菜蔬俱无,连柴火都没几根,只留着几个烧饼。嫣娘只得返回,却见那人爬起来,凉水一抹,出去买了热水早食。嫣娘见这人花销甚多,又不好推却好意,只得用了早饭。

那人见嫣娘焦急,便说张小九已无事,说不得今日就要放回哩。嫣娘本想再问,那人却卖起关子来,又说自家要去县衙点卯,那事午时就有分晓。

嫣娘见这人走了,心头直跳。好容易挨到午时,见那脚消肿了些,便蹭着往县衙走。没走几时,就见小九换了身新衣,和那人牵驴回来,说说笑笑,甚是轻松。

小九见嫣娘弓鞋染红,便请郑书办将驴让给嫣娘。那书办埋怨嫣娘乱跑,又塞给那嘶叫甩尾的驴子几把草,那驴才乖顺下来。

嫣娘在驴上,听这两人闲谈,才慢慢串起事情。原来昨日小九待在小间,听了姚蕊娘的劝,在秽物里滚了个遍。等那宋大来时,只见个熏臭泥人在那,娇滴滴的王狐狸却不知去向。

宋大本谩骂着,向那泥人逼问王狐狸。谁知那泥人说是自家肚饿,吃了那狐狸却被反噬,这地上的东西也不甚好吃,还请宋大哥送点牢饭来。

宋大不信,又在小间里转了几圈,想寻那狐狸去向。遍寻不见,又往上瞧,只见那小气口漏着月牙,斜斜照进来。

宋大正思索着,那泥人竟一头撞过来,满嘴乱叫,隔壁那姚疯婆也乱喊起来。宋大被那秽物熏得恶心,一脚把那泥人踢开,便要喊人去捉逃犯。谁知那泥人竟又攀过来,污了宋大的衣裳。宋大气得发疯,又不好用手,只能用脚踢那滋溜乱窜的泥人。

正闹腾间,郑师爷的侄儿来了,说是今日那谢泼皮送来的银有误,叔父要自己逼供这两人哩。等听得逃了一人,便沉下脸来,说是这邪道逃跑倒也罢了,偏偏是酒楼的正主丢了,没到手的银问谁要去。

那郑书办又扫了眼小间,说那王狐狸该不会被你们作弄了罢,说不得是玩死了,报个逃狱。那宋大急忙告罪,说吴牢头这事干过不少,我可没沾过手。郑书办,能否通融下,等我擒了那狐狸,再来问她。

那郑书办听了,怒道:“你倒是脱罪了,我向叔父交不了差,可不是让我背锅”,又说:“这泥人是那邪道么,怎弄得如此模样,我这新佩的清波羊脂玉都被熏臭了,可怜月色沁水凉,天虹远照烟然上”。

宋大陪着笑,赞书办好文采,又说:“这邪道也不知发了甚疯,说是吃了那狐狸,还喊饿哩”,那郑书办笑道:“这样一说,我倒有一计。可惜要沾血,却是不好”,便低低说了几句。

那宋大听得,两眼一亮,笑道:“郑书办不愧是读书人,脑子就是好使。我也不爽他久了,这下扳倒正好”,那郑书办微微一笑,叹道“拾遗门外得芍药,黄雀稻浪被蝉观”,又赞了几句月色,便离开了。

宋大见这掉书袋的郑书办与自己一条心,说不得是郑师爷授意,大起胆来。转身寻到吴牢头,甜话一捧,酒肉一吃,那吴头就醉了。宋大见这蠢货着了道,便把那吴头拖到小间门口,开了门儿,就要往里搡。

谁知那小间里的熏臭泥人扑了过来,滋溜一下钻出一半。宋大也不管污秽,急忙去抓,谁知地下的吴牢头竟伸出胳膊,把那宋大扯了个趔趄。

那宋大栽在小间里,被吴牢头踹了几脚,倒地不起。那吴牢头边踹边骂:“你还想害我哩,若不是郑小哥告知我,早被你得手了”。

宋大正要叫嚷,却被一旁的小九塞了一嘴污秽,呛得咳嗽。吴牢头见了,笑道:“你瞧,这囚犯都敢作弄你。你这小妇下的鳖蛋,敢和我争么”。

那吴牢头正踹得爽利,却没料那小九偷偷摸到门外,拾起钥匙锁了门。又停了下来,将姚蕊娘放了出来。那吴牢头一抬头,见那小九正开隔间的锁,便喊了起来。

谁知宋大为了扳倒宿敌吴牢头,早清了场,小间这儿只留着姚疯婆和张邪道。本要顺着郑书办的计策,将这无人探监的姚疯婆妆做王狐狸,和那邪道烧死在小间,这吴头醉酒打翻油灯,才闹成一火死三人,自己也能顺延当个牢头。

谁知这邪道竟溜了出来,自己喊叫无人应答,真是搬石头砸脚。那姚疯婆出来后,朝自己啐了一口,跟那邪道走了。

宋大和吴牢头面面相觑,互相埋怨起来,又在污秽里打成一团。正乱糟糟,却见吴牢头的正偏两房提了篮子进来。

吴牢头见状大喜,问得两女娘心念官人,等得心焦,雇了隔壁周孤老的车,结伴来寻他。那守门的不知何故,全都睡死,有个晚回的清瘦狱吏说吴头去了小间,才寻到这儿。

吴牢头难得夸赞了几句,要正房郭氏去叫醒门吏,将自己放出来,郭氏应着出去了。偏房何氏隔着栏杆撒着娇儿,又笑那熊猫眼的宋大。宋大心内暗骂,却怕这公母三人害了自己,便叫个“吴哥”“吴二嫂”,说自己和吴哥开个玩笑儿,谁知玩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