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之不嫁高门 > 重生之不嫁高门 第21节

重生之不嫁高门 第2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不嫁高门!

杨鸿忙道:“娘,还是我和爹去育婴堂吧。出了这样的事,你又这么受累,我如何能在家里安心读书?”

闵氏想了一想,便道:“这样也成。”儿子早晚也得顶门立户,总护着也不是个办法。杨崎既如今看着大好些了,多出去走动下,又有儿子照顾,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事。

闵氏又对杨鹤道:“你在家里读书看家,听到没?”

杨鹤其实也想去见识下那小贼,但心知这事不会再有更改了,只得点头应下:“都听娘的。”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闵氏叫于妈妈去庄稼地里喊了两个伙计来赶车,又让杨鹤去庄大爷家借了一辆骡车来。吩咐完后,闵氏又去灶间的墙上,取了挂在上面的一篮子鸡蛋出来,又从碗里取出两个今早蒸熟了没来得及吃的熟鸡蛋,揣在了袖子里。又让何妈妈从后院抱了一只鸡来,绑了鸡嘴,又捆了两只鸡脚,将一篮子鸡蛋和一只鸡都放到了骡车里,准备带去娘家兄嫂那里。

除了这些,她原本还想再带上今早摘的那几串葡萄。只是将葡萄篮子提到骡车跟前后,她似是想起些什么,便没放进去,转身交给了杨鸿:“咱们得先礼后兵。事情的起因,到底是因老张头吓着了孩子。育婴堂里的孩子都是孤儿,怪可怜的,这些都拿给孩子们吃。”

杨鸿接过来,又道:“那里孩子多,咱们只拿这点东西过去,只怕不够孩子们塞牙缝。不如我再去后院摘一篮杏子。”

闵氏点头道:“行,再去南屋里装一篮子蜜桃果脯。孩子们爱吃这些。那张老先生到底也是镇上德高望重有头有脸的人物,出钱出力办育婴堂也是好意,若是见到他,跟老人家说话客气着些。”

杨鸿一一答应了。

待杨鹤从庄大爷家赶了一辆骡车回来后,闵氏、杨雁回、秋吟三人上了一辆骡车,杨崎、杨鸿上了一辆骡车,几个人分了两路出发。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昨天惊喜的发现,这个文上了古言分频月榜,而且在首页的新晋榜单排第九。

其实文文已经在古言分频新晋榜单第一待了几天了。

一共在三个榜单上博存在感,倒也是美事一桩。

毕竟新号写的新文,若没有曝光度,肯定是冷到没有一个人看啦。

如果只靠作者自己辛辛苦苦码字发文,肯定是不能上三个榜单的,至少不会这么早上去。

所以,要多谢各位留评的、打分的、收藏的读者啊。

这些数据都是支持我继续写作的极大动力啊。

另外问下,晋江的排版我不懂啊,经常有标点符号自动跑到句首去,可是我的word文档里,没有这种现象啊。有没有知道怎么办的?

最后,各位亲们么么哒,看文愉快呀(づ ̄3 ̄)づ╭?~

☆、蕙质兰心

骡车缓缓行在乡间的小路上,这时节本就湿热潮闷,车厢内更是闷热得让人烦躁。

秋吟紧紧抱着一篮子鸡蛋,任凭被鸡蛋篮子压着的衣衫都湿透了,也不敢丝毫松懈,生怕磕坏几个。闵氏则闭目不语,似是在小憩。

杨雁回想想闵氏去舅舅、舅母家要做的事,便更觉烦躁。她知道母亲没有打瞌睡,便轻轻摇摇身旁的闵氏,道:“娘,你这么着,真能帮到秀云姐么?”

闵氏睁开双目,微微叹息一声:“也只能先这样了。”

她太了解庄大娘那个人了,那是个最守规矩不过的,平生最看重女德。

偏世人对女子的贞操又看得极重。从一而终、三贞九烈之女,最为世人所推崇。庄大娘亦不能免俗。

更何况,若真和离,只怕世人的闲言碎语,也够秀云那孩子受的。

无论是为了守住世人眼里的道德观念,还是为了秀云以后不被人的唾沫星子淹死,庄大娘都不会同意女儿和离的。

只怕秀云自己,也不敢轻易去想和离的事!

再者说,和离又岂是那般容易的?要文家休妻还略略容易些。想让文家同意和离,谈何容易?但和离的名声已然不好,何况是被休?那才真是要绝了女人的活路呀。

想到这里,闵氏又长长叹息了一声。这世道对女子何其不公?连秀云这样好的女子,竟也被逼到如此凄凉的地步。

杨雁回眼见如此,却不敢再随意说什么“和离”的话,只是问道:“娘,我怎么觉得庄大爷这主意全然不对劲儿呢?想让秀云姐在婆家好过,便让我们和秀云姐姐结拜……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秀云姐多了两个干兄弟,那文家就会收敛?我看不见得。”

看女儿这般犯糊涂,闵氏不由笑道:“你庄大爷那人虽然心肠好,但却一点不傻,他精着呢。如若不然,他凭什么做族长,做里正?他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

杨雁回歪头想了一想,却毫无头绪。

闵氏瞧她如此,更是好笑,便道:“现如今,文家自然不会将秀云的干兄弟放在眼里。可若是你两个哥哥来年都中了秀才呢?鸿儿的才学,连咱们村的庄秀才都是佩服的。上科童子试,鸿儿恰巧染了风寒,不轻不重病了一场,这才没去应考。若没那场病,只怕鸿儿如今已是这方圆百里年纪最小的状元。”

闵氏说起儿子,一脸骄傲,神采焕然。

杨雁回眼睛一亮:“哦,我倒是忘了这一茬了。”

寻常百姓家,对秀才还是颇为尊敬的。那文家敢随意糟践一个庄户人家的女儿,可若秀云身后有两个秀才,只怕还真会收敛点。

想到这里,杨雁回又问道:“可若大哥二哥真中了秀才时,那文家还不收敛呢?这样的人家,怎么看都不是寻常人能猜得透的,那行事比畜生也强不到哪儿去。文家竟也能发家,倒真是一桩奇事。”

闵氏知道,若不将女儿这桩心事了结了,她必然还会有诸多疑问,犹豫片刻,便也只能点透了说:“若文家还是不知收敛,只怕……你庄大爷还是会让秀云和离的。”

杨雁回面上一喜:“真的?”

闵氏点头,温声对女儿道:“今日娘跟你说这话,你听过了就罢了,往后可不准再乱说。姑娘家家的,总把‘和离和离’的挂嘴边,万一传到外头,被那些心思恶毒的人拿了把柄,可怎么是好?你这孩子,心里总也藏不住事,总是乱咋呼。”

如今的杨雁回早换了一副心肝儿了。她昨夜有那番说辞,不过是仗着在家中备受宠爱,得意久了,忘了收性子,是以才口没遮拦罢了。现下听闵氏这么说,杨雁回忙点头道:“娘,我知道了,我再不敢乱说话了。你是如何知道庄大爷的心思?他对爹说了?”可是昨夜也没听爹和哥哥提起呀!

闵氏道:“他如今还没有拿定主意呢,即便已拿定了主意,以他的性子,也没脸和人说。他必然不愿因着自己的女儿,让族人蒙羞。且……真和离了,秀云在族里也抬不起头呀。他年岁大了,有他在,还能护着儿女,倘若他哪天两眼一闭走了呢?”

闵氏说这话时,倒也不避着秋吟。显是不担心这小女孩儿会乱说话。

杨雁回听了这一番话,才恍然大悟道:“我这脑子可真是榆木做的,娘方才都将话说得那样直白了,偏生我还是没想透。”

真到了和离那时候,秀云才真叫没有个得力的兄弟倚仗呢。可现下不同了,秀云姐快要多两个干兄弟了,待到来年,这两个干兄弟,只怕还会成为青梅村的秀才呢。

到了那时候,文正龙若是已收心和秀云好好过日子便也罢了,实在不行, 便和离了回家。

庄家和文家如今算是半斤八两,秀云想和离,只怕没那么容易。可她身后要是有两个秀才,庄家便比文家强出不少了。

且看在秀云姐那干兄弟的份上,庄氏族人也不好太给秀云脸子看。即便将来庄大爷去了,秀云和幼弟也算多个倚靠。

庄大爷这正是老当益壮的时候,却已因为女儿的一番遭遇,生了托孤的心思。不然他怕百年以后,儿女再遭受欺凌可如何是好?

若是他没想着叫女儿和离,大可向族人托孤。即便杨家人跟他庄山和关系再亲近,这时候,也轮不到他向杨家托孤。

可这不是已经为叫女儿和离做打算了么?到那时候,他就算肯托孤,族人也未必肯实心实意照顾一个叫他们蒙羞的女人!

只怕是想来想去,他也就放心杨家了。

想到这些,杨雁回笑得一脸俏皮,道:“庄大伯不愧是里正,也不愧是族长。怪不得将族里和村里的晚辈们都管教得服服帖帖。话说回来,庄大伯以往也时常念叨呢,人家东边的北柳村,西边的留各庄,都有两个秀才,偏咱青梅村只有一个秀才。这可好,到了明年,咱们青梅村就风光了。怪不得庄大伯要提前奖励咱家呀,生生要给咱们提了辈分。”

闵氏简直要给她逗得笑岔了气:“你这丫头,改口到快。”

待不笑了,她又挺了挺腰板,道:“可是咱们庄户人家就是看重这个辈分。长一辈也没什么不好,平白便比别人威风了一些。”

说着,她娘儿两个都乐了,连秋吟也跟着乐起来。主仆三个笑做一团。

待笑够了,杨雁回这才问道:“娘,就这事儿,也值得你们商量半天?”

闵氏这才不笑了,望着女儿,目光深沉,正色道:“这不都是为着你么?”

“为我?”杨雁回想了一想,又笑道,“是怕哪天秀云姐和那文正龙真的过不下去,有个和离过的干姐姐带累我不好找婆……”

杨雁回说到这里,俏脸一红,再不肯往后说了。

闵氏不由笑骂道:“你这丫头还知道害臊?我还真当你什么话都敢说。”

杨雁回将闵氏一支胳膊揽在怀里,也不嫌热,顺势就往她身上腻,小脸贴在闵氏肩头,“娘,我才不找婆家,一直守着你才好。”

闵氏想起昨夜那场争执,便从车厢的座位底下摸出一把蒲扇,一边给女儿轻轻打扇子,一边道:“不过是有个干姐姐和离罢了,也未必会影响你。可这种事谁说得准呢?你大哥二哥到底是男儿家,只要肯下苦功夫读书,将来考个功名,咱们家也算得上家底殷实,他两个倒是不会有什么。真到那时候,怕是只会苦你一个。是以,你二哥老大不愿意了。倒是鸿儿劝我和你爹,认了这门干亲。”

杨雁回好奇道:“大哥怎么说的?”

闵氏道:“你大哥说了,你庄大伯帮了咱家这么多次,从未开口求过咱们。如今才张了这一次口,咱们便回绝了,他日后定然不会再轻易开口求咱们什么了。就算咱们想在别的事上帮他一把,一来未见得他还有别的麻烦,二来再有下回,咱们也未见得能帮得上他。说不定咱们这次不管,便要做了那知恩不报之人。你大哥还说了,这事会不会影响你们兄妹还两说呢。倘若真有人有什么难听话说,咱们不与那样不讲理的人家结交也就是了。再者说,他是家中长子,定然是要发奋苦读,出人头地。有他护着,便不会叫妹妹吃了亏。”

杨雁回皱了皱秀气的小鼻子,樱唇微微嘟起:“大哥总是这样儿。他要做好人,却总叫我受累。”

闵氏又岂会看不出,女儿半点没生长子的气。又见她如此娇憨,便忍不住点了点她秀气的鼻梁,“瞧你这样子,永远长不大。”

杨雁回这才展颜笑道:“娘放心,女儿不会怨怪大哥的。我心里清楚得很,若有一天,我要做这样的好人,却叫大哥哥受累,大哥哥也不会有怨言的。”

闵氏闻言大感欣慰,只盼着她们兄妹一生一世都这么和睦亲厚才好。

这时候,车厢外忽然传来一声熟悉的叫声——“婶儿!”

竟是杨莺的声音。

杨雁回掀开车窗处的帘子往外一瞧,果见前面不远处跑来一个兴高采烈的小女孩儿。

杨莺穿着淡紫色印白梅的棉布衫裙,梳着双丫髻,整个人神采奕奕的,与之前判若两人。她肩头斜挎着个鸦青色棉布缝制的书袋,似是正要上学去呢。

闵氏道:“咱们只顾着说话呢,怕是到了你大伯家门前了。”

闵氏正说着,伙计便知趣的停了车。

杨雁回忙掀了车帘子,纵身直接跳下车。她上前拉过杨莺的手:“小莺,是要去上学堂么?”

杨莺点头道:“是呢。我看到这骡车,便知道是婶儿在里头呢,没想到姐姐也在。”

杨岳如今住的地方也在村郊,只是杨崎家在村西,他们家却在村子东南角上。是以,如今的杨雁回还是头一回看到大伯家呢。

她原本以为,杨岳家定是破败不堪,可没想到这一看,反倒小小惊艳了一把。

因杨岳父子将家底败了个一干二净,是以,杨岳家那三间瓦房、一间烧饭的茅草屋外头,没有砖砌的围墙。只围着几间屋子,修了一大圈半人多高的篱笆墙。

绕着篱笆一周,生着大片蔷薇。如今这浓密的蔷薇枝蔓低低垂到篱笆外头,深深浅浅的蔷薇花一朵压着一朵,开得又繁密又艳丽,生生将这里打扮得好似世外仙姝的居所。

隔着篱笆墙,可以看到院子里开垦了几片菜畦,那一片片的青菜长得水灵灵的喜人。菜畦间跑着一群鸡鸭,隐约还能听到房子后头传来小羊的咩咩声。真是一片生机勃勃。

至于那几间瓦房,连个棉布门帘都挂不起,只挂着几个草帘子。草帘子上头,被人用狗尾巴草攒成了梅花样式插在上头,那梅花旁边点缀着狗尾巴草编的蚂蚱、蝴蝶。

不过一处简陋破败的居所罢了,竟也能被人以巧手装扮得这样清丽秀美。

怎么看杨崎和周氏都不是有这等闲情逸致之人,杨鸣那个面貌猥琐的混蛋堂哥,更不可能做这些。那想来这些必然都出自杨莺的巧手了。

杨雁回惊叹道:“小莺,你可真是心灵手巧呀,竟然将家里拾掇得这样干净漂亮。”

杨莺笑道:“用狗尾巴草编蚂蚱,还是姐姐教我的哪”说着,她又微微蹙了下眉头,“我还是头一回将蔷薇花打理得这样好。今年的蔷薇开了后,我一直想叫姐姐来看,可姐姐说不爱来我家。”

秋吟早已跳下了骡车,这会儿正扶着闵氏从车上下来。听到这话,闵氏便道:“你姐姐竟跟你说过这样的混账话,看我回家不打她。”

不待杨莺回话,篱笆墙里头的草帘子被人掀开,一脸刻薄相的周氏从帘子后头钻了出来。看到闵氏和杨雁回,她一张脸拉得老长,阴阳怪气的笑道:“哟,今儿个什么风呀,把贵客都吹来了。”

那般神态语气,好像闵氏和杨雁回欠了她万八千银子不还似的。

闵氏便温声笑着回道:“大嫂也在家呢?我们今儿个不叨扰大嫂,是我要回娘家兄嫂那里去,需打这里过。看到小莺,便下来同她说两句话。”

周氏鼻孔里“哼”了一声,高声道:“慢慢说,只别耽误了她上学就好,否则要被先生打手板子。回来了,可别对我哭。”

这人就看不得闺女开心么,话说得这样扫兴!杨雁回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