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临凤阙 > 临凤阙 第37节

临凤阙 第3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临凤阙!

事实证明,这种准备很有必要。眼看着就要到中线,萧欥却忽而一晃,球杆抬起,似乎要击球;但当球杆真的落下去时,它却带着球拐向右侧,预备绕过元非晚,直突后方——

果然是假动作!

元非晚想也没想,就跟着侧过了身,试图拦住萧欥。她看准角度,球杆挥过去时正好插向对方马匹的前腿和后腿之间——萧欥一眼就看到了,为了防止自己的马被绊倒,他也急忙来了个急转弯——

咔!

两人的球杆交错,谁都不愿意退后,结结实实绊住了!

场面一时间陷入僵局。元非晚的球杆没碰到球;萧欥的球杆碰到了,却前进不得。

要怎么办?两人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这句话。

元非晚低着眼睛,注视地面上的球和周围杂乱的马蹄印。拼力气肯定不行,只能拼巧劲;巧劲要怎么使呢?先抽回来,还是假意收回、再趁机先打到别的地方去?这角度不好用力,而且很容易被发现啊!

就在她飞速考虑应对情形的当儿,萧欥却没在看地上的球。两人相距太近,他觉得那股若有似无的香味更明显了。这么近的距离,就算隔着两层薄纱,他也看到了元非晚现在的表情——

嘴唇抿着,眼睫微垂,眼角和眉梢却是上挑的。与平时总是礼貌温和的表象相比,她的内心可能更接近锐利!

是因为怕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才隐藏这点吗?

没等萧欥想出个所以然,元非晚已经做出了判断。既然她不能让萧欥带球过去,就只能拼运气了。想着,她就一个利落抽身,策马向前。但她转身角度选得好,马蹄跟上时,后腿一下踢到了球,球便滚了出去。

“……这样也行?”谷蓝惊呆了。她以为元非晚和她打球时已经很挑剔了,事实却证明,她根本还是低估了她们大娘的实力?

水碧的眼睛也瞪直了。“吴王……”她喃喃道。用马带球可是吴王的绝技之一,但那需要调教许久的好马和熟练之极的骑手配合才能做到。现在,岭南,光凭一匹普通的马,就可以了?

就算是见多识广的萧欥,眼前也不免一亮。和水碧一样,他也认出了吴王的绝技,肯定卢阳明的情报没有错。但更重要的是,连这个都能学会并应用的元非晚!

萧欥没再多想,立刻策马追了上去。便是点到即止,他也想看看,元非晚到底能给他带来多少惊喜!

这样,又是好一阵你追我逐。等天上的太阳升得高了,两人身上也都出了汗。

“郎君球技精湛,芷溪甘拜下风。”觉着自己的体力已经到了一个限度,元非晚及时鸣金收兵。输了也没有什么,反正她早就预料到了。作为锻炼身体的活动,到了出汗的程度,也就够格了呗!

萧欥在她边上勒停马,侧头看过去。“你确实打得很漂亮。”体力和力量先放一边,技巧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优秀!

元非晚微微喘气,也侧头看他。便是隔了两层轻纱,她也知道,这点活动量萧欥根本不放在眼里。“还是因为郎君承让,”她道,“另外则是运气好。”

萧欥眉毛挑了挑。运气好?指的是用马腿带球的那一次吗?他可不觉得。“运气也是要实力做支撑的。”他意有所指地道。

世上哪有什么幸运?不过是努力得来的而已。

就比如说,他这次下岭南,见到意料之外的人,实在幸运;但追根究底,他们现在的相遇难道不是在他决定下岭南的前提下发生的吗?如果他没有其他想法,一直老实地呆在凉府,那他们说不定一辈子都是陌路人!

所以,越努力,才会越幸运!

这话说的,元非晚不免又看了他一眼。她现在能百分之两百地确定,萧欥是个实力至上、说到做到的实干派了。“郎君说得不错。”怎么办,虽然输了球,但她非但不生气,倒是越来越觉得这人可靠了!

萧欥安静地注视她。他想了又想,觉得还是把刚才的疑似放水解释一下。“第一个球,不该重来,而应该算你赢了。”他道,“输了便是输了,没什么好推脱的。不管理由是什么,结果都不会改变。”

元非晚没点头也没摇头。为了一个球较真,听起来很像钻牛角尖,但实际上再次从侧面证明了萧欥的务实。

这一方面让她放心——他们在长安的前途看来很有希望;另一方面却让她忧虑——这么个实际的家伙,到底怎么在短短几天内就决定对她出手的?一见钟情什么的,根本和人对不上啊!

“怎么?”见元非晚不回答,萧欥关心地问:“你感到累了吗,娘子?不如我送你回去吧。”

听到似曾相识的最后一句话,元非晚眉梢抖了一下。送她回去?她怎么觉得,萧欥上次肯定听到了吴清黎对她说的话、并且还念念不忘呢?如果她现在拒绝,是不是以后也会被德王殿下记着?

“多谢郎君美意,”元非晚回答,决定采取一个折中方案,“到底下的路口便可以了。”

上到平顶小山包是小路,而路口处则是进出城必经的官道。小路没什么人,而官道就有被人看去的可能。

萧欥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是介于拒绝和避嫌之间的最佳答案,嘴角不由自主地弯了弯。“如此甚好。”他也不图一步登天,慢慢循序渐进是最好了!

这笑容浅淡,又一闪而逝,但元非晚一直在看他的反应,当然注意到了。这家伙,笑起来果然挺招人的……她默默想。

☆、第53章 八卦

等元非晚回到别院,再换了身衣服,差不多就到了午饭时分。至于元光耀,他把事情办完就直接带了元信去州学,只让元达元雅把东西拿回别院,再告知女儿他的去向。

“这么说来,一切顺利?”元非晚翻开分家协议,立马就注意到了后面的三个签名加一个手印……手印?“看来祖母不愿意签?”

元达元雅交换了一个眼色,点头。

元非晚见他们的反应,就知道有些内情。“把今早的事情大致说给我听。”

元达立刻照办。不过小半盏茶的功夫,元非晚便弄清了上午情形如何,不由笑了一笑。“阿耶最后那些话说得不错。”

节夫人敢让她染上水痘,那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当然,他们可以自己出马;但如果随便说点什么就能让别人代劳的话,不是更妙?真要说起来,让老夫人和她二叔二婶动手的话,节夫人吃的教训绝对比她爹出手更多!

既不用被人求情,也不用脏手,还能让该倒霉的人更倒霉……还有比这更妙的结束语吗?

元达和元雅也隐约意识到了这点。“节夫人肯定要吃个大苦头,”元雅说,“但谁让她敢对大娘下手?不过是自作自受而已!”

“就是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受到教训。”元达接着道,颇有些咬牙切齿,“要不是不想在那个地方多呆,我肯定把事情都探听回来!”有什么消息比仇人被虐更爽的?

元非晚想了想,嘴角更是翘起。“你们觉得,分家之后,祖母和二叔三叔会做什么?”

话题一下子从节夫人跳到了二三房的分家应对之策,元达元雅一时间都没回过神。

“……应该是想着怎么来钱吧?”元达不确定地道。

“先要把能拿到手的钱都拿到手里!”元雅马上补充。

元非晚轻轻点头。“说得不错。”

如果她没料错的话,现在的元府里,最有钱的不是黄素,而是老夫人。因为黄素收得多,出得也多;老夫人则完全不同,是个只进不出的货色。平时有份例还有孝敬,该出的花销都记在二房账上,小金库一定很可观。

而最穷的,想都不用想,无疑是原本就毫无存在感的三房。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以前有元光耀的收入,元府勉强维持了表面上的和谐;这回元光耀抽身了,那剩下的元府,贫、不安全占了不说,之前的不均也会冒出苗头来……

怎么看,都是随便撩拨下就会出大事的节奏啊!

“照你们的想法,分家以后,他们会就此消停吗?”元非晚又问。

不管是元达还是元雅,都条件反射地摇头。元光耀养着全家时,大房尚且讨不了好;现在剩下些极品,难道还会相安无事?简直是天方夜谭!

想到这里,元雅便有些犹豫。“大娘,”他迟疑道,“这事是不是还不算完?”

分家是分家了,元光耀也说过他不再管那些人。正常人当然不会再死皮赖脸地凑回来,但问题在于,那一票都不是些正常人啊!万一他们又来死缠烂打,可怎生是好?

“没人说这事儿已经完全解决了。”元非晚道。

元达和元雅还不知道元光耀与萧欥达成了初步的站派意向,再过些时日肯定回长安。如若他们知道这个,便也会知道,光分家是不够的。一定要让那些人折腾到没有回长安的元气,这事儿才算真正办好。

以元光宗和元光进的才能,显然不用指望圣上会钦点他们回京。最大的可能性排除,剩下就是两个相关的方面:钱,还有人。

钱的问题很简单。岭南到长安距离十分遥远,路上花销绝对不少。如果没钱,也就不用指望回去了。

还有人这个方面。死了自不用说,病了、纠纷之类的理由,也是拖后腿的良好方式。

元非晚觉得,离了元光耀,不管是二房还是三房,都不可能轻易拿出回长安的路费。但如果那些人知道他们大房要回长安,有百分之两百的可能再缠上来。毕竟,元光耀能回长安,那就意味着又有荣华富贵可以享受了。相比之下,脸皮算什么?

那还不如趁热打铁,一次性把事情彻底解决!

想到这里,她便打定了主意。“去让厨房准备材料,下午我做点甜汤,给阿耶送去。”

说是要去送甜汤,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借口,一个进城的良好借口。因为,在别院这种人迹稀疏的地方,八卦根本传不开!

在所有人眼里,元非晚的这种举动就是体贴父亲。所以,元非晚下午出门时十分顺利,坐着马车就进了城。

州学距离州衙不远,都在县城中心地带。因为心里硌着一口气,赶车的元雅还特地挑了一条避开元府的道。

这正合元非晚的意。她想做的事情需要低调,不然容易节外生枝。

在接到元达的通报时,元光耀正在学生席间监督考试。听到女儿给他送下午茶来了,他颇有些吃惊。“阿晚亲手做的?”他道,又回头看看里面,“赶紧叫她进来!”

“是。”元达立即应道。

这番话是在书房门口说的。因着从不缺席早退的元光耀近日请了一天半的假,学生们都对来找的人有什么事颇为好奇,各个往门口窗外伸头探脑。

叫他她进来?谁来了呀?

元光耀再次回头时,看到的便是一堆伸长的脖子,不由轻咳了一声。“都看你们的卷子,”他沉声道,“谁要是答不好,今日便留下来再做一份。”

这威胁很是有效,所有学生立刻都眼观鼻鼻观心起来。

所以,元非晚进来时,便看到她爹正站在书房门口张望。一见她来,那脸上立时就挂上了笑。她不由也笑了,快走几步上前:“阿耶。”

“你怎么出来了?”这还是女儿第一次到州学来,元光耀便问了一句。

“女儿见今日天气炎热,便想着阿耶可能需要一些清凉败火的汤水。”元非晚轻声道,将挽着的食盒递过去。

元光耀伸手接过。“天气炎热?”他略有些狐疑,但马上又想到,女儿大概说的是他的火气。没错,任谁和一票极品亲戚打交道,都会很容易上火!“你有心了,阿晚。”

元非晚眉眼弯了起来。“阿耶身体好好的,便是女儿最大的期望。”

要不是在外面,元非晚还戴着帷帽,元光耀一定温柔地摸摸女儿的脑袋。瞧瞧,瞧瞧,他女儿才是真正值得他疼爱的人呢!那些贪心不足、自私寡情的家伙,就让他们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您瞅着空就赶紧喝了吧,不然放久了就不好喝了。”元非晚又道。

元光耀笑得脸上花都出来了。“阿耶知道。你快回去吧,食盒等下让元信拿。”

元非晚乖乖地应了。不过,她刚一转身,就见到走廊边上忽而冒出好几个脑袋。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各个都在好奇地打量她,目光似乎想把她的帷帽钻个洞一样。

州学收的学生都是十四岁以上的。年纪小又活泼的便探头,年纪大些、或沉稳些,不敢做得那么明目张胆,只敢拿余光扫一扫。

元光耀见她停住,目光一扫,脸色便沉了下来。“我刚才说什么,你们没听见吗?”

胆小的立刻把脑袋缩了回去,胆大的则出声道:“夫子,这位小娘子就是您女儿吗?”

元光耀点头,又走过去,开始不客气地把那些不安分的脑袋按回到屋子里。“再不回去写卷子,今天就记你们差等!”

书房里顿时哀嚎一片。“夫子,你实在太小气了!”

三年了,他们好不容易见到传说中的元家宝树,可她还戴着帷帽,根本看不清脸!看不清脸也就罢了,他们夫子连这样也不让他们多看一眼!

听着这些抱怨,元非晚心里默默给她爹点了个蜡。这老师也不是好当的,尤其是给一堆年少气盛的青少年当老师!

她此时根本没想到,换成是别人来,他们大概就不会那么激动了;毕竟,她不仅是个适龄少女,还是自带宝树光环的适龄少女!凡是知道长安中那些传言的人,都会忍不住想看看她的!

甜汤已经送到,接下来就该进行下一步了。元非晚也不多逗留,立刻向外走去。但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有视线在背后追随着它,直到拐角才消失。

话说回来,那个曾在路上碰到的吴清黎,不会正好也在那个书房里吧?元非晚若有所思。

从州学出来,马车便直奔嘉宁县内最有名的茶楼,翡翠楼。

“大娘,”在马车的颠簸声中,谷蓝问,不掩期待,“您真的带婢子去吃翡翠楼吗?”那么高档的地方,她之前从未去过!

“这有什么好骗你的?”元非晚好笑地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