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娇饲 > 娇饲 第114节

娇饲 第11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娇饲!

“因为听信别人的一句谗言,就灭了李氏满门。”顾珩语调缓慢,却让燕帝浑身起寒,“手上沾了那么多条人命,若我是你,也会怕。”

“你……”惊极之下,燕帝终于能发出可怜的一声哀鸣。

顾珩缓缓抬眼睨了燕帝一眼:“陛下不必紧张,我暂且还不准备要你的命。”

他站起身,俯身靠近燕帝耳边:“交出帝印,我会保吴嫔的孩子顺利出世。”

燕帝无助地抬起手,又重重地落下,眼里尽是不甘。

他恨自己的愚钝,居然直到寿数将尽时,才发现自己信赖了一世的丞相居然是李道生的遗子。

可笑他一代帝君,敬畏了顾珩一世,将他的话奉为圭臬,哪怕顾珩说太阳是从西边起,他都不敢有半句质疑。

他如此厚待信赖顾珩,可顾珩却将他玩弄于股掌之上,那所谓的长生丸,如今想来指不定是什么牛马粪制的。

燕帝重重叹息一声,眼角落下了悔恨的泪。

他沉沉开口,声音像是一口破旧的老钟,喑哑难听:“朕……怎敢信你。”

顾珩直起身,肃立在燕帝榻前,居高临下地睥睨着他。

仿似他才是万人敬仰的帝王,而燕帝只是尘埃里不值一提的芥子。

他发自内心地轻笑了一声,既是笑燕帝的愚,亦是笑他咎由自取,自掘坟墓。

“除了信我,你还有别的退路吗?”

“陆起章倒是不负你的期望,比你还要荒唐。如今百姓恨他更甚于恨你,这样,你便不必一人担下千古罪名了。”

吴嫔与其子已除,顾珩下狱,李氏后人的身份便能压得顾珩不得翻身,陆起章如解心头大患,再无顾忌。

手中的朝权便成了无往不胜的锐剑,陆起章握着这把剑,将它刺向朝城、刺向宫人、刺向学子,刺向一切不肯完全臣服于他的人。

尚未登基,他便等不及大刀阔斧地改制,废除科举,推崇举荐。

换而言之,只有经他麾下之人的推举,才能为朝廷效力。

此外,虽然顾珩如今被羁押天牢,无法掀起风浪。但他忧心京内仍留有顾珩余孽,为绝后患,他下令京察司挨家挨户地搜查,将所有壮年抓起控制。

京察司严遵上令,即便有的百姓家中贫苦如洗,只有壮年与其老母在家,也罔顾人伦道义,铁面无情地将壮年抓走,只余下垂暮老妇一人。

更有甚者私自搜刮民膏,惹得百姓叫苦不迭。

燕帝的胸脯因气恼而上下起伏,身子却僵在榻上动弹不得。

顾珩望着他,心里终于泛起一丝微渺的畅快。

时至如今,他终于不用再戴上虚伪的面具,在燕帝面前伪饰,也再不用对这个肤浅卑鄙的“帝王”俯首称臣。

让燕帝膝下无子,余生不得再见亲母,潦草地抱憾一生,甚至死前都要恨恼于自己的蠢笨,这便是对燕帝最好的惩罚。

当然,戏台将才建起,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他会载着李氏族人的余恨,为他们洗尽冤屈,让即将倾覆的王朝为他们陪葬。

只可惜,燕帝活不到亲眼看见的那一天了,否则又该是怎样一场好戏?

燕帝大口喘着气,好似下一瞬便要昏死过去。

顾珩淡淡地扫了他一眼,已然没有耐心等待他的回话。

“自然,身为人臣,我没有逼迫陛下的道理。”

顾珩转过身向暗道走去,“陛下若执意不从,那陛下也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天渐渐热了起来。随着日子推移,秦观月的变化也逐渐明显,除了每日嗜睡多食之外,身子也渐渐显形,常常感觉沉重。

贺风寻了若云与曼儿来照顾,原先空寂安静的宅子因这两人的到来一下子有了声色。

墨隐沉稳、若云憨厚、曼儿聪颖,三人性格各有不同。闲暇时,她们陪在秦观月与孟夫人左右,或缝织衣裳,或相互打趣,想着法子哄秦观月高兴。

对于这个尚未出世的小生命,她们比秦观月还要期待兴奋,每天变这样的给她做补汤喝。不出半月,秦观月就被喂胖了小半圈。

只是大多数时候,她都称乏,让三人去忙自己的事,自己则一人坐在紫藤花架下,仰视着满树的藤萝,不知在想什么。

那夜天牢分别过去已有数天,顾珩留下一句等我回来,便再也没有了音讯。

她曾问过贺风几次顾珩的事,贺风皆避而不谈,只让秦观月保重身子。

一日吴嫔乔装前来,让秦观月意外之余十分惊喜。虽然顾珩与她说过吴嫔没死,被他安置在城外,但从那日大火之后,她便再也没有见过吴嫔,直到那日亲眼所见她安好,方才放心。

吴嫔与她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直到傍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两人相互交换了长命锁,相约着给肚子里的孩子认作义兄妹。

吴嫔有孕更早,可肚子却与秦观月的差不了多少。

秦观月腹中的孩子并不是听话乖顺的主,弄得她反胃呕吐不说,还常常半夜踢闹她的肚子,让秦观月难以安眠。

这夜她躺在榻上,好不容易有了困意,才睡了不久,便隐约听见窗外有鸣虫低声阵阵,此起彼伏,惹得她心烦意乱。

她连着唤了几声墨隐,皆无人应答,无奈之下只好自己起身关窗。

拖着沉重的身子从榻上起来,秦观月摸黑点了烛台,走到窗前。

烛光透过窗子的缝隙,照出一片光亮。

窗外夜风拂过发丝,在朦胧的光线里,秦观月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向自己走来。

月色下,顾珩向她走来,夜风卷起他雪白的袍角,如雪鹤振翅。

短短的几步路,却似跨越了万水千山、历经千重险阻。

秦观月纤指一颤,手中的烛台险些跌落在地。

顾珩几步上前,握住了她的手腕,一滴烛油滴落在他的腕骨上,顾珩恍若未闻。

他就着这个姿势微俯下了身,隔着一道窗棂,亲吻秦观月的脸颊处挂着的清泪。

顾珩沉沉开口,声音里尽是怜惜:“月娘。”

昨夜之后,燕帝忽然连药都喝不尽。宫里的太医看了纷纷摇头,表示束手无策。

陆起章对此并不在意,燕帝的死亡已不过是早晚之间,这不值得他再挂心。

“如今京中壮年还有遗漏吗?”

陆起章坐在案前,翻过一本折子。殿下跪着的是他亲手擢拔的京察司总司。

“属下依命搜查,并无遗漏。”

“你差事办得好,一会儿去内府领赏。”

陆起章尚未即位,已然熟稔了御下之道,甚至有时他坐在龙椅上接见群臣,也无人敢置喙什么。

那人面露喜色地谢恩,忽而门外一名内侍急急走进,脸上流露惶恐神色。

他跪在陆起章的耳边低声几句,陆起章的眼底忽而变得猩红可怖,他紧握双拳,一把抓起案上的石砚向殿下砸去。

“一群废物!那天牢密不可逃,顾珩怎会凭空消失?”

陆起章咬紧后牙,骤然起身,一股怒火直冲头脑,眼前倏然发黑,险些倒地。

他勉强支撑住桌沿,目眦欲裂。

“搜,挨家挨户地搜,找不到顾珩,全部提头来见!”

第95章

顾珩能从天牢回来,秦观月紧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得以落下。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归于平静,顾珩的消失,搅动了原本就不太平的朝局,闹得人心惶惶。

京察司在京中大肆搜掠,不顾百姓哭喊阻拦,如失去理智般踹开户门,以长矛戳刺各处,不放过每一个角落。

如今京中壮年尽被陆起章下令抓去充兵,能留在家里的不过是些老弱妇童,压根禁不起京察司的蛮横行举。

几日搜查下来,误伤的百姓不在少数,更有些流匪氓寇趁机作乱,为非作歹。

一时间燕都民不聊生,原先尚且太平的长街已如死街沉寂,没有人敢在这乱世里随意行走。

秦观月所在的宅子在燕都郊外,地处偏远,比燕都城中稍微好些,但也遭受过几次搜掠。

好在每次有兵卒将近,都会有人提前报信,顾珩会带着她们先藏入地下暗室,只留下几个女暗卫扮作的农家女留在宅院里。

兵卒搜不到人,随意掠了些禽畜作物走,也就作罢。

有顾珩在,秦观月其实并不担心什么,似乎在她心里顾珩总是不同于凡人,一切事情都能被他处理得当。

只是她有些担心吴嫔的安危,与顾珩提起想把吴嫔接来,顾珩答应会办,她也没再多问。

这一夜,秦观月舒适地睡去,似乎窗外凉风习习,拂去了她身上的燥热。

到了寅时,她不知怎么突然醒来,转身看见顾珩躺在她身边,手里还握着一柄凉扇。

而窗外并无夜风袭拂,那适意温和的风,原是顾珩的手笔。

他怕冰鉴过寒,又怕夜风不好拿捏,于是每夜在秦观月榻边为她拂扇,这样凉度适宜,也不会伤身。

顾珩对秦观月格外的上心,不仅是不愿她为这个孩子受半点的委屈,更是因为秦观月有时小心思太多,他总有顾及不到的时候。

秦观月孕中总觉得燥热,不免贪凉,还不到暑日便嚷着要吃冰。

顾珩自然不允,但一次趁顾珩在后院修缮花架的工夫,她私下胁迫曼儿为她去街上买了冰酪吃。

一整碗的冰酪她半点不剩,吃完后她当即扔了那碗,不留一点痕迹。那时她还沾沾自喜于顾珩没发现,可谁知到了半夜便腹痛难忍,倾吐不止。

当夜,顾珩站在秦观月榻前,为她清理秽物,脸上神情却如覆寒霜。严厉追问下,曼儿不敢再瞒,将一切都招了出来,顾珩望向她的眼神似要将她劈开,曼儿哭得泣不成声,险些晕倒过去。

后来张医师连夜赶来,诊脉后说秦观月只是一时肠胃受了寒,开了副药服下后终于有所好转,没有伤及胎儿。

秦观月自知理亏,装作无事发生般主动与顾珩示好。

想象中的训责并未出现,顾珩什么也没说,只是让她要爱惜自己,伤了胎儿事小,但不能因此损及身体。

秦观月当时以为顾珩转了性,然而之后的每一天,张医师都会为她每日诊脉,配好调理肠胃的药材和食谱,顾珩会亲自为她煎药烹食,看着她吃下去。

从那天起,顾珩再也没有离开过秦观月身边,尤其是用膳沐浴时,都有他在旁看着。

这样过去了十余日,秦观月终于受不住了,在孟夫人的见证下,秦观月立了信诺书,起誓不再贪凉,才换来顾珩的退让。

他不再整日守着秦观月,但那些药,还是必须得他亲眼看见秦观月服下。

若非今夜突然醒来,秦观月还以为真像顾珩说的那样,是这几日她听话吃了药,夜里才不会觉得燥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