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莫锦 > 第四章 接旨

第四章 接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莫锦!

华元启走进殿内,年轻的皇帝正在批阅奏折,凝神贯注,面如冠玉,肤色微白,却多了些许阴沉之色,握笔的手指骨节突出,强劲有力。

听到动静,德佑皇帝微抬头,看到华元启,神色未变,只沉声道“子庭来了,赐座,看茶。”前一句是对华元启,后一句则是对殿门口恭候的小太监。

说完又低下头看起了案上的卷宗,小太监道声遵旨,为华元启搬来一把座椅。

华元启看这情形也未说话,只静静坐下,静待皇帝看完折子。茶水在手中袅袅冒着热气,许久也不见凉。

约摸坐了有一刻钟的功夫,德佑帝方才抬头,揉了揉眉心向元启道“让子庭久等了,朕今日本是找你来下棋的,奈何如今朝中事多。”

元启赶忙站了起来,笑道:“圣上日理万机,臣何时都可来陪驾。”德佑帝听他这话,嘴角微露一丝笑意。

“那子庭便陪朕下上两盘吧。”

“臣遵旨。”

小太监摆好了棋盘,又端来两碗茶水分立棋盘两侧,便悄悄的退了出去,李晟执黑子,德佑帝执白子,拉开战形。

二人执筛决定谁先走棋,定毕,德佑帝大笑,“那朕就不客气了,子庭可不要抱屈。”

元启亦笑,“圣上请先。”

德佑帝走棋素来大开大合不留情面,丢卒保帅的事儿向来没少做。

元启则恰恰相反,防守为主,进攻为辅。

德佑帝一边凝神走棋,又看似漫不经意的道:“子庭可知今日有朝臣参河西节度使王忠?”

元启未语,静待下文。

德佑帝也不等李晟说话,又开口道:“参王忠拥军自重,意图不轨。子庭以为呢?”

李晟沉思片刻,道:“王忠多番外战倭族,虽未彻底消灭倭贼,但也保得一方平安,臣听闻此人重义,好亦不好。”

“朕亦有所耳闻,只是如今文官吵的朕甚是头疼,朕倒是不知如何决策了。”

元启不语只是一反常态,变守为功,一壁执起一粒黑子直刺德佑帝中盘,一壁道“圣上可接好了臣的这一子。”

德佑帝大笑,“等的便是你这一步”,言毕,执起一子接了元启斜刺的黑子,上走一步,成品字形将其围于阵内,笑道:“子庭还要如何走?”

元启思索片刻,拱手笑道:“圣上高招。”

德佑帝端起手边的茶,放在嘴边吹了浮起的茶叶,不置可否,半晌,方道:“子庭果然聪明,这一子入内,朕无论如何都是要接的。”

元启笑,“无论如何,还是圣上掌控了这局势。”

“子庭可愿为朕做这斜刺的一把刺刀,前往河西?”

元启看着皇帝年轻而壮志的脸,低头,拱手:“臣遵旨。

是夜。

华府正厅灯火辉煌,华老太爷,老夫人、华大老爷、叶氏、华元枫、华元启齐集正厅。

华老夫人甄氏看着坐在下首的华元启,抬抬手招了他到跟前拉着他的手,心疼道:“启哥儿还年少,远去河西那般偏远的地方,万一有个闪失,让老婆子如何放的下心”,话未完,老夫人转身看着华老太爷,眼中隐含请求,“老太爷还是请了圣上辞了这差事吧。”

“祖父,父亲,皇上此次不知何意,二弟远赴河西也不知是福是祸。不若明日早朝奏请圣上让我去吧”。华元枫躬身道。

“你是家里的老大,以后要继承爵位,自然要在家里守着,更不可去。”华焕之沉声道。

“父亲!”

“枫哥儿你莫要再提。这件事另想他法。”

李老太爷端坐在太师椅,望着一众儿孙争执,不置一词,良久,抬首看向叶氏,:“老大媳妇有什么意见吗?”

叶氏端起手边的茶,修长细腻的手指微一摩挲,整理了一下思绪娓娓道:“媳妇听说那梁忠虽割据一方,不服朝廷管辖,但先帝在世出征蛮子时曾多次得其相救,曾夸其勇谋无双,侠胆义胆,这样的人,大概不会差,儿媳觉得老二此去未尝不是好事,若事成,华家重振,若不成……”叶氏停下,一双柔柔的眼睛看向华元启,“媳妇相信自己的儿子。”

华元启一直未曾说话,心中却是已经下了远赴河西的决定,现在看着母亲叶氏那双坚定而柔和的眼睛,心下大定,果然还是母亲更懂自己。

华老太爷听了大儿媳的话,捻了捻已花白的胡须,点头暗赞,这个大儿媳果然是个有眼光的。

他也不再多加赘述,看了一眼老妻,抬手朝着皇城方向拱了拱手道:“既然皇上已询了启儿的意思,那便是定要走这一遭的,虽说有婉拒的余地,但总归会在皇上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他顿了一顿,叹口气继续道,“我华家原本便已式微,能不能重振家门,启儿这一趟至关重要。”

华元启见祖父同意,心里高兴,他对着叶氏微微一笑,转头看向华老夫人:“祖母莫要为我担心,孙儿承祖父多年教导,军事习武,您不相信孙儿,难道还不相信祖父嘛。”

老夫人闻言,顿时哭笑不得,“你这孩子真真是……罢了,你向来如此,打定了主意,任谁也改变不了,既然你心里已经决意要走这一趟,我还能说些什么,只是祖母始终是担心呐”。

“祖母就莫要担心了,等孙儿去给您挣个一品诰命回来可好。”

华老夫人听了这话,竟不知要如何了,只伸手遥遥指着华元启,连声说着,好好好,

气氛刚有所好转,就听老妇人屋里的大丫鬟夏春进来急急道,“老太爷,皇上下了圣旨,尚公公正在前厅等候。”

华家众人皆心下一惊,连忙由丫鬟们伺候着整理了仪容赶往前厅,叶氏一边扶着老夫人赶往前厅,一边扭头对身边跟着的丫鬟月琴道:“快叫人去靖哥儿和兰姐儿的院子里把他们都叫来接旨,莫让公公久等。”月琴答应着抬手唤了一个小丫鬟小跑去了两位小主子的院子。

前厅里,尚公公刚喝了一口茶水就看到华府上下人等都赶了来,急忙站起来,笑着对老太爷道:“圣旨紧急,深夜打扰还望老太爷,老夫人多多见谅啊。”老太爷急忙拱手,公公辛苦!

“为皇上办事,哪里敢说辛苦,老夫人近来身体康健吧?。”

“老身还算康健,劳烦公公记挂。”老夫人笑道。

尚公公一边笑言,一边展开了圣旨,“那咱们就宣了圣旨,老奴也好回去交差。”

华府上下急忙跪接。

任华元启为参军副使,三日后即刻启程前往河西。宣了圣旨,上下人等坐下,尚公公拱手祝贺老太爷;“恭喜老太爷,侯爷,华家又出一位参军,果然是老将军的后人,前途不可小觑啊。”

老太爷爽朗一笑,“公公谬赞,我华家世代效忠圣上,实在不敢居功。”

寒暄了一阵,尚公公起身回宫,华大老爷取来事先准备好的银子亲手塞进了尚公公的手里,命华元启送尚公公出门,华元启晓得祖父的意思,边走边笑着对尚公公道:“公公是圣上身边的老人儿了,还辛苦亲自跑这一趟,劳烦公公了。”

“二爷此去是为圣上解忧,比起二爷来,老奴跑这一趟实在不值当什么,他日二爷回京圣上绝不会委屈了二爷。”尚公公一壁笑眯眯的点头说道,一壁意味深长的朝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

“公公哪里话,子庭实在感愧。”华元启得了答案,随即也笑道。

送走了尚公公,李晟回到正厅,全家人都在等他,七岁的靖哥儿和五岁的兰姐儿看到他,笑嘻嘻的跑过来一左一右拉起他的手,兰姐儿边跑边叫着:“二哥哥,二哥哥,你要出远门了么?”华元启笑着抱起兰姐儿说“是啊,去给兰姐儿寻些稀奇玩意儿好不好?”

“好啊好啊,那二哥哥一定要快些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