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秦:朕的长子是祖龙 > 第二十三章 祖父偏使你不能得偿所愿

第二十三章 祖父偏使你不能得偿所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秦:朕的长子是祖龙!

三孙朱允慥不是游山玩水的人!

他在访民情!

他不是沿着大路,生活在城邑里的,是沿着小路,生活在农家的!

为了对底层百姓生活现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这几天朱允玏一直在消息闭塞的农村,因此并不知道父亲已经死了。

更令朱元璋动容的是朱允禩并不轻视种田人。

居于罗佃户之家,食其难咽之饭。

并向罗佃户家庭送足食物及种子。

没有打着吴王的私人旗号,也没有为了收买人心。

他说代皇上送食物。

他的做法并没有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意思,只是真心实意地希望老百姓能够支持皇上。

朱允玏并不是在为自己作秀!

这三个孙子,就是打心眼里善待自己的人!

你看六娃子和三孙是多么亲热啊!

小孩子哪作假?纯属真情流露。

当这几个人走进去时,大臣们立即让了一条路。

这不就是礼让吗?我还嫌它不!

嫌弃那些男人把官服弄得脏兮兮!

而三孙,却顺理成章的抱上了六娃子。

六娃子给它带了块脏米糕给它吃,它并不刻意,咬了起来。

不料,一直生长于宫中、未出应天三孙、如此善待底层百姓!

他不高高在上!

朱元璋又看了朱允炆黄子澄齐泰范敏,通常都是讲民为贵民为水的,其实是什么?

她们讲的是一套,做的也是一套,真碰上底层百姓了,她们就避之唯恐不及!

她们比自己的三个孙子朱允琇差的更远!

再看殿下跪拜的佃户,朱元璋也忍不住有了几分感慨。

这才是他们治好百姓!

你分给他1分,他就分给你10分!

朱允炆送来食物,两人特地不远万里赶去,为朱允炆鸣不平。

他们敲起登闻鼓并不是为了自己!

朱元璋对罗佃户说:“你今天到了,联上了,我们非常高兴!你敢说,我们也非常高兴!你放宽心吧,我们不但不对付吴王,而且还会嘉奖他的。”

罗佃户等数十人立即叩头道:“皇上,您是何等的良民呐!”

“皇上,我能看到真人!”

“皇上,您什么时候到我家来呢?我来帮您捉鱼!”朱元璋问正在厨房里做早餐的六娃:“今天吃什么饭?”“今天要吃面条!”“那就不吃了吧!”“不,我要吃面条啊。”朱元璋说。六娃子一本正经的告诉朱元璋。

朱元璋喜笑颜开。

朝堂之上一片狼藉,却一派和谐景象。

许多臣下总算如释重负,似乎,皇上今日并不生气。

而朱允炆和其他人却瞠目结舌,像木鸡一样。

眼见朱允炆即将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之中,谁知皇上却突发善心要庇护自己。

黄子澄出言,令皇上难堪。

这时,数十名下贱之人和泥腿子敲起登闻鼓救出朱允炆!

朱允炆果然下乡访民!

怪不得京城上上下下派了这么多人也没发现他!

怪不得妈妈派的那个家伙还没把他干掉呢。

朱允炆真蠢,派出的两名小太监假传圣旨他竟信以为真。

而且还是第一个,什么都没带就要离开!

一个傻子吴王正好遇上一帮傻子佃户。

正所谓傻人自有傻福啊!

常升同样目瞪口呆,他侄子还好吗?

他竟然是一帮泥腿子救的!

我想佃户来的太迟!

她们一上来就什么事都是真的!

朱允禩到了大殿后就不辩解了,一付任凭打骂的架势。

何不申辩一番呢?

他心里怕是有底了!

他认为,这句话佃户将为他辩解。

““殿外有谁没有进去吗?朱元璋眯着眼说。

陈平连忙带着人走过去。

“皇上,这里就是泾风县知县杨勇带来的佃户。

杨勇急忙解释道:“咱们在村里见过吴王了,杨知县却说吴王这次回京一定会有大麻烦的。吴王回京后没多久,杨知县就叫我把罗佃户和其他人赶快赶到京城来,给皇上说明原委。”

打听泾风县,朱元璋暗记此人姓名:杨溥、杨弘济!

见吴王无事,罗佃户一行数十人由杨勇和陈平率领而去。

朱元璋沉了下脸:“你这里面,往上走了三代人,全是农民啊!”

“无论是祖宗蒙荫、寒窗苦读、终于取名成家、为官成才!

“可是,你变的人可真多啊!你瞧不起她们!”

“你有多少人下过田,种过田地?”

““你知道种田人一年要缴纳多少粮食和捐税吗?

“我们,有多少个年头没下土地了,我们,总想进村看看,总不能得空吧!

“你看吴王!”

“你看这几个种田人都穿些啥!”

“吴王从没有出过应天。一走出应天便一头扎在地里!”

“种田人的生活是如此的痛苦,我们今天算是见识到了。我们,很抱歉!

“吴王此番下乡入村,此乃为朕、为朝廷补欠之事!”

““可是这一切,吴王有没有讲过呢,一句话也没有讲!

““你,敢说惩罚吴王就把吴王的称号取下来吧!

“俺们说了,允一这么干,就一定会有隐情的!你还是不信吗?!”

朱元璋一语中的,掷地有声,朱允炆和黄子澄也低头不安起来。

“老爷子,对待农民真的很有诚意!”

“史称老爷子是由农民阶层蜕变为新地主阶层的说法是失之偏颇的。”

“老爷子说自己就是淮右布衣了,好像一直都记着呢,初心不改啊!”

“老爷子倒也率真,足以和平民出身的汉高祖媲美。”

朱元璋听了非常欣慰。

“想不到罗佃户的到来。哎,人算比天算好啊!”

好吧三孙为了洗刷冤屈还是很不爽的吗?!

“罗佃户,您这样做不是我的好计划!”

“杨知县,您这样做是善意做的恶行!”

“透过这一事件,在文武面官前,塑造了爱民亲民的积极形象!”

“我要的可不是正面形象啊!”

“白痴无能,愚笨暴戾,胡作非为。人设就是他现在该有的人设啊!”

“杨知县和罗佃户如此折腾,弄得我人设崩坏!”

“得到老爷子的赏识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把我拉过来,每天工作都不好!”

“老爷子精力充沛,五加二,白加黑,夜总会里的人,有谁经得起折腾呢?”

“我不愿意工作!”

“我不要996了!”

“我就是要做咸鱼啊!”

朱元璋对这三个孙子的偷懒已习以为常。

虽不知九九十六,五加二的含义,却知这个孩子总不愿办事。

为人不愿做事情,偏要塑造胡作非为无能白痴!

只是爸爸去世没能赶回那么大罪,自己竟然无所谓!

有多少人为做官而向上攀登,处处讲究形象,不顾一切地展示于眼前。

数子皇孙为得储君之位处心积虑地拿出了各自最优秀的地方。

可是,三个孙子朱允昉却偏袒不是!

他当初只是藏着天赋,如今竟要胡作非为!

他干这些是想摆脱!

朱元璋心生嘲讽而欲摆脱?

姥爷我偏不允许您如愿以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