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九/秦时]因为我是小公主 > 第50章 50

第50章 50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九/秦时]因为我是小公主!

前一晚上气得没睡好,一直都在做梦,满脑子都是怨气。

如此睡的不踏实,是以第二日一早就醒了。

当我顶着个黑眼圈站在卫庄面前的时候,卫庄额角的青筋显而易见的跳动了一二。

我一把扯过他的手腕,道:“我们现在就去。”

此时天色尚早,不过是东方既白。天上云层厚重,看着是要下雨的天气。

我们二人一言不发,沉默着走到医馆门口。

彼时念端和端木蓉已将门打开,两人忙忙碌碌正在张罗看诊的准备事项。

端木蓉远远就瞧见我和卫庄,霎时直起身子,颇有几分无奈地看着我们。

“怎么了蓉儿?”说着话的当口,念端亦抬起头,看到来的人是我们,原本温和的脸色骤然一变,眉目间满满都是不耐,“我说过了,邙城我是不会去的。”

“可你是个大夫啊,为什么?”

念端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眉间的不耐渐渐散去,才道:“此事与你无关。”

听她话里的意思,应该是另有隐情。我与卫庄对视了一眼,亦从对方的眼神中得出了如此结论。

天上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

“念端前辈,如若您当真有什么心结,大可说出来我们一定尽力想办法替您解决。”我面容诚恳,“可邙城的百姓等不起了,每拖延一日,便有无数的无辜百姓丧命。”

眼见念端脸上颇有几分动容,我心说有门,立刻又道:“念端前辈求您了。我身为韩国公主,实在不忍我的百姓遭此大难,是以我才从新郑而来,只为求前辈能够相助。”

然而念端却始终不松口,听我如此说,她仍旧只是摇头。

“蓉儿,送客。”

“不必了。”对于她如此无论如何也要拒绝我的决心,我说再多也无济于事,绝望之中我冲端木蓉摇了摇头,示意她不必再送我们。

像是为了衬托我的心境一般,原本只是微微飘洒的小雨,此时竟落成了洋洋洒洒的大雨。

我愤怒地走在雨里,甚至都没来得及赶上卫庄在后头撑起的伞。

“殿下,请等一等。”

走了不多时就听有人叫我,我顿了顿脚步,回过头去,就见雨中端木蓉迈着小步子跑过来。我向前走了几步迎过去,而后卫庄也跟着将伞凑过来些许。

她在我面前站定,随手拨了拨额前被雨沾湿的碎发,与我道:“殿下,我跟你去。”

我愣了一下,随即惊喜道:“你的意思是,愿意跟我去邙城!”

端木蓉点了点头。

“那,那你师傅同意了?”

端木蓉眸色微微一顿,道:“师父并不太希望我去,可我并不认同——我觉得身为医者,自当是该承担医者的责任的。”

听她这么说,我在心里涕泪横流地想,好妹妹,你可太有觉悟了呀,秦时线里那个端木蓉一定不是你吧。

然后我郑重地握着她的手道:“邙城百姓就拜托你了。”

有了端木蓉保底,我们当下都没停留,直接赶往邙城。

虽说请到的不是当世医仙,不过端木蓉是将来的医仙,也就是说存在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可能。

到底不管怎么说端木蓉都是主要人物,而念端不过是出现在回忆里的人。

至邙城时,城门紧闭,城楼之上乌云压境,看得人心里也颇为不安。

进城前,端木蓉给我们每人发了个手帕,手帕一角上还绣着一朵兰花。

“幽兰丝巾?”

端木蓉讶了讶:“不想殿下竟知道此物?”

“啊我……”为了掩饰尴尬,我快速将丝巾蒙到脸上,“我们进去吧。”

守城将士看过诏书和令牌后替我们开了城门,然我们刚要进去,却见不知从何处跑出来十几个人,看穿着打扮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百姓。

眼见着这群人冲着我们的方向跑过来,卫庄眼疾手快,拦着我往侧边退开。

而那几个士兵似乎是习以为常,横过枪|杆就将那群百姓拦住。

“求求你们了,让我们出去吧,我们不想死在这儿啊。”

为首一个士兵冲他们呵斥道:“都退回去,否则格杀勿论!”

“这邙城是活不下去了啊,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如此说着,就见一人直直冲枪尖上猛地一刺,霎时鲜血顿涌。

卫庄有意无意地又向我身前跨了一步,正好挡住我的视线。

我转过头去问向另一边的士兵:“这样的场面常见吗?”

那士兵也颇为无奈,似是同情又似是悲伤地摇了摇头道:“回殿下的话,自瘟疫伊始,便常有如此情形发生。开始时还有些人趁着乱逃去别城,现在上头有令,不能放人。”

我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城中的景象实在让人头皮发麻,店铺紧闭萧条冷落,路上时不时有步履匆匆的行人,更多的是拉着板车,板车上盖着白布,里头显然是已经过世的人。

有些房中还有冒出的白烟,多半是烧了艾草借此消毒。

县令站在府门口等我们,见着人来了,急急忙忙将我们迎进去,一边走还一边絮絮叨叨汇报着近日来邙城的情况。

“好。”我接过他端来的茶,又将令牌往桌上一拍,“下令,全城戒严,三日内所有人不得离家,更不得出城,若有违令者当场拘捕。”

“是。”

“加强各城门守卫,以防有漏网之鱼。另外,疏散邙城外方圆五里的健康百姓至其他城中,形成隔离带,以防瘟疫蔓延。”

我将堂中所有官吏都扫了一眼,继续道:“在城北建立隔离所,按病情轻重依次将病人安排到位。三日后城中所有未染病的百姓迁至城南郊区进行隔离,派专人每日定时查看,若再有染病者,立即送至城北。”

瘟疫的传染性强,之所以容易蔓延,大多是因为人口的流动与交往,容易一传十十传百。是以来邙城第一要做的,便是将没得病的和已经得了病的人分开,避免健康者被感染。

端木蓉忽然道:“殿下,我想去城中看看。”

想来是要去看看这来势汹汹的瘟疫究竟是什么来头,她如此上心,我自然是阻拦不得,于是站起身,道:“我们一起去吧。”

端木蓉和我们一同去到了一家医馆。

中医的望闻问切环节属于我的知识盲区,是以此事就交给端木蓉去问。

我想起来先前在《素问·本能病》中看到过,说是“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也就是说瘟疫的产生大概率和气候不正常有关,在来邙城之前韩非给我看过此地的县志,于气候一项上并无问题。

既然不是天灾,那就只能是**了。

正当我思索的时候,就见端木蓉从后院走出来,淡淡与我道:“我们回去吧。”

我跟上端木蓉问道:“怎么样?有解决的方法吗?”

端木蓉点了点头,笃定道:“这种情况的疫病我曾在师傅的手札上读到过,虽然罕见却也非绝症。给我三天时间,我定能配制出药方。”

“太好了!”我抱住她的手臂,“我就知道你肯定有办法的!”

端木蓉被我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点不好意思,浅浅对我笑了笑,复又垂下眼角严肃道:“只是殿下,疫病横行,只怕城中药材不够……”

聪明如我当然一下子就听懂了她的话,道:“明白了,等你拟出药方我就下令让周边城镇提供药材支援。”

端木蓉莞尔:“多谢殿下。”

我笑道:“我怎么担得起你这句谢,要谢也是我代邙城全城百姓谢谢端木姑娘。”

商业互吹了片刻终是回到县令府上,如今邙城内早已无食肆,今日又因赶路急促吃得简陋,方才吊着口气不觉得什么,一旦松懈下来,就觉得饿得心烦。

好在县令还是个会做事的,在我们回去之前已然备好了晚饭。

一桌菜四菜一汤,虽是普通家常菜,倒也颇对胃口。

“邙城内食材紧张,还请公主殿下见谅。”

我拿起筷子与他道:“这自然是够了的,大人有心了。”

县令问我道:“殿下,敢问此番探查可查出什么了?”

他提问的当口我正盯着一块五花肉准备下手,他这么一问我的筷子顿了顿,就见左手边一双筷子快如闪电地伸过来,毫不拖泥带水地夹走了那块肉。

我:?

卫庄无所畏惧地迎向我质问的目光,甚至还用眼神示意我“县令在问你”。

你妈的,看来是我最近脾气太好,卫庄已经忘记恐惧是什么感觉了。

我翻了个白眼没理他,又对县令道:“我先问你,这疫病最早是在城中何处出现的?”

县令道:“回殿下,城东柳家村。”

“可查出起因?”

县令抖了抖,结巴道:“未,未曾。”

排除掉天气原因,最大的可能就是人食用了有疫病的家畜导致得病。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应该是不会吃蝙蝠的。

我想了想又问:“可有大量家畜得病?”

“这倒是没有。”

这什么鬼啊,又不是天气又不是家畜——我看向端木蓉,姐姐救命,这题超纲了啊。

最末还是端木蓉开口一锤定音:“明日我们便去柳家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