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清穿后我在怡亲王府996 > 第4章 入京见闻

第4章 入京见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穿后我在怡亲王府996!

这是出门的第一天。原本苏晓星是要走水路的,谁知今年冬天遭了寒灾,连江南的雪都边停边下,积了足足一寸有余;更不用说运河了,冻得那么结实,自然是没办法行船的。

而且她进京城的缘由也奇怪得很:不是她熟悉的那种满汉蒙三族八旗拉到一块开大会似的选秀女,甚至也不是办的更多的包衣选秀,就是某天圣旨和奏折的批复一块下来——苏晓星当然没有看见原文,而是曹寅恭恭敬敬地接了旨之后转告给他夫人再转告给自己的。

苏晓星在听这拐了三道弯的话时,不得不使出自己很久没用过的“提取关键词”能力:这一次是太后的意思,主要是给众皇子和宗室子弟府里选人,皇上就挑了几个家族传谕下去,让他们家里适龄的女儿进京待选……

至于是按照什么标准挑的家庭,咱也不敢问。

“呼……”苏晓星向手上哈了口气。这驿站因为是专供官府使的,住宿条件已经可以说是很不错了,只要屋里有人,炭火是绝对断不了的;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这驿站不可能比得上织造府。

更不可能和苏晓星梦中的空调暖气相提并论了。

苏晓星把身上的被子裹得更紧了些。她其实是想直接穿着外衣就睡的,但她现在穿的这些衫子袄子裙子,个个都是是在织造府里堪称顶尖的料子和工艺;这么贵重的衣服不敢乱穿,那她就只能用自己的提问去温暖冰凉的被窝——江南的寒冬,懂得都懂。

她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如何睡着的,只是在半梦半醒的时候,她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奇妙的联系:是不是这会儿的康熙,也处在这种“又舍不得衣服又被冻得难受”的情形里?

不走运河,苏晓星上京的路程就更复杂了些,要花的时间也就更长了。或许正因如此,曹家才提早让她启程;原定的计划里,她还可以再留下来过个年的。

坐在晃个不停的马车里,苏晓星想起她离开织造府的情景。

她想起姑母和颐丫头。

这将近两年来,姑母对她的态度虽然温柔,却也一直淡淡的。苏晓星换位思考一下,似乎也能明白这是为什么:自己虽然是苏太太唯一的弟弟如今仅存的血脉,但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母亲”,或许她的弟弟还活在这世上……这种矛盾而纠结的心情一直影响着苏太太,直到她启程那天。

那天,苏晓星看着这位一向淡然自若的姑母红了眼眶:“红儿,你只管放心,就当是去京城里玩玩……若是选不上也没关系,有姑姑在呢,姑姑给你找个好人家……”

她这一番话是在小院里悄悄同苏晓星说的,话中的心酸惹得苏晓星也一阵感伤。她照着这个时代的礼节,向姑母施了一个大礼:“多谢姑母的恩情,孩儿永世不忘。”

苏太太是见过世面的贵妇人,掩饰自己情绪的本事已经十分熟练了;真情流露的是曹颐——那丫头当着一屋子的亲朋长辈都没收住眼泪。她知道自己不应该哭成这样的,所以她没有再开口说话,只是眼泪汪汪地盯着苏晓星看。

造孽啊——让这样天仙似的小姑娘因为我哭成这样。苏晓星苦中作乐地想。

自然那些该叮嘱的事情,她一早就告诉了曹颐:她把杏蕊留在了曹颐身边,让她们主仆凡事多留个心眼;什么零钱玩物都可以积攒一点,攒在姑母那里也是可以的;实在出了什么应付不了的大事,或者是婚事有为难的地方,就托人进京给她带个话,她一定想办法帮她们……

只是,如果真的到了这一天,她也必须要有那个保护她们的能力。

马车的轮子咕噜咕噜地转着,颠簸不平,像是苏晓星杂乱的内心。

恶劣的天气逼得苏晓星一行人一路上停停走走,连康熙五十一年的年关,都是在山东某个不知名的小驿站里过的。

按理说,过年的时候除了苏晓星这种人之外,驿站,尤其是官驿里是不会再有什么人的。可是事情巧就巧在这里,除夕的这天,来了十多个南下办差的官兵。

这些大头兵吃饱喝足了没事干,自然就聚到驿站的大堂里,就着酒肉就漫无边际地胡吹起来。苏晓星住在二楼,这种情况下只能闭门不出,无聊地听着楼下的高谈阔论。

一开始他们还只是礼节性的互相吹捧一下,不过时间一长,酒劲上头,这些小兵甚至大谈起军事甚至朝政来,仿佛各个都是兵部尚书或者是大将军。

苏晓星无奈地啃着手里的小点心。嘴里的点心味道,楼下带着酒气的喧哗,谈的还是朝政,是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宫廷秘闻……这要是再配个放着联欢晚会的电视,那可就真的年味冲天了——苏晓星在心里吐槽道。

而且,要是只听这些小兵口中的皇家故事,苏晓星都要开始怀疑自己是穿到哪个奇葩世界线里的清朝了:什么“皇上一晚上翻了三张牌子,然后三个娘娘就在宫里打起来”了啊;什么“守寡已久的太后看上一个在宫里唱戏的戏子,不顾反对把戏子招为驸马”了啊……

至于和瓜秧子一样长的那一长串阿哥,自然没有逃脱被编排的命运,苏晓星就听见这么两个不能说离谱吧,至少也有点大病的故事:

头一个,讲的是太子常年在宫里住着,一来二去就和某个年轻的娘娘相好上了,然后,然后四阿哥为了让太子悬崖勒马好保住自己的靠山,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房妾室给太子送过去了……

苏晓星听得一脸“地铁老人手机”的表情,但那个小兵说得那是一个活灵活现,好像他就是毓庆宫房檐上的一个神兽似的。

结果,好嘛,还没完,另一个小兵放下酒碗就来了这么一段:

如今的八福晋,当年只是养在安亲王府上的一个孤女,有一次出门拜佛的时候,不幸就被山贼绑走了。山贼瞧着福晋是个小姐的模样,就威胁小姐要么让家里人花大钱来赎,要么就……谁知此时八阿哥正巧出城办差,听说此地有山贼,便孤身一人冲进匪寨,将贼寇杀了个片甲不留,救出了可怜的小姐。后来八阿哥更是顾及小姐的名誉,便上书皇上,表示愿意娶了这位小姐……之后是一大串的棒打鸳鸯啊心心相印啊之类的剧情,总之最后,历尽艰辛的两人终于喜结连理。

苏晓星:……妙,真的是太妙了,此处应有掌声啊!

在自己的世界观都略微有些崩塌的情况下,苏晓星依然凭着本能般的专业素养,试图在这些野的不能再野的野史中提取出一点能用的信息:

第一,皇帝和太后都是“裁判员”式的角色,嗯,很符合一般印象;

第二,太子住在宫里没少过闲话,太子的风评不太好,呃,勉强也能理解;

第三,四阿哥和太子关系好,四阿哥的风评也不怎么样,啧……

第四,bug这个民间形象好得有点过于离谱了,这男主角的配置,这才子佳人的剧情……前面两个,你们怎么就不学习一下呢?

最后的最后,等到那些小兵们都醉醺醺地入睡了,苏晓星还没有走出自我怀疑的心态。

康熙五十一年二月,是接到圣旨的家族送女儿入宫待选的时限。

但这件事并不在宫里办,不知上头的人是什么心思,最后传给这些待选女子们的话,是皇上今年春天要侍奉太后去畅春园安养,选看她们的事,也吩咐给畅春园那边去办了。

“又要坐车……”苏晓星听见这话之后,整个人都不太好了:她正月底才到的京城,刚找了个安身之处住下没几天呢;这下还要折腾一番,选个秀怎么就整的和进京赶考一样啊……

只不过抱怨是没什么效果的,苏晓星只能跟着内务府的人一同走了。这一回她真的成了孤身一人,身边丫环婆子护卫那是一个都没有:毕竟在皇室看来,她们自己都是要给人做奴才的,还带的哪门子的奴才?

合理是挺合理的,但也就是放在这个时代才合理了。苏晓星发出这样的感慨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到了畅春园后,她直接梦回校园——十六个秀女,四个人一间房,集体住宿,统一安排。

这种好久都没有再经历过的事,给苏晓星带来了一点简单的喜悦。但她在这里悠哉悠哉的同时,其他人可和她不一样:这种人数少且半公开的选拔,几乎就要把“内定保送”几个字写在脸上了。既然没有什么退出的可能了,那么是入宫,还是入阿哥们的府邸,抑或是赐婚给宗室,那可是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生。

这种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怎么可能放过!怀揣这这种心思的姑娘们,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宿舍关系”;而关系最奇怪的“宿舍”,正好就是苏晓星住的这个。

几乎是刚刚迈进房间的第一时刻,苏晓星就懵了:房间里,一个姑娘正蜷缩在长条炕的一角嘤嘤哭泣,另一个姑娘则捧着一壶茶水不知所措,还有一个,坐在她们二人对面的椅子上冷眼旁观。

什么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