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光武帝 > 第3章 好兄弟

第3章 好兄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光武帝!

瘦小的王正午眯着眼睛,看着刚冒头红彤彤的太阳。

“狗哥,今天能吃上肉了吧?”

赵镇这才想起来,自己是这群孩子里的惹祸担当,昨天准备烧窑前几个孩子打算上搞点肉吃来的。

难怪这群家伙大半夜的不睡觉,跑来帮自己干活清理炭窑,天下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早就就安排好了,等会儿清理完窑口,我就带你们上山!”

“好!”

有肉吃才会有动力!

村子里第一声鸡鸣,就是进军的鼓声,这群孩子打了鸡血一样,从窑头一跃而下再次干了起来。

还没到一个时辰,整座窑清理完毕!

“狗儿,这些废炭扔哪里?”王彦指着满地的废炭问道。

“别扔,都堆到墙边,我还有用!”

为了救赵镇,这窑炭还没烧成就强行开了窑,浇水灭火。

这些废炭外表看起来还好,其实外面已经烧的没了火气,里面的木头则还没炭化,烧起来不禁烧还算都是烟,连烂木头都不如。

夹山坳四周都是山,又不缺木头,没人要这些废炭。

不过这些废炭虽然不能烧,但赵镇却早就想好了用处,在他眼里这些都是宝贝,上好的宝贝大有用处。

赵镇他爹天还没亮就早下地去了,娘做好了饭,看到五个黑不溜秋的孩子,光着膀子嘻嘻哈哈的把那些废炭堆到墙边,终于舒坦的笑了。

那个他们熟悉的儿子,还是跟以前一样。

特别是准备招呼他们吃饭的时候,一群孩子叫嚷着要去河里洗澡,在赵镇的率领下瞬间跑的不见人影了的时候。

这种感觉,更熟悉了,悬着的心,也总算踏踏实实的放回了肚子。

夹山坳四周的山很高,山顶经常笼罩在雾气中看不到顶。

深及膝盖的小河从大山外的镇上流过来,冲刷了不知道几十万年,从大山中劈开的悬崖绝壁中穿流而来,环绕着夹山坳村拐了三个弯,水势再次湍急流进不知有多深的南山。

漫山的红叶红如火,山风习习鸟虫争鸣。

赵镇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觉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滋润的跳跃起来,忍不住想要大声喊,把所有阴霾全都喊走,吸进新鲜的空气,迎接新的未来。

山里的水是特别的,在夏天的时候冰凉刺骨,冬天的时候反而会浮着热气,现在已是深秋,河水却很温暖。

几个孩子光溜溜的躺在河底,顺着河水而下,用河底石头上光滑的青苔,蹭干净他们的背膀。

刚洗干净身上,五个孩子便在水里嬉闹起来,相互用水攻击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

赵镇玩的格外尽兴,体会着这种久违的,清澈的跟这河水一样的童年快乐。

王彦最高大自然也是被集火的对象,玩到日上三竿最先从水里爬上来,气喘吁吁的躺在岸边的石头上叫唤起来。

“饿……饿了,肉呢?”

其他几个孩子也扑棱着从水里跑上来,围在赵镇周围。

太阳如银盘悬在空中,山下的小村庄开始升起袅袅炊烟。

谷子已经入仓,地里的小麦刚刚冒头,秋收之后的闲暇时光,村子仍旧保持着一日两餐的习惯。

烈日当空,山风驱走了热浪。

穿过树叶缝隙的阳光,随风聚在一起又散开,在地面上画出动态的光影。

赵镇带着四个小伙伴仔细的在杂草腐叶中,寻找着此前布下的陷阱。

最终,在几行野猪脚印的汇集附近,赵镇拿着树枝轻轻戳了戳地面的落叶。

“看来野猪还没来,我们还得再等会儿才行。”

王正午将信将疑:“狗儿哥,野猪真能来?”

“狗儿说话,啥时候不行过?”赵镇还没说话,王彦倒先急了:“俺要在这里等着,谁要不想等了现在就下山,现在下去还能赶上饭点。”

王正午和王彦是本家,有道是人穷辈大,论起来王彦还得叫王正午小叔。

被晚辈这么说,王正午面子上过不去,走到野猪看不到的地方,找了快平整的石头躺下:“谁……谁不想等了,反正我要在这里等!”

王彦也不生气,乐呵呵的甩着衣服跟了过去。

其他人一夜没睡,这会儿洗完澡躺在被太阳晒的暖和和的石头上,惬意的小山风吹着,很快就睡着了。

赵镇没有睡,他在仔细的观察四周,既熟悉又陌生的山势和一草一木。

好歹也是穿越来的,就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这二亩薄地,一年到头收成个几百斤的麦子,去了上交税赋还有半年得饿肚子,这怎么能行。

必须得做点什么,不说改天换地,至少也要解决自家人吃饱穿暖才是,如果能带动父老乡亲的日子,拿就更好了。

他也不想像两个哥哥一样,贸然的走出大山去闯生活,到现在都了无音讯生死未卜。

或许是因为从小生长的环境,赵镇从小就看懂得怎么去适应生活,怎么让自己过的更快乐。

以前上学的时候,赵镇也没有想过大学毕业后去过996奋斗的日子,内心渴望的就是能在山中有三亩薄田,一间草庐,学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学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前世,就连这么简单的愿望,也是一种奢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没人的地方有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

没想到这个愿望,竟然通过穿越实现了。

要是说服阿爹采用科学的种田,产量至少能提高五成,一家人不饿肚子这个想法还是能轻易实现的。

不过自己也就是上科学课的时候,学过点理论而已,什么是光合作用,为什么要成列播种,为什么要深耕翻土,肯定是对牛弹琴,不可能说服一个庄稼汉赌上全家的一年的收成。

赵镇正在想,该怎么让老爹听自己的,就算先拿出一亩来让自己折腾折腾也好。

就听到小妹焦急的声音从山下传上来。

“哥,三哥!你在上面么,快回家吧……”

赵镇一阵心悸,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连忙从石头上跳起来,迎了上去把小妹抱起来。

“芝芝,你咋到这里来了,爹娘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