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在下北地王刘谌 > 第13章 北地王闭门定策,何惠兴安南平北(1)

第13章 北地王闭门定策,何惠兴安南平北(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在下北地王刘谌!

穿越到了古代,没有几个本地名士辅佐,你都不好意思称孤道寡。

毕竟他们手上掌握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人脉资源,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暂时不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不然光凭自己搞,制定的策略还容易不接地气、失去民(士族)心。

穿越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刘谌终于有自己的班底了!

王府长史何攀,郎中令杜烈,李毅没有应征中尉,刘谌还是给他留下了位置。

李高为卫士长,掌控着三十多名护卫,张弘为副!

范贲才华未知,不过其和范长生一样精通医术、巫鬼,因此刘谌为了表示信任,给与了他永仓长的位置。

现在他可以制定自己的大计了!

众人都已经互通姓名,有了大概的了解,并按照名位、官职依次坐下。

刘谌起身,对着众人抱拳

“诸位,孤有三问!”

作为长史,何攀自信的说道

“请大王尽管提出!”

刘谌微微一笑,缓缓道出第一问

“一则,何以治府?”

何攀听后却是没有立刻回答,心想北地王果然如李密说所的胸怀大志,或许真的可以一展自己的全部才华!

何攀这边暗自激动,郎中令杜烈却坐不住了!

这是杜烈早有准备的问题,他率先说道

“大王,臣心中已有所想!”

刘谌颔首示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武侯之语发人深醒,可为治府准绳!”又是一个亮粉,刘谌一点也不惊讶

“不过大王毕竟不同,如今情况也存在差异,因此吾还有三策补充!”

不照搬,有自己的想法,说明杜烈还是认真思考过

“一策严明法,以军中之法勤练卫士。卫士者,大王之脸面也!”

嗯,这也是刘谌早就想要做的,卫士可是他的脸面,现在的卫士恶习太多,不治一治不行了!

“善!”

“二策考王臣,可仿太学旬月之考来考察王臣。王臣,大王之幕友,王府之耳目也!”

哦?杜烈还是有点想法嘛,王府的官吏代表了他的耳目,如果才能不行,对于王府影响也很大,所以需要隔几个月对官吏进行考察!

“善!考察之法,晚些时候再与仲武详谈!”

“三策忌酒色、敬父母、爱子民,此策谏大王,大王宜多亲近陛下、皇后,多与诸位兄弟亲近,优待、爱护封地子民!”

杜烈这一策确实提醒了刘谌,他本来也想找时间去向皇后请安,可是没想到自己的兄弟,有个人在一旁查漏补缺真的很重要!

“仲武大才!孤听完后如同醍醐灌顶!”

“孤近日便拜访陛下、母后,以及诸位兄弟!”

杜烈听后满意的坐下了,但是何攀却又站了出来,他笑着对刘谌说

“大王,孤也有一策补充!”

“仲武陈说了治王府之法,大王可知我大汉众位老臣都有良言治家,大王或可多多拜访,寻找合适的治府之道!”

何攀说的很隐晦,杜烈提的建议只是治理王府的,何攀的建议却是治理朝堂的!

“而今朝堂,如廖元俭,宗德艳皆还在职”

“孟兴(孟达子)为督军,郤正为秘书令”

“侍中、尚书仆射张绍是大王舅父!”

“众位老臣皆治家有方,

传世不衰,大王可多亲近!”

“善,孤正欲向老臣请教!”

何攀让刘谌与这些老臣多联络,暂时或许没用,可维持着人脉是有必要的。

其他如李高、张弘、范贲都说了一些治军的方略,刘谌从善如流,接下来是第二问了

“孤心忧朝政,如今南中不安,朝廷靡费军需,孤心忧之,便想为父皇分担!”

“因此二问便是,如何‘安’南?”

南中的情况非常复杂,李高、张弘、范贲都只能从攻略的地方说说,没太多亮点,而杜烈倒是建议宣扬教化,广建学校,提拔心向大汉的人才。

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等众人都说完,何攀才缓缓登场,一出口,就知道套路深了

“大王,臣有三策以安南!”

好嘛,现在的人都喜欢凑个三策出来吗?

刘谌安静倾听,何攀如数家珍的为众人详说了现在南中的情况

“南中,益州之南部也!”

“先帝初定,后复叛,及至丞相南征,才全归我大汉所有,可依旧号称难治!”

“先帝设立庲降都督,历任邓孔山(邓方),李德昂(李恢),张伯恭(张翼),马德信(马忠),张伯达(张表),阎文平(阎宇),现今已废,以建宁太守霍绍先(霍弋)统南中诸郡!”

“南中郡县时分时合,现有七郡,分别为越巂郡、朱堤郡、牂珂郡、云南郡、建宁郡、兴古郡、永昌郡!”

“初时,庲降都督驻南昌(今云南镇雄)、平夷(今贵州毕节)等县,位在蜀郡不远,皆因不敢深入南中腹心之故!”

“及至马德信,从平夷移治味县(今云南曲靖)!”

“除此之外,张伯岐(张嶷)镇越巂,收定莋、台登、卑水三县盐、铁、漆之利,疏通旄牛旧道(牦牛道),现越巂郡可直通成都矣!”

“惠兴之言,令孤大开眼界,受教了!”

不止刘谌,其他几人也是十分佩服何攀的见识,纷纷行礼!

等众人表示完,何攀继续说道

“今建宁稍安,霍绍先强卒镇夜郎,越隽、朱堤已与蜀郡联络无碍!云南、牂珂、兴古均受其威慑,永昌粗定,亦不敢生贰臣之心!”

“正如仲武所言,宜于越隽、朱堤大举孝廉,多选才俊!”

“夜郎县(属牂珂郡)有遯水通广、郁林。可督造商船,通交、广之商!”

和吴国通商?!

何攀的想法不错,这条水路下去,就是现在的两广,如今的吴国海运发达,确实可以考虑啊!

“至于永昌,则南涪县有翡翠、孔雀,博南县有金沙、玉珠!”

“应连通当地豪族(使其捐输),于永昌治水军,由博南下南涪,可采郡内玉、翡翠,开金矿以充国库!”

开发永昌?确实不错,不过让豪族参与...

“如此,则可收南中之心,得南中之财,通交广之商!”

“善!惠兴真吾之子房也!”

何攀所说的非常详细,连刘谌都不得不佩服他的博学,居然连地理风俗都精通!

这套方案打下来,确实令刘谌大开眼界,把南中造血的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不过通商之事,必须掌握在朝廷手里,否则豪族的膨胀就完全无法抑制了!

而把永昌的水军权力分润给永昌大族?

想来想去,似乎也没有好办法。

朝廷的南中策略就是这样,将不服管教的蛮夷部落灭掉后,都是交给当地豪族做部曲,这样这些豪族才会帮朝廷压制当地!

不过也不能真的让这些豪族无序的发展,不然就容易变成小王国,如南中的爨氏,就在晋朝时独霸南中!

后世交州就是掌握在这些大族手中,慢慢的从唐朝手上分裂出去,经历几百年被明朝收回,可是因为策略不当,又独立出去了!

除了要增加抑制豪族的策略,刘谌还有一个想法!

“惠兴,除此之外,是否可重开旧时五尺道(身毒道),与身毒通商!”

注.南中的地理情况参考《华阳国志·南中志》与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