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望川 > 第68章 第68章

第68章 第68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望川!

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2019年的九月下旬,而今已经是2021年的七月了。

其实她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没有拒绝,但是潜意识里,她总有一种感觉,如果这一次拒绝了,那么她和那边就真的再也没有关系了。可是这并不能让她下定决心离开生她养她的地方去个几乎陌生的城市,到一所算不上一流的大学任教。

正在这时,她妈陈秀琴的电话忽然打了过来。

陈熙回北京的事情没告诉任何人,奈何这小区有不少认识陈秀琴的老邻居,所以她一回来陈秀琴的电话就准时追了过来。

自从去年她离职后,她妈跟她的联络就频繁起来,她在外面的大半年里,她妈的电话也会隔三差五地打过来,电话内容无一例外地主要围绕着三点

“休息够了吧,什么时候开始找工作”

“我朋友家的儿子和你年纪差不多,条件挺好的,你要不要见见”

以及

“你什么时候回家不要叫外卖了,我让你弟送吃的过去”

陈熙接通电话,听到的第一句就是抱怨“回北京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陈熙“不说您不也知道了吗”

问过她什么时候回来的,家里长久没住要不要打扫卫生等等后,陈秀琴终于切入了主题“你这回回来得正好,我同学家的孩子也刚从国外回来,要不你们见见我了解了一下,那孩子比你小两岁,但人长得不错,个子挺高的,差不多185,你不是喜欢个子高的吗”

陈熙无奈道“咱能说点别的吗”

陈秀琴从善如流地换到了下一个话题“你这次回来有什么打算该踏踏实实找个工作了吧人怎么能一直闲着再这么自由散漫下去,怕是适应不了朝九晚五的生活了”

陈熙疲惫地揉着额角。

不想再跟她妈讨论这些话题,她索性来个“釜底抽薪”“忘了跟您说了,我工作找到了,男人也找到了,所以您以后就不用操心了,有这工夫还是多关心关心您儿子吧。”

陈秀琴似乎早已习惯了她的冷漠和夹枪带棒,只顾高兴道“真的什么工作男孩儿哪的人”

说着,她又换上了一副轻松的口吻说“我晚上炸点灌肠,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个你还想吃什么我多做几个菜,我和你弟给你带过去,咱边吃边聊。”

果然,没有一次是例外,三个“要点”,顺序可以打乱,但一个都不会少。

在过去这么多年里,即便是她姥姥还在的时候她妈和她的联系最多也就是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一通电话,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或许是她失恋外加无业的状态把她妈吓到了,这才开始关心起她的生活来。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她妈这姗姗来迟的母爱并没有让她感到温暖,倒是让她觉得极不适应。有些东西,如果不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那就是一种负担和束缚,比如亲情。

她已经躲了大半年,但她也不能一直这么有家不能回。

如果可以,她宁愿她和陈秀琴的关系回到最初的状态。

正在这时,手机显示有另一通电话打了进来,这简直救了她。

她直接挂断了她妈的电话,接通插播进来的电话。

听到陌生的声音,她才想到去看一眼来电,竟然是成都那所高校交通学院的刘院长。

“小陈啊,考虑得怎么样了如果你对我们学校开出的条件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提出来,都是可以协商的嘛。”

刚经历了陈秀琴的“要点攻势”,又赶上刘院长亲自打电话过来。

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所以这一次,陈熙没给自己犹豫的机会,很爽快地回答说“您太客气了,我没什么不满意的,咱们成都见吧。”

过硬的专业水准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并不代表她能迅速成为一位好老师。所幸刘院长对她极为包容,给了她很多帮助。在熬过了最初那段“水土不服”的日子后,她也终于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

象牙塔里的日子悠闲而宁静,很快陈熙迎来了自己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个暑假。

当老师就是这点好,虽然平时有点忙,好在还有寒暑假。

但陈熙并不打算回北京,恰巧院长有两个研究生放假不能回家,课题组的其他老师还有别的工作要忙,院长就想请她帮忙带一下这两位学生。

院长对陈熙帮助不少,陈熙没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这两个学生在做一个关于地震带的研究,需要外出采集一些数据。周边有不少可以选择的地方,但院长和几个课题组的老师商量之后决定让他们去的竟然是木耳瓜山。

理由很简单木耳瓜山距离成都不算远,地理环境具有典型性,而且陈熙曾在那出外业两个月,对那的情况更为了解。

得知这个安排的陈熙心情很复杂,但她终究还是没有拒绝,因为没理由拒绝,而且她认为自己已经努力了这么久,应该可以足够坦然地去面对梁劭以及他们那段过往了。

从成都出发时,陈熙的心情还算平静,可当载着他们的车子进入汤古镇,周遭的景色变得越来越熟悉时,她心里竟渐渐生出点近乡情怯的感觉。

那一刻,她才知道,过往的努力皆是徒然,自己从未放下过。很少害怕什么事的她忽然那么害怕重逢,怕见到他过得不好,更怕他早已娶妻生子过得太好。

尤其是当车子停在诚信旅社门前时,她很难形容自己这一刻的心情。

她坐在车里看着车外熟悉的门面,太多陈年的记忆争先恐后的冒出来,那一瞬间仿佛时空都错乱了。

“陈老师,下车吧。”

高大的男生帮她拉开车门,有点奇怪地看着车内一动不动的她。

这一次陈熙带出来的两个学生里,男生研二叫耿涛,将近一米九的个子,平时很沉默寡言,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看着要比他本身的年龄老成很多。对比之下他的师妹,研一的薛芸更活泼也更简单,是他们此次出行队伍的“氛围担当”。

出门在外陈熙懒得操心衣食住行的事,就把这些交给耿涛负责。

陈熙坐着没动“我们要住在这”

显而易见的事情,耿涛不明白她为什么问这个。

他说“是”“镇上就三家旅馆,这家条件最好,我们赶上旅游旺季了,订到这家不容易。”

“是吗”陈熙若有所思。

薛芸探过头来插话道“是啊,我刚才还查了下a,多亏师兄下手早,不然现在连另外两家都订不到了。”

陈熙点点头,终究还是下了车。

两个学生虽然觉得今天的陈老师有点奇怪,但也没多想。耿涛一马当先拎着众人的行李进了旅社,薛芸紧跟其后。陈熙落在最后,却没有立刻跟进去。

她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与高楼林立的都市不同,在这里一眼可以望到很远,就比如此刻,木耳瓜山仿佛就在这条街的尽头。

她记得第一次来这里,也是这样的感觉。

当时站在这里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临街的小楼、破旧的广告灯箱,青灰色的天色,还有远处的云和山关于那天的记忆和眼前的场景渐渐重叠,她好像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一年,那一年一切还没有开始。

忽然间,脑中一个清醒的声音告诉她,一切都变了。

她被猛然拉回了现实。

是啊,一切都变了。

那一天没有温暖的阳光,街道上的行人寥寥,不像此刻,人群的笑谈声扑面而来这些都在告诉着她,一切都变了。

推门进入旅社,随着一声“欢迎光临”响起,前台的人抬起头来。

陈熙以为会见到秦露,没想到站在前台的人竟然是拉姆。

她一开始没敢确认,因为在她的概念里,拉姆应该是在万年村的,怎么跑到镇上来了

还是拉姆先反应过来,激动地跑来拉住她的手,语无伦次地又说又笑着。

被晾在一旁的耿涛和薛芸面面相觑,最初见陈熙没反应,耿涛还想上来阻拦拉姆。

陈熙这才回过神来解释说“我们认识。”

拉姆这才意识到自己有点太激动了,她实在是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陈熙。

她连忙压下重逢的喜悦,朝里面叫了一声什么,然后继续拉着陈熙叙旧。

片刻后,有人从后面房间走了出来,

陈熙循着声音看过去,恰和多吉的目光对上。

多吉和上一次分别时相比变化并不大,所以陈熙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认出了他。

多吉看到她,最初的神情是怀疑,然后是确认过后的意外。

他不可置信地“你你你”了半天,那见鬼的表情简直和他们那年在万年村重逢时如出一辙。

陈熙被他的模样逗笑了,大方地跟他打招呼“好久不见啊,多吉。”

多吉这才冷静下来,结结巴巴叫了句“陈姐”,然后有点期待地问她“你来是”

陈熙打断他的问话,直接回答说“来工作。”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多吉在听到她的回答时,眼中闪过了一丝类似于失望的情绪。

多吉了然“又要修路吗”

陈熙失笑“哪那么多路要修。”

拉姆在一旁催促他,让他快点帮大家登记入住。

多吉这才注意到耿涛和薛芸,他也没多问,猜测他们应该是陈熙的同事。

不一会儿,房间开好了,拉姆热情地帮着陈熙拿行李上楼。

多吉依旧还沉浸在陈熙忽然出现的意外中,他以为她永远都不会再回到这里了,可是没想到重逢来得这么突然。

他忽然想起什么,连忙拿出手机,按下一串数字

正如耿涛说的那样,诚信旅社的房间很紧俏。

所以三个人没有住在同一个楼层,耿涛和薛芸的房间在二楼,陈熙一个人住在三楼。

巧的是前台帮她开的这间房竟然是她第一次来这里住的那间“豪华大床房”,不过她很快发现房间重新装修过了,虽然是同一间房住着却没有一点熟悉的感觉。

拉姆大约看出她在想什么,解释说“年初的时候重新装修的,这得谢谢你们。”

陈熙不解“谢我们什么”

“那条路去年年底通车了,游客多了,生意好了。”

陈熙了然点点头,项目通车的事她也听说了,如今想来时间过得还真快。

说起当初修路,拉姆又絮絮叨叨地拉着陈熙问温媛媛过得怎么样,刘骏好不好每个人她都要问一遍,然后又是一番感谢。

陈熙感动于她一个汉语都说不太利索的人竟然努力记下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

拉姆的回答却是“你们都是我们这里的恩人,当然要记住恩人的名字。”

陈熙笑“那这里的人也要谢你,那条路顺利通车,你的牛肉包子功不可没。”

拉姆反应了一下才明白这话的意思,也不好意思地跟着笑了起来。

说到吃,拉姆很热情地邀请他们晚上务必在店里吃饭,她给她做她最爱吃的牛肉包子。

陈熙也想这一口了,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一路上风尘仆仆的,送走了拉姆,陈熙就先洗了个澡。换好衣服吹干头发,也差不多快到晚饭时间了。

拉姆刚才跟她说的时间是一小时之后,但她在房间待着也没事干,就想着去厨房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下楼前,她发现烟盒里只剩下两支烟了,要找新的烟,才想起其他的烟都放在了耿涛那里。

她发了个微信给他,通知他晚点叫上薛芸一起到一楼吃饭,顺便帮她把烟带下去。

厨房里,拉姆正在忙活着,听说陈熙要来帮忙,她说什么都不肯让她沾手,但陈熙也没有离开。

厨房不大,有前后两个门,前门通往外面餐厅,后面出去是一个小院。

拉姆说多吉到镇上工作后,几乎不怎么回万年村了,恰好旅社缺人手,她就来了,一边能赚点家用,一边也能照顾多吉。

听拉姆在身后絮絮叨叨地说着,陈熙走向小院。

她在这之前只来过这院子一次,明明是那么久远的事情,可那晚发生在这里的一幕幕她至今记忆犹新。

角落里石桌上的那盘残局、院子中央遮天蔽日的梧桐,还有那一晚上的每个人都是那么鲜活,包括努力把自己灌醉的秦露、过分懂事的梁子航,以及那个外表刚毅内心温柔的男人

拉姆说“上个月还好,就从这个月开始忙的。”

陈熙回过头“旅社的生意这么好了吗”

“还行,就是人手少。”说着拉姆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小心翼翼地朝着陈熙看了一眼。

陈熙的心跳猝不及防地错乱了一拍,因为她看懂了那一眼,知道接下来拉姆会说到什么。

自从见面以来,她们都很有默契地不去提到那个人,可是他曾是她和这里的纽带,是这里对于她而言的全部。她重新回到这里,即便再小心,也终究避不开和他有关的话题。

拉姆见她没什么反应继续道“老板娘走了,阿劭工作变了,子航升了初中,他们早就不住在镇子上了,现在在呷尔镇那边,平时不怎么回来。”

拉姆的普通话虽然比两年前进步很多,但仍然有词不达意的时候,陈熙也没去追问这个“老板娘走了”是什么意思,不过梁劭离开了汤古镇这事倒是让她有点意外。

那一瞬间,她也说不上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

失望吗还是如释重负好像都有点,又好像都没有。

她只是感慨命运的玄妙,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定数吧。

北京酒吧街的偶遇已然用尽了他们之间最后的缘分,所以即便她千里迢迢跑来了这里,他们却连个错身而过的机会都没有。

陈熙点点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拉姆干活很利索,这么一会儿的工夫,灶台上已经出锅了好几盘菜。很显然,跟她的汉语一样,她做饭的手艺在这两年也进步了不少。

陈熙劝她歇会儿“咱们几个人这些菜足够了。”

拉姆手上不停,朝她笑了笑“我想让你都尝尝。”

正在这时,有热闹的交谈声从一楼餐厅的方向传了过来。

拉姆仔细听了听,放下手上的锅铲说“可能又来客人了,多吉应付不了,我去前面看一眼就回来。”

陈熙点点头,扬了扬手里的半支烟,意思是她要在这再抽会儿烟。

然而等陈熙一支烟抽完,也没见拉姆回来,陈熙一个人待着无聊,往前厅方向走去。

前厅里,薛芸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下来了,拉姆和多吉也在,他们都围在一个少年身边,少年臂弯里躺着一只小奶猫。

少年正处在变声期,声音听着和记忆中的不太一样。

“我这次期末成绩好,这是小叔奖励我的。”

“他叫才让,小叔说希望他能活得久一点,陪我长大。”

陈熙只见过梁子航寥寥数面,但是却对这孩子印象深刻,所以见到他的第一眼,她就认出了他。

可是,拉姆不是说他住在呷尔镇吗怎么这时候回来了他回来了,那是不是意味着那个人也回来了

正这么想着,又是一声甜美的“欢迎光临”,旅馆的门再度被人推开,那个久违的身影就那么出现在了她的视线中。

“小叔”

见他进门,子航抱着猫就冲了过去。

男人的视线从子航身上扫过,然后略过在场每一个人,最后停在了她的身上。

两人对视着,仿佛只是一刹那,又仿佛过了很久很久。

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2019年的九月下旬,而今已经是2021年的七月了。

作者有话说

因为有点多,所以来晚了,终于写到两人重逢了

梁哥开启追妻之路啦

下一章还是晚上八点前更新。

下一本开年年,轻松无虐,请大家移步作者专栏收藏一下作者和年年吧

文案

贺年年遇见个极为头铁的追求者,无论她怎么拒绝,头铁哥依旧坚持这只是贺年年的欲迎还拒。

她不得已只能使出杀手锏翻出铂金戒指往左手无名指上一套说其实我结婚了。

头铁哥不信哪有人大学就结婚的

此时几个计算机学院男生正从后门走进阶梯教室,他们院草蒋禹涵也在其中。

贺年年犹如见到救星,一把拉住路过的蒋禹涵,对头铁哥说这就是我老公

举座哗然。

事后有哥们儿问蒋禹涵什么时候谈了个金融学院的女朋友

蒋禹涵没谈。

哥们儿那她说你是他老公,你也承认了。这会儿又反悔,你俩究竟什么关系

蒋禹涵我是她老公,字面意思上的,仅此而已。

阴差阳错扯了证,所幸贺年年和蒋禹涵谁也没有和谁白头偕老的意思。

于是俩人约定好,大学毕业就去离婚,期间彼此互不干涉。

贺年年暗恋一个学长多年,眼看着对方要毕业了,她决定表白

学长可我听说你已经结婚了。

贺年年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但绝不是你想的那样,不信你问当事人

被突然叫出来的蒋禹涵一脸不爽确实不像你想的那样,其实我们很相爱。

贺年年你什么意思

蒋禹涵你看我像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