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海底谋生1985 > 第31章、对拖网渔船的渴望

第31章、对拖网渔船的渴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海底谋生1985!

下午三点五十,丁少扬兜里揣上钱,从家里出发了,目的地是东桥渔机厂二厂。

四点十多分时,他到达了目的地。

跟厂里的保安打了声招呼,分别递了根华子,帮他们点燃,两位不苟言笑的保安顿时变得热情许多。

得知丁少扬是为了购船而来,要见厂里的周厂长,二人更是切换为了炙热的笑脸。

进去通知后,确认这是事实,其中一位身子健壮一些的,便领着丁少扬进了渔机厂。

又一路来到厂长办公室。

见厂长周有财,竟站在办公室门口等待丁少扬,还笑脸主动迎过来打招呼,年轻的保安更是感到诧异。

能让周厂长亲自迎接的,那必然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搞不好这少年是某个领导的儿子。

幸好,刚刚对方在没有表明目的之前,他没有做出什么过错之举。

周有财的表现确实有些过于热情,把保安叫走后,就把丁少扬请进了办公室。

“少扬,来,先坐下,叔给你泡杯普洱茶。”

“叔,这怎么行呢,您可是正科级干部,还是让我自己来吧。”

虽然周有财收了礼,又答应了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优先造船,但该有的规矩还是得有,让一个正科级干部给他一个小渔民泡茶,这像什么。

可周有财也有他自己的小心思,立马把要过来帮他泡茶的丁少扬按住,笑容亲和:“少扬,这里就咱叔侄两人,用不着这么见外,坐下吧,啊,听叔的。”

对方都这么说了,丁少扬总不能还不识抬举,只能唯命是从,入座在了茶几前。

泡完普洱茶,周有财分出了一杯,然后才在丁少扬对面入座。

二人先是聊了些有的没的,例如最近过得怎么样,家中父母可还好,还有丁少扬他爸出海收获怎么样,等等之类。

当然,基本都是周有财问,丁少扬答。

“叔,您是有事要跟我说吗?”

丁少扬隐约能猜出周有财脑海中的想法,主动把话题推进:“我看您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似乎好像在害怕什么。”

闻言,周有财的脸稍微僵了僵,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挤出笑容:“少扬,叔确实有事跟你说,也是件小事。就昨天嘛,涛儿说过的,我为他二舅一家优先造过一艘船。就这件事,叔希望你能替我保密,别去到处乱说。”

“最近几年你也知道,严打挺厉害的,这事万一要是传开,别说叔的乌纱帽不保,就连你要造的那艘船,到时也得按照程序来。”

果然是因为这件事,为官的,哪个不害怕自己的劣迹曝光。

丁少扬回应:“叔,您多虑了,咱都是一艘船上的蚂蚱,这种对我不利的事情,我又怎会去到处乱传呢。”

这是周有财最想听到的答案。

但他也明白,尽管他们绑在了同一根绳子上,但这件事情一旦曝光,丁少扬损害的只不过是蝇头小利,跟他会丢到乌纱帽的严重后果,两者之间一相比,完全就不在同一条水平线。

当然,这些太过实在的话他就不会说出来了。

之后的签合同,复印户口簿,交定金,等一些其它程序,进展的都很顺利。

几分钟就完事。

定金丁少扬一共交了一千二百三。

也就是说,这艘五十匹马力,十一米至十二米长,装载机动拖网的小型渔船,价格总共是一万两千三。

这个价格可是一点也不便宜。

像他大哥和二哥合伙买的那艘仅有七马力的小木壳子,都够买七八艘了。

事情办完,丁少扬没有多逗留,拿好他的那份购船合同,就告辞周厂长离去。

丁少扬一走,周有财当下就长舒一口气,瘫坐在了沙发上。

他对丁少扬感到倍有压力,并不是没有原因。

昨天,他收完丁少扬的好烟好酒,就有去渔港悄悄打听,试探性问了丁国仁一件事,问的是前些日子,他们那艘拖网渔船,发动机和吊杆发生故障修好后,他们是不是刻意,把是他们自己修好的这件事,编造成了是他为他们所检修。

可丁国仁却是摇摇头,回了句没有。

还说这不过一件小事,除了跟家里的婆娘唠嗑提起过,就没第二个人知道。

听到答案的那一刻,周有财当时的心情,别提有多复杂了。

仅仅靠演技,轻轻松松就让他掉入了他设计的圈套,这样一个极有心机的人,试问周有财如何敢轻视?

…………

快五点时,丁少扬返回了家中,进入房间后,找个隐蔽的地方把购船合同藏好,便又带上一堆捕鱼工具出了门。

一晃,丁少扬已是潜入大海。

此刻他正在四十多米深的浅海,刺参小青龙什么的,他也懒得再找,没办法,因为数量实在太少。

还不如捞鱼来钱快。

寻找鱼货的同时,丁少扬也没忘记,观差周围的情况,以防那种带三种颜色的无名水母突然出现。

可能是上午捕了太多鲅鱼和鲈鱼,这次下来,他竟然连这种鱼货都没见到几只,小鱼群倒是有不少。

丁少扬继续往前推进,远点的地方,他上午有发现一个带鱼群,只是当时他专注于捕捞鲅鱼和鲈鱼,就放弃了这种才八毛一斤的廉价鱼。

到了五十多米海深时,丁少扬终于有所发现了。

那是一群密密麻麻的带鱼,至少有几百条,都活动在三十多米的水层。

至于是不是上午看到的那群,他就不知道了。

没有犹豫,定少扬当即追了上去。

靠近后,大号的捞网猛的一罩,十几条就到了网里。

丁少扬又迅速把网拉回,将网口收缩,把它们给堵住。

但这个操作过程中,还是被跑了几条。

将带鱼装进尿素袋,丁少扬又继续捕捞。

第一网,第二网,第三网,每次收获都挺不错,有十几条。

可随着捕鱼的次数增多,这些带鱼也变聪明了,不再密集游动,而是逐渐分散开来。

这顿时给了丁少扬不小压力。

虽然分开也照样能捞到带鱼,可在时间上,他却要付出数倍来弥补。

“要有艘拖网船,就这千把斤的带鱼,密集的时候,只要下一次网,基本上就能捞个一干二净。”

丁少扬又流露出对拖网的渴望,只可惜,他现在就一个人加一张捞网。

哪怕借他大哥和二哥那艘小木壳子,也得等到明天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