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诸天武侠,每次重生我都会更强 > 第43章 回风落雁剑

第43章 回风落雁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诸天武侠,每次重生我都会更强!

「竟有这等事?我上山五年,实在不知。」苏然听到米为义这番话,内心震动不已,这五年确实没见过刘师叔回过山门,他本以为是师叔俗务缠身,无暇上山,看来其中内有缘由。但他明明隐约记得,日后刘师叔金盆洗手之时遭嵩山威迫,莫大先生出手杀了嵩山十三太保中的一位,虽记不清到底杀了何人,但这也足以说明,二人之间尚有同门情谊。怎么到了米为义嘴里,就成了二人素来不睦呢?米为义接着解释道:「师傅和掌门师伯之间要说也没什么解不开的矛盾。只是师傅家境富庶,掌门师伯出身贫苦,二人性格也截然相反,掌门师伯外冷内热,处事低调,师傅光明磊落,刚直不阿,因此他们俩自年轻时起在许多事情上便有分歧。最要命的是,他们俩都喜好音律,师傅喜好洞箫,师伯则善拉胡琴,兴趣相投本是好事,可师傅偏偏嫌弃师伯过于悲戚,往而不复,一味凄苦,而且走街串巷落入俗流,师伯又嫌师傅不够委婉含蓄,二人相看两厌,自打师伯当上掌门起,师傅就再也没有回过衡山。」米为义的说辞让苏然哭笑不得,他不好音律,自然无法理解莫大先生与刘正风之间为何因为这些小事就不再来往。接着又听米为义说道:「只是师傅这些年倒是想的开了,屡次想和掌门师伯重新亲近,当初看到苏师弟资质出众,就把你引入师伯门下,也是想要增进他们师兄弟的感情。现在师傅要你跟他学习音律,一则是爱惜你的天资,另一则是想要以师弟为媒,同掌门师伯沟通乐理,消弭分歧。」「没想到师叔竟有这等良苦用心,既然如此,我便答应随师叔学习音律。」米为义将刘正风的苦心解释清楚,苏然再不答应,委实不通人情,而且刘正风说的也不无道理,乐理与武学本就有相通之处,触类旁通兴许能另辟蹊径。听到苏然肯定的答复,米为义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临走时还吩咐下人好生照顾着,并与苏然约定稍后到刘府偏院演武场切磋一番剑法,苏然自是满口答应。简单洗了把脸,随意吃了几口点心,苏然便提剑到了演武场,米为义还没到,他便独自演练起了新学的三十六路回风落雁剑。这路剑法是衡山派少有的走迅捷凌厉之风的剑法,三十六路剑招一经施展连绵不绝,一招险过一招,一剑快过一剑,练到极高深处,一剑便能刺落回雁峰上九只大雁。衡山回雁峰上秋季常有北雁至此过冬,雁群高飞,速度比奔马还快。一剑落九雁,不但需要极高明的轻身功夫,能站立山巅一跃而起飞入雁群,还需要出剑时又快又稳。因此这一路剑法结合了内力、身法、剑术,实在是衡山一门武功的集大成者。苏然得传这套剑法不过月余,却已将招式套路使的滚瓜烂熟,一时间满院剑光四

射,剑声簌簌,忽听身后传来动静,苏然并未回头,只听脚步声便知道是米为义到了。轻提一口气,足尖点地,回身便刺,嘴上叫道:「米师兄,看剑!」他怕米为义没有防备,因而这一刺特意放慢了速度,并出言提醒。米为义反应迅捷,当即哈哈一笑,轻轻一抖,手中长剑出鞘,自斜下方拦住苏然这一刺,顺势手腕翻转,沿着剑背朝苏然持剑的手腕划来,正是回风落雁剑中的「雁阵惊寒」一式。「来的好!」苏然赞叹一声,丹田运气,激发内力,一股热流沿着经脉传递至手腕,内力激荡之下,手中之剑发出细微的轻吟之声,肉眼可见的震颤起来,瞬间便将米为义长剑震开。一击不成,二人顺势交错而过。「师弟好内力!」米为义轻轻甩了甩手,喝道:「再来!」苏然看到米为义的动作,却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心下暗道:米师兄入门虽早,怎么功力却如此薄弱,自己只是稍运://内力试探一番,他便险些支撑不住,看来自己稍后运劲时还需收敛,否则几下便将米师兄的剑震飞了,他面上也不好看。而后收敛内力,只用自身力量,飞身一剑,朝米为义刺了过去。他这五年在山上埋头练功,甚少和人交手,也不知道自己的实力究竟,本想和米为义好生较量一番,称量一下深浅,却不想这位米师兄虽然比他早入门十余年,内力修为却远不如他,当下只是用本身的力量,施展开回风落雁剑与米为义斗了起来。有此想法,实在是因为苏然见识不足。须知内功修行本就是水磨工夫,在诸多武功中最为困难,而且修炼之时,未免走火入魔,至少要分出一半精神与心火相抗,再加上江湖中人大多难耐寂寞,不说整日整夜的久坐练功,单是每日凝神聚意,简单搬运一番气血都难以坚持,如此好不容易练出的内力未经巩固,不过几日便又流散多半。苏然修行《衡山心法》虽只五年,但他历经三世,意如钢铁,不惧心火,又资质极佳,经脉坚韧,风雨无阻,每天彻夜练功,修行起来自然勇猛精进。米为义拜得刘正风这样的高手,修行的也是衡山正宗心法,可惜他资质远不及苏然,又身处衡山城这样的热闹所在,平日里迎来送往,哪能心无旁骛的练功,是以十几年功夫还远不不及苏然三年苦修。二人都用回风落雁剑,米为义内力虽然不济,但在这门剑法上浸Y多年,招招携带内力,一时间运剑如飞,苏然只凭肉身力量与他斗剑,二人你来我往,打的倒也热闹。又拆了十数招,见到师兄招式之间已有重复,再斗下去也是无益,苏然便稍提内力,撩剑一刺,速度陡然变快,米为义只觉眼前青光一闪,而后手中剑格处被重重一击,虎口一麻,长剑便脱手坠地。这一式,正是三十六路回风落雁剑的第十七

式「一剑落九雁」,以这套剑法的最高境界为名,也是其中最凌厉,最凶狠的一式。苏然虽还远远达不到这一式名号中一剑出而九雁落的境界,但配合内力也足以一剑击落米为义的长剑。苏然反手挽了个剑花,推剑入鞘,正欲客套两句,就听到演武场外传来一阵清脆的掌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