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刘二的江湖 > 第七章 长林成军时

第七章 长林成军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刘二的江湖!

刘二说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都的北面是马上鞍家在打,西边是李元昊皇帝在打,南边已经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东边则还在大梁控制之下,现在我们打大都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利用天下大乱先把该占领的地方都占了才是上策。

此时的圆圆对丈夫自然是言听计从,此时,杜伟金突然发问,我们的军队人民日益壮大,那用什么旗号呢?

这么一来刘二和圆圆都有点犯难了,之前人少用的依旧是李的旗号,但是毕竟不是李元昊自己的部队,一直这么用也不合适,用刘吧,刘二毕竟只是女婿,怕大夏国其他的部落会反感,此时眼看大风吹过前面的树林发出哗哗的响声,刘二猛地一拍桌子,说,有了!我们旗号就叫长林军,寓意风起长林。

既然有了旗号,接着就是整编,相比之前的蒙古骑兵,长林军一方面很多都是新招募的,另一方面蒙古人和汉人都不少,不容易调和。

刘二连夜写了长林军的建军纪律,虽然没有公孙策的文采,但是当小跟班这些年总算没白学。

“烽火再起,风起长林,吾长林军,秉承四海之内皆兄弟,不管民族,一律平等,每十人为一什长,每百人一哨长,每千人一军长,出战以军为战斗单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别看字数不多,刘二可是挑灯夜战才写出来的,圆圆对这些赞不绝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第一批军长给几个人合适。

第一人选自然是马秋晨,杜伟金则是紧随其后,原来山寨的马成在山寨中威望够高,而且能打硬仗,相比前两位的缺乏战斗经验,这位则是经验丰富,然后刘二亲自兼任一个军长,这么一来近五千人马基本都分配完毕。

而对于接下去的战局,刘二有着自己的担心,之前山寨下山的仗最好打,打的赢就劫掠一番,打不赢就走,反正根据地永远在山上。而两国交战考虑的问题也没现在多,现在这个所谓的大夏国其实就是几个部落,大家各自为政,更要命的是各怀鬼胎,所以出击不但要小心敌国,更是要放着其他部落。

刘二对圆圆说,如果有一天其他部落对长林军发动进攻,我们是不是要以牙还牙?圆圆态度很果断,既然跟定了你,以后就一起作战。

相比较之前沉默寡言的刘二,随着接连胜仗,但是依旧是忧心忡忡,心思缜密的圆圆早就看出了这点,趁此机会就试探着向刘二发问。

刘二早已经把圆圆当自己的亲人,自然也愿意打开心扉,说道,之前爷爷的那场惨败,在心里就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前些日子被那个马上鞍提到后自己也觉得疑点重重,所以有生之年肯定会想办法去查明真相,除此之外还有个更加紧迫的难题。

其实圆圆大致已经猜到一二,说关于蒙古部落继承权吗?

刘二回答道,当年李元昊继承大一统,据说他只是侧妃的小儿子,其实按资排辈再怎么样都轮不到他,但是他凭着武力以及一些实权部落的支持当上了老大,现在据说他的亲生儿子身体羸弱,只能留守在大夏国的旧都,这么一来几乎所有人都会觊觎王位,而我这个驸马感觉是最高风险的。

圆圆听到这忍不住打断,我说你呀你你怎么又绕到这上面去了,我和你说,不管怎么样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女儿这点没错吧,父王自然不会加害我们,至于其他部落,你反正也已经开始提防了,再说我这几天大致算了下,整个大夏国能拥有武装力量的部落一共有五十来个,我们目前的实力差不多可以排进前二十。

刘二纳闷的说,怎么有这么多部落?

圆圆一脸不高兴的说,你是不是真傻,部落越多我们越安全,要是就二三个部落了,说不定没几天我没就被灭了!

圆圆的理论让刘二茅塞顿开,看来自己还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力量。

刘二问圆圆,是不是你们蒙古的武装力量一般不太会去水系比较发达的地方,比如江淮地区?

圆圆回答,那当然咯,毕竟我们是靠骑兵为主,到了南方北方人根本不懂水性,到了南边打仗肯定吃亏。

刘二说那就好办了,我们的长林军最大的好处是各个地方的人都有,到时蒙古的骑兵继续在北面作战,汉人则可以去南边,这样我们本来的劣势现在成了优势。

而现实中的战局也印证了圆圆的判断,在北面的战场中,以马上鞍部落为首基本是步步为赢,但是南下的那些部落基本是毫无建树。

马秋晨正巧带兵从黄河边回来,说起那边的战局兴奋的唾沫星子乱喷!

经过我的考察,到了南边,蒙古人会得病,所以还没打已经折损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兵力了,你说这个还怎么打?再说我的观察,大梁国其实还有几个名将的,比如张俊和张恒,虽然是都姓张,我和你们说他们可不是兄弟哈

刘二实在无语,你挑重点说,按你这个说书的方法天黑了也说不完!

得嘞,马秋晨继续,那个张俊在扬州的郊县一代,反正基本打大夏国的南下部落基本没输过,他的战法是不拘泥在一城一池死守,而是在运动中消灭对方,这个人是个人物,我觉得肯定是从小熟读兵书。

再说那个张恒,他主要兵力在扬州城,这个扬州城不但城墙厚实,还有火器,我是亲眼看到他们的火器居然就砰的一声,几个骑兵都瞬间毙命,关键这家伙还有水师,黄河淮河长江都在他控制之下。

刘二接着问那现在大梁危在旦夕,你说的这些家伙怎么都不去勤王?

马秋晨笑着说,人家又不傻,这些人都是南蛮子,现在能教训蒙古鞑子,突然发现圆圆看了他一眼,立马改口说能对付蒙古大军,还不是因为沾了地形的光,他们要是去了北面,还不是送死。

刘二叹了口气说,看来如果我们要进入南方,必须要经过他们这关了。

当晚刘二依旧想着白天马秋晨的话,感觉即使是有了神力附体,但是单凭自己的单打独斗很难如预先计划的慢慢向南腾挪,而自己本来就是汪洋中的一页独木舟,这下一夜间背靠大夏国这艘大船,自己今后的命运会是什么,实在不敢想。

当年公孙策和刘二讲地形课的第一讲就是说到大禹将全国分成了九州,那个大禹就是大禹治水的那位,很多人误以为大禹不过是对抗水患,其实不然,大禹当年其实是想通过疏通全国的水系然后利用自然水系的基础上划分行政区域,所以越是到了南边越是需要对当地的水系有充分了解,当年的九州里大部分在北方,南边从西到东分别是梁州,荆州和扬州,而徐州则是扬州的北大门。

想到这一出,刘二有点后悔没把当年公孙策先生的很多书籍读透,真可谓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后悔也没用,先生隐居在哪都不知道。

再说刘二如今的大本营襄阳城,其实也已经是身处南方,所以周边的水系已经非常发达,这让蒙古的部落已经非常不适应,要是深入到江南一带,那骑兵几乎就没了作用。

九州中的梁州就是巴蜀地区,不管中原王朝如何更迭,这地方基本是没啥影响,道理很简单,这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想要图谋益州不管是中原王朝还是蛮族入侵都是难于上青天。

为了今后的打算刘二一夜没睡,第二天依旧精气神十足的和圆圆一起商讨接下去的计划,要不说刘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天赋,他凭着自己的记忆把当年的九州图给八九不离十的画了出来,这个真的又把圆圆惊呆了,刘二则是实诚的引用先生的话: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圆圆看着刘二一本正经的样子,说道我这的非常期待那天可以见到这位先生,每天你的嘴里说出的话都离不开他。

正当刘二夫妇二人踌躇满志之时,突然收到李元昊的急报,留守旧都的王子,也就是李元昊唯一的儿子李木华病逝,就在第二天当地的部落首领高国亮以李元昊没有子嗣为由,自立为王!

得到这一消息,圆圆几乎感到一阵晴空霹雳,她日夜担心的事情,居然这么快发生了,一着急,眼泪几乎已经落地。

刘二安慰道,反正我们也有一定实力,到时和你父王合兵一处,对付高家也不是没胜算呀。

圆圆有点无力的说,如果单打独斗,自然不怕他,但是你想怎么这么巧,我弟弟去世第二天他就起兵?我怀疑这是他早就布局的一个大阴谋,甚至我的弟弟也是被他所害!既然他现在敢公然叫板,说明他是有把握的。

即使在这样的时刻,圆圆都能分析的如此透彻,刘二除了佩服自己的妻子也就只能感叹自己运气好了。

现在需要刘二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是北上与李元昊合兵一起对付高国亮部落,还是继续南下,为皇帝打开纵深。

圆圆看到刘二正在为此事犯愁,就倒过来安慰刘二,你看你,跟着先生读了这么多兵书,你们汉人不是有三十六计呀孙子兵法呀,你好好回忆回忆,就像你帮我画九州地图一样,把这些呀都写下来,这样我们一起商量看看有啥办法使我们现在用的上的。

圆圆这么一说,真的是给刘二开了个脑洞,刘二认真在纸上写着那些先生曾经教过自己的,当他写到围魏救赵这四个字的时候,忍不住喊了一声。

圆圆被突如其来的叫声吓了一天,连秋分和立冬都跑了进来,以为这个驸马是中邪了。

刘二对圆圆说,你们知道什么叫围魏救赵吗?

圆圆自然不懂,刘二学着公孙先生的预期说,就是如果敌军围困了你的盟军,你可以不用直接出兵救盟国,而是出其不意攻击敌军的老巢!

这么一说,机灵过人的圆圆自然就全明白了,拍着手说道,你们汉人的兵法真的好诡计多端,刘二补充道,是博大精深!

圆圆说如果那个高国亮主力胆敢向东南找我父王麻烦,我们的骑兵就绕到他的老家去骚扰他,这样他心神不宁,自然不是我父王的对手咯。

趁着高兴,圆圆和刘二聊起了他们大夏国的历史,其实最早他们只是在天山下的一个小部落,后来唐末,军阀割据,李元昊的爷爷带着族人护驾有功,被李唐王朝赐姓李,而真正把大夏国这个牌子立起来的是李元昊的父亲这代,经过南征北战总算是在草原上没了对手,而到了李元昊登机,则是开始向东全力突进,而大夏国的旧都就是在靠近汉中的地方,现在高国亮以及支持他的部落占了那块,并且已经开始向东边进军,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肉体上消灭李元昊这支!

刘二感叹,皇帝真可怜,刚没了唯一的儿子,就要应对部落的反叛,他应该伤心极了。

圆圆到不这么想,我的父王当年作为最小的儿子能当上皇帝,能耐可大着呢,虽然他会心痛,但是肯定是会处理好的,这不我们还有你这个驸马可以祝他一臂之力。

刘二有点不解,问圆圆,感觉你和你父王很亲,好像和你这个弟弟感情一般呀?

圆圆叹了口气,又不是一个妈生的,再说从小也没在一起玩过,就知道有这么个弟弟,我从小随父王走南闯北,他一直在旧都,所以一共没见过几面,这次他出事了,其实我最最担心的还是父王的安危,感觉高国亮的部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好在我有的大力士!

现在刘二和圆圆已经打定主意要采取围魏救赵的计策,便带领着部下北向大夏国旧都的方向开拔,留下马秋晨率领一部分步兵留守。

这个旧都,听起来蛮大的,其实就是一个小镇的规模,当地人称土城,正是因为旧都实在无险可守,所以常年会有几个部落轮番在四周驻军,而圆圆的弟弟出事那会,驻守的两个部落正是高国亮部以及智敏部,这两个部落有联姻,所以基本可以断定是穿一条裤子的,在大夏国有权势的部落里,除去常年在大梁边境攻伐的毛文龙部,马上鞍部外,在西部最强的就属高国亮和智敏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