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刘二的江湖 > 第十四章 智敏低下头

第十四章 智敏低下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刘二的江湖!

刘二没想到第一次和智敏交流,对方就这么直率的把什么都说了,既然如此。刘二索性顺水推舟。你觉得我这人怎么样?

虽然第一次见你,我多方打听过你很多事情,知己知彼么,你有神力,所以赶走了马上鞍,自己当上了女婿,为人还算低调,所以李元昊对你也算信任,不过李元昊这狗贼心思多了去了,但是单凭这些,如果你要想得天下还差的十万八千里了!

刘二听他这么说,反而高兴了,因为这家伙既然这么傲气,那今后不管什么事情也不会藏着掖着,不像杜伟金,人小鬼大,太懂人情世故,所以反而刘二不敢重用。

刘二感叹,我要得天下,那单靠自己肯定不行,你说的一点不错,但是我的妻子聪明过人,老丈人即使年事渐长,但是皇帝的威望还在,所以如果能得先生相助,是不是离我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智敏哈哈哈大笑起来,我这个臭名昭着的三姓家奴,你都敢用,你这个人太不简单了!

先生,你之前反复无常,前提是你的合作对象有问题,如果我们在一起是一加一大于二呢?之前临安的周毅不是和我合作了吗?

去去去,周毅就是个酒囊饭袋,要不是你来帮忙临安早就是我的了,别拿我和他混为一谈,我不好糊弄的。

刘二说道,不早了,你先休息,最后说一句,不管你是否以后愿意合作,你已经立了一个大功了,我在功劳簿给你记着。

这下智敏被惊呆了,之前李二的话其实都在智敏预期之内,我立了什么功劳?

你为我找了个非常好的基地,姑苏城,这个点不但地势好,适合做都城,还离北边的金陵和扬州距离合适,这么好的地方也就先生你能找到了!

再者说我下定决心不杀你,也正是感觉你是难得的人才,甚至是整个部落里数一数二的,好了,恭维的话不说,你好好休息,以后再来请教。

刘二一走,智敏心想如果刘二真是天选之人,那跟着他平定天下成为一方诸侯,真的是一个选项。

原本圆圆以为第二天就要开拔,没想到刘二居然没有要走的意思,指着姑苏周边说,你感觉如果我们在这边建立我们以后的都城如何?

我们不是有襄阳了么,这边有点小呢,圆圆似乎并不喜欢这里。

圆圆,你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的大禹治水分九州的事情吗,当时的水系,北方是很充足的,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再看看北方和南方,这边的水充沛很多很多,再说北方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老百姓都穷苦的很,你再看看这边的城里面,老百姓是不是舒坦很多,再说,以前公孙先生也讲过,大梁之前也是因为旱灾和连年的兵乱,当地麦子根本收不了多少,只能每年靠漕运把粮食从年边往北方运送,遇到暴雨洪水什么的,再加上人为的贪污,一路上损失很大,这也是大梁一蹶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索性把都城放南边,岂不更好?

算了,我说不过你,还有说不过你的那个公孙先生,反正以后你做皇帝你说了算!

刘二打断圆圆,虽然这里天高皇帝远,但是皇帝可是在襄阳的,谁知道以后怎么样,万一传位中间又出幺蛾子怎么办?

圆圆想了想说,在草原上,拳头大的就是哥哥,所以你别想这么多,我们好好经营南边,北面高国亮和马致远两条老狗让他们自己咬去吧。

话说此时的大都,相比扬州临安这些城市,已经差了不止一点了,毕竟为了军费,大都百姓的税收又加重了,而且成立真正的皇帝马致远则是雄心勃勃,毕竟不但得到了李元昊梦寐以求的大都城,还抱得美人归,堂堂太后在晚上只能沦为他的玩物。

其实马致远晚上在吕后这过夜,马上鞍已经非常不爽了,而最近则是频率更大了,以至于马上鞍当面顶撞父亲,不应该沉迷女色,这下可好,马致远拿下国都后都没人敢在他面前说个不字,现在自己的亲儿子居然跳出来了,当晚马致远借着酒劲,把儿子痛骂一顿,最后说了句哪天我要是乐意让太后给我生个王子,你和那个小皇帝给我统统滚蛋!

最后这句话彻底惹恼了马上鞍,作为贵族子弟,他是无论如何无法容忍父亲的胡作非为,另外还有曾经以为自己的父亲心里一直有自己的亡母,现在看来都是浮云,当晚马上鞍带着本部人马离开了大都。

其实自从刘二抢走了自己的心上人之后,他是很痛苦的,从小不管是武艺还是策论,都是同龄人里的佼佼者,当他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圆圆公主,就已经立志非她不娶,年少时母亲染病身亡,她更是把赢取公主作为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标,可是比武招亲那天,他却沦为了笑柄,这次被父亲痛斥,他是彻底迷茫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的,以后会去哪里?这三大终极考问把他压得头都抬不起来。

也许前两点对此时的马上鞍还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去哪里呢?回大都之前他是在北方和高国亮作战,现在心灰意冷,自然不愿意再去为这个为非作歹的父亲卖命,但是不去前线作战又能去哪里呢?

相比其他部落之间的人心隔肚皮,马上鞍从小和李元昊关系很好,不单单是为了圆圆,更是李元昊的人格魅力,正是因为这样,刘二出现之前,李元昊也是真心想要他做女婿的,只可惜他为了这个准女婿设计的比武招亲被刘二半路摘了桃子。

所以此时的马上鞍居然想到了在襄阳城的李元昊,于是带着自己的几十名亲兵调转方向奔向襄阳城。

此时已经飘飘然彻底膨胀的马致远也没把自己儿子的出走当一回事,他此时唯一感兴趣的是赶紧把高国亮彻底干掉,这样就没有能威胁到大都的军事力量了,也许在他眼里一旦如此,他就好像得到了天下!

之前酒后他说的和太后再生一个仔的事情,其实他还真盘算过,这个小皇帝虽然听话,但毕竟不是自己儿子,如果能和吕后生一个,再立为皇帝,那吕后因为是亲骨肉自然会爱护有加,而自己则真的成了大都的主人,这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月后,高国亮得知马家父子翻脸的事情,立马集中精锐骑兵浩浩荡荡杀向大都,马致远之前的北方战场对高国亮是胜多负少,所以见高国亮自己送上门来,那真是高兴地如同过年一般,便亲率主力出城,大都城留给曹辉镇守,在草原上两支最精锐的骑兵交手,一时间杀得难解难分,突然大都城内鼓声大震,城头的马字旗都被丢下了城楼,随即挂起了高字旗,城上的变故顿时让下面马致远的部队顿时大乱,高国亮趁势拼命冲杀过来。

几个时辰后,马家的骑兵已经完全抵挡不住,大夏国的一代枭雄马致远居然就这样惨死在乱军之中,在天黑之前高国亮已经带着蔡金财得意洋洋打扫战场了。

真可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高国亮笑着说。

还是先生有远见一眼看出,这个曹辉和马致远不会是一条心,要不是他的反戈,这大都铜墙铁壁哪这么容易可以得手?

原来曹辉在助力马致远智取大都后,发现完全不受重要,越想越来气,觉得马完全是过河拆桥,正在此时,蔡金财的线人找到了曹辉,给出的条件要比马致远那边好上很多,至于后来么,这曹辉干这种事那还不是熟门熟路的,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出城门临阵换旗的一幕。

高国亮兴奋之余,不免还是有些担心,先生你说这个三姓家奴你如果给了他实权,不怕他再反水?

蔡金财眯着眼睛,摇着蒲扇,这个人吧,首先能力不强,所以只要撸撸顺毛,不会有太大的野心,最重要的是看他以后反水的成本,之前我们和马致远势均力敌,他自然是可以卖个好价钱,但是现在马致远完蛋了,那个小子也投靠了李元昊,这边我们是一家独大,他想再反水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但是你也说了,那个李元昊得到了马上鞍的辅助,不是以后又会成为另一个对手么?

那哪能相提并论,李元昊其实收下都没什么兵了,这个之前我和你说过,我们在襄阳城的探子早就发现,他的主力都给了公主和驸马,很明显,他现在独子死后完全相信他们了,而刘二本来是汉人,自然会重心放在南部,所以北部说句难听的李元昊也就是个在襄阳城看大门的!再说了襄阳城里也未必每个人李元昊都使唤得动。只可惜一向判断准确的蔡金财在这次的判断可能出了一些差错。

高国亮听蔡这么说,那我本来还想斩草除根,照你这么说,今后就留这小子的命,那万一哪天来寻仇如何是好?

这个从长计议,现在的情况是北面我们是唯我独尊,那就尽快把部落什么的整合好,等我们实力越来越强,他如果来寻仇,那就是以卵击石,岂不是很好,切记,一定要以我为主,别受制于人,不然总是会慢半拍来着。

对了,老高,我前些天特意研究了刘二这小子的思路,看似没啥章法,但是每一步都是先发制人,所以几年下来,他的地盘反而是最牛的,你看我们费尽心机经营了这么多年,到头来还不是给了这个小子先机。

高国亮听到这些比较精深的战略话题就有点头疼,反正军师,这些个就交给你琢磨,好好想想以后如何对付这个刘二,我们待会先进城修整!

此时城里的曹辉早已经是喜气洋洋在城门口为高国亮和蔡金财接风洗尘,蔡金财的确给了曹辉不少许诺,首先是封王,曹辉成了大都王,今后大都就是他的封地,他的子嗣可以继承,其次高国亮的部落不会在大都内驻军,当时蔡金财给他这个条件,其实是受到了刘二和临安的合作方案,别看刘二远在天边,他的很多决策蔡金财都记录在案,因为老谋的蔡金财知道自己和高国亮部落以后真正的对手也许只有他一个。

对于大都内的皇亲贵族遗老遗少,任凭曹辉处置和遣散,但是太后和皇帝暂时要保住名号和相应的条件,毕竟怕一下子大梁皇帝没了,会人心不稳。

对于蔡给的这些条件要求,曹辉完全接受,毕竟像曹辉这样的人,能有一隅自己可以完全控制就非常满意了。

曹辉陪着高国亮一行人进城,走到皇宫,吕后带着小皇帝到门前恭迎,这个场面实在让人对大梁的末代皇帝感到悲凉。

蔡金财非常和气地安慰这母子俩,让他们安心生活着,之前怎么样,以后呢还是怎么样,吕后则是连连表示感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