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洪熙之虎朱高燧 > 二十七章祖孙三人

二十七章祖孙三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洪熙之虎朱高燧!

书房中,朱棣的话让众人瞬间沉默了。

晋王朱棡不可置信地看着他,刚要说话就瞥见自己家老子的眼神,瞬间闭嘴。

朱元璋看着下面的老四,浑浊的双眼陡然凌厉。

“噗通。”

朱标、朱棡、朱高燧以及坐着的朱允炆都跪了下来。

“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我让老大问话,你们就老老实实回答。”

“现在这是干什么?嗯!”

“嘭。”

众人在这一刻感受到了来自朱元璋的威压,全都以首抵地,不敢有丝毫动作。

从朱元璋说话开始,朱高燧便觉得整个书房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

这一刻,那种血腥气达到了顶峰。

悄悄咽了咽唾沫,他此刻真正感觉到了什么叫恐怖。

这种令人窒息的感觉随着朱元璋的沉默逐渐加剧,包括朱标在内,所有人都慢慢地渗出汗来。

不去理会这些趴在地上的儿子、孙子,朱元璋继续低头批阅奏疏。

半晌,他才开口。

“老四。”

“儿臣在。”

“把头抬起来。”

闻言将头抬起,朱棣望着朱元璋。

虽然此刻父亲没什么表情,但他从那双眼睛里读到了一些特殊的东西。

正在这时,朱元璋忽然眼含笑意,拿手指点了点老四。

“这些儿子里,你是最像我的,但也是最不像我的。”

“爹……”

朱元璋摆摆手,示意老四继续听着。

“爹知道你想要什么。这次北元的事情,办的不错。”

“放心。有些东西是你的,别人抢不走,谁来都没用。我老了,但眼睛还没花。”

朱棣心中一突,赶忙再次叩首。

“乖孙。”

“皇爷爷。”

“过来扶爷爷一把。”

朱允炆赶忙起身,低头来到朱元璋身边。

朱元璋抓起他的手,一步一步来到众人面前。

“孩子的事情让他们自己解决,你们这些做叔叔伯伯的跟着掺和个什么劲?”

“可是,爹!”

朱棡闻言抬手,却对上了朱元璋平静的眼神。

“是,儿臣明白。”

“好了,都下去吧。”

听到皇爷爷如此说,朱高燧心中长出一口气。

看来这是高拿轻放了。

余光瞥见爹和晋王站起身,他这才慢慢爬起,转身去扶朱高炽。

等众人全部站起,朱高燧与二哥一左一右扶着大哥,三兄弟跟着众人向朱元璋行礼。

“爹(皇爷爷),儿臣(孙儿)告退。”

转过头,三人正要离开。

“高燧啊,你留一下。爷爷有话和你说。”

瞬间,朱高燧感觉汗毛炸起,茫然地回头,刚要回答。

却见朱高煦已经护在了自己身前。

“嘿嘿,皇爷爷,老三他不懂事,你有什么事和我说行不?”

朱高炽也在这时用自己身体挡住朱高燧。

朱元璋看着这一切,心中微叹:老四有群好儿子啊。

横了眼朱高煦,这个有些无赖的孙子,从前自己一直很不喜欢。

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的。

于是他故作生气地道:“我又没叫你,你插什么话,老四!”

“儿臣明白。”

朱棣赶忙来到朱高煦面前,上去就是一脚。

“出去!”

接着拉起朱高炽的手,见大儿子面色犹疑,朱棣手上稍稍用力,对着他点点头。

收到来自父亲的信息,朱高炽冲朱高燧点点头,这才出去。

朱元璋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不禁嘴角含笑。

等到众人离开,他勾勾手。

“高燧,到爷爷这来。”

一手牵着一个孙子,向着花园走去。

一路上,朱元璋也不说话,只是不时看着前方。

等到三人来到湖中凉亭,朱元璋这才松开二人。

此时这里早已经有太监布置好茶水、瓜果、糕点。

朱元璋挑了个地坐下,拍了拍左右。

“来,允炆、高燧,坐。”

等到两人坐定,朱元璋便拿起了两块点心。

“一人一块,吃吧。”

“谢皇爷爷。”

朱高燧沉默着吃着点心,忽然感觉哪里不对。

娘嘞,这不是我让老爹送来的吗?

偷眼看向朱元璋,却发现他正在看自己。

“咕噜。皇爷爷。”

“怎么了?不好吃吗?不应该啊,这都是按照你送来方子做的。”

春风拂过他的背,朱高燧感觉到的是阵阵凉意,不知何时身后已经满是汗水。

朱元璋见他如此也不理会,只是呵呵一笑,拿起块糕点吃着。

此刻他仿佛变成了寻常老人,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拿着糕点,细嚼慢咽,仿佛这是人世间最好的东西。

吃完后将掌心的碎渣全部送进口中,拿去茶杯饮上一口。

“皇上。”

边上的宦官王义唤了一声,指了指自己的下巴。

“哦。”

将胡子上的残渣放进口中,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这才转头看着朱高燧。

“呵呵,皇爷爷有那么吓人吗?”

“哈哈,没有。皇爷爷和蔼可亲,是孙儿胆小。”

强忍着颤抖的冲动,朱高燧笑着应答。

“哈哈,你这小子。和老四小时候一模一样。”

说着他抚着胡须,看着远处湖面逐渐陷入回忆。

“老四出生那会儿我记得很清楚,当时陈友谅刚刚攻陷太平,眼看着就要来攻打应天了。”

“军情紧急啊,我连看他们一眼的时间都没有,就得赶赴前线去指挥。”

“那段日子真是不容易啊。要是没记错,到至正二十七年我才有功夫给他们哥几个取名字。”

说到这,朱元璋眼神里满是光彩,朱高燧不知不觉间也沉浸在他的讲述中。

“我记得当时他们都说要办得隆重一点,可我不同意。那时候还打仗呢,哪来那么多讲究,劳民伤财,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快点结束乱局,让百姓早点过上太平日子。”

“皇爷爷心系百姓,百姓自然心系皇爷爷。”

朱允炆适时送出感慨,引得朱元璋发笑。

“呵呵,你呀你呀。”

笑罢,朱元璋继续抚须感叹。

“别看爷爷现在老了,可记性半点不差。还记得那天是腊月二十四,我祭告先祖给他们哥几个起名。”

“维子之生,父命以名,典礼所重,古今皆然。仰承先德……”

听着朱元璋低声回忆,朱高燧仿佛也回到那日,给父亲取名的时候。

不知不觉间他开始跟着低声念诵。

“自举兵渡江以来,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曰樉,曰,曰棣,曰橚,曰桢,曰榑,从孙一人曰炜,敢告知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