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玉堂春满 > 第46章 秋宴(二)

第46章 秋宴(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玉堂春满!

众人随意闲谈了一阵,一个简易画棚已经搭好。

常曦吩咐把左右后三面都围上几层厚毡帘挡风,拿暖盒来暖着各色颜料,避免颜色凝滞,又有人端了热水来请他们净手。

周知洵看了一眼只穿着件薄绫袄的常曦,道:“有劳曦堂妹了!这里一切都准备停当,你还是快回屋歇息吧,让我们自便就是。”

大约是自己在这里,他觉得不太方便吧。

常曦想了想,也就没有客气,笑着由小丫鬟们扶着回屋去了。

屋里,余妈妈正领着一帮小丫鬟们清箱笼呢。

见她们忙得热火朝天的,常曦像是想起了什么,就道:“把前年做的那几件夹的、绵的衣裳都找出来,给骊珠她们几个穿去!”

紫英便凑趣道:“小姐怎么也不疼疼我,赏我两件,我可要吃醋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余妈妈等人都笑道:“倒不是小姐偏心,只是咱小姐身量小,你也不睁开眼瞧瞧,你和白露两个比小姐还略高些儿呢!便是有旧衣裳给你,你也穿不进去!”

常曦笑道:“衣裳虽穿不得,裙子倒还有几件,都找出来,你们每人分一些,就算长短不够,裙边上再加一道包边儿也就是了。”

众丫头们都欢呼起来。

常曦一边看着丫头们找衣裳,一边派人去找五哥身边的大丫鬟,叫她找几件披风出来给少爷们送去,一边不时打发人去看看他们那边有事无事,一边应付了两拨来回事的婆子,时间在忙碌中飞快地过去了。

眼见天色微微暗了,忽然有人来传话:“少爷们都画好了画,正在东厢房里坐着喝茶,请六小姐过去品评呢!”

不知这周知洵和五哥相比,谁更厉害?

常曦颇有兴致地去了,常晗和常晴也都在。

“六姐姐快来看!可好玩了!”常晴双手拉着常曦的手就拽了她过来。

常曦走上前,定睛一看,只见案上并排铺着几幅画作。

别的都是写实的银杏图,有画枝叶的,也有画整树的,还有单画落叶的,独有一幅与众不同。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常府里只种了几棵银杏,而这幅画的右侧部分却是一大排笔直的银杏树,由近及远倾斜着列成一排,叶片间隙缀满了金黄滚圆的银杏果,地上铺着一块布,几个憨态可掬的胖娃娃站在树下,最中间的娃娃用双手举着一个大网兜,接着正从树下落下来的果子,那娃娃头上挽着三个小鬏,用红丝带束着,身上穿着宫粉色小袄和蓝绿二色金裤子,竟跟常曦穿的衣裙颜色一模一样!

常曦呆在那里,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我小时候也常常和兄弟们一处打果子玩,方才听曦堂妹说起,一时想起以前的事,就凭着记忆画了下来。”

周知洵的态度坦然大方,温暖的灯光映照在他的侧脸上,把他的轮廓勾勒的俊逸绝俗。

真是赏心悦目啊!

活了几十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人,常曦也忍不住在心里暗赞一声。

再低头细看那画作,人物神态鲜活自不必说,连作为背景的银杏树都枝干挺拔,叶片舒展,用色更是明丽活泼,虽是秋景,却有一种勃勃生机扑面而来。

能画出这样画作的人,怎么会变成那样一个孤僻怪诞、心狠手辣的人呢?

常曦非常好奇,也非常惋惜。看他的目光中不由得透出几丝怜惜和悲悯。

周知洵被她看得心里一突。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眼神······怎么这么奇怪?

倒有几分像他的······娘亲?

看着眼前这个捉摸不透的少女,他顿时觉得自己的头都大了。

常曦回过神,发现周知洵有些不知所措地避开了自己的目光,这才惊觉自己这样盯着人家看有些失礼。仟仟尛哾

她连忙补救般地笑道:“要是让我评个次序,这幅自然是第一了。大哥和五哥的也很好,只是大哥的立意不够新奇,五哥的笔力稍显不足······”

话未说完,四哥常昀已经跳了起来:“好哇!你又在这里捉弄我了,我这幅明明也很不赖,除了映江的以外,我们三个也就是伯仲之间,倒叫你说得我又落了第了!”

周知洵几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常晗被挤在了众人身后,她用力伸着头看了看画上的娃娃,又看了看常曦,目光幽暗,眼神深处却好像有团火苗在烧······

天色已经暗了,周知洵自己也没想到会在别人家待到这么晚,神色间少见的有了一丝拘谨。

常曦却不以为意,她与几人商量:“厨房已备下了锅子,不如就在东边暖阁里用饭,那边已经烧上了地龙,地方虽小了些,只坐你们几个也尽够了。”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常晖等人连声说“妥当”,常曦便下去替他们安排。

不多时,一个热腾腾的什锦锅子就端到了暖阁的彭牙小圆桌上。

青、红、黄、白各色鲜蔬,肥牛嫩羊,豆腐杂菇······摆了满满一桌子。

几个少爷屏退了身边服侍的,亲自动手涮起肉来。

常晖等人都吃得热火朝天,额头上微微见汗,只有周知洵时不时的会停下来,怔怔地看着手中的青花小酒盅,不知在想些什么······

--------------------------------------------------------------------------------

送了周家世伯和周知洵离开京都,常晖也打点行李,要回京郊的庄子上读书。

常昭等人都埋怨道:“再过两个月就过年了,就留在家里念几天书岂不好?何必又巴巴的折腾一趟!”

来回话的是常晖身边的大丫鬟司南,今年已有十九岁了,她苦笑道:“哪有不劝的?可少爷自己已经拿定了主意,昨儿去给老爷请安,老爷也同意了,还定了后天就要走。其他的都打点妥当了,就是少两个手炉,细炭也怕不够,所以来找小姐拿些。”

常昭闻言忙叫人去柜子里取,又吩咐装了两篓上等炭送过去。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孙氏虽然精神不济,但也派了人送来些笔砚等物。

到了出发的日子,常晖猛然看见摞得像小山一样高的东西,颇有些哭笑不得:“我是去读书,又不是去享受的,你们怎么把家都搬过去了?”

众人也不理他,一气都塞进了车里,又叮嘱了许多“防寒保暖”、“记得送信回来”的话,才送他去了。

常晖这一走,家里顿觉冷清了不少。

林家二小姐说话儿就要出阁了,常曦又去建平伯府看了她几次,又送了好些东西。见她哭得伤心,常曦也不免难过,回来便有些懒懒的。

女子嫁人,到底有什么好?

她越想越没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