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木匠皇帝之崛起 > 第232章 投资教育

第232章 投资教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木匠皇帝之崛起!

天启皇帝给铸币局下达的任务是铸造一千万枚金币。

这批金币消耗的黄金,只是那批北美黄金的零头都不到,这给了皇帝莫大的底气。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钱多到一定程度,难免会有一点点膨胀的。

可他现在的身份,除了给员工们发发年终奖,还真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

锦衣玉食,美女什么的,都不缺,已经是这个世界上的最高配置。

那么高端一点的,有钱人就去搞投资,搞大项目。

修铁路?连钢轨都没有。

修公路?么有水泥。

建高楼大厦?做不到。

那么投资钢铁厂、水泥厂?

对不起,没有工程师,连技术工人都没有。

更不用说什么轧钢厂,机械厂,机床厂,成套设备厂,现在的大明工业,实际上是手工业作坊。

在苏州、淞沪一带的纺织工业,其实是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手工业作坊组成的,就这已经是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纺织工业了。

归根结底,是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还处于低端水平,现代世界的工业化,也是在一两百年内发展起来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发明以后,在英国开始发展起来的,起始时间大约在1760年,大明现在是天启六年,换算成西元纪年是1626年。

但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早已经开始,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等自然学科在欧洲已经开始兴起,并有了一定的发展。

因为东西方的遥远距离和文化信仰差别,这些自然学科在大明没有传播开来,大明的自然科学是在自身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自己摸索出来的,可因为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打压,发展速度很慢,并且没有形成学术体系。

如果不是封建王朝独尊儒家,那么墨家文化在中国早就发扬光大了,中国此时的科技水平肯定要比西方高出许多。

天启皇帝想了许久,决定投资大明的科技发展,投资自然科学的教育和研究,在这个位面,大明的科技水平一定要超过欧洲,并且要超出许多。

之前开办的部办学院、省办学校,都是培养实用型人才,而非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研究,要让全社会重视科学,尊重科学,必须改变独尊儒家的政治生态。

实际上这一步已经跨出去了,部办学院毕业生享有举人同等待遇,已经打破了儒家独霸科举的政治生态,但还不够。

可要是改革的步子跨得太大,可能会引起很大反弹,遭遇很大阻力。

所以这里面的尺度需要拿捏,斟酌。

大明以前的教育体系是围绕科举考试而建设的,在乡村,没有公立学堂,只有私塾,大多是该地乡绅或有钱人家聘请一两位秀才作为老师,规模都不大,这个时代读书的权利不是普通百姓的孩子可以享有的。

这就已经把大量的、可能拥有天赋的孩子排挤出去了。

即使是稍有家产的家庭,能读书的也是男孩,女孩是没有这个权利的,因为读书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而女性是不允许参加科考的。

这就把所有的女性排除在外了。

在县一级,才有公立学堂,称之为县学,学生称之为生员,名额只有几十人,生员享有一定的生活补贴。

州府一级,公立学堂叫做府学或州学,学生名额也是几十人。

再往上,就是设立在京师的国子监了,大明设有南北两京,是以国子监也有南北两个,国子监的学生人数就多了,最多的时候有近万人。

除此之外,大明还有许多地方知名人士创办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例如东林党人办的东林书院,如今依然在办,只是没有当初那么红火了。

大明的教育体系结构很简单,关键是教学内容也很单一,只是儒家的四书五经。

整个教育体系的目标就是科举考试,这样的教育体系对自然科学只有限制和打压,没有丝毫的帮助。

要对大明的教育体系动刀子,估计不行,只能逐步改良。

去年的科举考试在皇帝的坚持下,已经增加了几项实用型内容,可这个改变并没有让大明教育体系增加教学内容,所以皇帝同意了京师国子监祭酒的辞职,这种不知体察圣意的校长,留着有啥用。

新的京师国子监祭酒,还没有人选,天启皇帝已经授意顾秉谦,愿意在国子监增加教授数学、格物、地理等科目的官员,才能担任这个职位。

国子监也需要增设这些自然科学课程的教授,待遇从优。

作为帝党第一人的顾秉谦,没有自己的立场,皇帝的立场就是他的立场,对于皇帝吩咐的事,都会用心去办,所以他内阁首辅的位置,至今屹立不倒。

今年因为监督协调黄淮江淮大型水利工程有功,天启皇帝特意授命工部在顾秉谦的家乡玉峰山上,为他修建一座大明首辅牌坊,皇帝亲自赐文表彰他的功绩,这份荣耀足够他吹一辈子牛了。

谁不想在家乡父老面前有足够的面子?谁不想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他顾秉谦已经身居百官之首,在家乡也有莫大的荣耀,这就够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要说君臣之间的默契度,天启皇帝和顾秉谦肯定是空前绝后的。

两人密谋了几次,主要是皇帝说话,顾秉谦听着,偶尔也接几句捧哏,把大明要实行的教育改革定下了基本框架。

县一级设立小学,学制五年,招收六至七岁儿童入学,要求身体健康,智力正常,一个年级学生人数一百人左右,就是每年招收一百名儿童入学。

学校不收学费,但收取书本费、伙食费,学校提供宿舍,被褥铺盖等生活用品由学生自备。

就是教师的薪酬由官府承担。

学校的校舍建设资金由本县官府、本地乡绅捐赠、大明慈善基金会三方共同负责,学校门口设立功德碑,刻录捐赠者姓名和简介,刻录时任知县和县教谕姓名简介。

小学的课程设置为国文、数学、地理三门主课,副课有书法、美术、体育,四五年级增加一门自然科学主课。

府一级设立中学,学制五年,招收本府辖区内的小学毕业生,需要通过中学入学考试,一个年级招收三至五百名学生。

中学同样免学费,提供学生宿舍,学生需自备被褥铺盖生活用品,书本费、伙食费也有学生自己负责。

府中学的校舍由本府、本地乡绅、大明慈善基金会共同负责,学校门口同样设立功德碑。

中学的课程为国文、数学、自然科学三门主课,副课有音乐、美术、体育。

关键是,中学正常毕业后,享受秀才功名。

小学和中学的教师,纳入国家公职人员编制。

小学教师分为三个等级:小学初级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工资待遇分别等同于从九品、从八品、从七品的官员工资。

中学教师也分为三个等级:中学初级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工资待遇分别等同于正九品、正八品、正七品官员工资。

总之,尊师重教是各个地方官府的工作职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