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开局山寨小喽啰 > 第160章 积厚方能成器

第160章 积厚方能成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山寨小喽啰!

铅云低垂,秋风瑟瑟。

一辆华盖大车,由两匹枣红色高头大马牵引着,行于官道之上。

身着一袭棉布衣裳的李大狗,一手端着手札,一手持握马鞭,熟练的赶着马车,身旁是观望云天,想着还要多久就会下雨的朱权。

马车身后还拴着一黑一黄两匹好马,马鞍雨披之下,是几捆尚有青色的苜蓿。

车轮沿着两条寸许深的车辙,晃晃悠悠,李大狗右手偶尔扬起,轻抖鞭梢,每当这个时候,左边那匹枣红大马,都会发出不屑的响鼻声, 好似对他的鞭策不甚满意,脚步也是不紧不慢。

李大狗也不以为意,甚至饶有兴趣地甩着鞭花,目光从手札之上收回,嘴角含笑、双目眺望官道两边的风景和道路前后的旅人。

今日已是九月十五,秋意正浓。

往日里如伞如盖的高大乔木,已经满树枯黄,凋零过半,唯有那不起眼的松柏香樟,虽是日日落叶,此刻却还绿意犹然。

路边的行人,无论是赶车的还是挑担的,都已穿上了及膝外衣,区别只在于挑担之人的褐色麻衣肩部,通常都会多缝一块厚布,这样一来衣裳也能穿得久些。

这个年代道路不靖,车马难行,除非必要,很少有人踏出自己的家乡,远行赶路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

朱权见他没再看书,转头问道:“李大哥,要不你休息一下,或者在车厢里坐一会,看看书,我来驾车?”

“不用,不用,这两匹健马训练有素,只需在有岔路的时候,把控一下方向,基本上就可以信马由缰,也不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倒是官道不太平整,一路颠簸比较累人,我俩少出远门,你又没有学过武艺,还是我来赶车好些。”

李大狗左手持握手札,小幅度的摆了摆,这本源自赵世海和赵行远的武学手记,他已经看了很多遍了,早已明了,通往武学先天的路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言。

赵行远作为长空剑法的创立者,惊才绝艳自不消说,二十多岁游历江湖,已是名声大噪,某一日间,创作剑法之时,灵光乍现,抽剑起舞,收剑之时,已然跻身当时江湖最年轻的先天高手。

这般水到渠成,理所当然的突破,得益于赵行远在武学之上的天赋,这是学武不过三月的李大狗,难以望其项背的事情。

想学也学不来。

而赵家最近的先天高手,三十多年前辞世的赵世海,年少之时,数十年游历南北,会遍襄薛两国高手,在四十五岁那年,与好友谈武论道之后,成就的先天之境。

赵行远这种武学天才姑且不论,赵世海却在手札上明确写出,一百零八式长空剑法,虽然在后天之时悉心钻研也能练习。

最后的三十六式,却只有在先天之境,才能发挥出全部威力,赵家子弟在学习剑法之时,当切忌急躁,要耐得住性子,仔细揣摩,勤加练习自家剑法,别家剑法可看、可练、可学,不可深研。

要在积累之中见成效,于常习之间得真性,有朝一日挥出超越自己境界的一剑,便是成就先天之时。

届时繁复庞博的长空剑法,就不再是穷尽心计,也难以明了的制约,而是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便有无穷无尽的招式,无论对手是用刀还是用剑,挥掌还是使拳,都有相应招式对敌。

这当然不是李大狗在仓促之间,就能满足的条件,长空剑法讲究个由繁入简再至化境,先难而易而后又难,没有足够的时间打磨,是挥不出突破自身极限的一剑。

是以李大狗的武功,看似离先天之境不远,以赵世海的说法来看,也远不是三两个月,甚至三两年内,就可以突破的。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赵隽,说他武功已然属于先天之下第一档,李大狗也没有丝毫高兴的缘故。

实在是学武时间有限,无论是武学见识,还是交手经验,都远远不足。

唯一的优势,就是他在使用系统升级武功之时,能在脑海之中观摩当前武学境界,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这相当于在他脑海之中,复刻了一位宗师人物,一次武技演练的完美展现,虽然只能观摩,没有详解,也是弥足珍贵的。

李大狗轻轻挥动马鞭,将手札放至旁边,此物对他的最大作用,便是长空剑法最后三十六式的各种解析,可以映照系统灌输给自己的那些映像。

偶有所得,脑海便能回放相关招式,只是不断变化的动态剑法,落在笔墨文字上,实在难以述作十分之一的精要内容,没有着书之人的亲自教导,又是书面文言,以李大狗的文化素养和武学积累,也很难触动这种灵光。

手指在硬木车辕上,无意识的轻轻叩动,李大狗仔细思量自身条件的优劣,想要在踏出襄国地界之前,步入先天,无过于两种路线。

一则和赵家两位先祖一般,由武技入手,由外而内成就先天。

虽然李大狗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练剑万千,积厚成器,最终挥出超越自身极限的一剑。

却可以换一种方式,利用系统的能力,学习其他高深剑法,尽可能观摩更多后天巅峰的完美招式,寻求突破自身极限的契机。

合理挖掘自身现有的条件,才是修行路上的不二选择,在这方面,他有不菲的经验数值可以挥霍,也有挂在任务栏上,大半个月没去学习的“风云三十六式”剑法。

如果这还不够,也可以拜会几个成名人物,乃至武林大派,寻个理由找上门去,切磋一番。

以他现在的武功造诣,偷学别人看家本领的同时,说不定还能赚些经验。

当然,做这事的时候,需要乔装打扮一番,出手之时,也需掌握分寸,能不用自己的看家本领,就先别用。

毕竟偷学别人武艺,没有自报家门的道理,切磋之时也容易打出真火,倘若有人落败之后恼羞成怒,哪怕明知你是正阳山的预备成员,也架不住别人暗戳戳里,寻你家人麻烦不是。

二则勤加修炼伏虎功和镇山决,这两门内功心法,虽然稍显粗陋,无法突破到先天境界,却可以配合温玥珠,快速增进功力。

这几日来,经过多次尝试,已经卓有成效,无论是下雨天里打坐调息,还是洗澡之时,在浴桶之内练功,都有不错的增幅。

而前日里的一次湖中尝试,更是效果非凡,足有平时修炼的三倍功效,可惜他没有练过龟息大法之类的内功,要不然潜入水中,以内息之法维持身体运行,完成内力周天搬运,六倍功效也是可以想象。

更关键的是如此练功,无需担心操之过急会引发走火入魔,多番查看之后他已确认,那枚温玥珠对于刚猛内力,有很好的调和作用。

使得他的内力,在威势不减的之余,更具坚韧与绵长,李大狗觉得,或许再有月余,他就能发挥八卦游龙步的全部威力,于空中无法借力的情况下,完成三次转折。

虽然没有直观的数字表现,这种切身感受的进步,也让他最近勤奋了不少。由原来勉强为之的一天两次打坐,变成了一天三次,清晨之时还要寻个无人打扰的地方,练习刀法和剑法。

偶尔还要做饭和赶车,使得他的日子,又恢复到了黑风寨时,那种忙碌又充实的生活,只是没有生命危险,倒是显得从容了许多。

利用好温玥珠和系统能力,拿出了打怪升级的动力

哪怕他在武学才能上,比不上别人,李大狗也觉得,有不小的希望,能在半年之内,进阶先天之境。

人类的适应能力,无疑是很强大的,不但能从摆烂中得到愉悦,也能从自律中得到成就。

这种日子只要持续了十来天,他甚至打算,经过下一个府城之时,可以多买两套书籍,学习一下这个时代的先贤文章。

积厚方能成器,免于被人吐槽是文盲的同时,还能增广见识,丰富学识,至少,多读几篇文章,再回头来看这本手札,就不会时常头疼了。

无论学文、练武,还是其后的修行,书籍都是获得前人经验,最快捷的方式,李大狗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有风吹过,书页哗啦翻动。

朱权低下头,看了一眼李大狗身旁的手札,提醒说道:“李大哥,快要下雨了,把书放进车厢吧,我们是在前面村庄歇脚?还是继续赶路,到汇川府再说?”

官道两边,禾叶枯黄,稻穗低垂,只是稍显稀疏,也不够饱满,前方隐约能见一个村庄,再有一些时日,里面的农人就要下田收割稻谷了,只希望到时候不要有急雨才好。

李大狗望了眼路上行人,看见大家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想必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村里歇脚,便点头道:“赶路不在一时,我们也到前面村庄寻户人家,借宿一晚。”

“好,今晚也不用自己做饭了,李大哥可以多花些时间,读书练武。”朱权拾取右手边的手札,抚了抚被风吹乱的书页,掀开车帘,放在车厢里的一张锦绣矮凳上面。

只觉得赵家父子,可真是想的周到,有这一辆大车,无论是赶路还是歇息,都让两人轻松许多。

秋风落叶中,前面的村庄已然在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