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皇家媳妇日常 > 皇家媳妇日常 第19节

皇家媳妇日常 第19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皇家媳妇日常!

白神娘娘是天生的山神,却也是欠一个朝廷的正封啊。毕竟,没朝廷的册封与昭告,就不会有正大光明的庙宇,也享受不到正封神灵的浩大祭祀与万千香火。

“真的吗?”

福娘面露惊喜,心中暗想,难不成,她真的太聪明?人人都看出了真相来啊。

“真的。”

张李氏肯定回道,顺带还摸了摸小孙女的丸子头。

宏武元年,五月过去了,进入炎炎夏季的六月。

这一日,六月二十六日。

未时过,申时初。

外面烈日灼人,福娘正在前院的影壁后,给她家的盆栽芍药浇浇水。

“驾,驾……”

福娘的旁边,她的蠢哥张春福正骑着竹马,一个人乐呵呵的喊了“驾驾”声,然后,满院里撒欢。

屋廊下,张李氏和媳妇柳秀秀则一起做了绣活。算是一边看好孩子,一边打发时间练练女红,挣点小钱钱。

至于张春旭这位张家的长子嘛,目前正在学堂读书,不到下学归家时。

张启这个一家之主啊,还在衙门里当差。

“叩叩”声响起。

小院外面,显然来了客人。

“谁啊?”柳秀秀起身,绕过了影壁,来到小院门前,她没有先打开院门栓,而是谨慎的问了话道。

“是启儿媳妇吗?”

“我是启儿他族叔张太平。”

院门外,传来了一个男中音。那回话时,声音够响亮,就是气势似乎不足,有些奄奄的感觉。

“秀秀,我来开门吧。”

这时候,走到了媳妇近前的张李氏说了话道。

有婆母的话,柳秀秀应了。

张李氏不含糊,打开了院门。

这时候,福娘不理会了,还在那儿玩得起劲头的蠢哥张春福。她是丢了手头的浇水壶,凑到了亲娘的身边。

待福娘瞧着院门打开后,她是伸了小脑袋往外面一望。然后,福娘惊住了。

外面四个人,个个的装扮都像是落难后的流民一样。嗯,总之,挺可怜的。

“嫂嫂,这上门叨扰了。”

张太平挺尴尬的对着张李氏说了这么一话道。

“启儿也是张氏的子孙,你这做叔叔的上门看望自家人,有什么叨扰的。”张李氏摆摆手,浑不在意的说道。

只是,这一话后,张李氏又望向了张太平身后的三人,问道:“胡家媳妇领着孩子进京城,是要投靠哪家亲戚吗?”

张李氏这一问话后,张太平继续尴尬啊。还是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张家婶婶……”

胡家媳妇在张李氏话落后,讷讷开口唤了一声后,满面的焦急神色。她似乎想说什么,就是张开嘴,半天没再多讲了一话出来。

“秀秀,瞧这天热的。”

“你赶紧去端几碗水来,给你族叔、还有胡家媳妇和娃娃们解解渴。”

张李氏催促了一话道。

柳秀秀听得这话后,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影壁后去。

这时候,张李氏让媳妇离开了,她瞧着还好奇的小孙女,就是招招手,把小孙女福娘唤来身边,笑道:“福娘,唤人。”

“这是你爹的族叔,排行九,你唤一声九爷爷。”

祖母这般讲,福娘自然乖乖唤了话,道:“九爷爷。”

“这是启儿那对龙凤胎的女儿吧?”张太平笑道:“长得真俊。”

“好孩子。”张太平说这话后,伸手左右摸了摸,最终,还是掏出了十文钱,递向福娘,笑道:“九爷爷没啥好东西,这是点心意,让小娃娃得空儿,能买上一串冰糖葫芦尝尝。”

福娘没伸手接,而是把头歪向了祖母。显然,她得等了祖母的示意。

张李氏嘴角含了笑意的点一点头。

福娘这才开心的收下了十文钱。她眼睛笑得眯起来,说道:“谢谢九爷爷。”

“好孩子,好孩子,知礼。”张太平又夸赞了一句。

这时候,在旁边的胡家媳妇和闺女仨人,完全成为背景板。

“水来了。”

柳秀秀这时候走出来,她双手托了托盘,托盘上面盛着几碗水。

柳秀秀笑道:“夏天热,我在水里加了蜂蜜。族叔,你尝尝,看看解渴不?”话落后,柳秀秀把调好的蜂蜜水,一一递给了众人。

待众人接了蜂蜜水,柳秀秀就离开了。稍倾,她又搬来几把小凳子,一一拿到张家前院的院门廊子下,分给了众人。

于是,有张李氏打头,几人皆是坐下。

这时候的门廊,顶上屋廊是修的宽敞和高大啊,躲个雨,避个阴凉什么的,还是挺好使。

福娘捧着一碗蜂蜜水,坐在祖母身边,慢慢的喝着这凉白开兑出来的微甜味儿,喝得两只眼睛眯眯起,似乎像两弯的小月牙。

张李氏瞧得笑起来,忍不住想到,倒底是小娃娃一个,就爱个喝这些含甜味儿的。

旁边,张太平一气喝了一碗后,赞道:“好水,好水,喝下肚子里,舒坦啊。”

旁边同样接了水的胡家媳妇和闺女仨人,则是默默的喝着水,没发表一言。

“太平,你怎么和胡家媳妇、胡家闺女们一起进京城来?”

“是不是村里发生了什么大事?”

张李氏开口问了话道。

张太平组织了一下语气后,说道:“胡家老嫂子过逝了……”

这话一出后,张李氏挺惊讶,胡寡妇死了?

然后,张李氏转头,看了胡家媳妇一眼后,若有所悟。张李氏在想,她前面还奇怪呢,这胡家媳妇和她那两个闺女带着白色的小头花,这给谁带的孝呢?

没曾想到啊……

居然是胡寡妇。

当然,也是因为胡家媳妇和闺女仨人的孝期装束,张李氏才是没有迎了他们四人进院内。

毕竟,孝期中,有些避讳和冲撞的。

第18章

“胡家嫂子过逝了,胡大郎呢?”张李氏觉得奇怪,问道:“他是一家之主,这媳妇和闺女仨人,怎么会让太平你护送进京城啊?”

张李氏的问话,胡家媳妇听后,头垂得更低。

张太平是叹一声,说道:“官府派徭役,说是修建天子祖庙和帝王寝陵。”

“咱们村里能掏钱的人家,就都掏钱了。”

“有几户困难的,没银子顶替徭役的就只能是自家出人。”

张太平的话,是有水份啊。

胡大郎家里,那份顶替徭役的银子哪会没有?毕竟,在诸算子身上,胡家发了一笔横财嘛。只不过,胡寡妇的吝啬成为习惯,讲究个只进不出,哪肯掏出十两银子的顶替费用?

于是,胡大郎就得收拾一下包袱,随官府的安排,跟着服徭役的大队伍去修建了天子祖庙和帝王寝陵嘛。

“原来如此。”

张李氏应了一声。

张太平面露为难神色,继续说道:“要说,也是胡家的运道不好。胡大郎一走,胡家老嫂子在第三天的傍晚,从后山的山涧小木桥上,跌进了小溪口……”

“总之,大夫是请了,汤药费也掏了。倒底没熬过去,就是上月末尾那天过逝的。”

张太平一边解说着来胧去脉,一边感叹道:“有高人给胡家堪探过风水,说他家的运道福祉,跟村里的大多数人八字冲撞。应该迁离当地,另辟他乡安家。最好,还是往京城来,有皇家龙气的庇佑,不怕那些什么神神鬼鬼的东西。”

张太平的话够明白了。胡家一家子人,跟一个村子犯冲了?

呵呵,这天平往哪边称量,还需要多考虑吗?

众怒肯定惹不起。

“胡家老嫂子的葬礼后,胡家媳妇就求上门来。”

“他家准备搬来京城。只不过,没门路,要我这村长多帮帮忙。”张太平拍拍胸口,自夸一句,道:“我当村长这些年来,哪时都为村里考虑啊。”

“正巧县城有一批粮食,要运去给服徭役的劳力们作为口粮吃用。”

“我让庞里正给安排了一个大粮长的位置,得监督这一批粮食的运送情况。”张太平表示,他就是顺路捎带了胡家媳妇和俩闺女一程。

当然,胡家媳妇也有谢礼,胡家的两亩薄地,让张太平村长毫不客气的笑纳了。

“太平你是一个热心人,好人会有好报的。”张李氏说了这么一句后,倒是仔细的打量起胡家媳妇和她俩闺女来。

这一看,张李氏看出了一些名堂。

胡家的小闺女,那个名叫胡妮儿的小女娃。倒是好容貌,好命格啊。张李氏忍不住呢喃低语,小声道:“灼灼之势,如凤展翅。注定一飞冲天的格局……”

“倒是奇怪,为何当初没发现这般的灼烈凤气?”

张李氏唇角微动,声音又含糊不清,实在太小声了。

于是,张太平问道:“嫂嫂,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

有张太平这话,张李氏醒悟过来。她收回了在胡家母女仨人身上的目光,回道:“我在考虑了为难之处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