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皇家媳妇日常 > 皇家媳妇日常 第280节

皇家媳妇日常 第280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皇家媳妇日常!

福娘自然是笑着同意了,让白嬷嬷去招呼了两位妯娌在正殿落座。她是稍后就过去。毕竟,这时候的福娘是在寝宫的偏殿书房里,处理了宫务呢。

这时候福娘衣着打扮,还是颇随意的。

去见了两个妯娌自然得正式一些。

“诺。”

白嬷嬷应了话,随后告退去办事儿了。

福娘就是吩咐了宫人,侍候她梳妆打扮一二。

稍有小半刻钟后。

福娘一切收拾妥当后,去了毓庆宫的正殿。

在那儿,汉王妃解蕴娘、赵王妃齐惜春,都是相互一边品着茶,一边聊了话。待福娘进了殿中后,汉王妃解氏、赵王妃齐氏就是双双起身,给福娘见了礼。

“二位弟妹多礼了,请坐。”

福娘虚扶一下,待两个弟妹起身了,也是落座了。

福娘一落座,汉王妃解氏、赵王妃齐氏也落了座。

三人皆是坐定后,有宫人给福娘上了茶水点心。福娘这时候,也是端了茶盏,似乎准备品一品的样子。

福娘不急着开口讲话。

汉王妃解氏、赵王妃齐氏,似乎也是相互的安静了下来。

殿中没人讲话,自然是非常的安静啊。

这般又过了小会儿。

福娘搁下了茶盏,笑道:“这茶吃起来不错。我瞧着,今年这贡茶的味儿正宗。”

“对了,不知道两位弟妹来毓庆宫,可是有什么事情吗?”福娘开门见山问了一话道。听得福娘的问话,汉王妃解氏说道:“此来,也无它事。”

“我来是想向太子妃提前道一声别。”

汉王妃解氏解释了话,她说道:“父皇下了圣旨,让夫君就藩之事。想太子妃也是听说了。这事儿似乎有父皇的发话,肯定是要执行的。”

“燕京城……”

“燕京城往后,我是难归来了。所以,也想来与太子妃述述旧。咱们妯娌之间,若是往日有不当之处,也想跟太子妃告一声饶。”汉王妃解氏起身,她正式对福娘参拜了一礼。

福娘忙是虚扶,指了宫人亲自搀扶起了汉王妃解氏。

“二弟妹,你过于客气了。”福娘说了此话道。

“哪里,哪里。”汉王妃解氏起身后,又是拍拍手,她身后宫人上面。那呈上来的一堆子锦盒里,想来是有一些好物件的。

“这是夫君和我的一点心意。望太子妃笑纳了。”

汉王妃解氏指着一堆的锦盒,说了这些东西的用意,她道:“全然是这些年来,辛苦大嫂的多翻照顾了。”

福娘想拒绝。

可汉王妃解氏太诚心实意了。

最终,福娘收下了礼物。

其后,赵王妃齐氏的来意,跟汉王妃解氏一般样,也是来送礼的。

福娘自然同样是拒绝。

然后,赵王妃解氏也是诚意满满,福娘不好厚此薄彼,于是,也是只好收下了赵王妃送来的礼物。

第241章

汉王妃解氏、赵王妃齐氏送来的礼物, 福娘造了名册晚间拿给了夫君朱高熙看一看。

对此, 朱高熙的态度是淡定。

“这应该是二弟、三弟的求和了。”

朱高熙自然看出来, 他的两个弟弟这是识实务者为俊杰,这是认输了。然后,来个城下之盟,送礼物是释放一下他们的善意。

当然,也不排除了做给上面的永和帝看的。

“九月初十日。二弟、三弟就藩。到时候, 咱们一家人都去城外相送。”朱高熙笑着又补充了这一席话道:“恩怨过去了,我倒真不好太计较。若不然,父皇……”

“父皇看我咄咄逼人的话,指不定还要心疼了失意的二弟、三弟。”朱高熙对二弟朱高晸、三弟朱高孜这是带上了浓浓的怀疑态度啊。

不怪朱高熙如此想。

这些年来, 朱高熙在两个弟弟的身上,没占得什么便宜。亏是吃了不少,这算是长进了?当然, 也可以说,朱高熙是坐了太子之位,整个成熟了。

“好。”

福娘应了, 她笑道:“初十,二弟、三弟他们两家人都就藩。咱们送一送,应该的。瞻元、瞻亨、瞻利、瞻贞, 就是小如意也要带上呢。到底显得咱们真诚心送了二弟、三家子人的人就藩镇啊。”

“毕竟, 往后再相见,怕是难了。”福娘是知道了,藩王就藩后, 没帝王的旨意。一辈子就是窝在了藩镇当混吃等死的宗室了。

“就是如此。”

朱高熙笑了笑,心头真高兴。

当然。

在次日。

对于给汉王、赵王就藩送行一事。福娘是跟懂事的四个儿子交待了。至于女儿?福娘表示,小女儿如意太小了。她到时候,亲自抱着女儿参加一下,意思意思即可。

到是给儿子们交代时。

“二叔、三叔一家人就藩。真是……太急了些。可惜,是皇祖父的命令,若不然,我和弟弟们给二叔家、三叔家的堂弟堂妹们的礼物,也不会太仓促了。”

朱瞻元表示,太可惜了。

当然,这是面上的态度。毕竟,朱瞻元对于嫡亲的弟弟们爱护了。可在面子上,对于堂弟堂弟们,同样是爱护了。

这离别之时,哪能不赠送了离别的礼物。

“瞻元,你有心了。”

福娘夸赞道。

“娘,非是儿子一人的心意,这是儿子和瞻亨、瞻利、瞻贞三个弟弟,以及如意妹妹,咱们兄妹五人一起送上的心意。”朱瞻元表示,给堂弟堂妹们的礼物,不是他一个的意思。而是他的弟弟妹妹们合计五人的共同心意。

“嗯。”

福娘点头,更满意了。

“你们兄弟齐心,都懂得友爱谦恭,娘真高兴。”

“瞻亨、瞻利、瞻贞,你们也是好孩子。”福娘夸完了长子,次子、三子、四子自然也没有落下,人人皆夸了一回。

永和四年,九月初十。

汉王、赵王就藩。

两位王爷带着家眷,给永和帝去请安了。

乾清宫外。

永和帝没见了两个儿子,以及他们的家人。永和帝只是让贴身太监魏谨行去传了口喻。让两个儿子出行即可。

这等态度。

让汉王朱高晸,赵王朱高孜皆是失望的。

就是二位王爷的家眷,也是失望的。

这说明了什么?

永和帝的态度说明了,汉王朱高晸、赵王朱高孜是失去了圣宠啊。毕竟,这可是亲生的嫡亲儿子就藩。往后,父子再难相见了。

可永和帝连这样一个机会,都不见了儿子一面。

只能说……

这一位帝王没心软啊。

于是,汉王朱高晸、赵王朱高孜是带着失落,在心灰意冷中离开了燕京城的皇宫。然后,两支大队伍,就是出了燕京城。

在燕京城外。

一处能瞧见了汉王、赵王离去队伍的小山巅凉亭里。

一位中年的男人,穿着富人的锦衣,是在护卫的保护下在这凉亭里坐着看书。直到有身边的护卫禀明了话。

中年男人才是起身。

他遥遥望去,能看见了汉王、赵王的车队。

他站那儿,就是静静的望着,什么话也没有多讲。直到这车队已经全部离开了。最后,他才是开口,说道:“走吧。回宫。”

这个中年男人就是永和帝。

来瞧了这一眼,永和帝也只是想确认了,他的嫡次子、嫡三子是真正的要离开了。往后,父子再难见。

至于为什么不在宫里见了儿子们一面。

见了又如何?

永和帝明白,他不能心软。

他是帝王,帝王对子嗣的爱,是小道这爱。

帝王大爱无情,可无情未必不是多情。因为,心胸太宽广了,分到的人太多了,考虑的地方太周全了。有时候,某些人注定就得不到了太多帝王的关注。

永和帝的心中,社稷更重要。

皇太子册立了,皇太孙册立了。

那么,永和帝就不会再给了嫡次子、嫡三子任何的希望。这未尝不是对他们的保护。至于,在皇太子这个长兄眼中,弟弟们没威胁了,也就是可以平平安安的渡过了下半辈子的富贵生活。

当然,汉王朱高晸、赵王朱高孜是不会知道的。

他们的父皇永和帝对他们这一对兄弟,不是没有父亲的宠爱,而是放手就放手的彻底。让他们彻底死心,去老实当一个藩王。

离燕京城三十里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