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第七代导演代表 >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第七代导演代表!

大年二十九,随着大姑小姑的回家,老杜这一家人终于能好好的聚在一起吃个家宴了。

今天桌面上难得的没看见任何酒。

主要的连续三天的应酬,老爷子和老头还有两个叔叔都喝伤了。

真心喝不动了。

一家人难得的聚在一起,气氛一下热闹了起来。

尤其是对于杜玉琪而言,这个年过得格外的繁重。

因为今年一家人的话题中心从往年的杜玉玗变成了他。

三天前随着杜玉琪的一个电话,沈娉这边开始联系各种渠道开始发力。

只过了一个晚上,《盲井》的名字出现在诸如燕京娱乐信报、明星、新周刊各类报纸杂志,亦或者是娱乐资讯、明星第一线这些娱乐圈快报节目之中。

清一色的围绕着两个点,首先是老谋子带着《英雄》入围了柏林电影节。

之后开始猛夸柏林电影节的知名度和含金量。

之后就是杜玉琪安排的重点,各种渠道都会在报道完《英雄》和柏林电影节之后看似顺带的提到今年国内还有一个电影同样入围了柏林电影节。

那就是《盲井》。

或许大多数人不知道《盲井》入选柏林代表着什么,但是没关系。

只要和《英雄》挂上号了就行。

《英雄》在国内火热的程度是现象级的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老谋子竟然带着《英雄》去投柏林了。

那这个柏林电影节肯定是很牛的电影节。

那和《英雄》一起入围的那个《盲井》肯定也不差。

《盲井》=《英雄》的概念基本在国人的脑海之中形成了。

本来杜玉琪是准备在宣发上面花大笔的钱砸出知名度的,现在借着《英雄》的顺风车只花了预算一半的钱,达到了比自己预期还好的效果。

而老谋子这边也没有什么回应。

毕竟《英雄》去柏林,一方面是拿奖,一方面是为了卖海外版权。

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了,再卖票也卖不动了。

而且杜玉琪虽然搭着《英雄》这辆高速列车宣传自己的电影,

但是杜玉琪并没有拉着《英雄》和《盲井》做硬比较啊,人家还替你《英雄》宣传造势呢。

人家都做到这份上了,你二张你新画面要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还要出来澄清一下,那这个格局就有些小了。

杜玉琪相信老谋子是不会干这样的事情,而张中的另一个张韦平....那可就不一定了。

毕竟有句话说的好。

另可得罪君子,千万别得罪小人。

二张的恩怨杜玉琪不清楚,但是也不妨碍杜玉琪防着人家一手。

而随着《盲井》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期待值也慢慢出现在国人心中的时候。

杜玉琪也不可避免的开始被家里人说了起来。

家里人也不太清楚柏林电影节的含金量,但他们知道老谋子啊!

家里小字辈的能和老谋子掰手腕了,那肯定就不差的逻辑就这么根深蒂固的出现了。

尤其是自己老妈,知道自己儿子是和老谋子参加了同一个电影节竞赛,哪里还生什么气。

就恨不得明天年夜饭都不吃了,让杜玉琪滚到柏林领奖去。

杜玉琪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和黄晓蕾吐槽这件事情,结果得知黄晓蕾现的处境和杜玉琪差不多。

家里人知道黄晓蕾参演《盲井》了都在问是不是女主角。

黄晓蕾哪敢说自己演的是一个和自己妈差不多大岁数的角色啊。

只能说自己是个小角色,其他的剧组有规定,暂时不能往外说。

听着黄晓蕾的遭遇杜玉琪心里才算平衡了一些。

有句话怎么说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通俗点来说就是既怕兄弟过得苦,更怕兄弟开路虎。

大抵是属于人性的通病了。

一顿晚饭过后,杜玉琪被老爷子喊住了。

如今老爷子虽然已经年过60,但是身体硬朗的很。

毕竟当年上甘岭上阎王爷都带不走这位老人家。

老爷子把杜玉琪和杜玉琪老头杜和森叫到书房。

杜玉琪先是乖乖的给两个长辈烧水,等沏了茶之后才收起自己懒散性子,板板正正的坐在椅子上。

杜为九端坐在太师椅上,先是打量了一眼自己这个小孙子。

好好打量了一番,这才点点头“这事干得不错,给家里长脸了。”

听着自己爷爷的话,杜玉琪挺直了腰板一身正气的说道“为人民服务,为群众服务。”

杜玉琪这话听得自己老爹想翻白眼,但是自己老头就在面前他也不敢造次。

听着自己小孙子的这话,杜为九欣慰的点点头。

瞧瞧自己这小孙子,这思想觉悟真不愧是我老杜家的子嗣。

“老幺啊,爷爷有个想法,你看你能不能做到。”杜为九瞅着自己这个小孙子,和蔼可亲的说道。

杜玉琪啪的一下站起身,笔直的军姿站直了“请爷爷下达指示,保证完成任务。”

杜为九笑着摆摆手“行了行了,我又不是在部队里面,你也不是一个兵。”

听着自己爷爷开口,杜玉琪这才软塌了下来“爷爷您有什么想法您说,我当孙子的肯定干。”

杜为九点点头,先是叹了一口气“这几天我这一回来啊,天天有人过来找我。”

“我是见也不是,不见也不是。”

“不见,就是得罪人了。”

“但是见了就得留人吃饭,留人吃饭就得喝酒。”

“爷爷年纪大了啊,这身体可没以前那么硬朗了。”

“那些人过来呢,其实就是为了一件事情。”

“求发展,求政绩。”

“所以我就想啊,搞个事情打发得了。”

“让爷爷我啊,过两天清净日子。”

“正好你最近不是哪个电影火了嘛,要出国去比赛嘛。”

“我就想吧,要不等你回来拍个电视剧吧。”

“题材最好是抗战的,这样呢,既保证了政治性,我也好给你找人找设备。”

“这个故事背景的地点呢,就放在我们这一片。”

“到时候我出面让地方财政上面也给你出一部分资。”

“这样既宣传了家乡宣传的部队,也给地方上面增加了政绩。我这边也算能他们一个答复了,一举三得。”

“你看你能不能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