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懂王 > 第444章 大唐突厥重开互市

第444章 大唐突厥重开互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懂王!

突厥王庭位于辽阔的草原之上,是突厥部落联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当大唐使团抵达时,正值春风吹拂草原,万物复苏之际。使团的到来,有些出乎突厥的预料。

原本双方虽说不上敌对,但是早已断绝了往来。突厥人生来孤傲,并不喜欢精于算计的大唐。

只是出于对牛木二这个出生于大唐得首领的尊重,才没有与大唐撕破脸皮。

没想到的是,今天一直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大唐竟然会屈身主动来访,这一点让突厥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

只是很不巧的是,首领牛木二此时正率军出去征战,还未回归。

于是,突厥一方面派人给牛木二送信通报此事,另一方面议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对大唐的使团。

按照目前的突厥议会制度,牛木二不在之时,便由王后吉桑代为主持会议并代为行使权力。

突厥王庭的气氛,在大唐使团的到来后变得复杂起来。

一方面,突厥贵族中有些人对大唐的主动示好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大唐此举必有深意,不可轻信。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突厥贵族认为这是一个加强与大唐关系、互利共赢的好机会,应该予以积极响应。

在这种两极分化的意见中,会议的氛围渐渐变得剑拔弩张起来。双方各执一词谁都不能说服谁。

眼看局势就要失控,吉桑举起手中的权杖示意安静。

“既然大家对于是否接待大唐的使团有分歧,那么就按照议会的规矩投票决定吧。但是我知道我的王出生在大唐,他一定不愿意见到我突厥与大唐再起纷争。”吉桑道:“我们突厥现在拥兵百万,要与大唐开战并不会弱于对方。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的王要带领铁骑一路向西,而不是挥军南下?投票的时候希望大家都想清楚其中的关系。莫要让我们的突厥再次陷入分裂与动荡!”

吉桑说罢便示意手下准备投票事宜,而那些议会成员则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对此吉桑双眼微闭,不去看也不去听。她心里其实很笃定,这一次的投票结果绝对会是与大唐修好。

因为自己的男人牛木二已经成了突厥的象征,成为了突厥真正的王。

议会最终的投票结果与吉桑设想得一致,除去十余张弃权票之外,只有区区六张票反对与大唐修复关系。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吉桑立即下令,安排大唐使团在王庭附近的驿站休息,并准备了一场盛大的欢迎宴会,以示对大唐的尊重和友好。

同时,吉桑召集了议会中的长老和重要贵族,举行了闭门会议。在会议上,她明确表示,虽然对大唐的真实意图保持警惕,但突厥也不能错过与大唐建立友好关系的机会。她提出,应该在保持警惕的同时,与大唐进行初步的交流和谈判,了解大唐的真实意图,并探索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对于大唐使团的欢迎宴会可以举办,对于大唐使团的接待也可以是高规格的,但是与大唐使团的交流却是要等牛木二回来才能进行。所以,突厥这边便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大唐使团,但是也规定在牛木二回来之前,不许大唐使团出驻地,更不许突厥的贵族接触使团。

而这一等,便是两个多月。

也多亏牛木二接到传信之后带领轻骑一路飞驰而回,若是按照原有的计划,在入冬之前,牛木二的大军是不可能回到王庭的。

牛木二的到来,让神经一直紧绷的大唐使团着实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其实他们此行的目的并非是要与突厥达成什么协议,不管结果如何,他们只要来了,表明大唐的态度,以及将这里的所见所闻带回大唐就行。

反倒是吉桑目前给他们画地为牢的做法,最让他们担心。这种既不和你谈,又不让你走,还不和你接触的做法简直就是软禁。

刚开始的时候,使团内部一直在担心自己这帮子人是不是会像大汉的张骞一般被困在突厥脱不了身。

好在现在牛木二来了,而且立刻与他们见了面。

大唐使团感激之下便将国书递上,又言及大唐种种以期勾起与牛木二的共同话题。

牛木二自是喜欢聊这个话题,于是双方交谈的氛围变得更为和谐。

其后,大唐使团与突厥达成一致,在凉州开始互市。大唐以粮食、丝绸、瓷器等换取突厥的牲畜与皮毛。

只是,牛木二在最后警告使团,如果大唐敢对新罗或是崔俊出手,那么突厥将会倾尽全国之力与大唐开战,不死不休!

同时,突厥也保证自己与新罗不会对大唐动武,若是崔俊主动攻打大唐突厥绝不帮任何一人。这是牛木二的底线。

这次使团带来了一车精美的丝绸以及两车瓷器与三大车稻米。作为回礼,牛木二给了三头牛、五十头羊以及十匹好马。

使团返回长安,一路上有牛木二的亲兵护送,一路相安无事。

李治在看到使团带回的东西以及牛木二的国书,心中高兴。至少以后的牛马将不会再缺。

只是长孙无忌在旁道:“突厥回礼甚少,似有轻视之意。”

恰巧此时武曌在侧,便道:“礼物只是态度,现在最重要的是互市开启,将对我大唐有利。再者,这十匹骏马也非是能以金钱衡量的,若是要说价值,那些虫子吐的丝线、泥巴烧的玩意和多到要发霉的粮食却是真不值钱了。”

长孙无忌闻言道:“天下国事,岂是贵妃这般的妇道人家能议论的?”

武曌一听便有所不喜,但是碍于李治当面,却是不好与之争论,不过,对于这个长孙无忌她是记恨上了。

入夏,被烧毁的东市总算是重新修建好了,而且规模也相应扩大了一些。原本在此经营的店铺也纷纷入驻重新开张。

其中自然少不了房遗爱的店子。虽说大火将一部分商品烧毁,但是却没对房遗爱造成多大的损失。只因崔俊提供的商品,利润实在太高。

在等待东市修复的这段时间里,崔俊的货物运输可没停过,房遗爱便将这些商品全部堆积到了自家在外的庄园里。

同时,那些与房遗爱要好之人自是可以进庄子优先购买一部分东西。虽说房遗爱这个老抠没有在价格上给出一点点优惠,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能买到这些紧俏的商品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而且,崔俊的商品里开始出现了新的货物,比如各种海鲜罐头就是很抢手的货物。

现在东市重新开张,这些罐头一经推出,便遭到疯抢。长安地处内陆,平时除了咸鱼干,可是吃不到这么美味的新鲜海鲜的。

更何况,崔俊的这些海鲜罐头可是经过烹饪的独家美味。其中的红烧带鱼罐头更是抢手,而且还上了李治的餐桌。

远在海外的崔俊发展也相当迅速,目前的金山已经成为一座工业化城市,而且崔俊正在组织人手向东开辟新的领地,他的目的便是要打通美洲东西大陆,在东海岸也建造起一座城市,并辐射欧洲大陆。

这项工程自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至少在目前来看,只能慢慢修路,并每隔一百公里设立一个聚居点,慢慢向东推进。

好在目前已经发现了好几座矿山,煤炭以及钢铁的供应总算能够开始自给自足了。

有了这些矿物作为基础,崔俊便将精力花在了铁炉以及火车的制造上。

如果说水运的基础是船,那么陆路的运输基础便是火车与铁路。只有将运输能力提高,才能有利于高速发展。

对于目前最缺的人口,崔俊也是非常上心的。

一方面每生一个孩子,便奖励家庭十个金币以鼓励各家各户多多生仔。现在金山地区的金币可是值钱玩意,十个金币就能让一大家子六七口人啥都不用干,舒舒服服过上一年了。

另一方面又推出各项福利以提高居民们的生育积极性,比如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免费读书、免费医疗以及十六岁后由政府分配工作之外,还规定每个家庭只要能生下六个孩子,那么这一家每年的税收将会下降百分之五十。

若是这个家庭能生到十个孩子,那么这一家的税收将永久免除。这一系列举措,让每个家庭都在夜里加紧造人,毕竟现在可不会限制你娶几个女人的。

除了在领地鼓励造人之外,崔俊还从新罗、突厥、南诏、以及大唐招揽人口。反正除了倭国人之外,崔俊对于其他民族没有任何歧视与抵触。

七月之时,李治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历史的车轮又一次扶到了原有的轨道上。

李治下旨,册封武曌为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