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懂王 > 第448章 武曌的手段

第448章 武曌的手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懂王!

李玲上前揪着房遗爱的耳朵就问房遗爱的钱是哪里来的。

房遗爱吃痛,哇哇大叫。李玲逼问,房遗爱便说是将李玲的陪嫁首饰给卖了换的钱。

李玲闻言一下就炸了,放了房遗爱的耳朵就去李治护卫那里抢佩刀。

护卫见状纷纷护着佩刀躲避,这要是给李玲抢了刀去,砍了房遗爱倒还罢了,要是一不小心伤了皇帝或者皇后,他们的脑袋可得跟着搬家。

这一下子,场面大乱。

李治眼看着自家阿姊如此刀锋疯批状态,眉头越皱越紧。眼看着李玲胡闹半响还不消停,一拍桌子怒道:“够了!给朕住手!”

别说,李治当了几年皇帝,身上的威势真涨了不少。不但靠着这一嗓子让疯批的李玲住了手,还一巴掌将散发着腐朽气息的桌子拍断了一条腿。

“咔嚓”“乒乓”“稀里哗啦”……

桌子倒地,桌上的茶杯摔碎在地,摆放的水果成了滚地的葫芦到处溜达。

李治铁青着脸一挥手,便往门外去,他可受不了这种状况,太丢皇家的脸了。

只是,李治负气走了,但是武曌却是笃笃定定坐在那里理着云鬓丝毫不慌。

“高阳公主好演技。”武曌放下手,淡然一笑道:“咱们都是聪明人,说话不用费那些个蠢笨的力气。”

李玲被武曌这句话弄得没了方向,愣了一阵才道:“你怎么还在这里?我现在要处理家事,你快些离开。”

“哼,姊姊好手段。”武曌说罢起身,走到一根立柱边,抬手在组织上捏了捏道:“泥巴糊久了就会开裂,里面藏着的东西终是要露出来的。”

说罢,武曌拔下自己的金簪子,往柱子上一刮,这涂了白石灰的泥巴块就“扑簌簌”往下掉。一抹金色跟着就露了出来。

“你、你……”李玲震惊于武曌的手段,有些惊讶。

“阿姊,你这琉璃窗子做了这么多,不可能家里用泥巴的柱子吧?”武曌环顾屋子道:“就算没钱,拆几块琉璃窗子去买也比你那些陪嫁的首饰值钱。还有这地板踩着真硬实,哪天也教教我宫里的匠人,免得我整日踩在上面咯吱吱响得恼人。”

这回,李玲与房遗爱相视不语,只感觉后背脊有些发凉。

“有些话本不该我这做弟媳妇的来说,只是陛下遇着了困难不去找别人,就想着找你这阿姊,你想想是为了啥?还不是陛下只和你这做姊姊的亲嘛。”武曌说着抬手拭了拭眼角。

偷眼见李玲脸上绯红,便知时机成熟。于是一本正经对着李玲躬身一礼道:“求阿姊看在与陛下的亲情之上,资助陛下一二。”

“诶呀呀,不可如此大礼。”李玲一见立刻上前搀扶。

这下子,李玲也不好意思再装穷直接问武曌需要多少铜钱。

人家武曌不但精明,而且还懂得恩威并施。先是找出你的破绽吓唬你,再打亲情牌让你心软,最后自降身份给你行大礼。

一国的皇后还能做到这般,你要是再不识相,那可真是得找棺材睡了。

李治在外等候良久才见武曌与李玲两个说笑着出来,心中大石落地。

李玲与房遗爱为了装穷有预案,李治与武曌为了敲竹杠,也有预案。没点心机与手段,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有机会成为人上人。

“媚娘,阿姊答应给多少?”仪仗才离开驸马府不久,李治便急切询问身边的武曌。

“瞧你急的,”武曌轻笑道:“三百万贯。”

“什么?三百万贯?”李治有些惊讶道:“阿姊怎么变得如此好说话了?”

武曌有些得意道:“这就满足了?陛下还真是小胃口呢。”

“什么什么?”李治听出武曌话里似有弦外之音,忙拉住武曌的手问:“还有何好事?快与朕说说。”

武曌顺势靠在李治肩头道:“今年咱有困难,阿姊答应给咱三百万贯应急,以后啊,每年都会给咱一百万贯资助。”

“真的假的?”李治闻言有些不可思议。

想当年,李玲最痛恨的便是小气鬼崔俊,但是等她长大之后,却是比崔俊更有过之。

两人唯一的区别,便在于崔俊抠下钱来去发展,而李玲则是抠下钱来去享乐。

现在武曌能说服李玲拿出这么多钱来,这手段绝非常人。或许两人还有私下的交易,但是武曌不说,李治也不会去问。

有了李玲的资助,李治的日子一下子就好过了不少。至少有些耽搁下来的事情,李治是可以去做了。

八月,西域的龟兹国国王布失毕,亲自前来大唐进行朝见,这是龟兹国表示臣服和友好的外交行为。

为此,李治特意招待一番,又送了不少东西作为国礼回馈。

送走龟兹国王布失毕,长安便发生一件大事。

中书侍郎李义府因为得到皇帝的宠爱而掌握了实权。

洛州有一个叫做淳于氏的妇女,长得非常美丽,但因为受到家族犯案的牵连被关押在大理寺的监狱里。

李义府在得知淳于氏的美貌传闻后,亲自去狱中看望,一时间惊为天人。回去之后数日茶饭不思,夜夜梦中具是淳于氏的婀娜身姿。

于是,李义府让大理寺的丞官毕正义违法将她释放出来,打算纳她为自己的妾室。

大理寺的卿官段宝玄对此表示不可,这是徇私枉法。段宝玄不但拒绝了李义府的要求,还向皇帝李治报告了这件事。

李治当即命令给事中刘仁轨等人对此进行审查。李义府害怕事情败露,逼迫毕正义在狱中自杀。

由于原告自杀死亡,所以此案便以诬告而终结。李治在知道了这件事后,没有继续追究李义府的责任。

这件事表面上并未起波澜,但是私底下官员们却是颇有微词。言说李治任人唯亲,实在不是明君之举。

紧接着,李治又以中书令崔敦礼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搞笑的是,到了八月,固安昭公崔敦礼竟然薨了。

于是,太子的老师又没了。而朝臣皆在私下言,太子得位不正,无望继承大宝之位。

这番言论被传到李治的耳朵里,李治大怒,下旨严查妖言的出处。但是朝廷的官员们却是同意闭口不再谈及此事,也无人去举报传言的出处。

一阵折腾之后,羽林卫抓了几个城里的乞丐流民当做替罪羊给砍了头。李治也知道羽林卫的这番作为就是在欺上,但是没有去追究。

管他用的什么手段,反正谣言平息了就好。死几个乞丐与流民,对于李治来说,还不如蝼蚁呢。

一日,李治想起好久没见到萧淑妃了,便派人去传萧淑妃来伴驾。但是工人却告诉他一个天大的消息,萧淑妃数月前已经失踪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