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寒蛰不住鸣 > 贰.大理寺只认世子妃

贰.大理寺只认世子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蛰不住鸣!

什么?

闻言,董淑慎倏而站起身来,葱白手指捏的账本发皱,心跳几乎没了反应。

赵朗,回来了?他竟然……没死?

倒不是咒他,只是她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独身日子,有些闲钱,除了不能去绣坊,平日倒也能解解闷儿。

王府上下皆是听她所言,有个傻儿子陪着,这样的日子有何不好,要平白多个男人出来。

且不言,赵朗后院姬妾好些个,哪里就轮到她了?主母要的是端庄大方,要她去献媚争宠,不如将她投到临安河里溺死。

陈氏也是听闻了消息,赶忙跑了进来,一脸的焦急,“大娘子,这可如何是好?你听闻了吗?世子回来了?”

董淑慎觉得好笑,陈氏又不像她没侍过寝,她都是老人儿了,不是该期盼着赵朗回来吗?

她叹了口气,声音压低,“大娘子,这几年您管着家里,我等日子也舒坦,往常世子爷在家,即便不来后院,我等还得准备着。”

长久以往,多辛苦啊,老夫人手里抠不比董淑慎大方。

偏着她们一个个的都就非得等着世子爷临幸吗?若是从前还有此想法,董淑慎嫁过来之后,月钱平等,赏赐也多,从来不偏颇,待她们姐妹几个极好。

这还要什么世子爷啊!

谁不想过这舒坦日子。

吴氏牵着女儿过来,小姑娘是赵朗走的那年怀上的,如今跟赵谏一般年纪,生的粉雕玉琢,玉雪可爱。

出天花的时候,是董淑慎请了好些大夫,把小姑娘从鬼门关抢回来的,因着吴氏教小姑娘叫大娘子娘亲,小姑娘自然听话。

“雪钏儿,来大娘子这里。”

董淑慎倒是没有强为人母的习惯,该是谁的孩子就是谁的孩子,小姑娘叫她就应一声,不叫她自己不会自称。

妾室三人,还有两个通房,两个通房平日里也干些活计,这会子没来。

刘氏一儿一女,女儿倒是正常,只是儿子便是那痴傻呆儿。

陈氏挽着董淑慎的胳膊,耳语着,“大娘子,我瞧着刘氏倒是殷勤,平日您对她最为照顾,这下早就去找世子了。”

董淑慎又笑,好像这不才是应当的吗?

刘氏家世底子最差,但模样出挑些,赵朗醉酒后临幸,小商户灭顶被买了进来当丫鬟,有了孩子后才被抬为妾室。

世子几年不在,她寂寞难耐啊,漫漫长夜,她就不是个正常女人了吗?尤其是享受过世子那般人物,鱼水之欢后,怎能忘怀。

“好了,再说那也是咱们的爷,该去迎接着。”

董淑慎一路走,一路问来的小厮。

世子如今在哪儿?是不是自己一个人回来?有无什么变化消息。

她语速快,只不过小厮跟在身边久了早就习惯了。

小厮是心腹,自然什么都说。

他弓着腰,“大娘子,世子爷现下在福寿堂,还……”

吴氏瞥他一眼,一甩丝帕,一股子香气,“有什么不能说的。”

小厮腰弯的更低,“是,大娘子,世子爷,他……他还带回来一个姑娘。”

姑娘?

几人闻言皆是一怔,几年未归家,回来居然带了一位姑娘。

陈氏和吴氏皆为董淑慎抱不平,董淑慎却莞尔,“那有甚,世子爷的自由。”

男人三妻四妾正常,她们女人却要在这后院苦苦等待他的临幸。

左右不是一个两个,董淑慎无所谓。

“阿禄,去,安排给世子把院子打扫出来,一应皆换新的。”

至于那位姑娘,先瞧了再说。

一踏入福寿堂,就能听见窦老夫人哭天抢地的哭声,一口一句我的儿,一口一句心肝儿的。

董淑慎抿了抿唇,常嬷嬷打了帘子,抬步略微犹豫,又跨进正堂。

赵朗自觉对不起母亲,眼眶也有些湿润,扶着窦老夫人由着她哭闹。

“明晟啊,我的儿。”

“你好狠的心呐。”

成亲那日她盖着盖头,未瞧过赵朗真容,如今他侧身对着她,到叫她心里一滞。

他还着一身戎装,抬手间金属甲片摩擦出声响,身姿挺拔,如松似鹤,许是在外带兵三年,并无太多京城世家子弟的习气,眉眼之间,英武之气尽显。

董淑慎不知该作何言语,着实生分的紧。寻常人家妻子唤一声官人,仕宦富贵人家,长年纪的亦可唤一声老爷。

她思忖半晌,唤了句,“……世子。”

赵朗这才扭头瞧她,眸中闪过惊艳,随即又眉头紧皱。

脑中只浮现一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明明是素色衣衫,依旧难掩姿色。

妻如牡丹芍药,华容婀娜,光润玉颜。

只是,太招摇了。

赵朗掩唇轻咳两声,只记得她的姓氏,干巴巴的一句,“这些年难为你了,董氏。”

董淑慎福身,“不敢,世子在外为国效力才是辛苦。”

“母亲很是想念,众妹妹亦然,世子方归,一切应付打点,可交于妾身。”

赵朗紧皱的眉松开,打量了一番眼前的人,低眉顺眼,又得体大方,倒是乖觉。

“倒是无甚,只是本世子这次带回来一名女子,受了些伤,还烦请好生安顿。”

陈氏有些抱不平,回来不先问自己妻子,到叫妻子安顿别的女人。

世子如今怎生这般了?当年对正妻李氏也不是如此啊。

董淑慎依旧应下,“那位女子,世子打算安排在何处?”

长久住还是客居。

赵朗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才言,“我先前的院子旁边不是还有个临水阁,便安置在那处吧。”

临水阁?吴氏心里警铃大作,谁不知晓那岂止是离世子爷近,几乎就是在一个院子里了。

董淑慎笑着,“好,妾身记下了。”

“世子刚回来,想必腹中饥饿,妾身先传膳吧?如何?”

赵朗点头,把窦老夫人扶起来,惜字如金,“可。”

他打量着董氏应当过的不错,与她并无甚感情,关心的话倒也多余,他亦不是说此话的人。

至于柳儿,没有必要同她解释。

想纳柳儿为妾,想来这董氏也没什么好说的。

*

晚膳毕,董淑慎倒是没吃几口,忙着侍候,妾室们自然是不能在同一张桌子上用膳。

赵朗抬手,“行了,坐吧。”

她倒也不客气不推辞,大大方方坐下用膳,倒叫赵朗惊叹。

董淑慎虽然从小不在董家长大,学东西却很快,赵朗在礼仪方面一点儿毛病都挑不出来。

席间窦老夫人倒也谈了董淑慎过继儿子的事情,赵朗虽有不悦,却也无法,只得应下。

他还没死,她居然就过继了儿子?

董淑慎心里有些戚戚,赵朗这种人,又怎么知晓她当时面对的困境。

饭毕,窦老夫人拉着赵朗还要说好些体己的话,董淑慎识趣的退下。

小厮来报,说大理寺今天放人。

赵朗这才问是何事,窦老夫人自然不好意思说,董淑慎避重就轻的说了一番。

他凛起眉来,却是叫董淑慎跪下。

她心里一惊不解的看着他,这是何道理?

赵朗站起身来,负手而立,训斥她,“董氏,你是闺阁女子,怎得掺和这些?”

董淑慎不语看着他。

“若是真的有罪,你以为使几个钱就能了结吗?妇人之见。”

窦老夫人躲在儿子身后,见赵朗发脾气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董淑慎虽然不喜这些纨绔子弟,但人却确实不是窦铭杀的,她瞧过伤口,这才答应保下他。

也就当卖窦老夫人人情了,无奈人家可并不领情。

“世子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事情缘由你了解清楚了吗?便来指责于我?”

自称都变了。

赵朗眸光幽深,眉头皱的更厉害了,从来没有女人忤逆过他。

“等我回来再与你告诫!”

他刚要走,小厮多说了一句。

“世子爷,大理寺那边说了,只认世子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