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是君子,见多识广很正常 > 第76章 老道士

第76章 老道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是君子,见多识广很正常!

翌日清晨。

昨夜积雪折枝的爆鸣不绝于耳,大雪漫天封堵了山道。

赵青辞颇为无奈。

毕竟他还没到夏至境界,不会飞。因而只能滞留于此。

昨日接待他的小道士来唤他去食堂用早饭。

赵青辞道:“在下不熟悉寺里的规矩,昨晚将餐具交给了贵寺的一位坤道,还请见谅。”

小道士似乎有些诧异,看着他说道:“那想必是停云师姐了。”

“哦?不知她此刻在何处?”

赵青辞总归还是对她的话感到耿耿于怀。

小道士用遗憾的语气叹息道:“昨天夜里雪下得大,停云师姐偏偏在那时候说要还俗,执意请辞……今早开门的弟子在山道上发现了她的尸体……”

赵青辞心头一惊。

巧合?

还是因为跟他讲了“论道会死”而遭到灭口?

赵青辞心不在焉地用罢早饭。

小道士道:“还请赵公子稍安毋躁,门下弟子清理完积雪山道既通想必不过半日,在此之前还请公子多多担待。”

赵青辞正要客气两句,小道士接着又道:“对了,晚间还请公子不要四处走动,家师将要亲自来邀请公子前去论道。”

赵青辞艰难开口:“这……小生对这‘道’一窍不通,唯恐失礼于人,还扫了令师的雅兴……能否推却?”

小道士不悦:“公子好生不识好歹,须知,家师威望,即使在上京城中也是数一数二之人,平日间多少王公贵族、勋爵豪贵想要见之一面亦是难得缘分……如今,公子反倒推三阻四,莫非心底是在藐视我承天寺耶?”

赵青辞沉默须臾,道:“既如此,为何偏偏看中了小子?”

“家师既闻年少君子之名,不胜自喜……”

“此乃虚名,外人捧杀耳。”

“你……”

赵青辞干脆展露自己真诚的必杀技:“听说凡与令师论道之人……都死了?”

小道士脸色突变,怒道:“何人如此污蔑家师!”

“确有此事乎?”

“……人生自古谁无死?”

“所以,和你师父论完道的人真的死了?”

小道士森然道:“人寿有终,与我师父何干?”

说罢,小道士一拂袖子,满面怒容地离开了客房。

赵青辞心头惴惴,拿出传讯幻牒给虞姐姐传讯道:

“虞姐姐,你到上京了吗?”

很快,虞姐姐回讯:“尚未到上京。有事?”

“你说,有没有一种神通能让方圆百里在一夜之间积雪遍地?”

虞姐姐:“有。”

赵青辞闻言一凛,忙问道:“那施术者最低会是什么修为?”

“方圆百里……小雪境。”

“嘶——”

赵青辞心下一凉。

自己才看看突破到雨水,才是修士二十四境中的第二境,而小雪,则是第二十境……

“那个……虞姐姐,我遇到点麻烦……”

“?”

“我可能惹到一个最低小雪境的大修了……”

“?”

“呃……他非要与我论道,可我听说凡是与他论道的人都会死……”

“你在何处?”

“承天寺。”

“哦。”

“?”

赵青辞一怔。

一个哦,就这?

赵青辞有些麻了。

不多时,在客房中的赵青辞忽然听到外面有些嘈杂。

不愿坐以待毙的他小心隐匿行踪溜了出去查探。

只见一处竹柏交横的广场之中聚满了乾道坤道,神色恭谨,接待他的小道士赫然便在其中。

在众人上首相对的则是一个皓首童颜的老道士,一身深蓝色道袍,盘膝端坐在蒲团上,一手持着拂尘,一手掐了个印诀,正在闭目养神。

看来这老道正是那位要和他论道的人了。

他缓缓睁眼,瞳色清亮明澈,轻轻启唇道:

“静。”

霎时间,场下嘈杂的声音顿时一空。

一众大小道士恭谨作揖。

老道士视线扫过众人,而后似有若无地掠过了隐匿在屋角的赵青辞。

半晌,老道士长叹一声:

“停云为凡俗所扰,昨夜来跟我请辞,还俗回家了。”

此话一出,许多不明所以的道士们议论纷纷,广场上顿时再起嘈杂。

“静。”

老道的声音压过了嗡嗡然杂言。

他沉默片刻,道:“虽然停云上山时日不长,但她委实是个修道的好苗子,只可惜红尘难断……以至于天黑下山、雪途道滑,失足长逝,可叹可惜……”

老道借着这个话由开始讲述了许多苦修的寂寞与红尘的诱惑,面容满是悲悯与洒然。

末了,他道:“近日寺中来了一位贵客,贫道将与其论道一番,尔等不论有何要事皆不得扰!”

众道士神色各异,但还是齐齐躬身称是。

不多时,道士们散去,而老道却直直向着赵青辞隐匿的方向走了过来。

赵青辞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竟已动弹不得,急得双目圆瞪,明明是天地严寒,脊背间却霎时间被汗水浸湿。

老道士笑眯眯地来到赵青辞跟前,和蔼道:“赵公子久等了吧?老道这就带公子去静室。”

说着,一挥拂尘,自顾自地往一个僻静的院落走去。

赵青辞不由自主地一步一步跟了上去,肢体僵硬,内心一次又一次地催动灵气激荡气血,却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于事无补。

嘎吱——

老道士推开静室的门。

他缓缓坐到一个藏青色的蒲团之上,指指身前。

“坐。”

于是赵青辞木偶一般盘膝坐下。

“关。”

于是静室的房门像是被无形的仆人缓缓关上,还很贴心地落了门闩。

“燃。”

昏暗的静室内“噗噗”几声点燃了两侧的油灯。

赵青辞也终于看清楚了静室的面貌。

两人对坐的蒲团一侧摆了张神案,上面挂着一幅一人多高的画,画中人正是眼前的老道士。

不同的是,画中人显然要比眼前人苍老。

眼前之人纵然鹤发,可发丝之间柔润有光泽,面容神俊,眼神清澈。

而画中人则是发丝驳杂而枯涩,那张黑斑密布的皱脸上门牙崩缺、眼皮耷拉、下巴浮皮低垂……

若非赵青辞离得近,他断然不会将这两者联系起来。

这老道士如何就被画出了自己老去的模样?

还是说,他本来就已经老去,但却变年轻了……为什么?

与人论道的功效?

一时间,赵青辞心乱如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