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二世而亡?大秦要征伐天下! > 第82章 是谈还是打?

第82章 是谈还是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二世而亡?大秦要征伐天下!!

从义帝之死引发了项羽攻打英布的九江国,并且灭了九江国,逼迫英布投降大秦。

英布投降大秦又引出子婴亲征,在襄阳城虎尾洲大破项羽军,进而出襄阳追项羽,收复九江国,吞并衡山国,兵锋直指项羽的西楚国。

由此引发范增出使刘邦,建立楚汉合作共抗大秦。

大秦分兵两路,一路由子婴率主力对抗项羽的楚军,另一路由韩信对抗刘邦的汉国。

韩信与刘邦总体对抗胜多败少,其中两败樊哙、阵斩奚涓、平陵城歼敌后一度威胁临淄,后又击败臧荼、戏耍夏侯婴,轻松跳出张良布设的天罗地网,尽显“兵仙”本色。

然而尽观全局,韩信对战刘邦大军亦未完全占据压倒性优势。

一是刘邦倾其全力对付韩信孤军,始终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韩信打出如此战绩,已属艰难。

二是刘邦绝非弱者,第一智囊张良也是不世出的人才。其虽然仅有两败韩信,但都足以让他难以承受之重。一败清溪,主将羊丹阵亡,七万大军灰飞烟灭。二败邺城,主将索朝战死,两万大军覆灭。其制定的“围追堵截”战略,迫使韩信直接放弃攻打临淄,不得不逃入常山国。

综合来说,韩信与张良的军事斗法,不过是稍稍占有优势而已。

这边厢,韩信得知索朝覆灭后,邺城失守,顿时爆发雷霆之怒!

虽然雷霆之怒,但冷静下来后还需分析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

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率领大军南下,围攻周勃,决心夺回邺城,再深入齐境,迫使刘邦大军回撤,以解常山国危机。

这本是最初方案,即便索朝覆亡,还是得贯彻下去。

这其中就面临一个问题,兵力不够!

韩信本有三万大军,大清隘道之战伤亡五千余人,但俘虏了樊哙汉军万余人。

若这万余人可以立即补充为秦军,且具有相当战斗力,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兵力问题。

韩信打仗是“兵仙”,但如何改造俘虏他可不会。

不过有人教过他,这个人就是大秦三世皇帝——子婴。

子婴作为穿越而来的之人,知道历史上有太多残忍的杀俘事件。不久前就有项羽杀俘,让函谷关秦军白得了五万大军。秦国战神白起曾经坑杀40万赵国战俘。

后世还有拓跋珪参合陂之战活埋五万后燕兵事件、曹操官渡之战屠杀七万袁绍俘虏事件、明末农民军张献忠四川杀俘虏事件等等。

历史上的杀俘事件自然有其客观原因,然而都逃脱不掉一条定律——无法信任俘虏!

既然无法信任俘虏,就会担心其在战场上反戈一击,因此为保万无一失,干脆一杀了之!

对此子婴借用了现代文明的现代方法,一是诉苦教育。韩信将所有战俘集中起来,让其中几个早已挑选好之人上台,纷纷讲述其 在刘邦的汉国生活是多么多么的痛苦,刘邦政权是多么多么的残暴。而秦三世皇帝子婴,已经免除了所辖之地老百姓的一年徭役,他攻打汉军是为了解救我们的!

这些人上台之前都经过多轮演示,讲的声情并茂,有声有色,以至于入戏太深者痛哭流涕,发誓要杀了刘邦八辈祖宗,才能报以往被欺凌被压迫之仇!

没等第三个上台,下面俘虏已经是群情激奋,韩信早就安排了几个带头喊口号之人。

“杀刘邦!杀项羽!推翻汉国!推翻楚国!”

“吾皇子婴,万岁万岁万岁!”

“大秦是我们的大救星!”

......

诉苦教育只是其一,其二就是人文关怀。一是体现在物质上关怀,衣食上俘虏和己军绝对一视同仁,不可区别对待,甚至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俘虏一定程度上稍胜己军;二是精神关怀,不可侮辱蔑视俘虏,教育己军放下仇恨,视俘虏为兄弟,从精神上感化他们。

最后一招就是物理拆分。将俘虏原有队伍进行拆分,熟人老乡拆分,拆分成一小股一小股分配到己方各个队伍。

这是最后一招,也是保底一招,经过如此拆分,俘虏互相联系商且不易,更不用说联系倒戈了。

如此一系列动作下来,不到三日,所有俘虏全都补充为秦军,无论是身体上,抑或是精神上都基本与老秦军无异。

有了兵力后,韩信心无旁骛,带领三万五千大军急速南下,围攻周勃占据的邺城。

周勃惊慌失措,立即向刘邦求救,指出邺城若失守,齐境国门洞开,至此无人可拦韩信。

刘邦七万大军已经攻至沮水南岸,度过沮水即可以围攻常山国都襄国城,然而此时刘邦接到周勃的求援书。

“噔!噔!噔!”刘邦气的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

夏侯婴进谏道:“不如再分兵,末将愿带两万人回去阻截韩信!”

刘邦白了他一眼,“就凭你?给你五万人也不是韩信对手?”

张良也反对分兵,“分兵不仅无法阻截韩信,分兵后也难以再强渡沮水,攻克襄国城。”

可惜不分兵又该怎样?

就像刘邦最开始说的那样,韩信玩的就是“围魏救赵”,但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你明知他的战略意图,但又不得不遵从!

这时燕王臧荼颤颤巍巍向前道:“汉王,汉王,不如......和韩信讲和得了!再战下去实无意义......”

刘邦面色凝重,一声不吭。

臧荼意见并非全无道理,自己再战下去,只得回援周勃,如此所占常山国之领土尽数放弃,还要和韩信纠缠不清。

不如趁着自己现在占据大量常山国国土的优势地位,与韩信谈判将和,或可取得一些利益。

“子房先生,你的意见如何?”

张良摇摇头,无可奈何叹息道:“谈和吧......就和韩信明说了,邺城归汉国,另外还要十城!”

刘邦再次陷入沉默,心里不停盘算着,自己自从听了范增蛊惑,与项羽联合起来对抗大秦后,损兵折将十多万人,到手利益却屈指可数。

可惜再打下去已然不可能,因为打来打去又打到了原点,说句不好听的,他内心深处和臧荼一样,累了!不想打了!打不动了!

“既然如此,那就讲和吧!除了邺城等十一城池,孤还要补偿!大军进入常山以来的所有粮草后勤全都由张耳来偿付!”

可惜还有一条,谈和不过是刘邦单方面的想法,韩信愿不愿谈还是另一回事。

这就得派出一个特使,前去和韩信过招!

韩信什么人?!这个任务可不简单!

“晚生愿意为汉王走一趟......”

众人定睛一看,主动请缨者竟然是张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