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乱世之书生 > 第261章 联席会议

第261章 联席会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乱世之书生!

趁此热潮,中共东北党组织,立即致电李振华,要求他把握战争局势,尽快促进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并积极地发展共产党的中坚力量,建立起稳固的吉东抗日根据地。

在此危情关头,李振华虽然不会公开表明自己是共产党,但党组织的指示他是要坚决贯彻下去的,他直言不讳地将党组织提出的形成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原原本本地讲给了刘三九。

“好哇,共产党果真是先知先觉,这一主张我坚决支持!”

听了李振华的话,刘三九十分高兴,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让李振华十分欣慰。

有了刘三九的鼎力相助,对吉东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刘三九这个人和他所率领的这支保安团早就在百姓的心中树立了很好的形象。

九一八事变后,刘三九抓了二十一旅旅长赵连增,拉走了二十一旅近一个团的兵力,又两打榆树,接着又极力维稳塔城乱政局面。

在整个吉东地区的抗日军民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能够与刘三九并肩战斗,李振华对抗日的前途也更增添了信心。

两个人经过周密的研究,最后决定在塔城召开“吉东地区抗日部队塔城联席会议”并制定下步对日方针和作战计划。

会议地点选在了原保安团团部。

原保安团大院内外戒备森严,庞龙带着一个营的警卫对会场进行了严密的警戒。

保安团原有的牌匾已经被日军损毁,刘三九又安排人重新制作了一块牌匾。

上写“中国塔城保安团团部”

这块牌匾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因为牌匾的开头只用了中国两个字,这就让人费解和产生疑虑了。

国民救国军总司令王耀邦、副总司令顾彦卿、参谋长李振华等一众军官在刘三九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保安团。

走到门前,王耀邦一来到保安团大门前,便发现了这块奇怪的牌子,他突然停住脚步,怔怔地盯着保安团团部的牌子,侧过头盯着刘三九皱起了眉头,表情严肃地指向牌匾。

“哎,我说刘团总,你这玩的什么把戏呀!”

刘三九笑了笑信口道:“回到塔城,我还是保安团,老百姓就认这块牌子!”

听到刘三九所问非所答地敷衍自己,王耀邦怒声强调道:“我是说你这牌子写的有问题!”

“问题?啥问题,没看出来!”

刘三九故意笑着说道,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惹的王耀邦更加恼火。

王耀邦沉声道:“这应该写‘中华民国政府吉林省塔城县保安团团部”这样才对,你这怎么把国民政府给整没了?”

这块牌子是刘三九特意交代这么写的,在他的心里早就把民国政府撇到了九霄云外。

“九一八”发生后,民国政府一声不响地就将东北拱手送给了日本人,让处于水深火热的东北人民置身于日本人的铁蹄下而不顾,让刘三九既痛心又痛恨。

在刘三九的心里,他只牢记自己是中国人,而不是哪个政府的,因为他和保安团已经被国民政府如弃之敝屣抛给了日本人。

望着王耀邦不满地等着自己解释,刘三九冷笑着说道:“民国政府哪儿去了,我现在也不知道哇?我只知道我还是个中国人,还是塔城人!去他娘个国民政府吧,我他妈的现在不认了!”

“行行行,你爱咋叫就咋叫!”王耀邦也一时对刘三九的话无法反驳,只好一扭头,背手走了进去。

会议室里挂着长长的横幅,写着“吉东地区抗日部队塔城联席会议”

国民救国军总司令王耀邦、吉林自卫军副总司令蒋柏林并排坐在会议桌的一头。

桌子两边,一边坐着救国军副总司令顾彦卿、参谋长李振华,另一边坐着塔城保安团团总刘三九、副团总王凤菊,其它的就是二十一旅步兵团团长郑廷发,救国军三个旅长以及护路军总司令丁超派来的两名代表、还有铁路游击队队长李延青等。

一个个正襟危坐,把目光一起投向王耀邦。

做为原依兰镇守使兼东北军二十四旅旅长的李岳,不论从地位上还是在军中的资历上都远远在王耀邦之上。

虽然决定召开吉东地区抗日部队塔城联席会议,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是由国民救国军提出来的,李岳表示支持,但他并未亲自出席这个会议。

他只是派副司令蒋柏林全权代表自己前来参加,因此在这个会场上,唱主角的是王耀邦。

不过要论资排辈的话,蒋柏林也压着王耀邦一头。

蒋柏林原为依兰镇守使公署副官长,而王耀邦原来只是东北军二十七旅七团三营的一个营长。连刘三九的地位都要高于王耀邦。

但王耀邦举起抗日,得到百姓的纷纷响应,部队从几百人到几千人,而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万六千多人,部队势力浩大,并且还有共产党人李振华亲自率领的两个补充团的鼎力相右,李岳都对王耀邦刮目相看。

因此,在联席会议上,蒋柏林与王耀邦难分伯仲,只好并排坐在首位。

刘三九虽然身为少帅身边的上校军官,但从眼下的部队来看。李岳和王耀邦都是成建制的正规军,并且竖起了新的抗日番号,队伍也十分庞大,刘三九就无法与之相比了。

王耀邦一脸自豪地不住的用手抹着脑袋,扫视着各位军官,并十分客气地看向蒋柏林。

“马副司令,您先说说?”

蒋柏林推辞道:“不不不,您说,今天您是主角,还是您说!”

“好,那我就先说说。”

王耀邦清了清嗓子,慷慨激昂地高声说道:“诸位,镜泊湖连环战大捷,击毙了天野,挫败了日军的锐气,大长了我中国人的威风,也使一些伪军、伪警察看到和认识到了民族的前途和希望!”

说着,又看向郑廷发道:“郑廷发团长虽然受困于日本人,但又重新打起了抗日的大旗,我们都感到十分的欣慰。

现在,远在一面坡的伪警察署署长邹凤翔也率全体人员和枪械前来投诚,苇河县县长金六和,教育局局长王德裕都弃官参加了救国军。

此外,还有一大批爱国志士,以及学生、工人、农民也纷纷加入到抗日的队伍中。

现在,我们的队伍不是几百、几千人的时候了,而是发展成两万人的大军……”

庞龙突然走进会场,来到大金凤身旁低声耳语几句。

大金凤“啪”的一掌拍在桌子上。“什么,让他跑了!”

在场的人全被惊的一齐看向大金凤。

大金凤站起身道:“王司令,有件要紧的事,我得马上走一趟,如果顺利的话,等我回来再跟诸位细说!”

说完便匆匆离席而去。

原来,青梅通过细致的调查了解得知,春江医院管事魏学海曾在窝龙圈出现过,得知这一消息,不用仔细琢磨和调查,窝龙圈设伏的消息被泄露出去,定是从魏学海无疑了。

魏学海自从当上日本人开的春江医院管事后,一直与日本人走的很近,而且近日来成天泡在妓院和赌场里,花钱十分阔绰。

青梅通过进一步掌握魏学海的情况后,认定魏学海的嫌疑很大,便立即包围了春江医院,可魏学海已经不知去向。

大金凤赶到春江医院,青梅立即快步迎了过来。

“姐,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我们在窝龙圈设伏的消息很有可能就是魏学海泄露给日本人的,我已将全城戒严,这个混蛋刚走没多久,肯定跑不掉!”

“命令保安团对全城继续拉网式搜查,决不能让他跑了!”大金凤吩咐道。

青梅立即又增加了一个小队,重新进行新一轮的搜查。

张宪廷等108名战士全部牺牲,这个痛深深地压在大金凤的心头,她更知道,这108条性命在刘三九心里的分量有多重。

现在魏学海的突然失踪,让她对魏学海的嫌疑更加确信。

可保安团两百多人的骑兵队加上一个大队的步兵,对全城都搜了个遍,却没有魏学海的任何线索,大金凤一时陷入了困境。

青梅匆匆地跑回来道:“我已经安排好了,对城里犄角旮旯和可能藏身的地方再梳一遍!”

“嗯!”大金凤答应一声,但脑子还是不停的思考着。“魏学海是躲在城里还是已经出城了呢?”

他心里反反复复地琢磨着。如果魏学海想出城的话,所奔的方向应该是北城门,只有北门是通往铁路和公路的方向,也是离开塔城辖区的必经之路,而魏学海是匆忙而逃,想最快的离开塔城。

因此说,即使他十分的狡猾,但他根本来不及运用声东击西的伎俩去迷惑保安团的追兵,他定会毫不犹豫地直奔北门而逃。

基于这个分析,大金凤立即将北门做为重点。

“青梅,我们再去北门看看!”说着,大金凤立即拍马奔北门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