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双龙传 > 第5章 渔村落脚,李诚定策

第5章 渔村落脚,李诚定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双龙传!

夜黑如墨,松明子火把噼啪作响。

简陋的小码头上,衣衫褴褛的老老少少来了七八个,除了船上三兄弟的家人,就是相邻的半大小子。

这趟出海不多的渔获,徐哥儿大方的分了些出去,码头上立马欢呼一片。

“二位今晚上就先安顿在易哥儿家,他家大哥在县城做徒工,就易哥儿一人在家,风哥儿家里丁口多,就一直跟他同住,互相也有个照应”。

“客随主便,叨扰,叨扰了!”

穿越二人组在靠岸前,已经穿回半干半湿的裤子鞋袜,海风一吹,浑身难受至极。

黑灯瞎火,也没其他办法,这可是宋朝的穷乡僻壤,没有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如家”入住。

何况两人除了一堆现代物资,可以说是身无分文,别说铜钱,铁钱都没。

舅甥二人把自己的东西,连背带抱,三个“救命恩人”也帮着扛了不少,火把引路,跌跌撞撞的前行。

李诚走在汪朋后面,心中感叹,幸亏把外甥带着,一八五的大个子,可比他一七五的身高更有威慑力。

汪朋步履轻松的跟在“徐哥儿”身后,亦步亦趋,心中的那根弦一直紧紧绷着。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所以在获救上船后,姜汤都是看着徐哥儿入口,他们才敢真喝;

所以他们才没傻乎乎的把现代物品,如打火机之类送给对方;

所以他们许诺的报恩款才三贯钱,而修复渔船的费用只是模棱两可,并没咬死具体数目。

陌生的时空,不熟悉的环境和人员,财货动人心,真要是对方起了歹意,弄死他和小舅往海里一扔……

谁知道会不会再穿回去?舅甥俩可不敢去侥幸尝试一番。

暗藏利刃的那根不起眼短棍,被汪朋绑在左臂外套内,右手一抹就能拔出。

李诚也把折叠工兵铲揣在怀里,真遇上危险,挥舞起来可劈可砍。

穿越者前期最危险,首先要保证人活着,确认相对安全后,才是融入。

至于想办法搞到第一桶金,组建能放心的护卫,那都是后话,对于现代穿越者来说,穿越本身就是最大的金手指。

……

古代的和平年月,阶级固化,大多数底层百姓几乎很少出远门。

不遇上天灾人祸,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所以本乡本土的人皆很熟悉,甚至连海匪、山贼都有根底。

两个怪异口音面生的外乡人,别指望享受所谓热情好客的待遇,更多的是戒备和怀疑。

汪朋和李诚运气好,遇到的这三个小兄弟人不错,热血、善良、讲义气,本身岁数都不大,还没被操蛋的生活过分污染。

再一个是这两人出场方式太神奇,就这么直挺挺站在海面上,刚发现时,三兄弟差点以为见到仙人了。

徐大海相对熟悉这片海域,知道那边有处鬼台礁,时不时会露出海面,但大多数时候都沉在海底,对海上行船威胁很大。

相遇时,从三兄弟真实心理上讲,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俩“贵人”绝对不是凡人。

等救上船之后,比他们高一头的汪公子,也给了三兄弟很大压力。

当时三兄弟中,战力最强的徐大海,已经累到快要脱力。

汪朋他们真要是啥歹意,来个杀人夺船,三兄弟反抗起来也真真够呛。

好在双方虽然互相保持警惕,但是沟通的很顺畅,李诚用了一套他自己准备的说辞,解释了来历。

百年前为逃离兵火,家中祖辈流落海外,在东海上极东处一个大岛落户,祖训是百年后族中子弟一定要回归故土。

这次回归原本准备充分,族中百余子弟,共乘一艘大海船,眼看就要寻到海岸,遇上风暴,最终船毁人亡,只剩他们舅甥俩幸存。

虽然这套说辞漏洞不少,但也能勉强说得通,二人为何衣着、语调怪异,携带的物品很是奇特。

……

现代城市的人很难想象什么叫“伸手不见五指”,一行人如果没了火把照明,真的什么都看不见。

穿越二人组对这个海边村寨情况,纯粹是两眼一摸黑,只能被动地跟着前面的火把走。

好在路程不远,很快就进入一处院子,秦易拿了个小铁棍在主屋木门上捣鼓了几下,开了门招呼众人进屋。

汪朋和李诚被安排在东厢房,一个低矮的土坯台子铺着些干草,秦易不知道从何处找来一张草编的席子铺上,这就算是床了。

屋内的五人今天全都累坏了,把舅甥俩带来的物品在土床上放好,寒暄几句徐大海就告辞而去,相约其他事宜明天再安排。

另外两个少年也是哈欠连天,强撑着给这边“贵客”点了盆炭火取暖,打了声招呼后,去了西厢房睡觉。

整个世界一下子寂静的让人心慌,只有土床下的炭火盆噼啪作响、越烧越旺。

借着炭火的光线,汪朋悄无声息的将遮门竹帘挡好理顺,又把屋内南侧木窗下方,支起一个通风口。

李诚没敢开手机上的电筒,调暗屏幕后,检查了一番物品情况,确认没有遗漏。

松了一口气,两人坐在土床上,拿着手机用文字交谈,就是在手机的写字板上打好后,递给给对方看。

……

“小舅,明天怎么安排?”

“把那套文房四宝出手,听小徐说甘家三公子是县学的秀才,是甘家全力支持的读书种子。

只要三少爷有了举人身份,甘家就能上个台阶,成为名符其实的乡绅”。

“有道理,这种高大上的文房用具,只有读书人才会如获至宝,自用送礼都是杠杠滴,咱们也能弄到个好价钱”。

“我准备开价三百贯,底线在一百贯上下,还要全部是好钱”。

“折合人民币多少?”

“我查了手机里存的资料,北宋一贯钱官方规定是770文,民间公认是750文。

好像一石普通糙米要两贯半左右,一石差不多是现代一百二十多斤。

如果说一文钱相当于咱们一块钱的话,一百贯差不多七万五左右,小徐他们每个月累死累活也挣不到一贯钱”。

“晕,一个月七百五都挣不到?太惨了!小舅,拿了钱咱们去哪?”

“咱们拿不动的,一枚铜钱差不多4克,一百贯得有七八百斤。

这不是大明,金银还没成为法定货币,你试想一下,咱们两个奇装异服的人,拖一大筐铜钱的后果……”

“卧槽!那咋办?”

“我准备直接跟甘家买田落户,不需要好地,小徐说过,岛上没有水浇地,种豆麦的旱田,一亩也就两三贯钱而已。

不怕吃亏,能有个十亩以上就行,唯一条件是必须包落籍,解决身份。

除了许给小徐他们的报酬,咱们留点钱用来满足初期日常消耗”。

“行,小徐他们三人不错,我来试试招揽他们入伙”。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