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91节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9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周老大想,估计爹又嘴贱的惹娘生气了,自己高兴呢,可不能说啊,“不知道。”

李氏数着炕上的铜板,嘟囔着,“我也是傻了,竟然问你,咱俩都半斤八两的,还是别猜了。”

周老大,“……”

有的时候,媳妇的话比爹扎心多了!

二房,周老二两口子属于思虑多的人,想得多啊,周老二想,“有什么高兴事?”

赵氏也这么认为,公公多严肃的人啊,竟然这么高兴,一定是天大的好事了,“明个问问?”

周老二摇头,“爹你还不知道,他想说的时候就说了,不想说,问也白问。”

咳,他才不会说他没胆子去问,他倒是可以套大哥去问,他要琢磨琢磨。

昌廉和董氏分房睡,两个人交流不了,昌廉自己琢磨,爹第一次情绪外放,一定是有大事了,让谁去问好呢,唔,还是要大哥,谁让大哥是老大呢!

昌智和容川在前院,听的不真切,就算听到了,两个人也是不会多想的。

竹兰还真不知道自家的娃太精,都多想了。

早饭,李氏熬的红枣小米粥,主食是包子,古代都是两餐,书院也没有午饭一说,不过有午休的时间,饿了可以带些干粮,家庭好的会带糕点,大家的公子专门有人送午休点心的。

冬日里书院学堂是有炉子的,只是不允许热干粮,会弄得到处都是味道。

竹兰给两个去学堂的小子带的糕点,糕点是昨个买的。

早饭后,周书仁要去送容川和明云去学堂,今天要交束脩,因为现在过了开学,开学入学礼就免了。

周老二凑到大哥身边,“大哥,你看爹多重视你啊,又亲自教导你了。”

周老大,“……你希望爹亲自教导,我可以和爹说,不用羡慕。”

周老二默了,“……”

不,他不想要爹的教导,老大学精了,换以前早就高兴了,现在还会怼他了。

周老大哼了一声,真当他不知道周老二的来意,还不是爹笑声引起的,莫名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可惜不能说,也不敢说,孤独啊!

昌廉一看二哥败了,心里感慨,家里的憨人都精了,谴责的看着大哥,“大哥,你现在一点都没有当大哥的担当了!”

周老大,“……哦,你发现的有点晚。”

这个家谁爱当大哥谁当,他是不乐意当的,这几个弟弟糟心,有事的时候让他在前面,没事的时候也没见多爱护过他这个大哥,一想心酸!

昌廉,“……”

昌智没忍住噗呲乐了,见几个哥哥都看着他,“别在意我,我就是个看热闹的。”

昌廉捂着心口,他也是哥哥,也有个糟心弟弟的。

明云默默的看完,侧头去看憨笑的弟弟,弟弟的教育一定要从小教育,大了就太晚了。

竹兰见董氏目瞪口呆的,淡淡的道:“习惯就好了。”

得了,她白担心了,这么一想都是自己心虚啊!家里的娃弯弯绕绕的多,都往别的方面猜了。

董氏,“……”

这真的是她认识的大伯哥?在她心里最老实的大伯哥?而且说好的兄弟恭维呢?她怎么看到的都是互相挖坑,恨不得多踩几脚呢!

周书仁带着容川和明云走了,竹兰也回屋子了,院子里只剩下四兄弟干瞪眼。

周书仁中午回来的,竹兰等午后没人了,才问周书仁,“过户完了?”

第258章 打探消息

周书仁掏出银票,“一共四百两。”

竹兰愣了,“我记得两间铺子买的时候三百八十两,今年铺子涨价了?”

周书仁解释道:“商户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他们的消息是最灵通的,得了一些消息知道朝廷要放宽一些政策,这不买铺子的多了,价格就上去了,按照市场价,每间铺子涨了二十两,我只涨了十两,想借着机会多聊聊,顺便试探试探。”

竹兰收了银票,“试探出来了没?觉得是套吗?”

周书仁习惯摸胡子了,摸胡子上瘾啊,“不是套,今个我主动提,马东家也没往古董上引,昨个的确是话赶话赶上了,马东家也不玩古董,他就凑热闹参加开的赌局,看好谁就押谁身上,古董高雅一些,不少商户都愿意去看比赛。”

竹兰一想的确是自己过于谨慎了,这才半年,王茹想脱困境不容易,就算王茹脱困了,施卿也不会松懈盯着王茹的,王茹本就是重生的更不敢露出马脚,现在的王茹更惧怕死亡,王茹一定谨小慎微不敢有大动作,有能力找人调查周家,然后做套的。

竹兰放心不少,“昨个忘了问了,古董比赛规则是什么?”

周书仁觉得挺有意思的,讲道:“比赛分两种,一种是自己拿古董参加,一场比赛十个人参加,十人拿着自己带的古董比赛,全部辨别真伪者胜,胜者能拿走十人的所有古董,参加者如拿假的古董,失败后要拿出一件真的古董补给胜利者,如果出现几位都鉴别对了,会加塞鉴别举办者提供的古董,直到有胜者胜出。”

竹兰觉得这个比赛有意思,“你的意思,参加者可以拿真假古董参赛,不过拿假古董的要多带一件真的放到举办者手里?”

周书仁点头,“对,所以我想拿送你的玉镯子参加,这对玉镯子可不好辨别,是否能赢很大一部分要靠它了。”

竹兰摸着手上的玉镯子,乐了,“真没想到,当初你买它真正的大用处在这里。”

周书仁勾着嘴角,“是啊,我也挺意外的,合该我们发一笔财。”

竹兰对另一种参赛好奇了,“不是两种吗,另一种是?”

周书仁道:“另一种带银子报名参赛,一场十人,五关,胜者会赢一半的报名费,一人报名十两,赢的人能拿走二十五两。”

竹兰摸着下巴,“所以更多人参加带古董的啊,而举办者在外开赌局坐庄家,赚押注人的钱,对了,去年来平州,怎么没听过这个地方?”

周书仁,“我接触的人懂这行的人少,而且去的商户比较多,我又不认识商户,所以才没听说过。”

竹兰问,“你想好怎么借董氏姐夫的力了吗?”

周书仁笑着,“你忘了,当初我帮县太爷鉴定古董了,可见董氏姐夫的上司是个爱古董的,我只要表现能力,然后等着他去验证就行了。”

要不是,他怕赢了古董被强卖,他也不需要去借力,马东家透露不少消息,品鉴楼也是心黑的,你要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无依无靠去参加赢了,品鉴楼会压价收购的,这可比开古董店更容易收上好东西。

当然要是硬上茬子,自然不敢惹了,买也会给个公道价。

他没想过等中举再去参加,银钱早弄到手里,他也好提前做别的打算,反正秀才还是举人,在江大的人的眼里,只要没中进士基本没什么区别,不如早早显示一些自己的价值,日后也能少不少的麻烦。

就是不知道他参加的时候会不会碰到好的古董了,上次去看最高价值的古董四百两,难得借力希望有好的古董!

因为如果一旦赢了,是不允许再参加比赛的,所以不管输赢,他的机会只有一次,输了,他没古董再参加比赛了,赢了不能参加下次比赛了。

竹兰眼睛特别的亮,“我能跟着去吗?”

这可是难得的比赛,她也想跟去。

周书仁心疼竹兰,自从来古代就没有过什么娱乐,“不行的。”

不是他不带,带去的女人也都是青倌女子不受尊重的女子,有身份的夫人小姐等都不会去的,哪怕是架空朝代,很多的地方依旧正经女子止步的,怕按上轻浮的名声,毁了一辈子。

竹兰就知道,有些失望,“哎,女人难啊,古代的女人更难。”

周书仁道:“如果这次真的赢了赚了一笔,我想去京城一趟,到时候我们两个去。”

竹兰又有精神了,就连颠簸的马车都能克服了,“好,那你一定要赢啊,输了,我的手镯没了,也不能去京城了。”

她真的挺好奇古代京城什么样子!

周书仁不仅为了银子,为了竹兰也不能输,“我一定不让你失望。”

竹兰想了想,古代的能人大有人在,还是不要给周书仁太大的压力了,“我们努力就行,至少努力过试过了,输了也没遗憾,哪怕真的输了,我们还有五百两银子呢,虽然玉镯是古董,可也才四十两买的,你也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周书仁笑着,“放心好了,我心里有数。”

他是真有数才会这儿有信心的,昨个看了一场比赛,真有本事的鉴定大师没人参加,参加的都是一些觉得自己有些本事,能赢大赚一笔的,老手真没有,所以他的赢面是真的大,他来古代也没断了对古代古董的了解,本事在手心里有底气。

竹兰两口子在谋算着银钱,敲门声,周老二道:“爹,娘,我进来了。”

周书仁坐起身抚平了衣服,从懒散躺着又变回一家之主的模样,摸了摸胡子,“进来吧!”

竹兰无语的看着周书仁,将银票都收了起来。

周老二和赵氏进来,“爹,娘。”

周书仁问,“有事?”

周老二道:“爹,那个我们有事想求您。”

周书仁啥人啊,一眼就知道不是周老二的事,“你说。”

周老二本打算自己慢慢打探的,不想麻烦爹,可他的能力有限,他出去打听了两次都没有任何的收获,以前跟着爹来了平州,他知道爹四处应酬,哪怕爹面上不显,可也能感觉到疲惫,他没深考虑过爹的能力有多强,只心疼爹不容易。

这次搬来平州,他也想自己慢慢打听的,可爹送容川和明云去了书院,他觉得他对爹的认知不全,所以和赵氏谈过后,这事还是要靠爹才行,他自己慢慢打听,不知道猴年马月能打听到呢!

周书仁咳嗽一声,“想什么呢?不是有事吗?”

第259章 坏消息好消息

周老二发觉自己走神了,忙道:“爹,赵氏的娘当初在平州被卖了,只知道是姓云的一家买了,我打探过两次都没打探到,所以想请爹帮着打探下,在平州城里有没有姓云的大户人家。”

周书仁问,“只有姓氏?”

周老二也知道信息太少,“只有姓氏。”

周书仁暗道,云姓的人不多,能买的起下人的一定是大户,虽然平州城不小,可赵家是平州老家族了,平州城的事没有赵家不知道的,拜托赵渤应该能打听到,“我记下了,我会托人打听,你们等消息吧。”

赵氏提着的心落地了,感激的跪下磕头道:“谢谢爹。”

竹兰忙站起身,扶着赵氏,“难得你一直惦记着你娘,好孩子快起来吧!”

竹兰知道赵氏心里有事,没想到是想找娘,她的心里触动很大的。

周书仁听着磕头的声音都觉得疼,对着周老二道:“快扶着赵氏回去,一家人不用谢。”

周老二也心疼媳妇,额头都红了,“爹,娘,那我们先回了。”

竹兰催着,“快回吧,对了,煮鸡蛋滚滚额头,免得肿了。”

瞧赵氏的模样,磕头太用力头一定难受了,幸好她扶的快,这要实诚的磕三个头非磕出脑震荡不可。

赵氏鼻子红了,她感谢爹娘没因娘卖身为奴不帮着找,她上辈子不知道修了多少福,才嫁入了周家。

竹兰等老二两口子出去了,开口道:“赵氏嫁到咱家六年了,也不知道买人的云家还在不在平州。”

周书仁又懒洋洋的躺下了,“官家可能升迁调走,不是官家,应该不会背井离乡的离开。”

竹兰祈祷,“希望云家没离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