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山里有个仙湖村 > 第40章 仙湖股份公司

第40章 仙湖股份公司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山里有个仙湖村!

紧随着自然资源局的工作小组进驻仙湖村,市场管理局和其他各个单位的工作人员也都陆续到了仙湖村。

在各个单位的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下,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自然资源局首先出台了土地征收和置换方案,在电话向局里和市里请示之后,便公布了出去。

对不愿意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可以选择直接补偿或置换土地的方式。

对不愿意以土地入股,但又抛荒弃耕三年以上的土地,政府直接收回。不足三年的,补偿标准以前三年的平均产出的8倍进行补偿。

选择直接补偿的,水田的标准以6.7万元\/亩;旱地的标准以4.2万元\/亩;园、林的标准以0.8万元\/亩的价格进行补偿。

选择置换土地的,将由政府直接在临近乡镇进行安置。宅基地及房屋的补偿标准将根据房屋的结构进行补偿,楼房拆迁补偿费以3300元\/平方米;预制砖砼结构2800\/平方米;砖瓦房屋2400\/平方米;草房1900\/平方米。

除了房屋的补偿,还有异地安置补助费每户2万元。

征收的费用将由市政府专项列支。收回的土地将由村委会统一接收。

通知一出,原来撂荒的人家马上就慌了,一开始还想着上村委会闹一闹,却被自然资源管理局的人拿着《土地管理法》,给撵了回来,最后害怕人地两失,连忙跑到村委会去登记了。

至于那些早就将户口迁出村子,地也撂荒了多年的人家,村委会配合着自然资源局直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将土地收了回来。

最后三天下来,只有三户人家因为小孩在外地买了房,家里只剩下两个老人,便选择了直接补偿的方式,拿着补偿款签署了征地协议。其余的人都与村委会签署了入股同意书。

多年以后,这三户人家看着仙湖村发展得越来越好,甚至以前条件比不上他们的人家,都富裕了起来,再想把户口调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早就没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三天的时间,不仅自然资源局把土地征收、回收和确权的工作完成了,苏阳购买的拖拉机和机具也到了仙湖村,同时运来的还有苏阳在商城里购买的1吨的稻种。

市场管理局也对苏阳提供种子、农机、皮卡都做了全面的评估,最后评估出来的价值达到了79.2万元。

城投公司的投资款也如约地进入了临时筹备组的账号,这也大大缓解了苏阳的资金压力。如果这笔款还不到的话,苏阳都准备拿农机和汽车到市里去做抵押贷款了,这笔钱一到账,苏阳便再从商城里花40万购买了2吨稻种,准备将村里现有的1266亩水田全都种上新水稻。

农业局的工作组也抓紧时间组织和指导村民们,一边从外面再借来了两台拖拉机,一同对村里的水田进行深耕作业,一边对苏阳前前后后购买来的3800公斤种子进行育秧,以免错过农时。

村委会的干部这段时间也是累得不行,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按各自之前分好的工作,下到田间地头,指挥着大家翻修水渠,土地整平等工作。

一时之间,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机器轰鸣和人喊狗吠的声音,让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感觉好像重新回到了几十前“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时候。

苏阳这几天也没有闲着,天天都泡在村委会,跟各个工作小组沟通尽快成立公司的事情。

经城投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市管局的人建议,最后决定新成立的公司性质为股份有限公司,而不再是一开始提议的有限责任公司。

新成立的公司全称为‘豫西省仙湖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城投公司以现金500万元,获得公司10%的股份,村委会以闲置土地的使用权及村委会固定资产入股,作价700万元,获得公司14%的股份,村民以自家的土地使用权和宅基地入股,全部作价750万元,获得公司15%的股份。

而苏阳由以种子、农机、皮卡等实物、自己家的土地使用权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股,作价3050万元,获得公司61%的股份,形成了绝对控股。

同时还能过章程规定了按股份比例推举公司董事、监事等事宜。

苏阳当仁不让地担任了董事长和总经理。

梁刚和何有根则被村委会推选为董事。

城投刚由城投公司总经理和总会计师担任了董事。

村民这边经过选举的方式,选择了苏阳的大伯苏广仁、家里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的章山泰,还有一名则是决定放弃在外的生意,回来支持家乡发展的胡新有。

监事长大家一致推选老书记苏庆生担任,老书记在推不掉的情况下,终于接下了监事长的职位。

至此,豫西省仙湖村股份有限公司的骨架基本上搭建完成了,接下来,就等着市管局审核通过,新公司就算在落地成人了。

2021年3月22日,市管局的领导亲自将豫西省仙湖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给送了过来。

当天下午,新成立的豫西省仙湖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村委会召开了第一次董事会议。

苏阳作为董事长主持了会议的召开,会议上,苏阳将今年的规划大致做了说明。

首先,重中之重是春耕,现在已经过了春分,天气将慢慢回暖,农作物将迎来生长的高峰期。全体员工务必在4月初将村里现有的1266亩水田全都种上新品种的水稻,鉴于村里只有一台水稻插秧机,一天8个小时只能插秧22亩左右,就算人歇机器不停的情况下,一天也只能插秧60多亩地,对于1200多亩地来说,这种效率肯定是不行的。

苏阳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向其他村镇去借插秧机,二是将现有村民组织起来,每人每天插秧一亩地给予200元的补贴,两个方案同时实施,尽量在一周的时间内将水稻插秧工作全部完成。

而做为公司管理人员和村委会干部,被苏阳要求必须以身作则,每天每人完成插秧一亩的任务,完不成任务的,不但没有补贴,还要在年底考评里记上一笔。

其次,在春耕完成之后,桃花讯来临之前,要完成两件工作。

一是完成村里小溪两侧的堤坝的检查和加固工作,加宽小溪两侧,加大水流通过速度。

二是移栽果树,现在村里除了已经开垦过的水田之外,还有大量的山坡和林地,就这么白白荒在那里确实有点可惜。苏阳建议先将这些山坡种上果树,等小溪的加固工作完成之后,便组织人手进行移栽工作。至于品种,则由苏阳联系,负责购买适宜仙湖村的优质品种。

第三,便是修缮和扩建村里的粮仓,或者选址重建新的粮仓。现在的粮仓已经多年没有修缮过了,到处都是漏洞,不仅不能起来防鼠防盗的作用,就连大一点的风雨都挡不住!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我们这次种植的新品种,从育苗到成熟只需要90-100天,意思就是说,留给我们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只有3个月的时间了。如果在第一季水稻收获之前,我们的这个任务没有完成,那我们将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但是现在重新建一座粮仓时间上肯定来不及,所以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修缮,主要对屋顶、外壁特别是离地一米距离的墙壁进行修缮,还有就是防水设施要重新铺设,避免返潮。这样下来,工期就不会太长,时间加紧一些,应该能在两个月左右完成。

最后,还要成立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在30吨的大米生产厂,将收获的大米处理成5公斤、10公斤、25公斤的精制米。

苏阳说完之后,大家对前三条都表示同意,但却对第四条产生了分歧。

城投公司的董事张晓东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再成立一个大米生产厂,大米收获了之后,只需要晒干把它直接卖给粮商或国家粮库就可以了。这样不但能减轻了资金压力,还能减轻了粮仓的压力,并且不用担心粮食因为储存不当,而造成损失。

三位村民董事也举手表示同意城投公司的意见。

村委这边何有根站在了城投这一边,而梁刚一如既往地支持苏阳。

“刚才张总说了自己的意见,那么我也来说说我的想法。”看到大部分人并不同意自己想要再建立一个大米生产厂的想法,苏阳没有直接用自己大股东的身份强压通过,说道:“我不知道今年水稻的收购价,但是从往年的公布的最低价格来看,一般都是50公斤不超过130元。卖给粮商可能会稍微高一些,但是一般也不会超过160元。我说的对吗?”

苏阳以前基本上没有关心过粮食收购价格,这是这几天上网查到的价格,心里也没有底,便问着自己的大伯苏广仁。

“基本上都是这么个情况。”苏广仁想了想,好像去年的价格比这个还低几块。

“按照我手上拿到的资料,我们的水稻大概亩产会突破1000公斤,如果不算上天气因素的话,我们今年应该可以收获253万斤左右,按160元每百斤的价格,能够有400万左右的收入。”苏阳快速在脑子里算了一下,将各种数据缓缓道出。

其他人也在自己心里算着,得出的结论跟苏阳的差不多。

“但是我们的成本比别人的多,首先稻种我们已经花了56万,把秧苗种下去,估计也要花个25万左右,到时收的时候也差不多要花个12万,还有中间的打理、施肥、喷药、灌溉、除虫各种成本,我就简单算个30万左右,这里就是125万了。”苏阳一项一项列举现在及将来要花费的费用,说道:“还有我们购买各种农机、修缮仓库、雇佣人工的成本,我估计最后得到200万左右。”

“咝~”不少人听到这个数字,都倒吸了口气,一开始听着种田能有4百万的收入,大家都觉得很多了,但是经苏阳这么一算,就少了一半。

“虽然还剩下200万,但是别忘了,我们是一个股份公司,我们是要对股东负责的。我想大家都不希望从年头到年尾,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年底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吧!”苏阳的话将在座的人都说懵了,是呀,别看200万很多,如果按股份来分的话,占股只有15%的村民,将面临着近100户来分30万的情况,每一户也只能分到3千块钱左右。

“一年不是可以种三季吗?一年分个一万块钱,不比往年好多了吗?”何有根在心里算了算,小声地抱怨道。

“呵呵,”苏阳被气笑了,不过也不怪他,一辈子都呆在村里,眼界也就那么一点了,“刚刚何村长说的话大家也都听到了。不过,我们难道今年赚到的钱就要全部分完吗?明年我们难道不生产了吗?我们村难道不发展了吗?不过,这也提醒了我,我建议咱们村每年只能拿出50%的利润出来分配,另外一半,留在公司账户上,用来当作发展的资金。”

“我同意!”第一个举手同意的是城投的张晓东,本来分多分少,他个人也得不到一分钱。

“我同意!”第二个举手的却是章山泰和胡新有。

看到这两个人举手表示同意,苏广仁也举起了手,表示同意。

梁刚也跟着举起了手,表示同意苏阳的建议。

城投的总会计师向来是跟着张晓东的脚步走的,也举起了手。

何有根看看左右都举起了手,也慢慢地举起了自己的手。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等会后我做个决议,大家签字后我把复印件贴在村委会门口。”

“话题跑偏了啊!”苏阳自嘲地笑了笑,重新把话题拉了回来,说道:“我不仅想成立大米生产厂,还想成立一个销售公司,专门销售我们仙湖村出产的各种农产品。不过销售公司暂时不急,但是大米生产厂必须在水稻收获之前就要成立。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价格的主动权。”

喝了口水,苏阳继续说道,“我们的大米我初步设想,将形成中、高两个档次,中档的5公斤价格暂时定109元,10公斤的价格定在199元;高档的5公斤价格暂时定188元,10公斤的价格定在368元。在没有组建专门的销售公司之前,我会亲自主抓销售工作,尽量把我们的产品打入到各大城市的市场里去,不能让中间商把咱们的利润全都赚完了。”

“咝~”听到苏阳定的价格,除了城投的两个人之外,其他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按照我的预计,我们一季稻就将获得一千多万的收入!虽然辛苦了一些,但是这个付出是值得的!”

当然值得,本来以为一季能入账400多万已经算是巨款了,没想到苏阳只是加了一个大米生产厂,就将这400多万变成了一千多万,直接给翻了4倍左右!这简直就跟变魔法一样!

这还只是一季,如果按一年三季算,一年的收入将达到恐怖的四千多万!

从来没想过种地还能这么赚钱的村委和村民董事们,直接被苏阳给震住了。就连城投的总会计师也张大了嘴,愣愣地看着苏阳,说不出话来。

接下来,苏阳再提出购买农业机械和招聘专业人员的事情,几乎没怎么讨论便通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