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遇到陷阱也要跳 > 第43章 聊的情深

第43章 聊的情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遇到陷阱也要跳!

“你想什么呢?”就在郭志坚被吴玉琴外表的气质所感染,忍不住在心里暗自感叹时,吴玉琴两眼望着他问。显然,吴玉琴注意到了郭志坚的走神。

“没什么。只是忽然想起一些过去的事儿。来,喝点儿饮料吧!我开车,喝不成酒,要不,真想陪你好好喝两杯。”郭志坚为掩饰自己的失态,赶快拿起饮料杯,同吴玉琴碰了一下。

“你们家只有你一个孩子吗?”吴玉琴喝完饮料,把杯放下问。

“还有一个姐姐。”郭志坚把目光转向窗外。

“是吗?我一直觉得家里有两个孩子是最好的了,小时候,有人陪着玩儿,大了还能互相照顾。可是,我们家只有我一个孩子,从小就觉得孤孤单单的。”吴玉琴微微垂下眼皮,神情显出了淡淡的伤感。

“一个也挺好呀,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全让你一个人吃了。不像我们家,有什么好吃的,我还得和姐姐分着吃。”郭志坚看出了吴玉琴脸上的波动,用开玩笑的口吻说。

“那也肯定是姐姐吃的少,你吃的多!”吴玉琴抬起眼皮,盯着郭志坚的眼睛,嘴角微微动荡着,显出一丝调皮。

“那倒是,姐姐从小就很照顾我。要是没有姐姐,我真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儿呢!”一提起姐姐,郭志坚就觉得心有些痛。脑子里马上就闪电般地回忆起和姐姐相依为命度过的许多艰难痛苦的日子。

接下来,两个人就聊起了各自的家庭情况。从吴玉琴的介绍中,郭志坚了解到,吴玉琴的家庭过去虽不富裕,但还不错的。父母开着一家小超市,收入稳定。后来,为帮助吴玉琴实现当歌星的梦想,父母不惜血本加以资助,几次三番送吴玉琴投名师学习发声,购置音乐设备,四处参加各种比赛等等,这么多年,在吴玉琴身上花了一百六七十万,还是没见效果。这些钱,大部分是吴玉琴父母多年辛辛苦苦做生意的积蓄,还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向别人借下的外债。

听着吴玉琴的叙说,郭志坚越来越感觉,吴玉琴的歌星梦,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吴玉琴的父母把那么多钱投进去,都没见一点儿效果。想想,自己也就那么几十万的存款,就是倾其所有地投进去,恐怕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的。

这样想过,郭志坚原本想通过自己的积蓄,帮助吴玉琴实现梦想的决心,开始出现了动摇。

此时的郭志坚,还没有认认真真想过,他这么上心地想帮助吴玉琴实现歌星梦,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想倾其所有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小了说,无非是为了亲情、爱情;往大了说,无非是为了公平、正义。

就郭志坚而言,为了追求公平、正义,根本谈不上。吴玉琴不是他的亲人,自然也不是因为亲情。所以,他想倾其所有帮助吴玉琴,唯一能粘上边的,只有爱情。可是,他才与吴玉琴认识没几天,在他的心里,虽然对吴玉琴大有好感,大有兴趣,很有爱意;但是,他连准备不准备将来娶吴玉琴当老婆这件事都没想清楚,怎么会真的倾其所有去帮助吴玉琴呢?

所以,他最初的那个想法,只不过是一时的冲动。冲动,这种被情绪暂时左右着的东西,当与现实真正接触的时候,立刻就变得不堪一击。

吴玉琴感情充沛的叙说,在大厅中央舞台上那位琴师轻扬的音乐伴奏下,产生了非常打动人心的力量。郭志坚一边听着吴玉琴的话语,心里一边像大海的波涛一样起伏着,一会儿忧伤,一会儿激动,一会儿又情绪低落。不知不觉中,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就那么悄悄流走了。

就在吴玉琴的叙说接近尾声,郭志坚考虑要离开的时候,突然看到从对面一个雅间里,走出两个人,两个他熟悉的人。一个是在楼下打过招呼的刘启明,一个是万诚公司的财务人员杨文化。

一向习惯守时的杨文化,是在正好八点的时候,走进的花园城一楼大厅。

大厅里豪华漂亮的汽车,西装革履的男人,艳服貌美的女人,打扮暴露,身材曼妙的车模,一下子就把杨文化搞蒙了。一时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赶忙转身走出门外,离开楼门五六丈远,抬头观看楼上的招牌,确认就是花园城,才犹犹豫豫地重新走进楼门。

就在杨文化眼花缭乱,站在门口,不知道从哪儿才能找到上七楼的电梯时,突然发现刘启明正笑眯眯地站在几米远的地方向他招手。

“你不是约我吃饭嘛,这里咋是卖车的地方?”杨文化一走到刘启明跟前,就微微皱紧了眉头问。

“这里的一楼正搞车展,餐厅在七楼呢!老杨啊,好久没见了,今天咱们可得好好叙叙旧!走,咱们坐电梯上去。”刘启明早早伸出手,一把抓住杨文化递上来的手,使劲儿摇着,亲热地问候完,带着杨文化,向前门附近那个电梯走去。

此前,刘启明已经预先在七楼订下一个小雅间。所以,两人一进七楼的餐厅,就直奔那个雅间。

杨文化的家庭收入有限,平时根本没机会来花园城这种豪华的酒店进行消费。他进这种大酒店,多数时候,都是参加亲戚朋友婚丧嫁娶的事宴。如果没有事宴,杨文化一日三餐全在家里吃,根本不舍得上饭馆消费。有时候,出门在外,不得不进饭馆吃顿饭时,杨文化也总是挑那种街面上随处可见的小饭馆,进去简简单单吃上一顿。而且,大多数的时候,也只是吃上一碗面。

两人刚落座,一个身材高桃,穿身红色旗袍,头发梳得光溜溜,脸面滑润,唇红齿白的女子,便将一本制作精美的菜谱递过来问:“你们两位谁点菜?”

“他是客人,叫他点吧!”刘启明抢先说话,对着杨文化仰了仰下巴。

(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