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人在四合院,无人敢惹 > 第36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36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人在四合院,无人敢惹!

蔡减半后座上绑着一条大鲤鱼,然后车把上挂着一桶,何雨水车把上也挂着一桶,两人就如同战胜的公鸡,昂首挺胸的骑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

对于钓鱼佬来说,这绝对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一路上,两人手中的鱼获,格外引人注目,绝对是整条街上最靓的崽。

此时临近中午,大院里的妇人们忙碌着生火做饭,小孩子们在院中嬉戏打闹,老头子们在太阳底下晒着太阳下着棋。

充满着老四九城四合院独特的韵味。

“哟,赵大爷,您吃了嘛,喔,正在做啊。来来,这两条鱼您打打牙祭。”

刚进门,看到打更人赵大爷正在打扫着卫生,蔡减半递上了两条巴掌大的鲫鱼。

说起赵大爷,每日都将大院门口的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也没有什么好处驱使着他去这么做,用赵大爷的话说就是,干净了,看着心里就舒服了。

赵大爷家有三口人,住在大院门口的倒坐房,除了赵大爷老两口外,还有一个孙女,名叫赵欣欣,小丫头七八岁,长得软软萌萌的,可爱极了。

赵欣欣的父母都去支援建设了,多年未曾回来。

赵大爷就像是大院的透明人,很少走进后面的院子,就连前院也很少进去,一家人就生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去参与其他人的生活。

对于这一家人,蔡减半还是很尊重的,子女远行,孩子留守,生活简朴,不惹是非,这才是正常的四九人家。

赵大爷纠结了一会,接过了鱼,笑着对蔡减半说道,“谢谢蔡科长嘞,您大妈农村的亲戚送来了一些炊帚,我给拿俩,你带回家用。”

炊帚就是北方人洗锅刷碗用的工具,大多用高粱糜子制作而成,农村人家家户户都会做。

赵大爷转身回家拿了两把炊帚,塞到蔡减半的怀里。

“嘿,这做工漂亮,那谢谢赵大爷了,家里正缺。”

蔡减半笑着接受了赵大爷的好意。

做人嘛,就是要礼尚往来,单纯的付出不求回报的可能有,但是要想长久,还是要有来有往。

蔡减半告别赵大爷,推着车回到中院何家,大院人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各种夸奖声络绎不绝。

蔡减半笑呵呵的点着,享受着众人的夸赞,但是不为所动。

“三大妈,您别着急,三大爷还在钓着呢,估计也能钓不少。”

——就你们那小心思,谁还看不出来了。

两人回到家,拿出家中的所有水盆,将鱼倒了进去。

看着满当当的三盆鱼,大小有六十来条,差不多有20来斤,这还不算那条“鱼王”。

何雨水瞅着鱼,犯了难,“这么多鱼,得吃多少天啊。”

您们听听,这太凡尔赛。

“你这话让外人听到,非大耳刮子抽你。

行了,别杵着了,你挑两条,给王寡妇送去,我去给李老爷子送两条。”

两人拿上鱼,便各自去送。

李老爷子是院中唯一的军烈家属,门口挂着的“光荣之家”的牌子,格外的引人注目。

敲了敲门,喊了一声,待里面有了回应,蔡减半才推门进去。

床上躺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爷子,六十多岁,腿脚有些不利索,所以很少出门。

老爷子以前是街道上巡逻队的,听说这腿还是在帮着抓特务的时候受伤的。

家里两个儿子,全部上了战场,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也没有给家里留个后。

李老爷子的老伴儿曹奶奶,整日以泪洗面,渐渐哭坏了眼睛,遇风沙就流眼泪,天一黑也看不那么清楚。

而且整个人有点呆呆的,别人喊好多句,她才会回过神来。

街道办看老两口可怜,时不时的就会带着东西来慰问。

相比较后院的老太太,这才是值得令人尊敬的人。

蔡减半走进屋子,看到曹奶奶正在做饭,低着头一直看着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蔡减半打了一声招呼,不知道她有没有听见,便走向在床上的李老爷子。

“老爷子,给您送了两条鲫鱼,您让曹奶奶炖了喝汤吃。”

蔡减半说着就将鱼放在了桌上,这两条鱼稍微大了一点,两条有一斤重了。

李老爷子看着走过来的蔡减半,眼中露出喜爱的光芒,对于当兵的,他总是忍不住的喜欢,就仿佛能从他们的身上看到自家儿子的影子。

李老爷子慈祥的笑着,目光盯着蔡减半说道:“蔡科长,您有心了,还想着我们两口子。”

蔡减半连忙摆手说道:“老爷子,您可折煞我了,您就把我当成晚辈就好,您高兴啊就叫我声小蔡,不高兴叫我声臭小子,我都得乐呵呵的应着。”

李老爷子也不扭捏,应了下来:“行,你小子对我胃口,不像其他人,心眼子不干净,以后我就叫你小蔡。”

“唉,这就对了,您老可别跟我见外。”蔡减半点着头笑道。

“别站着,赶紧坐,我让你曹奶奶给你倒杯水。老伴儿,老伴儿。”

李老爷子指着等着让蔡减半坐下,对着曹奶奶就大喊。

喊了两句,曹奶奶才回过神来,看到屋内的蔡减半,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对着蔡减半打了声招呼看着,准备起身去倒水。

蔡减半连忙拦了下来。

“曹奶奶您别忙活了,我这就回去了,一会还有事儿呢。对了,这鱼是我刚从河里钓上来的,您抓紧炖了,鲜的很。”

嘱咐完,推辞了要起身送客的李老爷子,蔡减半就告辞离开了。

回到家,蔡减半又挑了两条鱼送给了许大茂。

许大茂连连道谢,临走还给了蔡减半一串干货。

回到何家,何雨水也回来了,手里还抓着一大把红枣。

“王姐非塞给我的,不要都不行。”何雨水解释着红枣的来历。

蔡减半看着这干透了的红枣,点头说道:“没事,拿了就拿了吧,赶明炖粥扔上几粒。走啊,带你去蹭饭啊?”

何雨水好奇的问道:“去哪里蹭?”

“你二叔家,你先把鱼分出一半来,带着,我先回屋子拿点东西。”

蔡减半吩咐完何雨水,就转身回了自己院子。

再出来时候,手里已经多了两个布袋。

将其中的一个布袋放到何家,对着何雨水说道,“里面是一些零嘴,你放回自己的房间偷偷吃,没有了再跟小叔要。”

听到零嘴,何雨水立马接过布袋,打开看了一眼,“哇,好多的零食,还有饼干呢。”

惊喜的表情挂在脸上,拉过蔡减半的胳膊,晃悠着说道:”小叔儿,你咋这么好呢。”

“咳咳,你可是大姑娘了,注意点形象。一点零食就把你收买了,这可不行,以后眼光放高点,不要轻易的就被男孩子骗到手了。”

“小叔儿,你说啥呢,烦人,不理你了。”

何雨水身子一扭,拿着布袋回了自己的房间。

将东西藏好,走出房间锁好门,才提留着水桶,跟着蔡减半走了出去。

院中的众人,左等右等也不见蔡减半给自家送鱼。

一双双眼睛,紧紧的盯着何家,见两人终于出来了,手里提着水桶,贪婪的目光闪烁,

“看水桶的重量可不少,这是准备挨家挨户的送?”众人心中贪婪的想着。

然而,就见蔡减半两人,骑上自行车,径直的出了大院,留下众人在风中凌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