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南蛮,我靠图书馆富甲一方 > 第25章 夫妻夜话

第25章 夫妻夜话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南蛮,我靠图书馆富甲一方!

初二下午,就有探完亲的人来糖棚子前榨汁。

叶夏至感叹一句乡下人就是勤快,就出去瞧热闹了。

正在拉石辘的是田寡妇,她儿媳蹲在石辘前面往里放甘蔗。

田寡妇的丈夫去得早,儿子也因病去世,如今一门两寡妇,带着三个娃娃,平时除了种田,就是养些鸡补贴家用。

“你们现在来榨甘蔗,是晚上要熬吗?”叶夏至笑问。

“晚上不熬了,今日榨好汁,明日再熬,省得明日榨完汁,时间又太紧了。”田寡妇擦擦脸上的汗道。

今日虽有太阳,但温度并不高,田寡妇已经满头汗,可想而知拉这个石辘得多费劲。

叶夏至想了想,便道:“妇人力气小,拉这个石辘费劲,不如用甘蔗凳,效率可能会低很多,但好歹省力气,也不用两个人。”

“甘蔗凳是什么?”田寡妇好奇地问道。

“你跟我来看看,我家里就有一个。”

叶夏至带着田寡妇回到家中,搬出甘蔗凳,还给她演示了一下,该怎么用。

“这个好这个好,不费多大的力气,就是费点时间,是哪个木匠做的?”

田寡妇也尝试了一下甘蔗凳,确实不费力,适合她和儿媳这样力气不大的妇人使用,而且甘蔗渣要比用石辘的干一些。

叶夏至这个她自己还要用,便告知她三溪村的韦木匠可以做,最便宜的只需八十文钱。

“八十文,有些贵了。”田寡妇犹豫,想了想又道:“八十文就八十文,卖两三个月的鸡蛋就挣回来了,况且还能卖红糖,我明日就去做一个。”

叶夏至笑道:“就是,有付出才有回报,你先前为了用石辘,在我这交了十文钱,我这就退给你。”

说着就回房间拿出十个铜板。

田寡妇家也不富裕,叶夏至退她十文钱,她也不客气的接着,“只是,我那还在榨甘蔗汁。”

“无妨,等你的甘蔗凳拿到之前,都可以来这里榨甘蔗汁。”叶夏至道。

“那真是多谢你了。”田寡妇感激道。

等田寡妇出去甘蔗汁之后,叶夏至将甘蔗凳搬回去放着,就看见林村长和林三前来。

“村长爷爷,林三叔,你们来了,我去拿凳子给你们坐。”

叶夏至心知他们是来告诉她许癞子事件的后续,便想进去拿凳子出来,坐下慢慢谈。

“不必这么麻烦,站一会儿就行。”林村长阻拦道。

叶夏至闻言,也不进去了,等他说后文。

叶白露听闻声音,也从屋里出来。

林三开口道:“是这样的,那日县衙值守的衙役只是将人关进牢房里,说等初五再审,到时候需要你们出面。”

这么麻烦啊,叶夏至心里吐槽,无奈道:“那我到时候去一趟便是。”

林村长以为她害怕,劝慰道:“你也莫怕,到时候我们叫上几个人给你作证,定不会让许癞子逃脱的。”

叶夏至自然不怕,只是嫌麻烦,不过这一趟县城看来是非去不可,便道:“那就多谢村长爷爷和林三叔了。”

“小事小事。”

林村长父子说完事,就离开了,说是要回去扛甘蔗来榨汁。

叶谷雨夫妻回到家中,杨母坐在正屋里伸长脖子,想要看看她的妹妹们都给些什么还礼。

叶谷雨也看出她心里的小计较,大大方方地将一大包红糖拿出来,放到桌上,又对杨老太道:“娘,我将鸡蛋放到灶房,猪肉用盐腌一下,挂起来腊着。”

杨老太收回脖子,装模作样地轻咳一声,道:“好。”

叶谷雨提着篮子就去了灶房。

杨老太赶紧走到桌子旁,拿起甘蔗叶包裹着的红糖嗅起来,奈何包的太严实,除了甘蔗叶的味道,什么也没闻到。

想要拆开来看看里面,又怕等会三儿媳看出她的心急,便放回桌上,一直忍耐。

等吃过晚饭,所有人各自回房之后,她才拿着红糖进房间,心急如焚地拆起来,解开稻草结,拨开一层层的甘蔗叶,终于看见里面红褐色的长条快红糖。

她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根,闻起来,浓浓的香甜味扑鼻而来,又没忍住掰开一点品尝起来,又香又甜,难怪能卖五十文。

“哎,老头子,你也尝尝这红糖。”杨老太掰了一点,给坐在床上泡脚杨老头品尝。

“嗯,味道不错,没想到老三媳妇的妹妹还有这等手艺。”杨老头眯着眼睛道。

“哼,有这手艺又有什么用,都不记恩的,前些日子老三媳妇没少拿家里的吃食去帮衬她们,如今有这手艺,也不知道主动教与我们。”杨老太一甩袖子,坐在床上。

杨老头不满,“说这些做什么?老三媳妇嫁进来这些时日,给我们老杨家添了个大胖孙子不说,平时干活勤快又利索,拿那么点吃食,你也要计较?”

“我计较?明明是她们不知感恩,教与他们村的人,也不教我们。”杨老太不服。

“好了好了。”杨老头不想跟她吵,便道:“我们自己家有酿酒的手艺,加上那么多田地要侍弄,本就忙不过来,作甚还要一个做糖的手艺?况且我听说,她们教她们村的人是有条件的,要帮工二十几天。”

“做糖又要不了多少时间,甘蔗每年就三四个月份有,刚好又是农闲时,我这不是想给家里多积攒点家底吗?”

“话是这么说,我们一年到头酿酒已经够累了,好不容易在年底歇几天,没必要这么折腾。”

杨家一年光靠卖酒,就有几十两收入,叶夏至她们是靠卖糖挣了些银子,但也是好几十个人帮工的成果,要是靠自己家这几个人,又要酿酒,又要做糖,额外挣的不见得有多少,况且过些天柴头村整个村子都在做糖,到时候价格不见得还能卖五十文一斤。

不过这叶家的小姑娘也真是年轻,这么好的一个方子,说教就教,都不知道自己慢慢积攒。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杨老太恨铁不成钢,又道:

“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老四着想啊,他前天说想要娶县城黄家的闺女。

黄家靠做陶瓷发家,如今家大业大,说是大户人家也不为过,光彩礼钱就要好几百两银子,我们不得为老四积攒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