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南蛮,我靠图书馆富甲一方 > 第48章 流放

第48章 流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南蛮,我靠图书馆富甲一方!

杨老头一听,心道不好,刚想说些什么的时候,他的老妻“哎哟”一声,双眼一闭就要晕倒。

这么多儿子儿媳在场,哪能真让她倒,梁氏和叶谷雨连忙扶着她,带她进去,又是摁太阳穴,又是喂水。

不过她这一晕,不管是真晕还是假晕,分家这话题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毕竟气晕父母,在孝字当头的时代,可是重罪,要是哪个狠心点的父母以不孝的罪名将子女告进衙门,严重的要被罚去做十年八年苦役。

不过杨老太自然是假晕,她平时有些糊涂,但关键时候,还是很精明,要分家,她第一个不同意。

如今手里捏着家里的银钱,一大家子听她差遣,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若是分了家,她还有什么?

不过经历了这件事,老两口都知道,以后不能在明面上偏心小儿子了,对于其他儿子儿媳,也不能太过苛刻。

晚上的时候轮到黄氏做饭,心里憋着气,她随便炒了个青菜,盐都没放,稀饭也是米粒可数。

若是平时,杨老太定然会狠狠骂一顿,这会儿却沉默不语,安静吃着自己碗里的。

然后今日一早,杨老头就将呼呼大睡的杨易从床上拉起来,带去地里锄草施肥。

不管这是不是做样子,起码也算有表态了,杨诗跟杨书脸色才好一点,只是家里的气氛依然沉闷。

叶夏至听完杨家的糟心事,也是为大姐感到心累,同样是儿子多,林村长家都不会有这些幺蛾子,说到底还是偏心导致的。

“那你想不想分家?”

叶谷雨叹了口气,“做梦都想,但上头两个老的不松口,这家分得比登天还难。”

虽说现在家里男人多,重活轮不到她们女人干,而分了家之后,只有夫妻两人,那她就要累很多,但比起自由跟清净,苦点累点又算什么。

叶夏至也陪她叹了口气,也是,除非杨家老两口其中一个过世,不然想要和平分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不过她也将这件事放在心中,看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帮到她大姐,就算分不了家,将她一家三口摘出来图个清静也好。

回到家中,将酒都搬下来,叶谷雨也不着急走,帮着她们把发酵好的霉豆腐码进坛子里。

她知道这是妹妹们要卖的,细节的东西一概不问,比如这豆腐块上为啥长了白毛,外面裹着的棕色粉末又是什么?

她只做一个码豆腐的工具人,说说笑笑地帮着把活干完。

等太阳将近下山,叶夏至想要留她吃晚饭,“反正昌儿有姐夫看着呢,你就留下来吃顿饭嘛,昨天我到镇上买坛子,顺便买了肉回来,今日还有呢。”

叶谷雨摇摇头,“你们留着自己吃,我回去吃,昌儿现在可调皮了,只吃我喂的饭。”

她这样说,叶夏至也不好继续挽留,拿出一坛腐乳,“刚才去你家的时候忘了,这坛腐乳想请姐夫带到县城去给酒楼饭馆和杂货铺的掌柜看看,顺便帮我谈下价格,一坛价格六十五文到七十文钱,若是以后坛子还回来,可以减五文钱。”

一坛子腐乳有五十块,她定的这个价格比零卖要低一点。

叶谷雨接过腐乳,笑道:“好,我回去跟他说,走了。”

“嗯,有空了带昌儿回来吃顿饭。”

岭南雨水多,这一批腐乳下坛后的第二天,就开始下雨,小雨淅沥沥,足足下了三天。

这日天终于放晴,叶夏至揭开盖在酱缸上的斗笠,交代秋分跟小满道:“你俩看家,等下若是要下雨,记得把斗笠盖上啊。”

两人两狗玩得不亦乐乎,听闻姐姐的吩咐,赶紧点头保证。

叶夏至带上个草帽,拿着把剪刀,提着篮子就出门前往南瓜地。

若是要南瓜长得好,就需要时不时地修剪一下侧枝,不然分散养分,反而会减产。

不得不说,煎侧枝还挺解压的,咔嚓一下,就剪一根,等剪完时,篮子已经装满,手里还抱着一捆。

这南瓜藤别看上面毛毛多刺手,将外皮撕掉,掐成小段,用猪油蒜瓣一炒,也是一道非常爽脆美味的下饭菜。

这么多,若是单单她们姐妹四人,不知道要吃到什么时候,于是路上看见谁,都给点。

村民们半信半疑,这么刺手的藤,能吃吗?

叶夏至信誓旦旦,“真的好吃,要把外皮撕干净,很爽脆的,最好放点猪油,若是没有的话,去我家买点腐乳,跟腐乳一起炒,味道也好。”

“你可真机灵,这是给自家拉生意呢。”村民笑道,道过谢之后,便带着叶夏至给的南瓜藤走了。

最后回到家时,篮子里的南瓜藤已经没剩多少,不过也够她们家吃两顿了,而且这南瓜藤,就要新鲜吃,放的时间长就没那么好吃了。

“四姐,刚才村长爷爷说,午时过半的时候,去他家一趟,有事商量。”叶秋分见叶夏至回来了,赶紧道。

叶夏至眉头微皱,问道:“就叫我去吗?”

叶秋分:“他说随便去一个人就行。”

叶夏至点点头,应该是村里有事,不过她家就几个小姑娘,林村长都没落下她们,也是有心。

午饭自然是蒜瓣猪油炒南瓜藤,叶白露三人对于这个第一次的蔬菜也是喜欢得紧,直言好吃。

放下碗,叶夏至便出门去。

到林村长家时,院子外已经站着不少人。

过了一会儿,等人差不多到了,林村长清了清嗓子,道:“我接到消息,过两天有一批从北方流放而来的犯人到我们村安置。”

此话一出,众人开始窃窃私语。

对于流放,村里人并不陌生,除了韦氏一族,叶氏跟林氏都是祖上犯错,在两三百年前从汉中流放到此处的。

柴头村原本只是一个十来户的人家的村庄,因为有了叶氏跟林氏祖上的加入,才逐渐扩大到现如今四十几户。

叶夏至有些疑惑,她们村人口挺多的,要安置这些流放的人,不应该到人少的村子吗?

不用她问,自然有人提出了这个疑惑。

林村长:“这我就不清楚了,他们虽然是流放而来的人,但也未必是坏人,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若他们有居心不良的,那我们就要团结一致,不能让他们坏了我们村子的名声,再者,若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我们关键时候,能多照顾下就多照顾下,就像当时韦氏的祖先接纳我们叶林两姓祖先那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