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南蛮,我靠图书馆富甲一方 > 第256章 拒绝合作

第256章 拒绝合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南蛮,我靠图书馆富甲一方!

叶夏至在决定卖精油之时,就想到有人会想买方子或者想要跟她合作,不过她早就打定主意方子不卖,也不跟人合作。

程家在生意场上浸润这么多年,若是跟他们合作,自己能挣的应该不会比现在少,甚至更多,但这样一来,她就很被动。

她还是喜欢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之前跟檀殊合作,是因为她想为岭南的百姓做些事,与跟程家合作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笑了笑,婉拒道:“还是算了,我比较喜欢自己经营。”

程鑫被拒绝一次并不死心,继续道:“你只需要提供方子,管理经营售卖等方面都由我们程家来,盈利按四六分如何?”

叶夏至好奇:“谁四谁六?”

程鑫轻咳一声,道:“你四,我们程家六,毕竟你只是提供方子,我们程家需要操心劳累的地方太多了。”

叶夏至从容地摇头。

程鑫:“那五五?”

叶夏至依然浅笑着摇头。

“六四?”程鑫依旧不死心。

叶夏至抿了抿嘴唇,道:“我不想跟人合作,自己经营一个小作坊就挺好的。”

程鑫以为叶夏至嫌少,一咬牙,狠狠心道:“那七三总行了吧?真不能再少了。”

叶夏至叹了口气,道:“真的,就算是九一,我也不想跟人合作,不管合作同伴是你程家,还是别的郭家刘家。”

程鑫无奈的摇头:“你怎么有钱都不挣?自己守着一个小作坊,一个月只挣个一两千两有什么意思?”

叶夏至没有立即回答他的话,对于她来说,钱挣得多与少,都没有自由自在,自己做主重要,况且如今精油是独家方子,在如此热销的情况下,她可以按照心情提价或者降价。

要是一旦跟程家合作,那她肯定要受制于程家,到时就会在很多方面都身不由己。

片刻后,才不急不缓地道:“我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反正呢,合作咱就不谈了。”

程鑫泄气地瘫坐在椅子上,半点富家公子哥的派头都没有,完全理解不了叶夏至脑袋里想的是什么。

为了缓和气氛,叶夏至笑道:“不如这样,为了感谢你帮把精油的名声宣传出去,日后你来买精油每瓶都比别人少十两。”

程鑫一听,又精神地坐直身子,“果真?”

一瓶就少十两,那他带来的银子还可以多买五瓶呢,跟别人相比,自己完全不亏。

叶夏至满脸真诚:“自然是真的。”

程鑫:“够意思,那我这次要五十五瓶。”

两人又聊了几句,才签字契。

之后又有长安的商队陆续赶来,不外乎都会打听一下金风玉露在何处卖。

当他们得知金风玉露是叶夏至独有时,不得不都惊叹一下:这叶夏至年纪轻轻,怎么老是能捣鼓出这些稀奇又有价值的好东西?

只是他们终究是来得晚了,冬天花卉比其余三个季节的都少,所以单子都排到了明年的四月份去了。

她先前也尝试过干花能不能提取精油,最后答案是能的,不过提取率让人大失所望,大概只有鲜花的五分之一。

这个提取率,她还不如让伙计们歇息一下,或者是趁冬天的时候做些香膏、熬些红糖来得划算。

天气渐冷,叶夏至决定将今年种的木薯都挖出来。

木薯根茎除了明年自己家种的,其余的全都送出去。

柴头村和附近村子的只分了一些,剩余的全都送给山里面的人家。

苍梧郡山多,山里面还有很多村子,那些村子水田少,山地多,比她们这些在外面的村子更需要。

分到木薯根茎的人家都对叶夏至感激涕。

“夏至姑娘真是个大好人啊。”

“没错,这么珍贵的庄稼都舍得无偿给我们。”

“你刚才听他们说着木薯茎要如何保存吗?我光注意看人了。”

“我听着呢,说是要埋在土里,不能见一点阳光,待来年再拿出来插地里面。”

“行,我回去就埋起来。”

“……”

叶夏至种的木薯不算很多,每户人家大概只分了五六个,生怕被别人觊觎上,都很重视将木薯根茎埋在哪里。

有些人埋在自家后院,有些人埋在自家墙下或者篱笆下,甚至有人在自己床底挖了个小坑,将木薯根茎埋进去。

这些叶夏至都不得知,要是知道,肯定也会哭笑不得。

县衙今年也收获了很多木薯和根茎。

李尧还亲自来请叶夏至去一趟,看一下木薯的产量是否合格,还让她顺便指导一下收获的木薯该如何处理。

负责管理官田的官吏都有几十年的种植经验,雇来的长工也是经验老道的老农。

不得不说,他们种植出来的木薯,何止是合格,简直比她种的产量要多。

她种的亩产是两千斤左右,而官田的亩产至少有两千三百斤。

李尧得知后,大大地嘉奖了一下众人。

他尤其感激叶夏至,只是从长安来时,只是简单轻便地上路,什么贵重的物品都没带,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她。

思忖半晌后,将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字画送与她。

叶夏至打开字画,看到后面的署名,立即笑弯了眉眼,这幅字画的人可是个大名人,现在虽说价值还不高,若是当做传家宝祖祖辈辈传下去,日后说不定值几个小目标呢。

“真是多谢李大人了,我非常喜欢字画。”

李尧笑呵呵道:“夏至姑娘喜欢就好,对了这么多木薯要是不处理,怕是会放坏,你觉得该如何是好?”

叶夏至看着堆满县衙后院的木薯,道:“不如晒干磨成粉,再卖与粮商,得来的银钱可以充实一下县衙库房。”

她去年在县衙住了不少时日,跟唐县令走得也近,深知龙昌县衙有多穷,那个大门的漆掉得斑斑驳驳也没修过。

李尧觉得这个提议很是不错,于是便找来人来刮木薯切片晒干。

处理完事情,叶夏至又去打听了一下江南道人士开在县城的红糖作坊的情况。

得到的消息是,这个作坊一直都没怎么接待客人,而是自己组建的商队将红糖送到北方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