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魏狠人九千岁 > 第239章 再度扬帆

第239章 再度扬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魏狠人九千岁!

静静看了一眼老尼姑,武依梦缓缓闭上了眼睛。

摸了摸武依梦乌黑柔顺的长发,老尼姑叹了一口气。

这么漂亮女人,今后却只能与青灯佛像为伴,实在让人惋惜。

“也罢,施主请等候片刻!”

说完,老尼姑离开屋子,前去准备剃度用的物品了。

大约两炷香的时间,老尼姑始终没有再走进屋子。

感受到身后传来的风,武依梦睁开了眼睛,眼神中带着怒容。

盯着气鼓鼓的武依梦,陈贤一点都没有感到害怕,反倒有些觉得对方可爱。

可爱这个词,要是以前,谨小慎微的陈贤绝不会有这种想法,但现在,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包括了陈贤的心态。

“你想在这里待多久,随你,但你不能剃度。”

陈贤说完,转身离开。

门外,老尼姑正跌坐在地上,一脸惊恐看着站满院落的番子。

她活了一辈子,除了先皇,还从来没有见过有谁剃个度能引起这么大动静的。

“刚才我说的话听清楚了吗?”

止住脚步,陈贤转身看向老尼姑。

“明白了,明白了。”

“里面的是长公主殿下,今后你同这几个侍女一同伺候。”

“是。”

连忙点头,老尼连忙跪地磕头。

毕竟陈贤给人的压迫感实在太大,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么霸道的气势,就连先皇,也比不上。

“陈勇,派两百禁军保护这里,不要限制长公主的自由,但要保护好长公主。”

“是!”

站在陈贤身边,陈勇此时已经被封为了禁军统领。

至于帮助陈贤成事的于禁一,依旧是禁军副统领,不过他的儿子已经成为了大魏最为年轻的将军,独领一军。

能够封他儿子于城如此要职,陈贤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

要知道之前的于城本就经历了数十次大战,战功累累,只是太过年轻未能得到应有的职位。

陈贤这么做,也是顺水推舟。

“太子爷,接下来去什么地方?”

四下无人,陈勇下意识说道。

瞪了他一眼,陈贤压低了声音:“今后不要称呼太子爷了。”

“是,九千岁。”

点了点头,陈贤再度道:“去禁军军营!”

虽然已经大致控制了天下,但陈贤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在他心中,这个朝代虽然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朝代不同,但根据陈贤的了解,这个世界跟后世蓝星版图大致上是一致的。

如今初步掌控了大魏,虽然尚有内忧,但陈贤总的目光还是将目标放在了征服世界上。

狼子野心的倭人、迷之自信的阿三、泰西之地的白皮……通通在陈贤的目标中。

而且,根据西厂传回来的消息。

这一月时间,崔博也没有闲着。

在他的带领下,江南的军队开始出征,到现在为止,岭南地区已经全部被崔博的军队攻打下来。

同时,黔南一带的昭国旧部也蠢蠢欲动,郡县被攻陷,其中有赵昭君代表的势力扩张得最为强大,成功防止了南方的越国前来分一杯羹。

至于定王,虽然仍然在河西之地,但现在已经不听从朝廷指挥,割据一方,而且定王还在紧急安插亲信进入军队,随时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毕竟,河西之地有近十万的军队。

眼下这种情况,如果陈贤在不加干预,一但让崔博站稳脚跟,江南地区就会多出一个吴国,与大魏划江而治。

至于倭国,经过这两年的休养生息,已经开始劫掠高句丽沿海地区。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久,让林智秀苦不堪言。

短短的时间内,林智秀已经送了几十封请求加强驻军的信件给陈贤。

所以,现在陈贤的势力看似强大,但敌人环伺,他还真不能放松下来。

现如今,既然掌控了军队,陈贤就需要继续整军,这样能将军队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同时还能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要知道陈贤可是囤积了大量的先进盔甲武器,现如今,也该让它们派上用场了。

特别是火油,自从平叛以及张掖城一战立下大功后,陈贤便主动将火油炼制的方子主动交给了武皇。

但陈贤手中仍然保留了进一步提纯火油的方法。

经过二次提纯的火油燃烧更为迅速,威力也更加强大。

要是这种东西用在战争中,绝对能给敌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转眼又是三天过去。

此时的十万禁军已经完全换装,同时,整军也完成了。

说是整军,其实也是对前面一个月接管军队的成果进行检验,现在来看,这些军队忠诚度是绝对能够保障的。

同时换上了更为强大的弓弩甲胄后,这支军队的实力自然也更上了一层楼。

除了这一万禁军,跟随陈贤的三千死士此时也成为了皇宫中的御林军。

毕竟武皇丧失了权力后,大魏的权力中心再度回到了皇宫。

至于临仙宫,也因为武皇被带到皇宫软禁而荒废。

皇帝病重,自然是太子监国,而辅政之人,自然是陈贤。

除了辅政,在圣旨中,陈贤还总领天下兵马,获得了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

清晨,朝堂上。

大殿内站满了大臣,其中不少是生面孔。

这些人原本是皇党成员,职位并不高,但现在却是顶替了文官集团成员留下的空缺。

同时,陈贤也对这些人进行了考验,他们都是有真才学在身,绝不是什么酒囊饭桶。

除了卢廷之、苏子詹等皇党被任用,陈贤还将欧阳休、王于崇、严几道、颜殊调回了帝都。

特别是欧阳休,更是被当成下一任丞相在培养,毕竟他年轻又跟在陈贤身边时间最长。

而樊忠言,则是被陈贤留在了巴蜀,稳定局势。

至于姚广,则是死活不肯担任朝廷要职。

他现在已经习惯了担任陈贤的私人幕僚,让他当官办事,他还真不自在。

无奈之下,陈贤只能让姚广接着担任自己的私人幕僚。

除了站满大殿的臣子,就是坐在龙椅上的武卿以及坐在一旁添加的椅子上的陈贤了。

坐在高处,陈贤犹如帝王一般俯视着下面的人。

这种心潮澎湃的感觉,确实与跪在下面很不一样。

或许有一天,他陈贤会成为帝王,成为中华帝国的帝王,而不是大魏的帝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