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且隋 > 第17章 送我猪牙踏长路

第17章 送我猪牙踏长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且隋!

墨家弓弩,结合阿布前世使用的军用十字钢弩,改良了弩弓、弩臂、弩机。

然后,司徒叔侄又根据武侯连弩的设想,加上了一个能装十支弩箭的箭匣,箭匣设计得精巧异常。

阿布也不好意思问明白人家,是怎么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处理弹簧、齿轮、复进的关系。

反正,拉上牛筋和生牛皮的绞合弦,那射击距离可就远的让人咋舌。

另外,由于继续沿用了汉代以来便流传开的望山加长和刻度,更是让精准度变得极高。

一百五十架,够了!

没法跟人阿布前世的军警专用弩比,材料科技没法比。

马弓和长弓,都根据司徒和阿布的发明创造,进行了全面的升级。

马弓结合了手弩的优点,长弓结合了反曲弓和十字弓的优点,整体战力倍增。

这两样武器,全都大规模装备。

七百人,几乎人人有弓弩。

前出侦查者,主要以马弓和弩装配,负责阵战和突击的以长弓和弩为主。

马弓便于携带,但距离近,杀伤力不足。

长弓属于远程性武器,但在马上不便操作使用,适合坚守、防御和远距离杀伤。

弩,中远距离,精准,连发,适合狙击和猛然突击,在丛林中是很适合突然予敌杀伤。

军刀分三种,一长三短。

长型刀具没有大规模配装,只是为专门挑选出来的高壮之士匹配。

按照阿布给出的图样,又经过军中老刀匠反复修改,最后魔改后给出的步战武器,类似于即将横空出世的着名唐刀之一——陌刀。

陌刀,柄长刃长,杀伤力惊人。

但本军的具体样式,又是将原本历史上的两刃六棱改为现在的单刃四棱,最像宋时的斩马刀。

只是长度却做了保留,没有像宋时那样长只有三尺,小气啊!

这柄阿布陌刀(还是偷了大唐的命名权,道歉),通长一丈,重至十五斤。

因为实在太长,只好不再安装刀柄,却由各队选出的陌刀力士自行背负,待带出森林再做安装长柄的打算。

此刀,堪堪做出三百个刀头,材料几近耗空。

短的首先是狗腿,学名是尼泊尔弯刀,反曲刀之王。

现在让阿布抄写过来,直接设计使用。

虽然和它是生死仇敌的关系,但不能不说这柄刀的优秀!

阿布的特种部队——灰影,人手一把。各队的斥候和联络官,人手一把。

阿布的卫队,人手一把。

共一百三十把。

十八剁,就是丛林砍刀。

具体外形已经过阿布的魔改,参照前世苏联空军大砍刀进行了设计,主要为丛林中行军作战使用。

因为具备有极强的砍杀能力,所以树木、杂草等压根就挡不住!

其伤害能力,要迷之相信苏联狗大户的设计科技水平。

你若不信,试试就知道了!

狗牙,就是匕首,就参照当初自己习惯用的指挥官,照猫画虎,全员装备。

在小腿部扎上设计好的匕首套,非常轻便。

匕首,可是这个时代出行的必备品。

特别是在习惯肉食的东北地区,这玩意可是他们的第三只手。

近身搏斗,吃瓜切肉,刮胡理发,修理武器……

七百五十把,多出备用。

行军背囊,也是阿布这次特意设计和准备的一款实用装备。

有两种。

一种是藤箩行军背囊。

利用山中上好的藤蔓,处理后编制成框,再加装一些附件,便成为正式行军背囊。

这种背囊最适合山地行军,除了需要单独制作防雨外套外,具有容量大、质量轻、耐磨损、维修方便等优点。

另外一种,是利用生牛皮和熟牛皮结合做成的作战背囊,类似于阿布前世的野战行军携行背囊。

结实、容量大、防雨、方便背负。

这些背囊,尽量做到了全员配备。

牛皮、猪皮、熊皮的存货,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睡袋。

因为是山地和丛林行军,驮马和战马基本上就不带了,那行军帐篷这样的大型物资自然不能携带了。

于是,阿布因陋就简,借鉴前世自己的见识和理解,便和娥渡丽等一干后勤人员,研究出来了这个时代的行军睡具。

牛皮睡囊,其实已经在很多牧人中广为使用,是很有使用历史的。

熟好的皮子,翻过来封好,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睡袋。

阿布在此基础进行了诸多改良。

为了耐磨,睡袋外层用做了骨胶、生牛皮(光板)等。

里面的毛,进行了疏松和剪短,这样使睡袋变轻和容易叠放,还不影响保暖性。此外,还附加了盖帽和脚底透气设计。

因此,虽然在重量、外观、便捷性上不如前世专业野营睡袋,但基本上能满足现在丛林和野外冬季行军露营的需要。

绳索及爪具。

每人携带八尺牛皮索及卡具,可攀岩、可捆扎、可救难。

若干人一个飞虎爪。

生火材料。

一点干软木棒,燧石,或携带一个小型拉线钻木生火器。

炊事班、特种部队人人装备。

小包针线。

每人都有,部装。

别看是小物件,但用处极为大,每人皆需!

只是针这东西,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个好制作的东西。

急忙打磨做出来的针,很粗糙。

主要讲求实用性,只算是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

缝补、挑刺、扎水泡、放血、疗伤……

药品。

虽然种类不多,但像止血、消炎、止泄、防寒、发汗、提神、补血等药草,在阿布的提点之下,准备了不少。

分别研磨成粉,一种一小包。

然后是,几乎人手一小包百宝药。

还是得感谢这个时代,人们普遍自我免疫能力够高,轻易的小病都能挺过去。

阿布想,只要是没遇上传染性高的病,如天花、鼠疫、流感等时疫,应该能应付过去。

否则,就只能躺平,信天由命!

至于其他,像箭矢、干粮、衣物什么的,全都是制式普通装备,就不再一一列举介绍了。

反正,所有东西,都要能背起来,还不能太影响丛林和山地行动!

十天之后,重影的适应性训练,以及装具使用检验检测,结束!

调整,修改,忙碌。

又三天之后,重影的山地丛林实装作战模拟演习,结束。

总结,做严格的自我批评和整顿。

又两天之后,由灰影和留守卫队精锐组成的“榄菊“突袭队,对重影展开了突然的化装突袭,并将其击溃,主将分别活捉!

检讨,总结,将问题和对策细化,贯彻……

又三天后,重影进行了誓师大会!

秋风飒飒,满地金黄。

清亮的空气里,带着离别的哀愁,以及即将出征的杀气!

阿玛格王蔻,以部族之母、王氏嫡女(公主)身份,授阿布契郎主帅大旗。

阿布契郎,再授各队队旗并授主官印信符。

屠杀野猪,采猪獠牙,宣誓开拔。

按照粟末人的风俗,王蔻在萨满吉祈祷施法之后,将新采的最大猪牙,挂在阿布的脖子下面。

灰影和各队斥候、联络官们,在图的率领下,已经开始前出带路、探路、警戒、设置路标……

左队,做为先锋队率先出发……

右队,出发……

中军卫队,正在出发在际。

王蔻递给儿子壮行酒,强忍着不舍的泪水。

“雏鸟终会长大,苍鹰就应该搏击长空,愿我儿旗开得胜,万里如虎!”

阿布一饮而尽。

然后,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抬首道:

“阿妈,请安心休养身体,待儿打通道路,汇合阿爸,立时来接您和众位亲人回家!”

然后,站起身来,对着司徒友明深深一拜,又对留守的众人一拜。

“先生,众位兄弟姐妹,保重!”

司徒,带领大家郑重的对着阿布一拜。

阿布回转绕到大黑马后,却是娥渡丽等在那里。

阿布走近她身前,看着娥渡丽通红的眼睛,突然猛地一下,就把娥渡丽重重的抱在怀中。

呼!

一股疾风,便在两人急速靠近的胸膛缝隙间,向上窜出。

这股胸风,吹晕了娥渡丽,也让阿布契郎闭上了眼睛……

分开久久纠缠在一起的唇舌,阿布在娥渡丽耳边悄悄说:

“照顾好阿妈和自己,帮我看好咱们的这个家!”

然后,毅然推开还有些晕乎乎的娥渡丽,背起自己的行囊,一挥手。

白青冲天而起,飞向天空。

胡图鲁摇动帅旗,中军开拔……

娥渡丽怔怔的看着直行军中、再没回头的阿布,强忍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娥渡丽,已经没有了双髻,俨然是一副妇人的打扮。

娥渡丽的少女时代,已经于昨日亥时宣告结束!

后队出发。

这,是一次阿布在这个时代的自我长征。

最艰险的道路,是山地丛林。

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

丛林长征,是播种机!

通过徒泰山丛林长征,重影将士们,将证明自己、掌控命运,更将这支部队深深地打上阿布的烙印。

丛林长征,是宣传队!

通过徒泰山丛林长征,加强融合,促进友谊,为塑造钢铁、善战的重影部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宣扬美好,树立自信,灌注军魂!

丛林长征,既不过分艰险,也不过分寻常,不长不短,危险可控。

刚刚好!

这样的长征,估计会历时一个多月。

这对于阿布契郎这种半吊子统帅,刚刚就好!

陀太峪,渐渐从喧闹杂乱中,归于有条不紊。

不久,又在有条不紊之中,转入平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