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且隋 > 第227章 对手

第227章 对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且隋!

因为按照大将军殇所说,就是在攻取黎阳仓时,发现了魏征的才能。

至于是不是,鬼才能知道!

这样,殇设法就从李密那儿要了魏征,并安排做了右路骑军的长史。

一步登天,从此阳光灿烂!

反正,魏征成了殇最得力的谋臣僚佐,过得也很开心!

这一次,等攻下太原郡南部重镇和顺,殇便任命他和顺总兵,统管三县。

魏征,人生当中第一次成为了地方大员。

而这机会,全是来自于殇!

贵人啦!

羊头崖,因为此处小山头顶覆盖时状如羊头而得名。

水源充足,避风温暖,易守难攻,后路通畅。

这里,是个绝佳的扎营之地。

此时,营中主帐之中,李二和一干将领,正在热烈地讨论着……

躲在寿阳城中的兵马,加上原本从各城撤出的残兵,也就堪堪七万余人。

现在李二带来的右路军主力,在分给汾阳的于筠一部分之后,也就三万五千余人。

这样李唐在寿阳的兵力,也就刚刚和殇的兵力持平。

在这种状况之下,殇肯定不会贸然进攻。

如果正在攻城之时,突然让喜欢搞突袭和抄人后路的李二来一下子,那就不妙了!

李二知道这一点,所以并不急躁,而且故意将自己的营盘设在殇的右路,就是起震慑作用。

而如果依然如李孝基这般,将兵力全部龟缩在城中,那反而让殇无所忌惮。

想攻就攻,想围就围,进退自如。

没办法,这时候的李唐大军中,并没有多少绝世将领。

“平城那边如何?”

见大家情绪渐渐稳定,李二又问南边平城的情况。

“应该也不会很好!”

李孝基哭丧着脸说道。

“今日早上收到的消息,平城县令刘驰、郡丞萧大可,以及从乐平、辽山、和顺撤回的当地力量,也就五千之数,正在死死守卫。”

“据他们说,这一带的殇骑,并不追杀逼迫,只是跟在后面,直到撤入平城。”

“这么说,西南三县我们已经丢掉了?”

李二皱着眉头问道。

整个太原盆地趋势的恶化,超出了他的想象。

其实,这也只能说这些年太原盆地相对封闭,遭受战乱兵祸的压力很小。

有太行山这样的天险在,李渊只是将精力放在各个关口要隘上面。

那些盆地中的县城,往往都是在专注于发展生产,很少有抵抗兵乱的意识。

表面上李渊上报给朝廷的报告是乱匪横行,可实际上那些所谓的乱匪,全是他们家秘密从河东、陇右、河南招募的起事兵马。

这些人,又怎么可能去骚扰自己的衣食父母?

但是等李密突破井陉道,进入盆地,这乐子就大了!

所有的县城,毫无准备。

兵力已经被李渊父子拉空的太原盆地,根本就不是如狼似虎的殇骑对手!

说实话,承平日久的县令、县城,有几个敢于冒着屠城的危险,去抵抗声势异常好大的入侵者?

他们既没有誓死抵抗的意识,也没有负隅顽抗的能力!

“李密贼已经将全部兵力,投入到咱们这里,这是我们没想到的。”

“这些年,他们一直在河南、山东、河北一带和官军恶斗。”

“父王还想着有他们吸引官军的力量,给我们南下大兴创造机会。”

“现在看来,还是想得过于当然。”

对于大后面突然出现的变局,李二已经与自己的幕僚团队,在路上经过了深入分析。

因为阿布的乱入,将他在起事阶段最大的谋臣杜如晦给搞走了。

但是他身边,还有另一位比较厉害的谋主。

谁?

柴绍。

就是那位没能成功娶到李秀宁、差点因为相思病而挂掉的,钜鹿郡公柴慎的大公子。

现在,这家伙是李渊麾下的马军总管,此次也跟着李二前来抵抗李密的入侵。

“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没能派重兵守住井陉道;而今日从雁门传来的消息,那窦建德也从飞狐陉过来了!”

柴绍接着李二的话说道。

李二点点头,旁边的李孝基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或许也是个好事,这窦贼与那刘武周斗起来,我们刚好能做渔翁呢。”

“这样,也可以减轻我们在北方防守的压力,这宋金刚实在凶的紧。”

“我现在才知道,一个叫尉迟恭的恶贼,竟然将天门关也拿下了!”

“刘武周,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猛将?”

李孝基,看来最近的挫折折腾的够呛,话语里全是悲观。

“是啊,我们还是有点小巧了刘武周。”

“不过,现在这窦建德一去,估计也够这姓刘的喝一壶!”

“希望他们打得头破血流,等刘武周本尊扛不住了,自然就将这宋金刚和尉迟恭召回去了!”

这时,一直坐在旁边没说话的许洛仁说了话。

显然,这位李二的发小,将太原北方压力减轻的希望,寄托在人家内乱上面。

“也不是没这个可能,但要想彻底改变北方危机,害的靠我们自己!”

说话的,叫侯君集。

他,乃是当年李二在长安少年时期的好友。

不像许洛仁和乔轨,他才是最近辗转千里,来到李渊军中,跟了李二。

他的眼光,倒是非常敏锐。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将来无论谁胜出,都会将最后目光,转向咱们这里,一直到京师!“

“以窦建德的野心和眼光,绝不会把自己变成一个随遇而安的井底之蛙!”

“争霸天下,才是他的终身目标。”

李二听了发小侯君集的话,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很是赞许。

“大家的分析,都不无道理。”

“窦贼和李贼,突然间插脚河东,的确是让我们措手不及。”

“但事情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得想办法面对。”

“先说说这个叫殇的,大家可有什么破敌良策?”

李二见大家的话有点说远,便将焦点重新拉到目前的战事。

“这殇,据说来自辽东契丹一带,里面全是当年不堪官府欺压和高句丽、契丹人欺负东北人!”

“什么汉人、突厥人、契丹人、室韦人、靺鞨人、高句丽人,甚至还有不少百济、新罗人呢!”

说这话的,是李二的铁杆唐俭。

他是戎州刺史唐鉴之子,今年一直跟着李二在晋阳厮混。

现在既是李渊大将军府的记室参军,也是李二帐下左军司马。

平时,也负责收集天下英豪的情报。

众人平时,最关注的是李密、翟让,对他手下的一下将领,并不怎么了解。

听了唐俭这么介绍当面的对手,便立刻开始认真的听起来。

“直到现在,江湖上人都不明白,这李密是如何突然败走豆子岗的。”

“李密极其手下的那帮人,也个个都是讳莫如深,绝口不提当年之事!”

“只知道自那以后,瓦岗寨便慢慢衰落!”

“就连他们大当家翟让,也是只闻其声,从不见了真人露面!”

“人们地下私传,现在的瓦岗寨,就是吃人的无底洞!”

“有多少慕名饱吃饱喝旗号而去投奔的人,全没了身影!”

段志玄的话,让在座的众人脊背后面,感觉凉飕飕的。

“而这时候,正式杨子灿升任豫州公关府前后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猜想这离奇变化全和这个朝廷鹰犬狗贼相关。”

“或许,杨阎王的名号,也因此更加响亮!”

唐俭说着说着,就不忘和李二一样,把所有的李唐大军遭遇的坏事情,都归结到杨子灿身上。

奇怪的是,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怀疑这事儿和杨子灿没有关系。

敦煌公说得没错,这杨狗贼就是喜欢搅合。

大隋的任何事情,只要粘上他,总会发生些让人瞠目结舌、稀奇古怪的事情!

狗贼!

没错!

“再说这个殇,举豆子岗那边,活下来的咱们眼线汇报,当时这李密初到豆子岗时,身边保存得最完整的力量,就是这个殇!”

“不过,也就整整齐齐五千人,全是清一色的精骑骑兵!“

”也不知道这李密和殇,是如何在丧失掉那么多力量的情况下,保留了这样一支精兵,也算是李密再次起家的核心力量。”

“据我们的暗桩了解,原来在瓦岗寨跟着李密的大将,都不见了。”

“如徐世积、赵仁基、孟让、李公逸等。”

“而最让我们惊讶的,却是翟让身边的那些江湖闻名的猛武,也自此再无他们任何消息。“

“比如,单雄信、王伯当、李公逸、张亮、邴元真等人!”

说起这些人,李二的目光中不无流露出羡慕而贪婪的目光。

“如果,如果自己有这样一批人才,那还用现在这么憋屈?“

“就是不知道,当年在瓦岗寨、代海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只知道河南剿匪总管张须陀,自从那一战之后,便重伤回到洛阳养病,不久之后便死了!”

“唉,这事看来自己和老爹有点疏忽了,应该早早查明真相才对!”

“不行,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李二如此想着,也没有打断唐俭。

“李密的旗下之军,分为本营和百营,其数现在大二十五万到三十万之众。“

“本营之众,先是幕府和亲卫营,然后是左右本军。”

“右武侯大将军殇,主要为骑军,下面是青龙骠骑将军库敖曹,白虎骠骑将军库巴丹”

“其数量,最初是五千,到现在达三万骑。”

“左武候大将军李君羡,主要为步兵,下面是朱雀骠骑将军田留安,玄武骠骑将军周文举。”

“其数量,最初不到两千,到现在达十二万。”

“其他的,便是百营,全是投附的各路贼匪,每一股单独成营,人数千万不等。”

”但百营之首,便是原来豆子岗格谦的大将、燕齐营大将军高开道。”

“王世充灭了格谦之后,这家伙便率领五万精兵,投奔了李密!”

……

“那么,现在那个李君羡的人马,在哪里?”

李孝基直到现在,才明白李密的军队构成情况,于是问出了大家一直忽略的问题。

“目前斥候汇总的消息兵部全面。但我们估计,盂县、石艾这些东北部地区,应该是他的兵马!”

“因为殇贼的力量,无法做到将人马撒这么开!”

“而在阳泉,已经有探子来报,主要是李密的亲卫营和高开道的人马!”

唐俭分析道。

“那里有多少人马?”

李二突然问道。

“本营亲军,四万,全是从各营挑选的锐士。高开道的人,现在差不多有三万五千左右。”

唐俭想了想,说道。

“这么说,但年攻打黎阳仓之后,这高开道的兵马并没有得到补充?”

李二若有所思,又追问道。

“哦?”

“这个,应该,可能是吧,反正当初这高开道离开豆子岗的时候,格谦给他整整齐齐五万人!”

唐俭被李二的话问得一愣,然后莫名其妙地说道。

“这高开道,是怎样一个人?”

李二的目光,突然变得亮起来。

“他,他……大将军是说?”

唐俭慢慢琢磨出意思来,面带喜色地说道。

众人不明所以,全都看着这两个人。

李二却不解释,笑着点点头。

……

这一晚,李二军帐中的灯火,直到很晚才熄灭。

第二天,殇收到了李二的一份信。

信的意思,很简单,一共两条。

首先,李二代表唐国公李渊,对于李密和殇这种不告而取的强盗行径,很不满,表示强烈的抗议。

其次,表达了对李密所部被狗官军欺压,不得不辗转流离、翻越天堑太行山,到太原盆地就食表示同情。

第三点最重要,大家的目标一致,凡事可以坐下来谈,李唐不缺钱粮、不缺土地。

如果合适,他李二本人并不反对,挤到一起来共同推翻腐朽的隋庭。

殇看着这份辞藻华丽、洋洋洒洒、冠冕堂皇的信,不由笑了。

果然,如自家子灿儿预料的一样,李二想的还是收买、联合、糊弄李密!

可是,现在的李密,还会上李唐家族的这个恶当吗?

呵呵,难!

很难!

非常难!

不是李密不能,而是他不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