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且隋 > 第232章 京兆

第232章 京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且隋!

好在,有已从皇宫内府交由民部管理的隋通盐运。

从今年开始,这个巨兽已经爆发出巨大的钞能力,有了可观的进项。

如此,才让紧张兮兮的民不是浪韦津,长出一口大气!

杨子灿搞出来的这个盐运,真他娘的赚钱啊!

盐场售卖,盐引竞价,盐运包费,河运关税……

韦津,总算有了笑容!

而直接受益者杨子灿,也有了笑容!

骁果卫铠甲供应紧张的局面,还是在去年年底扩大了铠甲署规模之后,才有了明显改善。

铠甲署,就在少府监下面。

少府监的监令,以前都是由太府卿、将作监大匠何稠兼领,同时由将作少监阎立本协理。

本来铠甲署,只是负责皇家子弟、高品武官、大内禁军、出行仪仗等的铠甲制造,产量和需求比较有限。

可是这两年,皇直骁果卫的规模越来越大,俱装铠甲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旧的铠甲署,人员和场地,越来越满足不了皇帝的要求。

所以,等何稠跟随广皇帝南下后,这铠甲署便直接划归到兵部。

现在,兵部左侍郎、骁果卫大将军、卫王杨子灿,还兼领铠甲署的差事。

反正在广皇帝和杨侑的眼中,这家伙就是个救急的万能选手,没人愿意干的都交给他。

唉,虱子多了不咬人,那就干吧!

结果,铠甲署的地方变了。

一处在大兴,一处在洛阳。

占地面积和人员规模,没变。

变得,却是制造铠甲的流程和设备!

哇!

……

骁果卫铠甲的供应量,阶段性的飞速提升!

人还是那人,事儿还是那事,怎么就一下能生产出这么多的东西?

杨子灿,真能点石成金?

……

杨子灿,很愉快,也很忙碌!

那些新招募来的骁果卫新兵,摸着新发的漂亮全套铠甲,也很开心!

不过,如果没有严酷的训练和枯燥的纪律学习,那就最开心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哦!

骁果卫,现在人数一点也不少,经过多次扩军,现在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

但就一卫而言,也算是数量最为庞大、战斗力最强的。

要知道大隋历史军队规模的顶峰,也就一百七十万。

那可是十六卫的总数!

年初,大隋全国在编的府兵总数是八十万,这里面就包括骁果卫。

替皇帝掌握这样一支耗资巨大、战力惊人的部队,杨子灿的担子不可谓不重。

因为在担任骁果卫大将军的同时,他还是兵部左侍郎、雍州总管府大总管。

至于像京兆府尹、铠甲署监令等这样的职务,只能算是附带。

要不是有总管府和卫王开府的庞大幕僚,这工作还真的玩不转。

但实际上,杨子灿干得很不赖!

没人知道,在那些开府幕僚背后,杨子灿还有一直上千人的重影、搜影为他服务。

否则,就是有十个杨子灿,把他掰碎搓细了使,也不够用……

大隋骁果卫,现在分成了左中右三分卫。

骁果左卫,就是原白道城大营。

骁果右卫,跟随皇帝秘密北返,现在驻守东都。

骁果中卫,则跟着卫王杨子灿,驻守东都。

杨子灿现在除了要抽出经历对付其实汹汹的李秀宁,还要严密关注陇右塞北一线的军民两政。

随着将薛举送入河东,窦建德、李密分别进入刘武周、李渊的地盘,整个大隋北方的局,基本上按照广皇帝的设计一一实现。

现在他的任务,就是防止好不容易入局的各股势力,外溢!

因此,围绕与河东诸郡接壤的塞北一线,阿布进行了大量的军队调整和整合。

骁果左卫,现在西撤榆林郡榆林、富昌一线。

经过周期轮防,现在保留满额编制五万。

主将是折冲左郎将、总管王辨;副总管果毅右郎将阿古达哥。

这支军队,主要任务有两个。

一是防止刘武周的反军和薛举的“贼军”西顾,窜入榆林郡、延安郡,同时威慑阴山南麓。

定襄郡太守蔡王杨智积、榆林郡丞王才,两郡合兵,大体上有近六千郡兵。

南撤的阴山、马邑、雁门一线的长城戍卫,也有近两万。

还有近七万四千多从定襄、马邑扯出来的百姓。

要问京师太仓的那么海量的粮食、绢帛去了哪儿?

这里。便是去向之一。

现在,这一带的军民,加上榆林郡本地的,大致有二十万左右。

他们,和驻守在雕阴郡的佳县、延福、城平、延川、延安、义川、咸宁一线的灵武范贵大军南北呼应。

范贵的人马,主要是原来白羊川剿匪后,并没有解散多少。

经过兵部重新编组整合,塞上六郡的地方鹰扬府府兵,共四万五千人。

范贵,因在白羊川剿匪中表现卓异,现已被擢升为右御卫大将军。

他原来的属下,灵武郡鹰扬郎将李通,也被提拔为果毅将军。

当然,这也仅仅是本部人马。

现在在陇右以北诸郡大城,还有大量从河东南部地区扯出来的大量军民。

楼烦太守阴世师、汾阳宫监萧仁贵、离石郡太守杨子崇,定襄郡太守、蔡王杨智积等,都分别安置和驻守在各郡诸城。

像楼烦郡、离石郡西撤的鹰扬府府兵,差不多有六千余人,全部归到范贵所部。

而这两郡的近三万百姓,都被延安郡、雕鹰郡、榆林军相近各城安置。

而从大兴城陆续送来的太仓粮食、绢帛,正好满足了这些人的生活所需。

骁果右卫,现在也有四万人。

有折冲中郎将、骁果卫右卫将军来弘,以及折中中郎将、次将军麦季才统领。

原骁果卫右将军沈光,因为被派往江南大营协助剿匪,所以并没能和广皇帝一起北返洛阳。

现在,他领着一万骁果中卫,跟随陈棱的大军,在江南活动。

留在杨子灿身边的,是满编的五万骁果中卫。

折冲中郎将、将军秦琼为主将,虎贲郎将、果毅将军王萧安为副将。

手下还有虎牙郎将程知节、果毅将军李德奖等。

其实,骁果右卫,算是杨子灿做为骁果卫大将军的近卫部队,实力也算是骁果卫大军中的翘楚。

因为时常在杨子灿的眼前晃动,所以这训练的强度和效率非常高。

只要杨子灿一有空,就将骁果中卫和胡图鲁带领的五千亲卫一起拉练。

不练到龇牙咧嘴,据不罢休。

比如最近,不知道大将军受了什么刺激,常常半夜三更搞突击。

五万五千人,好吧!

可不是什么几百人的小队,这动辄来去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钱,花得哗哗的。

佐官幕僚们的汗水,也是哗哗的。

最要命的,是五万五千人的骁果卫,脚底子都慢慢生成了厚厚的老茧!

为啥?

很多时候,大将军要求赤脚超远距离行军。

一个字,给我跑!

轻装跑,负重跑;白天跑,夜间跑:吃饱跑,空腹跑……

刚开始,骁果卫常常给跑得溃不成军!

兵找不到火,火找不到队,队找不到旅,旅找不到团……

甚至,还有跑失踪的!

结果,杨子灿不惩罚将士,而是按照跑丢、掉队、失踪的数目,惩罚各级主官、副官。

惩罚的方式,很特别。

既不罚薪俸,也不将官阶,而是体罚!

每一次拉练完,最忙碌的就是长史和法曹,即从左卫调过来的杜如晦和郭昶 (chǎng)以及手下人。

他们依照杨子灿亲自制定的骁果卫军令,核对各率跑丢的人数,然后一一计算各级主官的体罚方式和书目,并由专人监督施行。

杨子灿,自然是不会将自己也纳入其中,来个身先垂范什么的。

那样,会落给骁果卫军监卢楚上眼药的把柄。

……

卢楚,广皇帝南下之前不是将他调到河东郡担任郡丞了?

嘿嘿!

广皇帝一回到洛阳,就把这个敢于犯颜直谏的家伙,调了回来,并且送到了杨子灿身边担任监军!

而他河东郡郡丞的位子,则用禁军亲卫张子吒顶替!

这样也好!

掌握着骁果卫这样的猛兽,必须要一个皇帝信得过的监督着。

可不要再让语文兄弟那样的事情,再来一回。

这人一到,多给杨子灿上点眼药,也好让苟延残喘的皇帝,更放心一点!

……

这样的拉练活动,整整持续了两年多。

结果是,现在骁果中卫的官兵,无论跑得多匆忙、狼狈,都会很注意保持基本建制单位的完整。

当然,这不对真的他娘能跑,骑在马上的能跑,走在路上的更加能跑!

兵能跑,将能跑;武官能跑,文官也能跑。

帅吗?

也真的能跑,跑得贼快!

还是那种,能把人跑绝望的那种!

“府尹大人,同官急报!”

仍然兼任京兆丞的刑部左侍郎骨仪,匆匆从外边进来。

他手中,拿着娘子军进军冯翊郡下邽的战报。

“骨大人请坐,我看看。”

阿布示意胡图鲁上茶,自己便拿过急报打开细看。

……

原来,李秀宁的娘子军,见到李渊的李唐大军一路攻城拔寨,于是也想呼应其父,将南下攻击大兴城的路子给扫清。

于是在杨子灿刻意制造的假象中,接连拿下了京兆郡好多城池。

这不,从扶风郡开展,接连拿下了不少地盘。

在李秀宁亲自测试过杨子灿的软硬之后,心中更是有点挑不起自己的第一个“男人”。

大名鼎鼎的杨子灿,雍州总管府大总管,卫王,果然是个废柴王爷,纨绔子弟。

这些年获得的名声,除了过得去的颜值,其他的都是包装出来的。

你看,明明京兆郡有五万据说最能打的“骁果卫”,可总是不拉出来溜溜,和自家的娘子军干上几仗。

这是啥?

明明是怕了,担心露馅啊!

看看都是什么军队在抵挡自己的娘子军?

全是京师的卫戍部队、京兆郡的鹰扬府府兵……都是什么啊?

投降的都不少!

这不,士气和信心大涨的李秀宁,开始图谋更大的目标。

比如,直接相向而战,直接打通李渊南下的通途。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并没有注意到,随着占领的城池越来越多,自己的兵力被分散了……

原扶风郡太守窦璡,现在的三辅大总管,绞尽脑汁,将自己能动用的门生、故旧,全部安排进李秀宁打下的城池中担任文官、武将……

没办法,那些城中无一例外,都是一座座被搬空的城,没有官吏、没有粮食、没有商贾……

只有,嗷嗷待哺、面无表情的普通老百姓……

对于杨子灿、屈突通等人在军事上的“软弱”和“不作为”,朝堂和民间议论纷纷。

奸臣、软蛋、狗贼……这样的名号不绝如缕!

甚至,开始有杨子灿、屈突通、骨仪等人大战之计寻欢作乐、大发国难财的故事,有鼻子有眼。

一时之间,三辅之地,朝中无好人!

杨子灿做为京师之地除了越王杨侗之外,最显赫、最大的留守大员,还是不为所动、五行我素。

娘子军要打,就派地方郡兵和京兆卫戍部队打一下。

但决不允许把自己搞的伤筋动骨,打不过就跑,能坚持就扛一下!

目的,就是疲敌和示弱!

但是,在守城官军,必须要在城中的官员、商贾、粮食、物资,以及愿意走的百姓彻底安全撤离预先制定的郡县大城,才可以离开!

现在,接受人口和粮食最多的郡,就是扶风郡和冯翊郡周边的一些大城。

如天水郡的上邽、秦岭、成纪、陇城、清水、冀城。

安定郡的安定、良原、鹑觚、朝那、阴盘、华亭、临泾。

上郡的鄜城、中部、敷城、洛川、三川、洛交。

上洛郡的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

对于更为靠近冯翊郡和京兆郡的弘农郡,则没有输入任何军民,就连东西南北的商贾,都是严格控制!

这里,有潼关,也有广通渠的黄河段枢纽,也是杨子灿的重兵所在之地。

现在,李秀宁正带着她的大军,疯狂进攻打通前往冯翊郡西南部的下邽。

下邽一坡,冯翊郡的东南大门打开!

“这女人,真疯了,战线拉这么长,地盘扩得这么大,真不担心把自己拖垮、拖死?”

阿布叹着气,自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