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且隋 > 第234章 挫锋

第234章 挫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且隋!

不知道为什么,自家的大帅,总是对土地,保持着超乎寻常的贪婪!

“不,是喜爱!”

在狐的眼中,阿布契郎,一点也不像一个小地方出来的部族王子。

他,更像是一个天生就要做天下之主的皇室长子。

狐和许多同僚一样,都很疑惑。

明明现在他自己已经拥有了问鼎天下的实力,可为什么愿意仅仅当一个突厥的神使、大隋的亲王?

没人敢问!

但是这粟末地的发展,实在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这个地方生发出来的一切,大到政治军事,小到日常用物,全都不像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

然而,他们这些人,恰恰就是创造这个奇迹的人之一。

而发端者,就是那个从陀太峪中死而复活的少年!

阿布契郎,到底要将粟末地带向何方?

没人能知道。

就连中枢正令司徒友明,也不知道。

或许,真如坊间疯传的那样,阿布契郎在等“五星出东方立中国”的天象。

按照星相士和阴阳家的解释,五星指岁星、荧惑星、镇星、太白星和辰星。

(金、木、水、火、土)

如果这五星同时出现在东方天穹,则有利国,则可立国。

“五星出东方立中国”的神秘谶言,据说来起自粟末地杨柳湖附近。

灰影、搜影的人,都没有查到这个神秘预言的来头。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杨柳湖东边有座望风山。

而望风山上,住着一位来自西域、却精通术数、是阴阳家传人的方士。

他,叫安伽陀!

下邽的战斗,打得异常惨烈。

这惨烈,可不是官军,而是李秀宁的娘子军!

冯翊郡通守金紫光禄大夫段达,郡丞赵长文,亲率守军,在下邽县城内外与娘子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此战,是由娘子军前卫大将军何潘仁、前卫次将军李仲文负责进攻的。

做为进入三辅北端最重要的京兆门户之一,双方都派出了足够数量的军队。

段达手中,除了当地的军兵三千,还有并非关中子弟的河南大军五万!

为什么?

这就是杨子灿和杨义臣的狡猾之处。

他们二人早已发现,源于关内的府兵,大都战力欠缺。

并不是他们不能打,而是因为那种该死但不能说什么的乡土情。

娘子军的兵源,源自关内;三辅之地的军兵、甚至是京兆卫戍部队,又能少了关内子弟?

自相残杀,本身就是一件让人痛彻心扉的事情。

说不上,就在刀剑对面,就是自己的亲族兄弟!

李秀宁之所以能一路顺利拿些京兆郡的数座坚城,虽然有朝廷的刻意纵容,但难道就和拿些守城官军的斗志无关?

所以,早在年初开始,关内的府兵,特别是驻防冯翊郡、潼关、河东郡、弘农郡、绛郡等河东南部各郡的府兵,全部陆续调往河南诸郡地界。

而杨义臣手下的一些当地郡兵、剿匪大营府兵,开始悄悄与之对调。

所以,现在的冯翊郡、绛郡、弘农郡、潼关一带的驻军,大都是关内人陌生的河南、河北府兵。

在冯翊郡的下邽,差不多就有五万的外地兵力!

但就以这点兵力,对付近七万势头正盛的娘子军前锋,确实还是显得有些单薄了点。

所以,不仅李秀宁很有信心,而且两个领军的将军更有信心。

反正,大隋最能打的兵骁果卫,还远在大兴城里操练。

其他剿匪大军,都被调得星散东西南北。

关中,正空虚,下邽无大将!

但是,他们不知道,当驻守各城的关中子弟全被换防城河南老乡之后,问题出现了!

乡土情,一下子变得很弱,这让从冯翊郡开始的战斗,变得更加纯粹!

这个变化,当何潘仁和李仲文一接触官军,就感受到了!

“大将军,狗官军的很硬,似乎不对劲!”

浑身是血的李仲文,拍马赶到中军的何潘仁旁边。

粟特人出身的何潘仁,最擅长的就是精打细算。

前面阵战和攻城的情况,他早就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是啊,狗日的杂孙,这官军怎么突然像吃了春药,硬得出奇?”

“你看了没有,是不是那狗日的奸贼杨子灿,把他的那帮铁脚板兵派上了?”

何潘仁一边吐着脏话,一边询问气喘吁吁的李仲文。

“不是,我为了看清楚,亲自还冲入阵锋,会了一会,结果发现他们的腔调有点怪!”

“腔调怪?咋地啦?”

何潘仁诧异地问道、

“他们,好像不是咱们关中的兵,全是河南的兵?”

“啊?”

……

河南来的兵,常年与反贼作战,战斗经验可比关中的兵强多来了。

李仲文的兵马,虽然也算打了近两个月的老兵了,可是比起这些在反贼旋涡里成长起来的府兵,可就差距明显。

这仗,才开打了半天,就让何潘仁和李仲文紧急喊退!

这才三个时辰的功夫,就伤亡了三千多人。

而反观防守的官军,也才不足五六百人。

官军也不追击,很往常一样,赶跑了反贼,就好好守住城池和阵线。

吃了亏的何潘仁、李仲文,除了有点心疼,倒是比不觉得沮丧。

根据经验,这些官军守城的意志并不强,只要攻上三五日,等成立的官员、百姓、粮食运得差不多了,就弃守了。

这下邽也一样!

可是,这一次,他们相差了!

第二天,何潘仁、李仲文,损失了三千人,无果!

第三天,何潘仁、李仲文又咬着牙攻城掠阵,又损失了两千多人,还是无果!

第四天,渴盼人、李仲文认为时间差不多了!

官军在下邽城外的军阵收缩到南城门外,各处城墙上的抵抗也变得软了许多!

“全都跟我上!”

“斩将者,官升三级,赏钱五十贯!”

“先登者,官升三级,赏钱五十贯!”

“夺旗、陷阵者,官升两级,赏钱三十贯!”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是一群造反起家的农民?

潮水一般的娘子军们蜂拥像下邽县城的城头、军阵冲去……

这场仗,双方打了这么久,火气早就起来了。

守军似乎感觉到娘子军这次要玩命了,一下子也打起精神。

不仅阵型保持得异常严密,就是城头的防守,也是坚决果断……

云梯,在烟火金汁中像无数散乱的树枝,摇摇晃晃……

上面的人,下面的人,城头的人……

蚁附,最艰苦最绝望的攻城战,让死亡和呐喊,成为永远的主题!

反倒是那些对着官军军阵而去的人,损失并不是那么转瞬之间……

“日他娘的,跟我冲!”

看着久攻不下的局面,何潘仁也急了!

他一拍坐下的打皇马,举起双支鎏金铜锤,就扑向敌阵……

已经陷入混战的李仲文,面甲上鲜的鲜血几乎糊住了眼孔。

可他根本顾不上出手糊弄一下,全在用尽能耐疯狂砍杀。

杀疯了!

赵长文,虽然是文官出身,但这个时代的文官普遍尚武、能武。

只见他顶在下邽城下的军阵之中,左突右杀,死活不退。

他那把大长刀,砍得对面的敌军连连后退,不能寸进。

受到主将血勇之气的影响,那些外地来的河南府兵,更是杀得兴起,手起刀落、毫不留情!

……

双方的大战,在何潘仁和李仲文投入全部兵力之后,进入了白热战、胶着战!

……

在过了一个时辰,人多始终娘子军终于将官军成功地赶入南门。

而城墙之上,已经有零星的先登之时,开始与官军砍杀起来……

下邽,这是要破了吗?

正当何潘仁和李仲文心中暗喜的时候,突然听见身后的军中传来一样的鼓噪。

“怎么了?”

何潘仁不满地扭头回看。

这一看,就将他的心,彻底的沉入到谷底。

不知道从什么是后起,身后出现了一个不大却也不小军阵。

真正让何潘仁、李忠文惊心的,不是对方整齐的阵列,而是那些亮灿灿的铠甲铁骑,以及当中那三面大旗!

一面,是鎏金日月星辰团龙大旗!

一面,是赤底黑纹的“雍”字大旗!

另一面,却是描银彩秀的“卫”字大旗!

杨子灿来了!

骁果卫还远吗?

只是在所有人震惊的一瞬间,这支享誉天下的大隋募兵骁骑,就动了!

没有特别的金锣或鼙鼓,只是先锋将军的兜鍪上的红缨一动,大军就动了!

那,就像河道里的山洪,刚开始缓慢、温柔、无声。

可渐渐的,那声势就突然爆发了出来!

秦琼和王萧安,一左一右,就像两把锋利的快刀,一下子就插入到正专注于围攻下邽城的娘子军之中……

娘子军,被俱装铁骑犁出了两道触目惊心的血槽!

骁果卫铁骑,目的简单明确,就是利用战马的速度,一路冲击、分割,并不恋战!

娘子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登时大乱。

而何潘仁和李仲文,在懵逼之中持续凌乱……

“不是说骁果卫一直在大兴城南城大营吗?”

“不是说杨子灿昨晚还在和屈突通、骨仪等人,在悦来楼吃花酒吗?”

“不是说,……”

……

好多关于这支军队的情报,在两位主将的脑海中不断翻滚。

被骗了!

说杨子灿腿软的消息,是假的!

“狗日的……”

话没说完,何潘仁感觉面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秦琼根本没注意到他刚才那镀金熟双铜锏扫过去,如麦子一样倒下去的是谁!

他的“铁浮屠”的招数,就如大将军所言,就是催动战马,举着钝器,以矢锋阵型从敌人最密集的地方开过去!

一冲不行,再来两冲!

三冲过后,俱装铁骑的使命,就算完成!

冲不动啦!

后面的任务,属于王萧安、程知节、李德奖他们的轻骑兵。

他们装具轻便,动作灵活,使用的是长枪、马刀,负责对分割散开的敌军进行收割、刺杀。

这种战术,即简单,又高效!

完全不同于苏大嘴(苏定方)的草原骑兵,战术多样,被阿布亲自拟定了大约十八种之多。

比如,分散合击、骑队凿击、箭骑协同、牲搅敌阵、疲劳游射、迷惑威吓、诱敌入伏、两翼长弓、闪击奇袭,等等。

每一种,都有相对完整的战术作业要求。

但这些战术,草原上行得通,在中原地区就不一定行得通。

因为中原地区很少有那么大、那么平坦的战场让骑兵展开。

好有一点似乎难以启齿,那就是缺马!

像骁果卫这样,每一军差不多近一万俱装重骑、两万轻装轻骑的部队,大隋天下很不多见了!

也许,只有当年文帝征伐突厥、广皇帝初征高句丽的时候,才可能比较常见。

坦率说,骁果卫的超强的战斗力,就和骑兵的占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余下的一万两千披甲步兵骁果、八千余轻步兵骁果,也不是吃干饭的!

人家,大都是披甲士呢!

犹如成年老虎,对阵刚刚成年的恶狼。

不过几合,娘子军的这支前锋大军,就被杨子灿亲率的骁果中卫给击溃了……

而坚守在城中的官军,乘机杀出,搞了个内外夹击!

惨啊!

娘子军大败亏输!

前卫大将军何潘仁死,李仲文只领一千五百余参军仓皇逃离……

官军,俘获娘子军三万四千余人!

其余的,没有其余……

十一月二十,陇右、关中地区,普降大雪。

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

瑞雪,真的会不会兆丰年?

肆无忌惮的寒风,肆虐在山峦起伏的关中大地上,一点情义也没有。

人们,尽量躲在屋舍窑洞之中,躲避隆冬时节的自然馈赠!

这时候的娘子军,再也打不动了!

以下邽之战为分水岭,娘子军不得不停下了东取冯翊、南夺潼关的战争步伐。

过长的占领区域链,艰难的物资运输线,以及扶风郡战争存储的日渐窘促,都让李秀宁的雄心严重受挫!

姑娘,最近有点憔悴!

一是这军务。

这事儿,可一点儿也比不得她只是执掌鬼谷纵横派大盘时候那般,清闲自在。

二是这民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