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当朝首辅 > 第210章 沙场秋点兵

第210章 沙场秋点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当朝首辅!

因为明天还要送寿礼,所以大家睡得都很早,两人的亲事也定了,就在腊月初二,良辰吉日,适合婚嫁。

婚房就在牛虎的屋里,王青云到时候住客栈或者和三小只住一块。

搞到最后掌柜的竟然没房住了,反正王青云也不常回来,所以挤一挤也正常。

牛虎屋里陈设虽然简单,但是牛虎却是擦了又擦,就好像明天就要成亲一样。

第二天,王青云和牛虎二人很顺利就把青牛给送到了郑家老宅,拆解下来还不显眼,王青云组装以后,郑家下人可是看傻了眼。

就好像后世人看到变形金刚一样,很是震撼,当然也没有什么意外,看到青牛完整立在那里的时候,买家就付了尾款,然后还留二人留下吃宴。

王青云详细解释了这个积木是可以拆装的,如果散了,可以找店里售后,如今冬儿逐渐掌握了积木的拼接技巧,不多久相信就可以拼接青牛了。

因为积木散架是避免不了的,以防到时候找后账,还是现在说清楚为好。

看到拼装全过程的郑家三爷自无不可。

婚宴上,郑家三爷也是露了大脸,郑家太爷很是喜欢,青牛积木也名声大噪。

就连围观的宾客也赞不绝口,庐州城有几个不玩木头的,这么奇思妙想真是惊艳到一群人,难倒是不难,但是缺的就是个灵光乍现。

不过王青云没有起身和他们探讨,只是带着牛虎疯狂开炫,郑家是庐州城有名的富户,宴席自然不错,所以两人也是吃得肚圆,忘了带着两小只了,他们肯定喜欢,也不知道让不让打包。

王青云和牛虎一直到宴会结束才停筷,牛虎还趁机顺了一只烤鸡,给谁的不言而喻。

王青云则是挑了一些还算不错的残羹剩饭带回去给三小只补补身子,虽然郑家下人都看着呢,但是王青云毫不在意。

郑家三爷也大气,直接让后厨给王青云准备了几道菜带走,毕竟今天露了大脸,还得多亏王青云。

两人到店里的时候,大家已经吃完午饭,所以带回来的饭菜得晚上吃,至于烧鸡,冬儿实在不好意思收下,红着耳朵将烧鸡和王青云的菜放在一块,等晚上吃。

事情解决,王青云就骑着流星回书院了,城外的田野也逐渐身披黄衣,王青云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路上是很吸睛的。

是的,流星没有跑,而是走,因为跑起来风太大了,王青云的衣服又兜风,所以把王青云冻得不行,只好骑着流星慢慢走了,也是没谁了。

到马场将流星归还,王青云又按部就班上课了。

大家还以为王青云又固态萌发继续旷课呢,谁知道,王青云旷课两天又来上课了,大家放松的心神又紧绷起来。

如果要让讲师评选哪个年级学子最卖力,新生肯定当之无愧,因为头上有个大佬,没办法啊,连人家的脚底板都够不着,怎么能不努力。

王青云按部就班地书院,马场,书斋轮换,课堂上王青云给的压力可不是一星半点,不仅是给众学子的,即便是各位讲师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压力。

毕竟王青云有两千多年的信息差,所以每每都有惊人之举,例如国体与政体的讨论,直接将夫子们吓出冷汗,求求你别说了;再比如,兼爱非攻为什么不受帝王喜欢。

不仅学生觉得刺激,就连讲师也头皮发麻,以前都盼着王青云来上课,现在都盼着王青云千万别来,来的话也千万别问我问题,真的是一点也回答不了。

王青云之所以敢这么问,也是因为目前大魏的学风不错,四主八辅的格局已经形成,从不因学子谏言而获罪,学术氛围还是相当可以的。

所以王青云想要在这些学子心中种下一颗改革的种子。

国体和政体都是可以更好的,学术学说只有顺应民心才能顺应帝心,当然王青云也不敢过分讨论,只是浅层次地聊几句,要不然镜花水月两大暗卫可能就该找王青云喝茶了。

时间匆匆,很快就到了十一月三十,牛虎的婚期也已经临近。

不过王青云还有月考和挑战不能缺席。

这次的试卷是早就编好的,看到题目王青云也是头疼,这么搞真的好吗?

一共四道题目:

商周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泰北疆犬戎之祸有何保全之策。

秦灭六国,六国何殃,秦国何幸。

北疆如若告急,诗词一首以鼓士气。

王青云看到考题,也是有点眼皮急跳,这里任何一条提出来都是一个大方向。

第一题考民族政策,第二题考边疆之祸,第三题考六国破灭,第四题考边塞诗,这那一道题都不简单,即便放在会试,殿试,也毫不晦涩。

参加月考的新生面面相觑,这是他们能答出来的?超纲了啊,但是没人敢提出异议。

硬着头皮写?胡诌倒是能胡诌两句,确定夫子不打人吧。

王青云则是若有所思,三个题目都是紧密相连的,可能北疆确实有些吃紧。

也就是说今年的粮价还是会涨,回去得早做准备,王青云是所有的事情都做在前边。

思索了一下王青云就直接动笔了,

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揆时度务、有以制其偏倚之端、则不至于变起而不可救……

第一题很简单,统一战线,陈明利害,谋国谋家,因势利导,对于现在的王青云来说轻而易举。

第二题,王青云直接写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夫夷蛮戎狄,谓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以其言语不通,贽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或居绝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岖川谷阻险之地……(摘自《徙戎论》)

第三题,王青云可太熟悉了,自古关于六国破灭就众说纷纭,其中最被人认可的还是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第四题,王青云首先想到的就是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王青云一字未改,改了有点对不起这首词。

等到王青云写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没有一个人交卷,王青云仔细检查一遍,在众目睽睽之下,交卷走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