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当朝首辅 > 第6章 上山先烧香

第6章 上山先烧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当朝首辅!

昨日已经安排妥当,所以王家一众人起了一个大早,王爷爷,王父,三叔,一人背着一个大背篓鸡还没打鸣就已经出发上山了。

上山之前,王爷爷带着王父几人拜了天地神仙,祈求保佑,其实应该拜列祖列宗的,但是王家的牌位都在祠堂里,所以只好拜拜神仙,祈求个好兆头。

几个妇人一早起来就做好了早饭,给他们路上带着。

哪里有野葡萄,王定国和王定军兄弟一清二楚,这东西上山的人偶尔给自家孩子带几颗,其余真的是没人吃。

所以整座黑山的山葡萄都是王家的。

没人会有一点想法。

山葡萄看着很小,但是每一处的葡萄藤都是一大片所以一处的葡萄差不多就可以装满两背篓。

第一天王父三人就背回来9背篓。

第一次背回来的还有绿的,王青云赶紧把如何挑选品质比较好的葡萄告诉王父三人,一句话,只要紫色的。

这样的话,能够酿酒的葡萄就会少很多。

但是幸好,刚刚过了农忙,可以天天上山,所以总是可以等到葡萄成熟变紫的。

山葡萄这东西看着不多但是黑山范围还是很大的,比王青云想象中要大的多,就这还只是黑山外围,黑山深处,王父几人都没有进去。

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处,除非没有办法,野兽不会来到黑山外围,而人类也不进入黑山深处。

背回来的野葡萄,王青云第一时间就指导着众人开始收拾野葡萄,

因为葡萄太多了,王母还去邻居家借了几把剪刀,这样才勉强够几个女人人手一把,然后开始剪葡萄。

当然王青云就只能在一旁指导,而不能上手。

怎么剪?

怎么洗?

怎么晾?

怎么捏碎?

怎么装坛?

怎么保存?

王青云煞有其事地认真教导,大家因为能卖钱的缘故都耐着性子一步一步制作,也不嫌麻烦。

因为王青云说了,错一步就做不出葡萄酒。

因为昨天王爷爷的交代,大伯一点时间也没耽搁,上午就拉着一车坛子回来了。

是店家帮忙送回来的,没收钱,虽然路远,但是大伯买的多啊,在王青山的讨价还价之下,还是以一个不错的价格买了这些坛子。

王青云仔细检查了一下,确实和自己交代的一样,内壁光滑,带盖儿。

所以王青云还是很满意的,然后大伯和大哥就跟着回来的王父等人上山了。

车子进村子很多人都看到了,大家都看个稀奇,直言王家败家子,要这么多菜坛子腌咸菜,怕不是要吃几十年?

当然也有聪明的,趴在王家院墙看王家人在忙什么?

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秘密,就连你家里每顿吃的什么饭,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八九不离十。

但是看到王父等人背着一背篓一背篓的野葡萄,过来打探消息的人直摇头,这不是败家子吗?

这东西也有人吃?

也有人不信邪,觉得可能是今年野葡萄可能有什么变化,也许便甜了?

直到上山亲自摘了野葡萄,这才骂骂咧咧的下山。

这家人怕是疯了吧,捡这么多的野葡萄回来,喂猪猪都不吃,也有人去族老家,想请动族老规劝一下王家,让王家停止败家行为。

但是被族老拒绝了。

渐渐的没有人关注王家了,但是关于王家的风言风语却传遍了村子,毕竟平时大家实在没什么娱乐活动。

口嗨是这一世农村村民的娱乐方式,当然也是上一世农村村民的娱乐方式,俗称八卦。

王青云已经习以为常,但是王奶奶却要经常在自家的院子里骂上几句,但是也是很有心机的没有一点要解释一家在做什么的意思。

王家其他几人也是齐齐保持缄默。

在这期间王青云不仅要晾晒自己的金银花,还要整理自己的野葡萄,今年王青云扦插的野葡萄长势不错,也有几棵想要长果子被王青云暗害了

也该王青云还挨了王母一顿胖揍。

不过王青云知道头一年长枝的重要性,毕竟当扶贫干部时农机课可没少上。

王青云打算明年的时候试一下糖度,开始嫁接。

估计到时候又是一顿胖揍,毕竟王青云不能给他们讲解什么叫做优种培育,择优录取。

所以今年王青云的葡萄长得真的不错。

而王父等人也截了很多葡萄枝,学着王青云的方式育种。

不到半个月时间,山上的野葡萄都被王家搜刮一空。

整整装满了20坛,还多了一些,只能用家里的咸菜坛子凑合一下。

早些时候,王青山就回镇上上工去了。

这些活计都是家里众人一块做完的。

当然这不包括王青云,因为王青云还惦记着自己的那十几丛金银花。

所以这半个月王父等人摘葡萄,王青云一个人围绕着那十几株金银花狂薅。

令王青云高兴的是王父采葡萄的时候,又发现了几从金银花,所以王青云的资产一下子就增加了一小半。

并且王青云还对他们进行了修剪,相信明年会长的更好。

当然这些摘下来的金银花王父都背下山了。

这半个月零零散散的王青云已经晒了很多金银花了,少说也有三四十斤。

王父也还是有些怀疑这东西能卖钱?

王青云却信心十足。

剩下就等葡萄发酵就行了,这个世界王青云最不满意的就是夏天竟然没有西瓜。

前世的西瓜真的是每个夏天的牵挂。

王青云记得前世的西瓜是经过科研人员精心培育出来的品种,原品种好像是不能吃,所以,这个世界的西瓜还不知道躺在哪个不知名的旮旯里呢。

夏天对于葡萄酒的发酵是比较友好的,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差不多了。

一家人都在等着这个特殊的时刻。

还是那个地窖,二十几个坛子摆的满满当当,王爷爷带着王父三兄弟一人拿着一个碗一起下了地窖。

其他人则都在地窖口等着。

王青云也没有下去,毕竟开酒封还不用王青云教。

地窖口的众人都是一脸心焦,齐齐探头往里边探看。

总是惹来王奶奶的一句埋怨。

“看着就能看出酒来”

但是王青云知道,最在乎的可能就是奶奶了,因为奶奶掌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如果家里添了进项,王奶奶会轻松许多。

随着地窖口的响动,王爷爷端着半碗酒慢慢的爬出了地窖口,王父等人也是一样的动作。

看他们的表情王青云就知道成了。

“怎么样啊?成了吗?是不是酒啊”王奶奶第一时间问出了声。

众人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王爷爷,希望从他嘴里说出个好消息。

端着碗的王爷爷抿了一口酒,咂咂嘴,拿捏了一下,淡淡的到

“成了”

最终21坛葡萄酒,成功了18坛,另外3坛发酸,明显不能售卖。

下一步就是过滤。

这一步很简单,大家过滤的时候小心翼翼的生怕弄撒一点。

最终过滤出来10坛纯酒。

如果1坛2两银子,这就是20两,对于农人来说,妥妥的一夜暴富啊。

那么下一步就是联系酒楼贩卖,大魏朝已经承平百年,所以酿酒便没有了什么限制。

不过得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最终还是大伯出马取了个“仙人醉”的名字,王青云却对自己的“拉菲”念念不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