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欢乐宋 > 第57章 叔叔和侄子

第57章 叔叔和侄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欢乐宋!

下午,回到院子,王大卫决定办点儿正事,提着一个袋子到后院找他的大侄女。

此举惊动了院子里的所有人,王厚、曹六、喻守规、时鼓、曹有福都一起来到后院,他们都想看看王大卫这次又拿出了什么“宝贝”。

王大卫打开袋子,拿出一件毛衣:“大侄女,我想了一路,你大概可以做这个。”

王厚:“这是......衣服?没有衣襟啊!怎么穿?”

王大卫:“套头的,有弹性。”说完脱了外袍,把毛衣穿上,展示给众人看。问道:“还行吧?这种衣服能卖钱吗?”

众人纷纷表示,绝对可以。王厚由衷赞美:“这衣服好,肯定保暖,还挺显精神。你穿着都快赶上我了。赶紧脱下来,让我试试。”

王厚想做男模却没有成功,王大卫刚脱下毛衣就被三个女生抢走了。

三个人凑在一起研究起来,但是毫无头绪,最后还是过来问王大卫是如何做的

王大卫按照老习惯打算从头讲起,结果刚开头,就被强制跳过,让他从做好毛线之后开始讲。

王大卫心想:莫非她们知道怎么做毛线?我都白学了?还好,后半截还有用。

于是又从袋子里拿出一个毛线球,两根毛衣针,当场演示起来。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叔叔,王大卫也是蛮拼了。

事实证明,王大卫的确没有织毛衣的天赋,手法笨拙,速度感人,还经常出错

看得围观的男生们这叫一个着急,好在女生们很有耐心。一直看到王大卫织出巴掌长、两指宽的一小块儿布料,张小娘子道:“我可以试试吗?”

王大卫赶紧递过去。张小娘子上手就完全不同了,越织越快,不一会儿就超过了王大卫的成果。

而且针脚均匀,疏密一致。相比之下,王大卫织的那部分就跟狗啃的差不多。

不过王大卫脸皮厚,根本不在意。从袋子里掏出一摞纸,递给张小娘子,道:“刚才的针法叫平针,是最基础的针法。

这里还有好多针法,组合使用,能织出各种花样。你有空看看,我是学不会了。不过,咱们是不是先讨论一下这玩意能不能赚钱?”

王厚笑道:“这还用讨论?肯定赚啊!都不用织成衣服,光卖毛线就能赚。赚多赚少而已。”

王大卫:“还是算清楚的好。羊毛得花钱吧?”

王厚:“不用。找俞龙珂就行,他那儿有的是。”

王大卫:“他们自己不用吗?”

王厚:“他们顶多做个毛毡,臭烘烘的。而且,他们根本用不完。”

王大卫:“就算羊毛的购买成本不高,羊毛买回来之后需要用碱水浸泡。”

王厚:“碱水?石灰行吗?”

王大卫:“嗯......行。”

王厚:“那就更容易了。我知道一处石灰矿,咱们直接把作坊建在那里就行。”

王大卫:“羊毛要泡石灰水,要洗,要晾晒,要搓成毛线,最后织成毛衣,这都需要人力。这些......”

王厚:“给口饱饭就行,秦州城里吃不饱的人多的是。我看不如这样,你们也顺便招一些俞龙珂的人,只要给口饱饭,他能把羊毛免费送你。”

人力成本这么低啊!看来确实能赚钱,还能提供就业机会。王大卫看向张小娘子,十四岁的女企业家重重地点头。

“那就先干着试试。”王大卫一锤定音,随后问道:“我有个问题:我看你们都知道怎么做毛线,为什么没看到大宋人穿毛衣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众说纷纭,大多不靠谱。

喻守规给出了第一个还算靠谱的猜想:羊毛线不适合用在梭织机上。可能以前有人尝试过,但是没成功,就放弃了。

这种用两根竹针织成一件毛衣的手段倒是很适合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但是他们太笨,又不爱学习。

这个猜想带有浓浓的“科学”味道,果然是川越门派第三代大弟子。

曹七也给出一个猜想:因为羊养的少。地都用来种粮食了,没有富裕的地方放羊。

就算有些富裕人家养羊,目的也是为了吃肉的。而且,能养得起羊的人家本就没有太多的保暖需求。

不过,如果毛衣盛行起来,养羊就会变得有利可图。那时候,说不定很多田地都将变成牧场......

王大卫被曹七看得心跳加剧。盘算着:这是我带来的蝴蝶效应吗?

大宋版“羊吃人”要上演了?不过......“羊吃人”怎么也比“花石纲”强得多。我想我应该还算正面人物。

气氛有点儿沉闷。

曹六:“我就不知道怎么做毛线。猴子,你怎么知道的?”

王厚:“我......瞎猜的。我看过做皮甲,第一步就是把牛皮泡在石灰水里,泡好了之后褪毛。剩下的,我看跟搓麻绳差不多。是这么回事吧?大卫。“

王大卫心中感慨:果然,在“聪明人”眼里,一切都是那么容易。

当夜,西王庄业主大会再次举行,地点是王厚找的一个破败不堪的院子。

有一名业主——张小娘子因故缺席,具体原因是王厚根本就没通知她。

召集人王厚首先发言:“羊毛作坊我希望建在伏羌城。”

王大卫:“屯田的地方?”

王厚:“对。有两个原因。第一、我希望首先用毛线、毛衣换物资,粮食、兵甲这些东西,作坊直接建在那里就不用再麻烦转运了。没问题吧?”

王大卫:“没问题。不过这得算我大侄女的功劳,不能白干。”

王厚:“肯定算啊!第二、建在那里比建在秦州城里安全。

城里还是李师中占优势,毕竟他官大,还有不少人跟他混,听他的。他跟我爹又闹翻了,保不齐会有人为了讨好李师中故意找茬。”

王大卫:“伏羌城那里安全吗?你可说过你们秦州的特产。”

王厚:“绝对安全,那里都是......自己人。”

王大卫:“广锐军残部都在那里吧?”

王厚:“大部分在。”

王大卫:“这帮人,刚造反,能行吗?”

王厚:“行啊!都憋着西征,打出大宋,给自己占块地盘呢。吴逵走之前给他们下的令。”

王大卫:“我有点儿不放心,我也去吧!”

王厚:“你......你要去,樊楼的人就得跟着去。然后,过不了几天,大家就得吵着也要去。嘴都养刁了。”

王大卫:“屯田的事儿早晚得让他们知道。”

曹七:“越晚知道越好,免得夜长梦多。”

王大卫:“他们没发觉?你六哥呢?”

曹七:“发觉了又如何?假装不知道呗!知道了又有什么好处?不过你要是把他们带到眼前,他们可就没法装下去了。”

王大卫:“李师中察觉到屯田的事儿吗?”

王厚:“他可能还真不知道。秦州城往西,他跟瞎子也差不多。不过,就算他知道了又能怎么样?他可是刚上书说那地方没田可屯的。嘿嘿,我一想到这事儿就忍不住要乐。”

王大卫:“还是太远了,一百多里呢。”

王厚:“那你看这样行不行?年叔跟着过去,这样你能放心了吧?”

王大卫:“又麻烦老爷子?是不是你亲叔啊?”

王厚:“他最多埋怨我爹,不会怨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