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不留神 > 第269章 筹划尊号

第269章 筹划尊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不留神!

由阳转阴,艾米丽及其父母都变成鬼魂。他们便住在天堂镇,艾米丽仍如在阳世一样,孝敬照顾父母,怀中也揣着《孝经》,时时诵读。

后逢汤姆等鬼建立阴美国,为了讨好鬼民,拿出钱建社区,艾米丽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跟父母住上了独栋的房屋。

原本艾米丽还有些感激伪总统汤姆,但没想到才区区几百年,中土征伐大军便到,而她跟父母的房子也在阴美军抵抗天朝大军的战斗中彻底毁掉,父母也变成死躯。

艾米丽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父母,愿跟父母一同受难,因此,欲自戗身体,也变成死躯。

朱元璋怜其孝心,拿出出征前李正坤给他的复身白粉,给艾米丽父母复了身,又耐心教导艾米丽,讲明轮回大道的道义,批判了阴美国割裂中土、离经叛道的错误和危害,艾米丽自小受到中土文化的熏陶,深明大义,同意了朱元璋的安排,随着朱元璋班师大军一道回到平都山。

艾米丽的父母进入轮回,投胎转世去了,朱元璋却有些话想跟摄政王李正坤讲,便带着艾米丽一起来觐见李正坤。

朱元璋说,阴美国伪首都天堂特区车水马龙,灯火辉煌,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阔气派,出入者皆西装革履,车来车往,其先进富足,似乎强于中土阴廷百倍。

但细观其世却发现,彼处物欲横流,豪富者占据要津上位,巧取豪夺,贫弱者被压底层,哭号无门,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恒弱,阶层固化,贫富锁死,上下不通,看似表面繁华,实则一潭死水,臭不可闻。

朱元璋怒曰:朕最看不惯富强者骄横不法,位高者贪酷枉法,朕自创建大明以来,对于杀贪削富,从不手软,然阳世的贪官恶富杀之不尽,阴间的恶鬼劣魂亦诛之不完,真气煞朕的肺腑!

朱元璋说:朕带此名为艾米丽的番女来见摄政王,乃是因为四方诸番皆已平定,王道教化须得及时跟上,希望摄政王细询此女始末,能够以之为例,好生教化四方诸番,使之明礼仪、识王化,再勿只知弱肉强识,形同畜生。

李正坤对朱元璋深施一礼:谨记明太祖陛下教诲。对于如何规正和教化四方诸番,使之归于大道,合于王化,孤已有计较,请明太祖陛下放心转世,不必忧心。

朱元璋闻言大喜,酒宴盘桓数月之后,便在李正坤率文武群臣陪同下,高高兴兴到孟婆司转世而去。

朱元璋到底是朱元璋,总是与众不同,其余开国之君都是由人道上等转世,他偏要去人道下等投胎。他说,朕去底弱之层,以使统治者不敢小觑细民也!呵呵。

李正坤命将番鬼艾米丽拔擢轮回,暂居京城,以期后用。

对于朱元璋所担心的四番匡正治理之事,李正坤早已做出安排部署,谋士包振堂、李天侯、朱高华、霍蒙生、王棂等鬼已按他之命,研议许久了,方案已趋成熟,只待李正坤最后批准,便开始实施。

待送走所有开国之君,李正坤便召集上述众谋士和朝中大臣、全阴重要戍守将领、衙门判官、各地城隍等鬼,大议数月,终成定议,李正坤发布摄政王令,于四番实施。

大致说来是这样:东方中土阴廷乃王权最高法统,全阴中枢,地位最尊,对全阴具有统治权。

中土阴廷实行“一王十君遍地隍”制度,中土之外的四番之地,实行七狱制度。

何为七狱制度?简单来说,便是阴廷在中土之外的四番之域寻找奇险之地,分别建造七座大地狱。地狱判官由阴廷辟任。每座地狱所辖之地,根据鬼口数量、土地规模,仍设立城隍治理。城隍由地狱判官在当地番鬼中挑选,报阴廷批准下旨。

七座大地狱分设如下:

一设于黄石公园,辖美洲之阴域。

一设于阿尔卑斯山,辖欧洲之阴域。

一设于乞力马扎罗山,辖非洲之阴域。

一设于北极,辖北地之阴域。

一设于南极,辖南地之阴域。

一设于太平洋,辖此洋之阴域。

一设于大西洋,辖此洋之阴域。

上述各番地凡有作奸犯科者,皆由各狱判官拿入七座大地狱,审理问罪,打入狱中受苦,受苦期满送中土阴廷平都山,从孟婆司转世投胎。

无作恶犯事之归阴鬼魂,亦由各狱判官送至中土,从孟婆司转世投胎。

各番地七座大地狱的设立,有效地控制了除中土之外的所有地域,坚定地维护了阴阳轮回大道和阴廷法统,彻底杜绝了各番地之鬼借助阳间科技发展而膨胀起来的裂土自立野心和妄行,确保了阴阳之和谐与顺畅。

七座大狱设立毕,用时五十年,虽然耽搁了些时日,但是将十位开国之君辛苦打下的四番之地纳入有效管辖与治理,理顺了四番之地的阴阳轮回,功德甚大,李正坤君臣都非常欢喜。

也许细心的读者会问,七座大狱的管辖范围好象没包括亚洲许多地方和印度洋?这些地方全由中土阴廷直管,纳入一体治理,无需另外设狱。呵呵。

接下来便是筹划李正坤登基大典。

在此之前,李正坤派朱高华为使者,到魁星山科学城,请居住在山上科学家之鬼魂,全部下山来到平都山,大宴三日之后,送入孟婆司转世,算是既履行了当年一众科学家鬼魂帮助朱高华救自己时许下的诺言,也报答了科学家们的恩情。

这帮震古烁金的大科学家转了世,阳世间长期停滞不前的科学技术大发展时期便又无可阻挡地到来了。嘿嘿,实为可喜可贺。

李正坤登基的诏书自然由大才之鬼包振堂起草。起草这类诏书自古皆有模版,无非天下失道,朝廷腐败,官吏不法,弄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而登基者如何英明睿智,拯民于倒悬,又为谦谦君子,只求除暴安民,并非觊觎大位,但天下早已归心,大位非其莫属,因此,群臣代民请命,请其顺天应命,早日登基,亦绝宵小惦望之途云云。

包振堂的诏书也按照这样的套路写出,呈李正坤览后,李正坤没有表态,未说好,也没说不好,弄得包振堂心中颇为忐忑。

包振堂知道,摄政王李正坤早已博古通今,看穿阴阳,学识与见解已无人无鬼能望其项背,估计已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自己按套路写出的登基诏书,恐怕难入摄政王眼目。

登基的吉日由精通命理术数的李天侯遴选,定于半年之后九月九日,李正坤批准。当然,阴冥并无日历和时间,因为岁月恒长,没有必要,乃是借用阳间时间耳。

李正坤在登基之前,还有两件事也得同时筹划开展,便是阳世母亲郭巧茹、阴冥义母钟花的尊号和阿述玉提娜、席青忭两位王妃的封号。

李正坤打算尊两位母亲为太后,命包振堂等鬼议奏尊号。

钟花拒绝尊号,向李正坤提出欲转世为人,李正坤流泪挽留,郭巧茹和两位王妃也苦苦相留,但钟花转世之心已决,说离开阳世一千多年,很是想念阳间的阳光雨露,现今义子李正坤不仅本领强大,且地位已是至尊,再也无需她来操心牵挂,正是转历阳世之时。

众鬼苦劝无效,只得依她。

钟馗见她心意坚定,也不再劝她,只是嘱咐她,她到阳世之后,他这个哥哥仍会象在唐朝时一样,在阴冥默默关注着她、保护着她,让她放心前去。

李正坤带着郭巧茹、阿述玉提娜、席青忭,还有舅舅钟馗,一起将钟花送至孟婆司,从人道上等投胎转世。

钟花转世之后,李正坤命将钟花府第跟钟馗府第合二为一。两座府第原本便挨着,只隔一道有门相通的墙而已,合府之后,钟馗命撤掉隔墙,算是两府合成一府,但钟馗命保留钟花府原样,供李正坤闲暇时来府中坐一坐,就象义母钟花仍在一样。

钟馗又让郡主府的管家贺正堂做合府后的钟府管家,贺正堂深刻领会钟馗之意,在服侍好钟馗、打理好钟府一切的基础上,将原钟花郡主府保持得非常好,房中器物不动,时时督促鬼仆、丫环打扫得纤尘不染,园中花草树木亦保持原样,浇水剪枝,从不怠慢,跟钟花在时一模一样。

李正坤听了钟馗的奏报,来钟府看了一次,非常满意,深感舅舅钟馗的用心良苦,也对管家贺正堂的尽心经管大加赞赏。

在恒长的阴冥岁月中,李正坤处理政事之余,过个几十百把年,便会抽时间来钟府小住一段时间,以怀念义母钟花。当然,此为后话,表过不提。

钟花离去后,郭巧茹也想转世,李正坤留住不允,说另有安排,席青忭也苦苦哀求,郭巧茹只得罢了。

其实,郭巧茹哪里舍得李正坤和席青忭,只是她觉得,钟花之所以要去转世投胎,定是为了给自己让位,免得李正坤要侍候两位母亲,如果一碗水稍不能端平,岂不闹得大家都不愉快,钟花既走,不如自己也转世而去,李正坤便再无为难之事。

但李正坤和席青忭苦求相留,郭巧茹到底心软,只得留了下来。

李正坤不让郭巧茹转世,到底欲给她上一个怎样的尊号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