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代兄上任,我成了女县令 > 第39章 围城二

第39章 围城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代兄上任,我成了女县令!

一辈子没见过战争的内城百姓,怕受到涉及,皆是闭门不出,一时间街上清冷如荒城。

崔静等人走在长街上,目露哀痛之色。

只希望这场因人私心而起的荒唐战争,能早日结束。

夜里,崔静回了一趟宅邸。

章四一直闭门不出,但杨家已经造反,他再藏着也没必要了,在城内、崔家,倒是大方现身了。

崔静看到他的模样,忍不住头痛,“妙手兄,你倒是清闲,内城都快乱起来了,也不知能撑几日。”

他于战事本就不通,全靠京城守门将领,才撑到了今日。

章四对战事也不懂,“我着急也想不出好法子,只能有一日算一日了。”

崔静终于忍不住,问出在心中,憋了许久的问题,“凤阳县上下,都如你这般吗?”

上下?

这是包括唐县令了?

章四果断的摇头,“此乃我个人心性,与凤阳县衙无关,小崔都官莫要多想。”

崔静:“......”,越发的不放心了呢。

他只得长叹一口气,“求救的折子,已经发出去了,只希望陛下早做决断。”

“希望吧。”章四对此,不抱多少希望。

他此行来京,便做好牺牲的准备了,就看杨家攻破城门的早晚而已。

崔静见他这样,焦急的心,也静了下来,好奇的问道:“你不忧心京城失败了,凤阳也跟着出事吗?”

章四摊了摊手,“我现在出不了城,担心也无用,倘若叛军成功,担心更没用了,可若是他们失败,也无须我去担忧。”

崔静:“......”,道理他都懂,就是一颗心狂跳。

哎,希望凤阳一切安好,冒死送出折子,想要再突围送一封信给凤阳,已是不可能了。

另一边,距离京都之战,已是月余,没收到回信。

唐十七的心中也不安起来,曾家村所有的白骨,皆已经出土,只等头头颅还了清白,便可整副骸骨,入土为安。

是日,她与众人在清点骸骨,与户籍名单一一对照,唐家一名部曲,忽紧急来报,“十七郎,有一支军队,正朝凤阳县赶来。”

唐十七将户籍一合,“带上几具骨,回城!”

待一行人匆忙回城后,部曲探得的军队,已然兵临城下,而他们所过之处,几是寸草不生。

待行至一半时,唐十七想起来,“城外问心苑和天工阁,王老先生他们还在,我得去通知他们离开......”

唐三郎拦住了他,“小十七,你得回城主持大局,让三哥去吧。”

唐十七担心的看着他,“三哥......”

“给我两个部曲就行了,三哥会小心的,而且我身上还有神镜呢。”唐三郎拍到胸口时,手上的动作迟钝了一下。

他这才想起,近来因为害怕,镜子里真出来一个什么鬼怪,所以镜子在他的枕头下没带。

但为了不让唐十七担心,他没将此事告知,只道:“你与二哥速速回城,他们已经到城外,想来也不会过多注意城外的。”

唐十七只得咬牙转身,临行前,道:“三哥,无论如何,你们都要保重。”

唐三郎含笑点头,“你们快走吧。”

唐二郎难得没说道他,“三郎,你向来机敏,从前你胆小,二哥觉得不是件好事,如今看来,也不失为一件坏事......”

唐三郎装作不悦,“二哥!”

“好了,三郎,你保重!”唐二郎拍了拍他的肩,追上了唐十七一行人。

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唐三郎带着两个人,就朝问心苑的方向去,但到了之后,才知道,王老先生去了天工阁。

因为有一本书里的内容,几位学子相持不下,被旁观的人跑去通知王老先生了。

唐三郎进了天工阁,发现里面静悄悄的,根本没有那位学子说的吵闹之事。

他略一思忖,面色大变,“不好,中计了,快走!”

但为时已晚,天工阁外央,传来甲胄摩擦之声。

“唐县令,你终于落到了我的手里。”有人狂笑出声,“就知道你一定会来这里。”

唐三郎一听,抓她阿妹的啊,瞬间就不急了,他抖了抖衣裳,“军爷,你且再瞧瞧,兴许认错了人呢?”

领头之人,没见过唐十七,但上头说过,她是女郎,见状,也不多言,“上,扒了她的衣裳。”

唐三郎一面愤怒不已,一面又暗自庆幸,今日来此的人,幸好是好,否则受此羞辱的,就成了他们的小十七。

他制止了想要反抗的部曲,此时并不是他们反抗的时候,没弄清对方的来意,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唐三郎见粗鲁的兵卒上前,眼中邪光大盛。他不紧不慢的抬了抬手,“慢!”

两个兵卒回头,那将领道:“你还何话可说?”

唐三郎道:“不就是验身么,我自脱便是了!”

说着,他便将衣襟拉扯开来,胸膛一片滑溜,好一个养尊处优之人。

再看他的脸,如玉如琢。

与他们听说的,面黑心黑的唐县令,大相径庭。

将领面色一变,上前揪住他的衣领,“你不是唐十七,她人呢,去了何处?”

唐三郎勾唇一笑,“你猜?”

“啪!”唐三郎被其一掌拍倒在地。

“都带走!”将领气急,又领人往县城方向去,与分开的另一支汇合。

唐三郎这才看清,王老先生被抓了,且他昏迷不醒,他更加不敢有所动作。

他的乖觉,给将领省了不少事,也对他少了几许关注,一心赶赴凤阳县城。

待他们到时,县城门早已紧闭,另一支队伍,站在城下遥遥相望。

唐十七站在城上往上看去,有上千人,真放这些人进城,踏平整个凤阳都可以。

正当她忧愁时,那后头又来了一小支队伍,她眯眼一看,队伍中,还带着两个,未着甲胄之人。

正是王老先生与唐三郎。

她方要出声大喊时,被唐二郎制止了,“小十七,冷静,这时候你不能乱。”

唐十七深吸一气,双手用力的抓紧城墙,她盯着下方的军队,看了一眼,对方并无旗帜,“我知晓你们来此的目的,可愿一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