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34章 京营(下)

第34章 京营(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京师京营又称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明初隶属于大都督府,而后于洪武十三年改属五军都督府。

成祖朱棣迁都之后,分设京师京营和南京京营,规制渐臻完备,三千营在嘉靖年间改称神枢营。

因为京营身负守卫京师的重担,其规模之大,驻地之广皆是位列明廷诸军翘首。

许是因为今日朱由检要来视察京营的缘故,校场之中已然搭建了一个高台,与周遭有些破落的旌旗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激动,朱由检在身后随从的簇拥下缓缓登上高台,将校场之上的士卒尽收眼底。

常言道,人马过万,无边无岸。

校场之上的士卒何止数万,虽是一言不发,但犹如蚁群一般的黑影仍是带给高台之上的天子莫大的压力,一股窒息之感油然而生,令朱由检的呼吸为之急促了起来。

见状,早有准备的御马监提督司礼监太监忙是上前一步,轻轻的摩挲了一下天子的后背,缓解其有些紧张的气氛。

曹化淳的小动作自是没有瞒过身后众位勋贵的眼睛,不少人的脸上都是露出了一抹失望,本以为从未经历过如此阵仗的天子会更加不堪,如此反应倒是出乎他们的意料。

冲着身旁的太监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无碍,转而眯起了眼睛,仔细打量着脚下的军阵。

与此前视察腾骧四卫一般,站在前排的官兵还算\有模有样\,甲胄齐整,身材魁梧。

但视线往后移动,朱由检的脸色便是为之阴沉了下来,后排的军阵不但肉眼可见的稀疏了不少,而且士卒多是\缺斤少两\,要么手中空空如也,要么身上衣衫褴褛,就连少的可怜的战马也是瘦骨嶙峋。

如若不是因为身处西山校场,兼之前排有一群还算像样的官兵,即便是说这些人乃是自陕北逃难而来的难民,怕是也会有人相信。

抿了抿有些干涩的嘴唇,朱由检将目光自身前的士卒身上移开,转而朝着四周瞧去,好似在寻找着什么。

\陛下,您?\

见得朱由检如此动作,随侍在侧的张维贤不由得上前一步,面露不解之色。

\神机营呢?朕怎么没有瞧见神机营的影子?\

神机营,乃是京师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曾跟随成祖朱棣远赴大漠,立下赫赫战功,曾是大明军中最为骁勇善战的一支军队。

听到\神机营\三字,英国公张维贤眉毛不由得一挑,露出了一抹苦笑,脸上的褶子也是随之挤到了一起,答非所问的说道:\陛下,神机营驻地并不在此。\

听得此话,朱由检似是而非的点了点头,脸色愈发阴沉,但却没有多说什么。

\开始演武吧。\

闻言,英国公张维贤忙是点了点头,朝着身后的亲卫点了点头,大声喊道:\陛下有旨,演武开始。\

\陛下有旨,演武开始!\

不多时,伴随着不断飞舞的令旗以及层层传递的号令声,朱由检的命令终于传达至校场的士卒耳中。

\为陛下演武!\

零零散散的山呼声自校场之中响起后,密密麻麻的军阵终于开始缓缓变换,喊杀声,战马疾驰声不一而足,令得此间气氛热闹了不少。

但如此一幕落在英国公张维贤的眼中,却是令其脸色愈发难看,就连御马监提督曹化淳也是面色阴沉,不发一语。

朱由检虽然不通行伍,但也知晓眼前这些犹如难民一般的士卒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

莫说上阵杀敌,恐怕就连\剿匪\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饶是经历了腾骧四卫的\教训\,朱由检心中已是有了些许准备,但也没有料到京营竟然没落至此,但仍是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扭头问向身旁的英国公张维贤:\今日京营实到如何?\

早些天,英国公张维贤主动进宫的时候,曾向他透露过京营在册士兵不过五万有余。

如今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也不知那些勋贵会作何抉择,是否接受他主动释放的善意。

闻言,英国公张维贤便是面皮一抽,犹豫了片刻,终是小心翼翼的说道:\回陛下,今日实到六万五千余人。\

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任凭他百般劝说,但各家勋贵皆是无动于衷,全然没有将天子的\整饬京营\的意图放在心上。

百般无奈之下,英国公张维贤只得授意府中,主动撤出了英国公一脉在京营中的\占役\。

当日乾清宫奏对的时候,他清楚的从天子身上感受到了一抹毫不掩饰的杀意和戾气。

出乎他的预料,此前声名不显的惠安伯张庆臻倒是做出了如他一般的选择,也是舍弃了府中在京营之中的利益。

闻言,朱由检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声音如常的问道:\老国公,京营兵部造册,兵力当为几何?\

此话一出,在场的勋贵脸色均是有些难看,这京营缺编本就是心照不宣之事,自古如此。

天子却是不管不顾的点出问题所在,未免有些令得众人下不来台,不少勋贵的脸色都是有些难看。

\回陛下,当为四十余万...\

深吸了一口气,英国公张维贤有些迟疑的回答道,这个问题早在昔日乾清宫奏对的时候,天子便是向他问询过。

此时\旧事重提\,多半也是为了敲打这些勋贵。

\陛下,话不能这么说,自土木堡之变后,兵部便再也没有足额下拨过军饷。\

还未等到英国公张维贤将话说完,抚宁侯朱国弼便是上前一步,一脸不忿的说道。

见到有人出头,本是默不作声的勋贵皆是暗暗点头,还有人小声应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兵部不发军饷,他们到哪里去招人?

闻言,朱由检微微颔首,在众多勋贵有些愕然的眼神中缓缓说道:\既如此,朕会传旨内阁,重新核查兵册。\

\半月之后,朕会再来京营,届时以实到人数为主。\

许是怕周遭的众位勋贵不信,朱由检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届时饷银不足,朕会自内帑补足。\

一语作罢,朱由检便是丢下了面面相觑的众多勋贵走下了高台,对于校场上犹如难民一般的饿兵,他实在没有心情理会。

大明已然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