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王爷追妻路漫长 > 第23章 兴种植

第23章 兴种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王爷追妻路漫长!

她卖给百姓们的土豆限购,春华现在已经在安排分发土豆种,这一次一百亩土豆收获八十万斤经过空间灵泉水滋养,出芽率会非常高。

因此种一亩只需两百斤即可,加上她空间的目前四千多万斤有五千多万斤差不多,拿五千多万斤当种子。

可以够两个县种二十五万亩,现在已经是八月份,待来年开春预计八千斤一亩可以收获二十亿斤粮食。

也不知远在西北的他怎么样了?索性写信告知他吧!喂了海东青一些生肉片,放飞送信去了。

待他三天后收到信已是傍晚,夏楚渊得知她被自己老爹封为郡主,着实意外。

看来这个爹还是挺上道的,没白帮子民,这地位,居然还有封地仅次于他。

他突然有点酸了,他的封地在东南江陵州隔九川还有一个郡那么远,虽然大,下管辖五个县,但是山多石头多人少。

这是亲爹吗?夏楚百来个县,十几个州,五个郡偏偏安排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因此朝中无人嫉妒,还把他发派到西北极寒之地美其名曰历练,他承认真的有些醋了。

但是偏偏有个不长眼的,嫉妒他有封地得宠在他回京路上追杀,害得他险些丧命,轩王爷夏楚渊发誓一定不会放过那个眼瞎的一天只知道窝里横的废物。

想起他父皇就回信十二个大字“好样的,不愧是我儿子,好好干。”想想一口气憋住差点没爆粗。

可怜的夏楚渊在西北冻得瑟瑟发抖,但是信的末端却看见一张图纸附赠土坑制作烧制方法,不由得心里一暖,好像也没那么生气了。

小丫头还是关心他的简直非常感谢她好想见她一面,不过也只是在心里想想罢了,他还有使命。

马上过冬了,蛮夷之地容易起慌乱搞不好又要打仗,每年都是枪杀虐夺,搞得北境民不聊生。

幸好今年有红薯,差不多还有一个星期可以开挖,不然都不知道百姓们要怎么熬过这个冬天。

大司农云江通知由南宁县王县长王安安排人通知九川县和本县百姓,并安排小司农监管,由官府负责押运发放。

她大表哥小表哥各负责一个县统计出售,春菊春竹负责辅助收钱,李澈陈平督促看管,两亿斤红薯五千万斤土豆抛售两县。

两县一百多万人口二十多万户,有官府推广全民购买,红薯一个星期一抢而空。

当然这种子可不是白给的,外省需要两文钱一斤购买毕竟路途遥远,运费肯定要算里面。

而且亩产八千斤的粮食,她又不是做慈善的,种植出来工钱都给了不少,本县均按一文钱一斤售卖。

不少村民富裕起来后,即使有钱了也有很多懂得感恩戴德的还愿意帮她家做工。她用二十万两净赚十万两,上上后后打点。

那么多工人工钱那么多张嘴,其实一分都没赚,顿时又使命感倍增,仿佛这个空间给她就是让她来解救这些百姓的。

每天她不是教百姓播种就是果园转转地里店铺作坊到处转转,其他时候画画图纸,日落西山,不远处有鸟群飞过。

今日她穿着一袭软烟罗制作的浅蓝色襦裙,胸前是淡粉色系带,头上扎的是绸缎衣服同色系绑带,珠钗她想等来年及笄后再戴,古代女子满十五岁及笄。

额头几缕碎发空气刘海般随风浮动,两侧辫子蝴蝶结状绑在耳后,头发半披垂下及腰。

看着村民们马上就要建好的青砖大瓦房,不禁有感而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过如此景象。

此刻她的弟弟妹妹就在身后她没注意:“嘉逸,嘉馨,这么久不见,想姐姐没?”

“大姐姐,你刚刚创作的诗叫什么名字?意境好美啊!可以告诉我吗?”

“这首诗名字叫悯农,意思是说: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嘉逸听完懂事的点了点头,这半年在书院学习了不少新知识抬头说道“谢谢大姐姐,我懂了。

姐姐,夫子说我下来年二月可以参加考童生,只可惜嘉馨姐姐是女儿身考不了,只我一人。”他又把头低了下去。

“放心吧,二姐不考科举,学到的知识够用就好了,姐姐喜欢学医,你看大姐姐不是经商也挺好?”

嘉曦摸了摸他的头“没关系的,我本意是要送嘉馨学医的,只是在这之前更希望她学些识文断字的道理。

医术可以慢慢看先识药理,等一下回到家姐姐要检查你们功课哦!”

她又继续说道:“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不过是读书人自诩清高罢了,人人平等,士农工商虽然商人是最低阶层,但是姐姐还不是靠经商种地被陛下封为一品的郡主。”

“但是郡主不经商靠那点俸禄又能打点上下几时?官员送礼回礼什么的不能寒酸,姐姐并不觉得种地什么的丢人。”

“你们两个记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跟着成功人的脚步,路在脚下,不是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她认真同他们说道。

嘉馨嘉逸受到点拨此刻心里是更敬重大姐姐了,是姐姐白手起家送她们进入书院读书。

每个月给的零花钱只多不少,还又买了一个小厮取名陈才一个丫鬟取名陈枝给二人一人配了一个小丫头,与她们年岁相同。

“姐姐放心,弟弟一定会考一个功名出来光耀门楣,一定不会让你和爹娘失望。”

“大姐姐,我也是,我对医术很感兴趣,一定会好好学,博洋哥哥教会我不少呢!”嘉馨拍拍胸自信的说着。

不远处的致远爹看见这一幕倍感欣慰,孩子们的交谈他并未打扰,晚上闲暇时刻他也会看闺女给的书争取考个举人。

不能给孩子们丢脸,不过他这大闺女什么时候会作诗了,还挺押韵的,万万没想到。

陈嘉曦还是有点心虚的,其实这诗她倒是知道作者是谁,不过架空时代,只好借用一下前辈的诗了,谁让她学识渊博不通呢?莫怪莫怪。

这边金秋时节,落叶纷飞,而西北将士以及百姓们自发的帮忙得知亩产的万斤粮食要用来给他们当种子种。

此刻挥汗如雨丰收的喜悦伴随拥抱和一阵阵的哭泣,十万斤粮食种了五百亩收获五百万斤红薯。

翻倍插扦苗有五千亩,再有半个月开挖预计收获五千万粮食不是梦,这下子亩产万斤真的是名副其实,亲眼见证还真的是让人不可置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