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朕!大明暴君崇祯,既风流也霸道 > 第46章 文人出新招

第46章 文人出新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朕!大明暴君崇祯,既风流也霸道!

卢象升听着崇祯的义正言词,自知自己无力改变皇帝的想法。

最终也只得妥协,躬身回道:“微臣遵旨。”

崇祯点点头,转而对方正化和骆养性吩咐道:

“锦衣卫和东厂即刻派人跟随天雄军一起出发,抄了张家口的八大晋商,再派人去端了他们老家的祖宅,九族宗亲也不能放过。”

骆养性和方正化缩了缩脖子,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又是抄家灭九族。”

他们也只敢在心里嘀咕,可不敢像卢象升那样劝解,那个活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两人躬身一礼,齐声应道:“奴婢遵旨,卑职遵旨。”

说完这些事,崇祯向几人挥了挥手,就在这时,像是又想起了什么,补充了一句:

“建斗,去独口你就不要去了,派个人去吧!你明日再进宫,朕有事和你谈。”

说完崇祯又转向骆养性和方正化,“你们两个也是一样,就不用亲自去了,给朕好好审一审牢里那群蛀虫。”

三人对崇祯的安排自无不可。

行了一礼后,几人退出了御书房。

崇祯也在这个时候回了自己的寝室倒头就睡。

这可不是他穿越仔不耐熬,才两天一夜就熬不住了。

而是人长时间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心身都会无比的疲惫。

就在崇祯睡下不久后,周皇后就款款而来,可她正准备敲门时,却被王承恩出声打断。

“老奴参见皇后娘娘。”

王承恩先对周皇后行了一礼,才接着说道:

“皇后娘娘,皇爷已经两天一夜没有休息了,现在刚刚睡下。”

“王公公免礼。”

周皇后一边说着话,敲门的手也收了回来,轻声的追问道:

“陛下因何这么久没有休息?”

听周皇后这么问,王承恩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毕竟大明律明文规定,宦官一律不得参政,这可不是什么可说可不说的小事。

但面对周皇后的问话,也不能一语不发,王承恩灵机一转,回道:

“皇后娘娘,您就不要为难老奴了,这事说不得,您要是想知道明儿问皇爷吧!”

周皇后也不是愚笨之人,听王承恩这么说,也就没有再追问,最终摇了摇头败兴而归。

“恭送皇后娘娘。”

王承恩,看着周皇后远去的身影,自言自语的嘀咕道:

“我怎么觉得皇后娘娘今天穿的衣服有些很奇怪。”

宫里发生了这一个小插曲。

而另一边,卢象升、方正化、骆养性三人正站在紫禁城宫门口说着什么。

“二位,所谓兵贵神速,我们既然领了陛下的旨,那就宜早不宜迟,还是快点行动吧!”

卢象升看着方正化和骆养性说道。

方正化摸了摸下巴,道:“卢大人的意思是?”

骆养性也好奇的看着卢象升。

卢象升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道:“我的意思是现在就出发赶往张家口。”

卢象升话音刚落,骆养性就接过话:

“我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可是这晚上黑灯瞎火的,凭着两条腿也跑不了多远,不如等天亮在行动,到时候加快点脚程就是了。”

方正化也表示赞同骆养性的话。

卢象升却胸有成竹的开口:

“脚力之事二位不必担心,天雄军手里还有一万五千匹从京营接收的战马,可为脚力。”

听了卢象升的话后,方正化即刻表态。

“既然如此,那东厂和锦衣卫就把人手集结到北门,在北门会合后一同出发。”

经过一番商谈后,之后三人分头行动,准备连夜奔袭张家口。

随着方正化和骆养性的调动。

大队大队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往北门集结。

这可把城内的官员吓坏了,以为今晚还要抄家。

有人睡得好就有人睡不着。

同样是温体仁府邸那间书房、同样是那四个人、同样的板着脸。

“哎……真是想不到,当今这位竟然敢下旨杀书生,现在怎么办?”刘宇亮一脸气愤的说道。

刘宇亮之所以这么气愤,不完全是因为崇祯杀书生。

而是在这些被杀的书生里,有他的得意门生。

当然其他几人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所以他们才板着个脸。

孔贞运怒拍桌子道:“这黄口小儿简直欺人太甚,今天我的侄子,就死在方正化那个阉人手下,真是气煞老夫也。”

“好啦!事已至此,就不要说那些了,老夫不也有门生被杀,为今之计是赶紧想办法救人;

不管朱纯臣是因为什么事情进去的,都必须想办法把它捞出来,要是他在牢中受不住刑,乱咬一通,那我们可就百口莫辩了。”

内阁首辅温体仁缓声说道。

张至发闻言也沉声开口:“温阁老说的对,但是要想捞人又谈何容易。”

随着张至发的话音落下,整个书房也沉静了下去。

过了半晌,内阁首辅温体仁才再次开口:

“老夫想,东林党也一定想捞人,这次咱们必须放下以前的成见,和东林党一起向皇帝施压。”

其余三人,听了温体仁的话也纷纷点,显然是赞同温体仁的说法。

孔贞运已经收起了刚才的怒气,语气平缓的道:“可是又该怎样向皇帝施压呢?”

几人齐齐将目光看上了温体仁,原因无他,是因为这个说法是温体仁提出来的。

温体仁见众人看着自己,也不矫情,捋了捋胡须,说道:“咱们可以联络东林党的人一起向皇帝辞官。”

“辞官?”

刘宇亮有些诧异,呢喃着道:“这可行吗?”

还不等温体仁开口解释,张至发就已经接过话茬:

“温阁老此计甚妙。”

刘宇亮听着有些不明所以,便出言问道:“这怎么个妙法?”

“哈哈……”

张至发大笑一声后,解释道:

“你试想一下,朝中现在就有二十八位大员下狱,这其中还包括四部尚书,单单是这些人下狱,有些部堂恐怕就已经无法运转了;

要是我们这些阁臣在集体辞官,那整个朝廷还不得瘫痪,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难道这还不够妙吗?”

之前没太听懂的张至发和孔贞运听了这一番解释后,都是眼前一亮,拍手叫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