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抱团取暖的效果

第一百六十二章 抱团取暖的效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他这是一定要将屎盆子扣你们沈家头上了?”

徐景淡淡的看了沈七一眼:“你打算怎么做?”

“哼,若不是二公子说了留他性命,就他这样不知道死活的,十个都不够死的!”沈七脸上狠厉:“和海龙王有勾连的,可不是我沈家,凭什么一定要找我沈家的麻烦!”

“我不听这个,我也不想知道这个!”徐景看了一眼对方:“我就问你打算怎么办?”

“船队现在在外面,家里和海上那些人有点联系的,都已经暂时送走避风头了!”沈七犹豫了一下说道:“哪怕就他是现在带人去家里搜,也绝对搜不出什么违禁的东西来!”

他脸上露出一丝不忿之色:“至于什么谋逆的反贼,那更是无稽之谈,我沈家活腻了,去包庇反贼!”

“包庇反贼,这个由头找的好啊!”马车往前慢慢的晃动着,徐景脸上露出一丝奇怪的神色:“这件事情说大可以大到捅破天,说小嘛,也就是办事的人一句话的事情,不过,可就将我国公府给装进去了,若是真让他们整出点什么动静来,我国公府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而且,这事情还真不是无稽之谈!”他转过头,看着沈七:“谋逆的案子是有的,不过,萧乾那边给压下去了,锦衣卫那边抓了几个人,案子也的确是归于谋逆,现在搜捕党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要不要通知我们沈家在京城里的那几位,在京里用用力气,免得这锦衣卫真的乱来?”

“你是嫌事情不够大吗?”徐景狠狠的瞪了一眼对方,若有所思的沉吟起来:“不过,他到底图什么呢,若是说看上你沈家的那点基业,这个锦衣卫倒是可能,不过,他也吃不下啊,若是他身后的那位,至于吗,他吃下下,他身后的那位可看不上!”

沈七不敢出声,他知道这锦衣卫身后肯定有人,不过,那就不是他可以知道的事情了,徐二公子肯定知道,可惜,那个层面的争斗,真不是他可以搀和的了。

他现在真的很庆幸,自家的海贸神医在沈二公子这边早早的就送了两成干股过去,要不然,真的只怕祸事到了自己门口,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不仅仅是你们沈家一家,还有其他几家,只不过,他们几家的死活,可不关我的事情!”

徐景似乎是在解释自己的疑惑:“不是这个锦衣卫的意思,也不是他身后那位的意思,难道说,朝廷真的缺钱了?”

“朝廷什么时候都缺钱的!”沈七低低的说道:“有二公子的庇护,咱们沈家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好了,最近安分些,别折腾出什么事情来让人家抓到把柄!”徐景慢慢闭上眼睛:“还有,和其他那几家联系下,看看锦衣卫是不是也找了他们!”

南京城里做海上生意的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大家都是在这个买卖,哪里会有不碰头的时候,就算不在南京碰头,在外面总会遇见。

只不过,这本来就是犯忌讳的事情,自然大家都是闷声发财,不会大张旗鼓的拉帮结派什么的,但是,消息上互通有无总是有的!

沈七一回家,就和其他那几家联系上了,果不其然,锦衣卫那边,都找了他们,还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只不过,找他们的人,就不是他曾经见过的那个锦衣卫了,而是南京锦衣卫千户所的几个百户。

那几家没有国公府做靠山,吓的可是一个够呛,据说连夜就送了银子过去,从经手的人到锦衣卫千户汪短溪,人人都打点到了。

但是,这个事情是不是这么就完了,谁也不敢保证,锦衣卫的人现在拿着鸡毛当令箭,或许仅仅只是用这个事情吃几个大户,又或许,收下银子,只是为了麻痹他们,这事情谁知道呢?

沈七倒是也大气,第二天派人就送了五千两银票给那位叫陈三秋的锦衣卫去,可惜的人,人家说不收,还真的不收。

而徐二公子的意思,也隐隐的透露了,这陈三秋是靠着镇守太监府里,镇守太监府那边和国公府可是一直都不是怎么对付,人家真不收钱的话,他奇怪是奇怪,办法也是真没办法了。

而沈家的一合计,觉得自己是受了无妄之灾,这事情肯定是国公府和镇守太监之间的斗法,他一个小小的沈家,真是搀和不起这种大事。

要不然,为什么别家的银子都收,唯独他沈家的银子不收呢?

徐二公子那边,自然是要随时禀报动向的,果然,徐二公子对他禀报的这些事情,一点都不奇怪。

“找他们的,是锦衣卫南京千户所的,北镇抚司,找你们沈家的,是南镇抚司!”徐二公子随便点拨了一下,说了说南北镇抚司的关系。

“既然这样,不收就不收了,他也那咱们没办法!”沈七恍然大悟。

“他们拿你们沈家没办法,但是,他们真要对付你们,北镇抚司的人难道还会看着?”徐二公子指指他:“鼠目寸光,不过现在倒是弄清楚了,他不是吓唬人,而是真的拿这个事情当一个事情办了,有点头疼啊,我说,你们做海上的买卖就做海上的买卖,朝廷这边我为你们打的招呼还不够多吗,为什么一点要去招惹那个什么海盗?”

他有些烦躁:“现在好了,人家一口咬定海盗有不轨之心,牵连到你们,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在海上做买卖,谁能不和海龙王有关系!”沈七咬咬牙,努力分辩着:“若是不得他们的允许,咱们大明的船,根本就出不了大明!可是这些海盗,真没有谋反的心思啊,以他们现在的实力,谋反,图什么啊!”

“你都说了,他们有谋反的实力了,那么,他们谋反不谋反,重要吗?”

徐景冷笑道:“而且,你一个小小是沈家,又凭什么保证他们没有谋反之意,他们谋反了,难道你们沈家全族老小的性命填进去,他们就不反了么?”

“但是,只要朝廷知道这些海盗不足为虑,这谋反的帽子,就扣不到他们头上,扣不到他们头上,锦衣卫这边用这个理由来压榨咱们,那就不成了!”沈七鼓足勇气的说道:“我沈家的确不算什么,但是,还有其他家呢,咱们这些家,谁家在朝廷里没有几个做官的子弟,大家抱团做事情,总比我一家做事情容易一点吧!”

“上面,锦衣卫指挥使吗?”徐景想了想:“这人是于谦的女婿,你们要说服他,可是不那么容易,有于谦看着,靠银子,只怕你们也说服不了他!”

“银子肯定是要有的,不过,于尚书的女婿,那就不是外人了!”沈七微微笑了笑:“咱们江南人,做文官的可是比做武官的多!”

“小心点,迅速点!”徐二公子点了点头:“南京这边,我拖着,你们尽快搞定朱骥,这事情若是锦衣卫指挥使发话了,下面的人再这样做,就是胡作非为了!”

……

南京城外,莲花岗附近的某个村子。

郑富在这里已经呆了快一个多月了,彭永峰以为他早就离开了南京,没人知道,他一直都呆在这里。

以他的身份,呆在这里,显然是很危险的,但是,这村子却是例外。

海盗们也是人,也有家眷子弟,更是希望自己的家眷子弟能有好日子过,很早的时候,他手下的一些人,就悄悄在南京这边买地买房,将家眷送过来。

虽然海盗么的身份很难洗白,但是,一旦落户在这里,两代三代人之后,有个清白的出身,还是可以惦记的。

这个村子就是这样的性质,所以,郑富呆在这里,很是安心。

和朝廷联络的事情,大当家的交给他来做,这是对他的信任,若是事情没有眉目他就回去的话,大当家的一定会很失望的,而大当家的失望了,他以后在海龙王里,日子可就未必好过了。

郑富很明白这一点。

其实,他也很疑惑,为什么大当家一定要让他走这么一遭,以现在大当家的身份,在倭国那边,不说和他们的皇帝比,至少不比他们的王爷差了。

那些倭人们好像祖宗一样供奉着大当家,在那里,大当家的说话,比倭人的官府还要管用,就算真的能勾连到朝廷,难道大当家还能回大明不成。

大当家又不傻,哪怕真是打着招安的心思,朝廷这边了不得封个官儿,听起来好听一点,但是,实际上,郑富觉得也就那么一回事情。

总不成还让大当家割地称王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真要有了大明的官身了,那海龙王所有人,可不就成了大明的水师了吗,在海外之地,大明人大概还清楚“大明水师”这几个字的威力。

当初三宝太监的几次出巡,那可真是将大明的名声打到天边去了,说句心里话,到现在,三宝太监的遗泽还在恩惠着海龙王呢,要不然,凭什么海龙王这么快就有这么大的势力了。

“老大,莲花岗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彭永峰那边想见你!”

“说了是什么事情吗?”

郑富不想动,他不觉得彭永峰会带来什么好消息,这彭永峰也是当初他手下的一个船主,从那里招纳来的,他都忘记了。

不过,此人不仅仅有点本事,脑子也够用,当初他放他来南京,其实也没其他的想法,就是想着,有人愿意上岸,自己这个做老大的当然要支持一下,给其他看看,自己也不是一点人情味都没有的。

但是,随着彭永峰的到来,南京这边,居然弄出了这小小的局面,这可是他没想到的。

他现在都有些后悔当初让彭永峰离开了。

“事情办好了?”

他蹭的一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那彭永峰真的这么说?”

“是的,他说那边的人,是这么说的,是真是假,老大自然清楚?”

“知道了,先让他回去吧,有事情我会找他!”

没见彭永峰,不见得郑富没有其他的渠道来探知此事,很快,他就真的愕然了。

锦衣卫那边,直接从北京那把发公文到了南京,虽然公文里含含糊糊,只是训斥南京这边的锦衣卫,多事之秋,不得生事,更不要巧立名目做令当地官商寒心之事。

总之,公文是这么一个公文,含糊也是够含糊,不清楚的人自然不知道这公文的意思,可是真正了解一些内情的人,立马就品出了其中的滋味。

锦衣卫前一段时间用“包庇反贼”的大帽子,找那些个海商的麻烦,郑富是知道的,这显然是冲着那个事情来的。

眼下这公文一到,无论锦衣卫这边想做什么都只能悻悻的放手了,要不然,这就是妥妥的违抗上命了。

郑富或许只是一个海盗,一个聪明的海盗,眼界不是那么的高,但是,也品得出来,这个事情和他要办的事情,只怕真的就是一回事情。

真是能让锦衣卫指挥使关注到了,而且,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人家用行动来表示了啊!

他有些不大相信,这是那个陈三秋办得到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当中,很多微妙的地方,他看不懂,也想不明白。

不过,这不要紧,他有人可以问。

他在村子里,再等了几天,一是确定这个事情没有反复了,二是等待着从京城那边可能有的消息。

等到确定一切无误,他直接带着人去了城里,还是上次秦淮河河边的那个小院子,只不过,这一次,他来请那个陈三秋来赴宴了。

他得好好的询问一次此事,并且,从陈三秋嘴里落实一下此事的经过和结果。

如此此事真是陈三秋一手而为的话,陈三秋提出的那些条件来说,真是不值得一提,而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怕是要做一点点改变了。

大当家吩咐他要办的事情,或许不需要直接去京城,在这南京城里就可以做了。

海龙王里不缺钱,不缺船,更不缺人,他们缺的是能够在大明为他们说话的人,那个陈三秋人,若是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哪怕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他和他身后的人,也绝对是海龙王值得关注并且下注的对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